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大学生奋斗励志文章

发布时间:2017-01-12 18:23

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那么像这样励志大学生的鼓励大学生奋斗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鼓励大学生奋斗励志文章吧。

鼓励大学生奋斗励志文章

鼓励大学生奋斗励志文章:先成为锦然后才能添花

文|叶倾城

蝶变,往往要以时间作为交换。

很多年前我便认识她,那时我刚出茅庐,刚开始有大学女生慕名而来,其中就有她一个。

第一面我吃了一惊,想来想去,最客观的评价还是一个字:丑。农家女,矮个子,扁平脸塌鼻梁,皮肤黄黄的,最触目惊心的是一口烂牙,一说话一笑就像是在龇牙咧嘴。她眼神诚恳,我却有点儿不知所措:我能给她什么样的建议?尤其是,她还是专科生。

这听起来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出身寒微,挣扎出鸡窝却离枝头远得很。专科毕业的她,将来能做什么呢,文员?尤其是,爱与喜欢,往往都要以相貌打底,她有再多优点,也会被她土气甚至难看的面容全盘挡住。女孩子到底是干得好还是要嫁得好?仿佛,她两者都没份。

后来没再见过面,只断断续续有联系:她专升本了;又过两年,她留校当辅导员了;去做讲座,她事后才知道消息,说她正在那所大学读研,可惜没来参加……

不久前,我意外地在一次活动中遇见她——是她热情地喊我名字,我先没认出她来,她报出名字来,我吓了一跳:“判若两人”都不能形容她,几乎是天人之别了。娇小个子,身材保持得很好,一件香奈儿小黑裙穿得玲珑有致,八厘米高跟鞋进退自如。发型精致,妆容得体,细看,五官仍平凡,肤质仍泛黄——但这有什么关系,白璧亦有微瑕。她活泼了很多,常常大说大笑,但牙齿顺眼了,她笑着说:“前几年戴了牙箍。”

细问她的近况:原来她已经博士毕业,现在大学教专业课。婚姻方面有些蹉跎,过了三十五岁才嫁给大她一岁的同校老师,去年生了儿子。我问得直接,她答得落落大方。谈起孩子,她诙谐地说:“我教育孩子的原则就是:人丑就要多读书。”仰头哈哈一笑,全不带一点阴霾。

曾经的她,能如此坦然说起自己的外貌吗?我想不起来了。

别撇嘴,说这不过是一个励志故事,我看到的,不是故事,是近在身边的、活生生的人,一个完美的范例,让我看到,人可以如何靠努力改变命运。她曾经一无所有,无背景,无学历,无颜值,只有一颗向上的心、不曾停下的双脚。我知道她爱过,但这爱被嫌弃了,挫折感像沙子一样磨损人的心,她什么也不说,一直往前走,选择了最笨拙而最有效的道路:学习。

多么艰难的一条路,忍受寂寞、疲倦,同龄人有些嫁作人妻、相夫教子,有些在职场上尽情挥洒,有些吃喝玩乐、享受青春,自己却只有一卷书一盏灯而已。读出来会怎么样?是否一定有未来?她彷徨过没有,有没有起意放弃过?我想她能确定的就是:读不出来,多半没有未来。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有人鄙视她:不过是个女凤凰。这里面有明确的歧视,但也可以视为嫉妒,博士、副教授在手的她,有夫有子,自此可以安身立命了。

于是,她变美了。

常听年轻女孩子说:读书没有用,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还有人对我的观念不以为然:提升了自己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要被男人挑来选去,皮肤也差了、年纪也大了,有什么优势。

也许她们是对的,但我认识的一个男人这么说:只有年轻男孩子才不管不顾,只挑漂亮小姑娘呢;男人到了三十岁上下,都很现实,都愿意找家境好、工作好、能力强的——如果还长得漂亮,就更好了。

除非天生丽质,生来就要成为艺术品。否则,这世上大部分事物或人,其实都以实用为主——美貌,只是锦上添花。所以,你得先成为锦。

鼓励大学生奋斗励志文章:你所谓的稳定

作者:李尚龙

朋友D回不了北京了。

那年毕业分配,军校的他一切准备就绪,领导跟他说,你先去基层任职一年,然后回北京。

D点头说,只要能回北京,基层无论多远,我都去。

我曾经跟D讨论过所谓的稳定,那个时候,我已经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了。

他说,体制内稳定,解决户口,每个月都有死工资,不用担心吃穿,还有空闲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我说,那种稳定,总觉得怪怪的。

