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五探

发布时间:2016-12-02 07:48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下面由小编给您介绍:太极拳五探。欢迎阅读!

太极拳五探一、从“立身中正安舒”说起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立如平准”,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说“立身中正 安舒”,又说“尾闾正中神贯顶”。这些显然是要求练太极之身法必中正。在其它拳法里很少这种要求,这是为什么?因为立身中正是太极拳的要领之一,如不知其所以然之故,也算茫然。

太极拳既名内家拳又名内功拳。杨澄甫《体用全书》谓:“愿后之学者,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非取形似,必求意合”。内求之意合何在?笔者以为即在内功与心法。内功心法之究竟即以内丹炼气为结果。所以,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尾闾正中神贯顶等,关键在“虚领顶劲”一以使督脉阳气能沿脊上行而过三关为法门。郑曼青先生说:“(太极拳)此为人生哲学之结晶者,以其精微而论,较习一切文艺之难,且有过之,决非一般武事可比”(《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如今习拳者当三复杨、郑之言,否则是会把太极拳练成太极舞或操的。

太极拳五探

太极拳五探

太极拳五探二、数“5”与“守中”

中国文化传统是象数一一易思维,太极拳作为牛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当然也未离开象数思维。太极是至大无边的存在之义古人以“〇”图示一一意指天地宇宙的无穷大是“无形有界”,矿广是无穷小的概念,也是有形;是“有形无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没有中心就没有“同心圆”宇宙万物都有中心,自然圆的中心是“5”同心圆的中心也是“5”。天数3、地数2,合为五行,天阳地阴,故《河图》《洛书》均以“5”数居中央,故“5”是中心数,是祖数。“三五归中”,三是三维五是中,其释义允焉,为天地准。在太极拳论中有“守住中土不离位”说,中央为戊己土,足见其理深远。拳功求“守中用中,既有空闻(身体)之义,又因土在脏为脾,而脾主意,太极拳又主张“用意不用力”,所以“守中用中”与“用意”密切相关。赵铁庵师爷传李经梧师《太极拳秘宗》(杨、呆式年宗传人均有此谱,名称或 异;一般称《宋氏家传源流支派论》或《太极法说》)中有“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一语。而李师传授时特别说明“中定”与“用中”的'重要。笔者认为“中定”与“守中用中”即“时中”、即“知己”功夫,不先知已无由知彼,不知彼无法对待——交手即败矣。然中心在人体为脐后平命门前,此为有形之中,若用意会则不可拘泥,意之时中,妙在有无间,“意气君来骨肉臣”是也。“表里精粗无不到”是此意 (禅)也,也即此气也。习练太极此为要,得要方入妙也。

天圆地方是象数关系,知五用中式使人身小宇宙求通于大宇宙之理——无非求大小自然圆,练成太极体——令身体成无形有意之球体也。前辈形象比喻为充气之皮球也,中而不中,不中而中,斯得之矣。

宇宙空间最大是360度,最小一个 点也是360度,不离此圆(圈是圆的切面,无数圈而成圆),而有太极。李师曾说,由大圈练成小圈,最后无圈成点,点即无所不有,点上说话,挨哪哪发,才是太极功夫。所谓“无形无象”、“应物自然” 或此之谓也。

太极拳五探三、“宗气”还是“丹田气”

