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经济相关论文
社会经济是主流市场以外的另类经济实践,是一场要求参与者透过自我提升以达致经济生活模式改变的社会运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经济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经济相关论文范文一:财产保险公司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探讨
摘要:从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看,保险经营将从产品时代逐步过渡到解决方案时代。保险业要以更广的视野,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从与各项改革任务互动的角度,去观察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并提出基于保险参与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实现各项改革任务的同时发展保险业。
关键词:财产保险;社会经济建设
一、为改革配套服务,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新“国十条”强调发挥责任保险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作用,将商业保险机制各个重点行业的方式和途径正在被积极探索。保险业应当认真研究社会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需求,政府的职责边界在哪里,保险业能够承接的区域是什么。近年来,有关电梯事故屡屡发生,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发很多关注和争议。
根据这一风险保障需要,保险公司可在深入研究了电梯事故的特性(涉及主体多、责任难以认定、损失情况复杂)基础上,针对传统电梯安全责任险存在的诸多不足,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以电梯维保和检验工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建立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并且在统颁条款基础上积极改进,开发了新的条款,把被受害人群涵盖至操作人员和维保工人,保险责任扩展至自然灾害,赔偿项目延伸至急救费用、精神损害赔偿等项目,在保险产品设计上充分体现轻责任划分和认定,重补偿额度和范围这一经济补偿思路,关注社会热点,争取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利用现代保险制度,开展管理制度创新
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型中,要求加强改革的协同性,改变原来部门“单打独斗”的思维定式,用一种整体合作的态度,实现一举多得的效用。而利用现代保险制度,开展管理制度创新,无疑是破解改革难题的重要模式。医患纠纷问题就是一个长期困扰社会的问题,医责险一直以来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在于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医责险专业性强且经验积累不足、责任认定耗时耗力、医疗机构存在一定的逆选择风险、保险赔付额被认为相对偏低等,导致医疗机构参保率过低,保险大数法则和规模效应难以发挥。实践表明,单一手段不足以化解医患矛盾,政府综合治理与市场化补偿机制两种力量结合起来方能显效。
财产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医责险业务,积极探索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理体系,通过“政府搭台、各方参与、全省统保、市场运作,专业调解、调赔结合、调援结合”的模式,将医患矛盾从“院内”转移到“院外”,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各方参与、专业调解”的运行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医责险发展新思路。
三、提升社会风险管理水平,扩大社会风险管理服务领域
从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看,保险经营将从产品时代逐步过渡到解决方案时代。保险业要以更广的视野,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从与各项改革任务互动的角度,去观察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并提出基于保险参与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实现各项改革任务的同时发展保险业。
以海南互联网农业休闲小镇建设为例,作为海南“互联网+农业”战略的一部分,将以现代农业建设为依托,以镇为中心,以镇带村、村镇融合,拓展“互联网+金融+全媒体+文化+旅游”等服务,搭建互联网平台,结合物联网、农业示范基地、休闲农业等特色,打造互联网农业小镇。政府希望随着“互联网农业小镇”的建设推进,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和三农两者相叠加,而是希望能够实现深度的产业融合,使网络金融、农技农资、代购代销代办服务、现代物流等能够逐步进村入户,贯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服务全产业链。
根据以上案例,财产保险公司可积极探索以下业务:针对小镇建设中各参与主体的融资质押及担保需求,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信贷保证保险、农业保险成本保单、农机综合保险、农资质量保证保险等;结合不同小镇的功能定位,提供赛事综合责任保险、农产品食用安全责任险;结全小镇居民及游客的需要,提供农居财产综合保险、游客个人意外及三者责任险等,产品全部在网上投保平台上线,只需扫描二维码,通过网上支付即可完成投保手续。通过探索以上业务的积极建设,打造面向农村保险市场的平台建设。
四、思考和建议
1.目前保险公司对市场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真实需求不甚了解,相关产品不够丰富,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参与社会管理的业务还只是零星和小范围的,监管机构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重点业务领域发展。建议监管机构牵头,根据政策导向,紧扣全省发展的重点,积极组织研讨,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根据省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险种,推动保险业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2.引导构建政府主导型保险业务的共保机制,建议监管机构与相关政府部门来统一协调沟通,共同制定统保方案、统保策略,组织有经验的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共同参与共保项目。同时,监管机构配合政府职能部门,针对共保业务的整体风险情况、参保覆盖率、发生重大灾害后共保体能否形成较好的保障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有效评估。
作者:项勇
社会经济相关论文范文二: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年度工作计划
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做好全年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实现全区率先突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区委十六届九次全会的部署,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省级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全面启动建设的机遇,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为主题,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实施“五大战略”,突出重点抓项目,关注民生抓实事,扭住机遇抓招商,扩大投资抓增长,调整方式抓质量,全力推进“一心三域五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确保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推进“一心三域五区”经济发展框架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依托中心城区,以华润万家、肯德基、农特产品物流园、商山铁路物流园、南秦翠竹园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依托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以氟硅产业园、万吨硫酸锌、百万吨胶凝材料项目为龙头,发展循环工业经济,加快丹江流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发展;依托西商高速二线,在邻近西安的荆河流域打造生态工业园板块、周岭山地旅游运动板块、江山生态游板块、庙湾水库大溪谷生态养老休闲板块,形成农特产品、食品、医药产品、畜产品加工和现代物流五大产业体系,将大荆镇建设成为一个规模为5万人的副中心;依托沪陕高速,在乳河流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开发秦王山生态旅游和南秦河宜居房产,建设秦岭最佳生态居住区,全力加快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经济核心区、循环工业聚集区、西安第二生活区、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步伐。