D说,你看,你的每天必须充实奋斗,而我不一样,我可以躺着睡大觉,一个月还有5K的收入,再看看你,如果一天不奋斗,就没有了收入。

我说,可是,人生不就是奋斗的嘛。

他说,但是我的更稳定,我有了稳定生活,也可以继续奋斗啊。

我说,可是人既然拿了每个月一样的工资,所有人干活和不干活都得到的回报一样,谁还会继续干活呢?

他说,可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稳定的生活啊。

我说,很多人做不代表它是对的,我不觉得你稳定,因为你的生活是靠着一个政策或靠着领导的一句话,可变性太大。而我的工作,凭借自己的努力,市场会给我一个相对公平的分数,而只要我每天奋斗,生活是在我自己手上;可你不一样,你的生活在领导、体制手上。

他说,什么意思。

我说,比如你要回北京,要找人,要求人,要给钱。而我,只要有一技之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了,总能找到工作,饿不死。

他说,但是去北京的结果是一样,我过的更容易一些。

我没说话,风吹的很猛烈,吹到我们的内心:一颗红彤彤,一颗懒洋洋。那个冬天,D离开了北京,去基层任职。

一年后,命令下来了,D回不了北京了。因为回京名额被人顶了。

我曾经问过自己,到底什么才是稳定,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户口,还是一套三居室房子。可是,直到今天,我很难理解为什么每个月五千块钱上班喝茶看报纸就是稳定,很难理解一个人要有一套房子之后才能去爱一个人,很难理解必须要有北京户口才能在北京开始生活。

想到曾经央视的一个朋友,S。那年,我和她在旅行的时候聊天,她告诉我,央视好啊,工作稳定。

我说,怎么见得呢?

她说,一个月七千,五险一金。你虽然赚的不少,但不是那么稳定啊。

我说,我一个月少说5K,多的时候几万。总的来说比你多。

她说,我们发米和油。

我说,我可以买,其实没多少钱。

她瞪着我说,但是每天朝九晚五。

我说,我每天睡到自然醒,晚上上课,白天写剧本,深夜看书。

她说,我有年假,可以旅游。

我说,我想去哪里去哪里,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她愤愤不平,那一路,我们没有再讨论这个话题。下车前,她跟我说,李尚龙,你很不成熟。

我没说话。

几年后,S被台里外派到巴西。同时,她的男朋友在外交部被外派到南非。两人开始异地。

临走前,S告诉我她不愿意这样,两个人刚开始讨论结婚的话题。可是领导说回来升职会很快。

那时我正在谈恋爱,女朋友去了美国,也在异地。

我说,我明天去美国,找她去。

她喝了一口酒,说,还是你稳定。

几年后,她从巴西回来,我们都分手了。她说,你看我们结果是一样的。

我说,我们分是因为最终无法平等交流;而你分,是因为你们被迫异地了。那天我们回到了最初离别的酒吧,她告诉我,她要辞职,她笑着告诉我我,她从巴西回到央视,已经物是人非,没有岗位给她提供了。留下的,只剩下巴西那段经历。

我说,如果你不走,他们不会赶你走的对吧。

她说,不会,毕竟工作性质很稳定。

我说,那多好。那为什么不留下来。

她说,有什么意义呢。

她眼睛看着窗外,灯光照到她的脸,泪光被照的晶莹透亮,就像她在纪念自己无法控制的青春。

她回头跟我说,你比我成熟太多。

那天我忽然明白,这世界既然每天都在变,所谓稳定,本身或许就是不存在的。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本身,所以唯有每天努力奔波,才不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父母那个年代所谓的组织解决一切,政府承包所有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遭已经完全改变了。

可是,在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人,为了户口丢掉生活;为了稳定丢掉青春;为了平淡丢掉梦想。

前几天,我再次见到了D,他又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他的师兄,三十岁,稳定了半辈子,娶了老婆,正准备生孩子,忽然那个月,犯了一个错误被开除了。