太极拳须练气,大概无异议。大多论说可以归纳为三:一是说要用口鼻呼吸之气,使之与动作相合(开呼合吸),一是说要用宗气,一是说要用内气(有谓中气,有谓丹田气)。第一说最普遍,用于初学,当无大失。关键是又想动作又想呼吸,很难心静神凝,重要的是这个后天气要返还并与先天气合一才行,掌握不好易生弊端,运用得当,才能使之增加助力。俞、李两师皆不主张开始习拳便用此气配合动作,他们认为功夫加深自然运用自如。第二说为某名家所主张,有专文《宗气论》。宗气中医之说,是为上焦之气,心肺主之,积于胸中,其主要作用于双臂,与呼吸和血液循环有关。在技击中它的作用很不直接,明显不如丹田气和卫气重要,当然从医疗保健和养生角度,宗气、卫气、营气、元气、中气各司其职,都很重要,当然元气为根本。所以笔者不认为宗气在太极功夫里十分重要。它与口鼻呼吸之气相关联,其气聚于膻中。而太极拳功夫修炼的是大中极(脐中),故气沉丹田,老子所谓:“虚其心、实其腹”是也。因此,我们认为太极功夫应修炼丹田内气,使先后天合一,丹田气足然后可以“以心行气”,运气敷气于四胺百骸。此气之开合升降吞吐即内劲之种种运甩。所以笔者认同第三说。《十三势歌》所谓: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显然用意所在不能在上部的胸间,而是重心下移,在腰腹这个“小太极”之位求之。否则就不合于此拳论。应该说明,后天口鼻呼吸太被注意,则“在气则滞”,要以先 天为用神(无意之意〉,“能呼吸,然后能灵活"(使后天从于先天)。

在太极习练时要气沉丹田,意气松沉圆活,对待运用时意气更要下沉,沉到什么地方,主张不同,有说沉人地下者,有说沉到涌泉者,还有说、沉到三阴交者,此与传承不同有关。无论哪说,都是主张下沉的。至若用意宗气或口鼻呼吸,难免气机上涌,既不能较技胜人,也有违内家养生之旨。笔者献此疑义,为探究真理而己。练拳有一定体会之人,可以细心体会,是练宗气还是练丹田气更能健体或更能施用,其可操做性何者为是,自有结论。

笔者曾承教于道家内丹学者、太极拳家胡海牙先生(年届96),胡老明指太极拳与丹功实为一事,仅有层次上之差别。笔者一谊在师友之同道,与胡老同为南派传人,但他是剑仙法脉,亦持此说。众所周知,道家有天、地、人三元丹法,天元丹法为清修丹法,地元丹法为黄白术外丹法,人元丹法为男女阴阳双修法,“三种丹法,都是仙学正宗,三种丹法,也不可混淆"(胡海牙语)。太极拳功所修通于天元清修丹法。丹法须先得“药”一在丹法为“凝神人气穴(坤腹脐中广,在拳功为“气沉丹田”、为“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既得“药(气)”——丹田气足则必须引领其沿督脉上行过尾闾、夹脊、玉枕后三关。而端身正坐、不歪不靠、不偏不倚、头容正直等身姿外形之要求,正是丹法修习之必须。至此不难明了太极拳习练之身法要求正与丹法修习之同一脉络,立身中正与虚领顶劲,其目的正是便于气脉“缘督以为经”通小周天罢了。如果不然就起不到气行通关之作用,虽无害亦无益。知道了这个道理,则很清楚太极拳用功所在,明理练拳,易于长功。有一点需交待:立身中正并不是僵板垂直,虚领顶劲的“虚”字很关键,另外“尾闾正中”是指尾巴骨与夹脊与头顶的上下直对,并不是从身体侧面来要求。因此,我们玩味学习前辈拳照时也要如此理解才好。如孙禄堂、吴鉴 泉、杨澄甫、杨禹廷、陈发科、董英杰、李 玉琳、李经梧等前辈之拳照莫不合此。与此相关的“涵(含)胸拔背”,其含胸之要即在空灵其膻中穴,使心窝虚松,虚松之目的是为了便于气脉循任脉下行而“归 根复命”一完成一次周天运转。他们的拳姿皆侧看微微前俯、背实而前虚,甚至有的姿式如“搂膝拗步”“倒撵猴”等后脑与夹脊、尾闾、后腿已成一斜直线,都是便于督升任降之故。其前俯之身亦与技击有关,只有如此才能“神贯顶”。也因如此才能“灵机于顶"、“神通于背”、“敛之 于髓”。因为“小周天”是气行周天、“大周 天”是神行周天。而丹道之行周天旨在打通奇经八脉。君子务本,郑曼青先生谓: “谈修养与卫生之道,舍此皆末事也。太极拳之务本之功,亦在于斯而已”(《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旨哉斯言。