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8%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不断扩大投资规模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率先突破发展、抓好项目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精力向项目上集中、财力向项目上倾斜、资源向项目上配置,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用项目扩大投资,靠投资拉动增长。
力促重点项目建设上台阶。今年全区安排重点建设项目84个,总投资75.3亿元,年度投资23.67亿元,同比增长12.55%。其中市级重大项目18个,总投资63.36亿元,年度投资13.3亿元,同比增长12.01%。总投资18.6亿元,年度完成投资2亿元,建设氟硅产业园3条生产线。特别要强调的是,2010年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抓好十个骨干项目,即:筹资2亿元,年度完成投资4000万元,建设荆河生态工业园堤防、主干道和标准化厂房;总投资1.89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1亿元,建设关天经济区配套项目商山铁路物流园;总投资2.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2亿元,建设丹江中学;筹资1亿元,加快建设板桥、侯塬、岔口铺、生王、郭涧等6个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示范村;总投资7700万元,年度完成投资2400万元,建设2.2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围绕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筹资2600万元,建设百亩以上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10个;总投资4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2亿元,建设金凤花园四星级酒店;总投资1.6亿元,年度完成投资5000万元,建设秦岭花园;投资6200万元,开工建设服务“三农”的聚丰冷链物流中心;总投资4.8亿元、年度完成投资4000万元,建设大溪谷生态公园。全力配合建设宁西铁路复线、西商高速二线、洛商高速、环城北路、莲湖公园东侧和西街旧城改造、丹南新区建设、比亚迪公司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扩建、炼锌厂扩建等省、市在商重点项目。力争辖区内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达到40亿元。
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水平。将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提高到10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鼓励全社会策划项目、建设项目。围绕“十二五”规划,策划论证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投资方向、适合东部产业转移、能够支撑发展的大项目,策划论证一批延伸氟硅化工、万吨硫酸锌废物利用、尧柏尾矿综合利用等拉长产业链条的好项目,确保项目建设有续衔接。全年完成10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着手做好土地储备工作,提前预留项目建设用地。
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完善重点项目“四个一”包抓责任制,着力为项目建设协调解决用地、规划、融资等难题。加大目标考核和奖惩力度,定期观摩通报项目建设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项目争取,全年争取国家各类投资3亿元以上。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牢固树立“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的理念,坚持用现代基础条件支撑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化。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严格落实土地保护政策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年耕地保有量达到50.4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5.5万亩。大兴农田水利,实施40个村口粮田项目建设,新修改造基本农田1.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完成三岔河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任务。
发展农业产业。以农民增收和确保中心城市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安排5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专项配套资金,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高、良种核桃建园、畜牧业收入倍增、设施蔬菜扩张、秦岭洋芋高产基地创建、中药材面积稳定等富民工程。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4万亩,总产稳定在11万吨,新建核桃基地3万亩、水杂果基地2000亩,新发展畜牧养殖小区5个,设施蔬菜1000亩,秦岭地膜洋芋8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突出抓好东梓公司荆河500亩、腰市屈村100亩、夜村杨塬100亩设施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大力扶持苗木花卉等新兴产业。
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工业理念谋划和发展农业,加快健达公司保健品及中药材深加工、君威公司板栗加工、商丹农贸蔬菜综合批发市场项目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依法、有偿、自愿流转承包土地,启动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促进农业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培育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积极实施商标战略,新注册农产品商标2个。
强化农技推广工作。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力争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5万亩。选派200名科技人员,继续实施科技承包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核桃科管及高接换优技术、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为重点,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杨峪河、麻池河等9个乡镇畜牧站建设。
(三)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工业化
牢固树立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理念,坚持“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工作思路,抓住关键,突破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提升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促进工业聚集发展。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年”活动,依托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加快氟硅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按照区委常委会既定方案,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实行项目向园区布局、资金向园区捆绑、政策向园区倾斜,举全区之力建设荆河生态工业园,拓展发展空间。运用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手段建设标准化厂房,加快园区建设进度。制定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聚合生产要素,形成规模优势,吸引企业进驻工业园区发展。