他离开稳定的岗位时,居然发现毕业八年,他除了喝茶看报纸写不痛不痒的文件拍马屁什么也不会,他拿着自己的简历,跟刚毕业的大学生竞争岗位,可是除了年龄,他丧失了所有的竞争力。连大学四年学会的计算机,也随着平静的日子,丢掉了。

一年后,老婆跟他离婚。一天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跟D说:如果你要走,就早点走,就赶紧走;如果不走,也别在最能拼搏的年纪选择了稳定,更别觉得这世界有什么稳定的工作,你现在的享福都是假象,都会在以后有一天还给你,生活是自己的,奋斗也不是为了别人,拼搏也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只有每天进步才是最稳定的生活。

是啊,只有每天进步才是最稳定的生活、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为了所谓的稳定放弃浪迹天涯;为了稳定丢掉生命无限的可能。既然世界上最大的不变是改变,那么就在这多姿多彩的生活里努力绽放吧。

行走的路人,没人喜欢平稳的泥土,无论泥土多芳香,再忙碌的人也会多看一眼风中的百花。即使他们不像泥土那么稳稳的在那,但他们的努力绽放,毕竟给这世界带来了难忘的片段。这个,是不是你我想要的呢?

鼓励大学生奋斗励志文章:你配你的梦想绰绰有余

作者:赤木与森

前些天姐姐姐夫出差,外甥托在我家蹭吃一周,喜欢小孩儿的我为了让老妈腾出手来做大餐,自告奋勇去接外甥放学。

到了学校,发现来早了,在教室门口边等边偷听他们的上课内容。

突然听到老师问他们一个问题:“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小孩儿们都争着抢着举手要回答问题,有说要当宇航员的,有说要当医生的,有说要做老师的,个个谈到未来表情明亮,眼神发光,这一幕似曾相识,好像很久以前我也是这样。

我突然有点好奇,如果现在再问问朋友们这个问题,不知道会收到什么样的回复。

于是我将这个问题群发给了一部分同学和朋友,正是下班坐公交地铁看手机的时候,不一会儿就收到好些回复。

其实大多数回复都是意料之中,要么是问我抽什么筋,要么是感慨生活不易,梦想奢侈。

独独桃子的回复让我有些吃惊,她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现在的自己啊!”

通过这次吃惊之余开始的聊天,我才认识了一个我从没见过的桃子。

桃子出生在大西北撒哈拉沙漠边缘一个小小的贫困县,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她的家乡连地图上一个点都占不上。

小学的时候,她的老师曾经也这样问过他们,她没怎么犹豫,说自己要做很厉害的翻译官。在那样的一个小县城的小学里,没有外教,没有口语训练,没有语言环境,老师讲课全靠背语法,学生答题全靠猜蒙编,翻译官这样的职业听起来比宇航员更离谱。

这个英语高考都从来不考听力的地方,有位十一岁的小姑娘说要当翻译官,好像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桃子的小学是单位附属小学,很快的,她想当翻译官的宣言传遍了整个单位。她妈妈回家很生气的问她知不知道翻译官是做什么的,天呐,她也只是在书上看到过,她才十一岁,她哪里知道那是做什么的。

她说不出话,从那以后也没有再说过这样的话,这件事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再也没被她提起过,却也没有忘记过。

她拼命的学英语,从小到大她的英语成绩都名列前茅,高考时英语成绩是全县第一,一百四十五分,以接近满分的英语成绩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这下前方总该有一点光明了吧,她想。

可惜她错了。

她的听力太糟糕了,口语也非常差劲,虽然如愿进了最喜欢的英语专业学习,但反映到成绩上却是寸步难行。

这么糟糕的自己哪里配得上那样高档的梦想。她想躲在被窝里大哭一场,却又掉不出眼泪——从小到大习惯了逆境里奔跑的人,偶尔想矫情一把都酝酿不出情绪。

她只好继续拼命学习,浑浑噩噩的推日子下山,每次考试临近就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上一年大学瘦了十斤。