太极拳问世以来已利益无数习练者,因其简练方便,尤其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家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后,此运动更是习者广泛,波及海外。但大多数人并未详究太极拳功之旨趣所在,以致习练多年而不得法,难以升堂人室,令人遗憾。太极拳之利益民众也正是因为其系出道家内丹法脉,合符仙学养生之旨,所以王宗岳说它“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之让人迷恋也正是其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为之背景和支撑使然。中国文化有多深,太极拳就有多深,可惜,由于多种原因,太极拳日渐被简单浅泛化,被通俗庸俗化。我们只看到它的广泛普及带来的好处,却忽略了它的许多本质与精义。假若我们承认太极拳通于修道,我们也要承认它有深奥的一面,它有易学难精的地方。有不少人受惠于它,也有一些人练不出名堂知难而退了,或者徘徊于堂室之外,不得要领。

太极拳五探四、关于门派

目前流行的太极拳影响最大的主要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赵堡式、张三丰式等几大流派,其它由上述衍生而出的太极拳派很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开门立户,原委众多,而门派纷争,历来不免。对此现象,笔者抱持一个基本态度是:求同存异,学术为本。求同,杨澄甫先生说得好:“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众派皆出于中国文化一源,皆以古典哲学、易理、医学以及其它武术为背景学理和参照系。文化一源,学理一致,而演练有异,于是歧义。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习太极者之师传口授多尊张三丰为祖。古来拳家者流隐于民间、藏身道释,故不见重于士林、文人,尤见忌于庙堂,因之记述颇少,典籍不载,功夫身影闪闪烁烁于世人视线之中。虚实真伪一时莫辨。至唐豪先生出,张三丰地位动摇。笔者参阅大量文章,以为张三丰之地位固不能确定,然若以为根本无其人或其人与太极拳无关恐也失之武断。典籍鲜载,有历史原因,自古真修行者,绝无争乎名利之举,此或不能以世情揆之。若处处以今人心思测度前人,每不免于主观。当年俞敏师便说:世事我们不知者多,勿以己不知便说不存在,那叫“少见多怪”。他本人武功深厚,却从不张扬,三子三女未授一技,并说就这样带走了。我因有缘相学四年,略窥门径,仅得皮毛。如非我亲见历,恐怕他就像一阵风过去了。但以我浮生所见,功夫超越于他的人总也不算多吧。俞师所习内家拳,最讲形意、八卦、太 极三家合一,他说三家一理,他还说门派 无高低,功夫有高低。这一观点,李经梧 师亦然。俞师说名拳名师所出,功夫未到 仍白搭。李师谢召不敌功,太极功成浑身都是招。直言之,两师都反对门户之见,都重视真操实练。李师精于陈、吴、孙、杨 四式,而以陈、吴为嫡传,但他从无成见,使之融会于一身。他早年名噪京城,却在壮年隐于北戴一河。他们都是口传身授,很少或绝不形诸文字。而在古代如此修练者不计其数。而前述剑仙派友人一门更是如此。

武术有道、艺之分,孙禄堂前辈言之凿凿。艺则分张,道则惟一。炫技淫巧,徒增迷惑。形意诚一,八卦归一,太极守一, 诚中、虚中、空中之说,一说即见本来。 “一”即内丹,老子谓“有物混成”之存在,知其一,万事毕。杨澄甫先生所谓“只有一派,无二法门”者也。然而,门派繁衍,毕竟存在。这是因为不同的传承与不同的理解使然。比如陈式拳之“云手”手心 向外运转,而吴式拳财手心向里运转,此一差别在于陈式所走气脉乃由手三阳经变为手三阴经,而吴式所走气脉则以手三阴经为主,阳经劲力偏刚,阴经劲力偏柔。这些习练法式之异,不兔于练成之劲力之别。太极拳与书、画、棋、乐、诗文等其它民族传统艺术一样,最后要“尽性致命”的练得与个人性情一致,显刚显柔显文显武显粗显细,拳风如人。因为它是实学功夫,是一种功夫学问修为。同学一师,见识不同,难免“各有灵苗各自探”,也就形成了门户。尊重门派就是尊重差异,尊重其艺术性的独到,但是同时更要尊从真理、规律——“一以贯之”的“道”。兼学多门,贵在能通,而不是临摹很多套路,关键是融汇之后的大成,化人为我用。当然这是极难极高的境界。