做大工业总量。配套安排企业贷款贴息资金500万元,帮助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获得项目建设贷款,突出抓好氟硅公司年产2万吨氟化氢、10万吨硫酸、3万吨氟化铝、1万吨冰晶石、杨斜萤石选矿厂及鑫丰源公司有色金属整合开发、化工公司新型环保发泡剂中试、丰源矿业钨制品深加工、博泽公司尾矿加气砌块等年度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支持东梓实业、丹东建材等骨干企业加快基建技改,力促今汇公司硫铁矿采选、尧柏水泥公司百万吨胶凝材料等工业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力争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30%以上,增加值增长20%以上。
培育工业体系。安排3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继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引导企业加快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改造提升化工、矿产、建材等传统工业,加快形成精细化工、现代材料产业。开发生物资源和优势农特产品,加快形成农特产品加工、现代中药产业。紧盯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布局。紧抓市上将全市新型材料、生物医药、重大装备、重大物流等项目集中向商丹园区布局的机遇,围绕延长产业链条,依托龙头布点企业,发展优势配套产品,促进产业互动联动。加大对建筑安装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建安行业在中心城市建设中发展壮大。鼓励引导东梓实业、长江实业、晨光集团等现有优势企业在融合三次产业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发挥龙头作用。
优化工业结构。培育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形成园区、企业、产业链三个层面互动促进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增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策划建设一批资源再生项目、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和工业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形成有价元素回收、新型材料、新型建材、尾矿水泥、尾矿陶粒、建筑砂石料等产业。
(四)力促三产持续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牢固树立发挥优势特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大背景审视、大力度挖掘”的工作思路,在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果上下功夫,以建设西安居民第二生活区为目标,全力发展三产、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发挥生态优势,抓住省委、省政府力推秦岭旅游和市委、市政府力创“秦岭最美是”品牌机遇,顺势借力,强化推介,全力打造“秦岭秀地、山水”生态旅游品牌。积极发展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纪念品、旅游购物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旅游配套产业,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全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积极推进仙娥湖度假区、大秦岭秀·绿色主题公园、牧护关旅游度假区、秦王山森林公园、大荆周岭山地体育运动中心、马角江山风景区建设。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建设力度。
积极发展服务业。发挥区域中心优势和市区共建优势,以市区为重点,集中发展商贸流通、中介服务、酒店宾馆、餐饮娱乐等城市配套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连锁超市、广告创意、文化演艺等现代服务业。强化现代物流项目策划,争取更多物流项目进入《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鼓励引导乡镇加快农贸集市市场建设,加强商业网点和“新网工程”建设,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全面搞活商贸流通。
扩大城乡消费需求。坚持把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大力发展劳务产业,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对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工资集体协商为主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农村优抚对象、生活困难群众的补助。发挥区域中心优势,积极配合市上策划举办第二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核桃节等特色性节会。继续做好家电、摩托车、建材、农机具下乡工作。强化市场价格监管,维护好居民的消费预期。
全力应对西商高速开通。筹措资金,加强组织,切实抓好西商高速沿线民居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不断放大交通区位优势。
(五)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牢固树立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理念,坚持“做美城市、做强集镇、做精社区、做好农村”的工作思路,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与城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切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
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实施好市区南门口商品住宅楼二期、贺咀新村、房地大厦、桂园望江楼工程,加强城市教育、卫生、文体、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辖区内的市容环境卫生保洁和管理,不断巩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山水园林城市创建成果。
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乡镇整合,扩大中心镇。全力抓好杨峪河、沙河子、大荆、白杨店、牧护关、杨斜等重点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3500万元。结合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拆迁安置、宅基地集中规划定点,鼓励农民到小城镇统建、购置房产定居落户。
加强城乡社区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围绕50万人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目标,加大“村改居”力度,完成村改居15个。优化居民点布局,集中财力发展中心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完成17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安排1000万元新农村建设引导资金,启动建设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实施2条流域10个村的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完成扶贫和工赈移民搬迁420户1780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实现85%的行政村通公交车。巩固电气化区建设成果,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六)强化人口环境资源保护,保障持续协调发展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工作思路,加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积蓄和放大生态环境竞争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三个一”领导体制,不断巩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成果。继续抓好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积极实施农村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和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95%以上。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和退耕还林成果,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抓好高速路沿线、城区周边、312国道沿线直观坡面造林绿化,全年完成各类造林7万亩。加快推进“丹治”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南秦河重点段防洪工程、庙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120平方公里。配合市上做好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展区布展工作。