总会好起来的,她安慰自己。

直到大二她渐渐熟悉了新的环境,也适应了学习氛围,从有勇气开口讲英语到熟练掌握英语口语也不过两年时间,她熬过来了,再一次清晰的感觉自己离目标不再遥远。

大三她非常幸运的得到了一个超棒的国际交流名额,她想去啊,可是费用太高了,一年要十几万,家里的条件她也清楚,根本无法负担高昂的费用。她不敢向家里开口,可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钱以后可以赚,机会错过就是错过了。一咬牙,她去贷了助学贷款,而这笔款直到去年才还清。

交流那一年,穷人的留学生活几多辛酸,不用赘述,但她觉的很值得。

一年回来后面临毕业工作,她的口语已经通过留学锻炼的流利,英语基础也非常不错。她鼓足勇气去考了外交部公务员,很幸运的通过了考试,如今在外交部负责外交业务工作,如愿以偿地做上了翻译官。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那句话“即使在最难过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不要放弃,你配得上你的梦想。如果连你自己都开始怀疑你的梦想,还有谁能帮你呢?”

她讲完这些经历,不无唏嘘的感叹自己一路走来太过幸运。听到她明显谦虚的口气,我郁闷的撇了撇嘴。

真的只是幸运吗?我想恐怕不是的。

幸运是强者的谦辞,命运是弱者的借口。有实力的人才配得上幸运,有准备的人才抓得住机会。

如果当初被同学嬉笑过她选择放弃,如果当初被母亲斥责后她不再坚持,如果学业难堪的时候她换了方向,如果经济困难时她决定错过,哪一步走错,都不会有她如今理想坦然的生活。

当你再过些时日,坐在摇椅上回想人生,你会发觉原来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什么时候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决定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那个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记忆里相当沉闷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都不明白是什么时候,已经走过如此多的弯绕曲折。

即使是那样什么都不懂的年纪,这些小孩都会本能的排斥过于优秀的人。我们多怕被人说自己和人不一样,每个人都庸常的活着就好,你出挑是错,沉默是错,与众不同就是错。

但我们有对未来最美好的憧憬,我们敢说出不切实际却勇气满满的宣言,我要当宇航员,我要做警察,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医生,我要长生不老,我要很有钱,我要制造机器猫。我们不怕实现不了,我们相信自己配得上任何一种不现实。

随着年岁渐长,与众不同不再带有那些稚气的贬义,我们渴望与众不同,渴望为人瞩目,却开始耻于谈论梦想,早早失去了豪言壮志的勇气。

我们开始更加看重我该做什么而不是我想做什么,不再敢轻易的表达自己的欲望,只有在生活闲暇的时候拿出来晒晒太阳,然后感慨身不由己。

可是现实扯淡,生活残酷,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如果连自己都吝啬于给自己试错的机会,还有谁能帮你?

前几日和朋友聊天,正好也聊到此事。

她是业内很有人气的明星编辑,前十年以读书谋生,余下的日子想以写作为主,抓住机会实现曾经的梦想。

她今年刚刚出了第二本长篇,文字细腻,拥趸众多,却不知是不是被生存磨平了棱角,常常心虚的厉害。她对文字要求极高,为了赶进度急出了一身的病,期间进了好几次医院,手术伤口线都没拆就开始工作,一个人在小小的出租屋里捂了两个月,把这些年经历的人事感情揉杂进作品里,她写自己哭,我们看着也哭。

我见过许许多多的作者,她的认真负责绝对是个中翘楚,“哪里配得上你们的支持和喜欢”这句话却常常挂在嘴边。

另外一个朋友也想要以文字谋生,她年轻,有活力,敢表达,却在面对梦想的时候依旧有些畏惧不前。

其实就梦想这回事来说,没有配不配,只有敢不敢。

在50年代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出生了一个男孩儿。男孩子智商很高,大学专业是物理,但在毕业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他喜欢做什么。

父母说:你去做一个白领吧!他就去做了会计。

两年之后,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会计枯燥乏味的工作内容,所以他辞职,转行去做了木匠。没几年他又觉得这个不够刺激,又去做了卡车司机,八年之后,他已经33岁了。

父母和他有过一次谈话,他们说:孩子,我们已经觉得你是失败的,你33岁了,一事无成。

谈话过后不久,他

鼓励大学生奋斗励志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