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6-11-19 10:54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创新精神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必由之路.而“问题解决”是指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那种并非单纯习题式的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它排除教师绝对权威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是一种自主的、能动的学习方式.“问题解决”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浅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进行自主的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必要条件.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必须创设师生共同分析、研讨问题的良好氛围.首先,课堂上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心理感到安全和愉快,要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就会勇于开动脑筋,敢于打破常规,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思路就会开阔,思维就会活跃.

其次,教师的评价切莫变成抑制心理自由,制造心理紧张的因素.教师评价对象是人,而人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延时性和不确定性.教师的评价要宽容些.当学生的做法不符合老师的要求时,不要一概否定,要注意发现并充分肯定学生成功的部分,说服引导,让学生自己感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点燃其创新的火花,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成果.

二、掌握“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日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包办代替”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少,教学效果很差.“问题解决”的教学是克服以上弊端的最好方法.

“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全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各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来的.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这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它要切合实际,要符合目标性、障碍性、可接受性、探索性的原则,“问题”设计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乐意接受问题的挑战;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角度启发学生探求思路,敢于创新,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指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把问题化小,作好铺垫.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一般来说,这些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来说,既是他们力所能及,而又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在教学中,把问题带进课堂,可以鼓励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解决现存知识与问题要求之间的矛盾,揭示出知识的新成份,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扩大解决复杂问题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竟相提出新颖而独特的想法.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针对性

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否则,学生很难主动接受;另一方面,必须与正要研究的课题有密切的联系,否则,容易产生误导学生,偏离学习主题.

2.趣味性

创设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探究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当学生用已有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时,不能获得成功或即使获得成功,但过程也相当繁琐,使学生为解决问题产生疑惑或困难,从而引起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努力寻找新的处理方法与途径,给学生的智力活动构成一种挑战,进而引发其创新意识.

四、编拟开放性问题,展示探索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从教改角度看,数学教学活动应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既要把“问题解决”看作教学目的,又看作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途径.教材中的例、习题一般是封闭的,若能通过设计,改编成开放性、探索性问题,则更能发挥它的功能.比如可以把条件、结论完备的常规问题改编为根据条件探索问题,或给出结论探索所需条件的开放性问题;也可以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展、延伸、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问题.这样,只给出问题的一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寻找和设定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使学生在发现、认识、掌握数学知识间的变与不变的联系中,运用观察、类比、猜想、归纳、推断等多种方法寻求解答策略,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在解题教学及训练过程中,落实“问题解决”思想,培养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创新教育,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通过例、习题的讲解和训练来体现并完成的,所以在解题教学及训练过程中,要落实“问题解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教给“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核心.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任务归根到底还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与问题相关的充足“资源”,即学生要有完善的认知结构.其次,要有分析问题进行联想匹配的能力,即学生要有活的思维策略.教学中要重视问题解决策略的指导,而解决的策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所能教会的.因此,教师应关注、洞察、了解学生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考察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是怎样思考的,即学生由问题的起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运用的是什么策略,以此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导,从而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层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问题解决”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借助课堂教学来实现.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应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既要把“问题解决”看作教学目的,又看作一种能力培养;既要把“问题解决”看作是教学活动的过程,又看作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提倡“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于教学活动过程,也能体现学生用已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问题解决”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