李师兼习四家,但在晚年,可以说自成一派。他演练的陈式保留了其刚劲沉实的特点,但也具有含蓄柔钮的意味,而这正是他吴式太极这一母拳的作用。而李师之推手功夫就更难测来路了,被太极研究家严翰秀先生誉为“无形无象,应物自然”。书法艺术讲“通化之际,人书俱老”,这个老不仅指年齿,更是指境界。拳与书其理同。

天下太极是一家。这应该成为习艺者的理想。君子和而不同。

太极拳五探五、以何为“根”

传许宣平《三十七心会论》中有“腰 脊为第一之主宰”和“丹田为第一之宾辅”之语,他把地心与足掌分列为第三主宰和第三宾辅。由此可见,在古拳论中并不以足为根,至少足不是第一宾辅。以腰为主宰,腰为中节,中节不明,浑身是空,“命意源头在腰隙”。腰与丹田共同作用,成一太极体,而此太极体以腰为主宰,以丹田为宾辅。显然,腰腹为根。习练与对待之际,如一味下沉,甚至五指抓地,则有违此理。常见人们习太极不明此理,以为沉堕体现功夫。别忘了,太极是相反相成之道,只有沉没有浮,只有重没有轻,只有阴没有阳,便不合理。武禹襄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说,当然不错,不过,笔者理解太极之根 在中极丹田及腰腹部位,武氏说主宰处才是根,足为第三宾辅,是借地心之力的根。郝为真形容练拳三种境界皆与水有关,而其足下无不虚灵,不扎实固不滞 “率尔腾虚”也。人身九节,躯体以丹田为根,头为梢,上肢以肩为根,手为梢,下肢以跨为根,以足为梢。此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皆然,乃为旧说,非我发明,特揭示而已。笔者俞、李、胡三师以及前述有关师友均主此说。胡老明指“以神气相交为用法,以腰身为主宰,以丹田为根基”。

以丹田为根,是基于内气内功之修为,及其用也,又必以腰为主宰。做个比喻,丹田是油箱,命门(腰)是发动机,身体是汽车,意是引擎。因此,以丹田为根既以中为用,此用亦体,丹田命门合而为一太极体。若一味下沉则为孤阴而阴极,若身体极力下蹲而以式低为功夫,则有违用中以及“中和”之道。个别习太极有 年而不得法者,或膝足有伤,皆与不谙中道,不知根蒂有关。功夫在脚下,但根本在丹田。昔日俞师常说“行动坐卧不离这个”,我问哪个,师答归根返本这个。当年李师晚年前列腺手术后行动不便,坐于椅上犹能发放,若根在足上,师足根本未着力也,此所谓浑身无处不丹田。前面说过,太极功夫乃是与内丹法相通的功夫,所以必以丹田为根本。要说明的是,不如此练也肯定出功夫,但那种是以腰腿身法为劲力的功夫,与内家劲力不一样。以丹田为根,不追求低架子,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个中滋味实耐人寻味。太极是圆,藏中隐内,性命之学也,“深根固蒂”之道也。太极功夫以不用为用,以不变应万变,舍己从人,随屈就伸,其以“一”为根本也。

太极功夫有层次之别,不同层次要求有异,自炼与对待其心法也有异。练到什么阶段说什话。

太极拳五探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