太极拳“松”与“静”的健身作用
从目前世界上最盛行的两大健身项目,同属于都是东方文化的中国太极拳和印度瑜伽来看,健身效果最主要就是来源于它们的共同特征“松”与“静”。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松”与“静”的健身作用。
太极拳“松”与“静”的健身作用
“松”是太极拳习练者最先知道和追求的,虽然真正懂得如何是松和怎么能够松下来的人不多,但大家都知道太极拳要求“松”。放松是为了求柔,放松就是追求自然。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我们追求松就是求柔,也是为求“驰骋天下之至坚”,松了才是最佳的和谐,才会使气血更好的运行,才能使我们的机体在每时每刻都处于一个完美平衡状态,松了才能脚下有根,才会有气沉丹田的感觉,才可达到“腹内松净气腾然”的混元状态,呼吸自然进入深长,至此才叫呼吸至柔,从而达到庄子所描述的“真人呼吸以踵”绵绵不断,也即“呼吸至柔”如婴儿。如果你是个细心的人就会观察到婴儿睡眠时的呼吸只有腹部在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越来越向上移,由上腹到胸,最后到喉。所以我们练太极拳虽不求呼吸而呼吸自然深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逆腹式呼吸”,是从上向下的向回修,正符合道家修炼的吐纳的呼吸方式,也就达到了气功治病和健康的目的。另外“天下莫柔弱于水”,松了才能有水的性能,与对方接手时才能将对方根力浮起,才能“驰骋天下之至坚”。
太极拳“松”与“静”的健身作用
“静”是我们常想达到的境界,然而什么样才是静呢?静了又有什么好处?笔者都曾和印度的瑜伽使者阿密特·阿亚修习过,瑜伽讲的当“只有你和你所关注的事”存在时,就是进入了“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我们所讲的入静,笔者都曾在打坐时有过此番体认。你所关注的“事”可以是身内,也可以是身外的声音或物体、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所守之“意”,也就是以一念代万念。可是我们在练太极拳时都不可能达到这种境地,只能是在不同程度上接近这种状态,也可说接近“静”。我们在习练太极拳时,不论是初学还是演练,都在关注自己的肢体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和传习者相同,或是自己拳练得是否到位达到标准,“静”都是相对的静,没有绝对的静。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种关注身体的状态和不练拳时相比就是“静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将我们的思想进入体内,也就是道家讲的“我在家”,它和瑜伽的体位法一样就是让你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身体时就会使人不去想其它琐事或烦恼,关注身体的程度(局部与整体,表面与内部)也就决定你“静定”的程度,也自然使人的大脑得到休息,那就是追求心态平和的一种方法,当我们静下来或叫心态平和了,身体就会自己调节,恢复应有的健康,正符合《黄帝内经》中的“恬淡虚无真气行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是东方文化的魅力,有别于西方的向身外追求,把自己的一切寄托于“神”,我们东方的文化则是将自己修炼成“神”,主宰自己,这当然是我们东方文化的伟大。
当然,在练拳时如能真的达到太极拳论上所说的“松”与“静”,自然是人生一大造化,在练拳时感悟身体和宇宙的联系,是从武到文的过渡,是武文结合的人生修为,是正确、客观地看待世界的一个途径,所以说太极拳是先贤们借假传真的一个媒介,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另一方式。愿更多的人能认知她,能体悟她,延年益寿春常在!
太极拳“松”与“静”的健身作用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