节约利用能源资源。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实行城乡新建筑65%的节能设计标准。大力推广利用沼气,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000口,在养殖小区和设施蔬菜基地推广“畜—沼—菜”三位一体生产模式。围绕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一批水资源利用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强化土地属地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乡镇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监管不力的乡镇负责人严肃问责,对违法用地业主单位严肃查处。加大对闲置土地、空心村清理和土地整治工作力度,做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整合开发工作。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切实做好减排工作。全年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在3307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控制在2605吨以内,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控制在考核指标以内,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以上天数不少于356天。加强区域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完成10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分工作。启动农村清洁工程,抓好生态镇、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实行生活垃圾、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严格控制农村污染。
(七)扎实实施民生工程,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富裕人”的工作思路,顺应群众期盼,为民办事谋利,力争在改善民生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尊严感。
加快建设民生财政。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全年地方财政收入任务超额完成,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严格预算约束,强化审计监督,优化支出结构,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培育富民产业和实施民生项目。
办好民生实事。加大民生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足额落实区级配套资金,实施好7大类281个民生八大工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2亿元。继续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一是筹资4000万元,实施新农保制度,为5.6万名农村老人逐月发放养老金;二是筹资1亿元,建设板桥、侯塬等1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三是筹资9400万元,启动廉租住房二期工程和东店子统建楼工程,解决800户住房困难;四是筹资1600万元,建设区中心幼儿园和10个乡镇中心幼儿园、30个乡镇办事处留守儿童成长中心;五是筹资5500万元,建设3万亩“秦岭牌”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和3万亩良种核桃基地;六是筹资2600万元,建设百亩以上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10个;七是投资1400万元,解决边远山区2.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八是投资2400万元,实施南秦河重点段防洪工程;九是投资3000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十是全面落实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政策,完成农村居民进城落户1万人。
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劳动监察工作,引导企业履行好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继续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持续加大就业扶持力度,促进创业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落户农村居民、农村退伍军人和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完成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4000人次,农业劳动力转移11万人次,其中就近转移2.5万人。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人均分别提高20元,将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60%,实现更高标准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做好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扩面提标工作,在职职工参保人数增加2%,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费征缴增长5%,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提高到70%和50%以上。推进政策性农房保险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政策性农房保险参保率达到80%。实行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高龄老人发放生活保健补贴制度,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完成中心敬老院和区域敬老院建设任务,将五保集中供养率提高到35%。扩大残疾人特惠政策覆盖面,使7000名残疾人直接受益。逐步建立乡镇基层红十字会组织,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组织的作用。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做好老龄、青少年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加快建设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加快改造农村危房,鼓励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筹资建设职工公租住房。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1.7亿元,建设廉租房2.2万平方米、公租房2.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5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3万平方米。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巩固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双高双普”工作,继续推进校点调整、校舍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城乡中小学生均经费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争创省级教育强区。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体育健身运动。巩固创卫成果,继续抓好“五小”行业整治、健康教育、除四害、改水改厕、环境卫生整治和创建卫生乡镇、村及卫生单位工作。加强卫生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继续对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健康检查,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的普查和治疗,搞好地方病、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稳步推进文广体制改革,大力培育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加强文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有效服务面。
深化平安建设。以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为目标,强化政法“三项重点工作”,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增强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增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提高各级做好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积极开展信访“三无”县区和乡镇创建活动,健全信访联合接待工作机制,完善领导干部下访约访接访制度,着力解决信访积案和重访、集访、越级上访问题,确保“一控四降”目标顺利实现。推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约谈告诫、矿领导带班下井、目标责任考核四项制度,强化责任落实,狠抓基础管理,搞好专项整治,严格依法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八)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牢固树立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理念,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不动摇,认真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通过开放赢得发展机遇。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适度合并减少乡镇、村组,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强化乡镇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药品“三统一”制度,合理调整补偿标准并确保及时足额到位。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产业项目逐步采取资本金注入、贴息、担保等方式投入,事业性投入要打破部门分割,进行适当整合。抓好土地经营权、林权、采矿权质押贷款试点。鼓励社会企业出资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引导国有企业树立“早改早主动,真改真主动”的观念,通过引进投资者、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方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好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完善政府科技投入引导机制,实行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制度,鼓励科技人员到中小企业兼职,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全方位招商引资。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继续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等问题,切实保障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发展靠投资、投资靠项目、项目靠招商”的观念,抓住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机遇,以抓好园区招商为重点,做好“西洽会”、“农高会”和各种旅游博览会的参会参展工作,加强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交流合作,提高叩门招商、以商招商、定点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实效。加强招商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招商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扩大招商引资实效。全年合同引资50亿元以上,到位15亿元以上,力争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2个。
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强化“投资靠民间、活力靠民营、发展靠民力”的观念,政策上放开,机制上放活,发展上放手,着力推进全民创业。坚持非禁即入、降低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商贸流通和社会事业发展领域。全年发展私营企业3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400户,非公有制经济对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率达到45%以上。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理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把全部心思放在发展上,把全部精力用在落实上,努力建设负责任、有作为、高效率的政府。
解放思想,提高推进发展的创造力。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用开放的理念和科学思维,结合当前与未来,兼顾现实与可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新理念研究新问题,以新招数落实新任务,以新举措破解新难题,以新思路开创新局面。围绕政府职能转变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促进政企、政资、政事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坚持用市场化的理念、经济的办法、法律的手段处理好社会事务。
依法行政,提高施政行为的规范性。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为政之纲,严格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依法接受人大的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主动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努力建设阳光政府。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
以人为本,提高亲民为民的公信力。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为政之本,尽心竭力为民办好事、谋福祉,努力做到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善抓机遇、善抓实事、善聚人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谋划发展思路向基层问计,衡量发展水平由社会评判,分配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创新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便民利民惠民体制,对基层和群众提出的问题,变上级督促处理为提前主动解决,在惠民服务中赢得民心。
改进作风,提高决策落实的执行力。坚持把强化效能作为为政之基,围绕全局谋大事,突出重点干实事,面向基层解难事,服务群众办好事。改进文风会风,减少事务应酬,腾出时间搞调研、抓协调、破难题。严格实行过程督查、结果通报和问责制度,确保工作高效运转。
廉洁从政,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坚持把廉政勤政作为为政之要,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整体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等各项工作。继续开展土地管理、工程建设、资源开发、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领域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厉行节约、勤俭办事,降低行政成本。把自律作为基本要求,把严管作为最大爱护,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树正气,聚民心,促发展。
浅谈社会经济相关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社会经济论文
2.关于社会发展论文毕业论文
3.关于社会发展的论文
4.浅谈市场经济学相关论文
5.浅谈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理论及模式的影响论文
6.大学关于经济方面的论文
浅谈社会经济相关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