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孙丕扬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发布时间:2017-06-03 17:05

孙丕扬,明朝著名大臣,陕西富平县流曲镇南街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进士,历任应天府尹、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诏拜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明史·孙丕扬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明史·孙丕扬传》文言文阅读原文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守诸府。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关隘,增置敌楼三百余所,筑边墙万余丈。录功,进右副都御史。中官冯保家在畿内,张居正属为建坊,丕扬拒不应。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归。其冬大计京官,言路希居正指劾之。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知府遣吏报御史,吏为虎噬。及再报,则居正已死,事乃解。起应天府尹。召拜大理卿,进户部右侍郎。十五年,河北大饥。丕扬乡邑及邻县蒲城、同官至采石为食。丕扬伤之,进石数升于帝,因言: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徵派有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帝感其言,颇有所减罢。寻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归。召拜刑部尚书。丕扬以狱多滞囚,由公移牵制。议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狱上刑部,次日即详谳大理,大理审允,次日即还刑部,自是囚无淹系。寻奏,帝报从之。已,条上省刑省罚各三十二事。帝称善,优诏褒纳。自是刑狱大减。有内监杀人,逃匿禁中。丕扬奏捕,卒论戍。改左都御史。丕扬以白首趋朝,非荐贤无以报国。先后推毂林居耆硕,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丕扬齿虽迈,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而丕扬乞去不已,疏复二十余上。既不得请,则于明年二月拜疏径归。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赠太保。天启初,追谥恭介。 (选自《明史孙丕扬传》)

《明史·孙丕扬传》文言文阅读题目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⑴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 ⑵张居正属为建坊

⑶言路希居正指劾之 ⑷起应天府尹

⑸录功,进右副都御史 ⑹次日即详谳大理

⑺有内监杀人,逃匿禁中 ⑻眷遇益隆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⑴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5分)

⑵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3分)

⑶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3分)

⑷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4分)

《明史·孙丕扬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15..⑴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提拔,升任)⑵张居正属为建坊(通嘱,嘱咐)

⑶言路希居正指劾之(迎合)⑷起应天府尹(起任)

⑸录功,进右副都御史(记载功勋)⑹次日即详谳大理(详细呈报)

⑺有内监杀人,逃匿禁中(逃跑隐藏)⑻眷遇益隆(眷顾对待)

16.⑴巡视陕西的御史,知道冯保等人对孙丕扬痛恨不已,暗地里劝告西安知府诬陷孙丕扬贪污受贿。(按、憾、讽各1分,句意2分)(5分)

⑵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翻译点:微、无信、亲。)(3分)

⑶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受到侮辱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翻译点:及、负、被动句。)(3分)

⑷我从地面一下子起飞,碰着树枝就停下来,有时或许还飞不到树那么高,就落到地上了,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度在向南飞去呢?(翻译点:抢、控、南、奚以为。)(4分)

《明史·孙丕扬传》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考中进士。授职为行人。他被提拔为御史。依次巡视京都附近、淮、扬等地,纠正过失雷厉风行。隆庆年间,被提拔为大理丞。因为曾经弹劾高拱,高拱的门徒给事中程文诬陷并弹劾孙丕扬,孙丕扬被革职等候查办。高拱被罢免,事情水落石出,孙丕扬被起用任原官。万历元年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察保定各府。他采用严厉手段治理政事,下属官吏都很恐惧。巡视关隘,增设御敌的城楼三百多所,修筑边防墙一万多丈。记载功勋,升任右副都御史。宦官冯保的家在京城附近,张居正嘱咐孙丕扬替冯保修建牌坊,孙丕扬拒绝不答应。孙丕扬知道他们两人一定会生气,万历五年春天托病辞官回归故里。这年冬天大规模审核京官,言官们迎合张居正的意旨而弹劾孙丕扬。巡视陕西的御史,知道冯保等人对孙丕扬痛恨不已,暗地里劝告西安知府诬陷孙丕扬贪污受贿。知府派遣官吏告知御史,官吏(途中)被老虎咬死了。等再派人去告知,张居正已经死了,事情于是才停止。孙丕扬起任应天府尹。朝廷下诏任命孙丕扬为大理卿,提拔他为户部右侍郎。万历十五年,黄河以北大闹饥荒。孙丕扬的故乡和邻县蒲城、同官的百姓到了采石作为食物的地步。孙丕扬感到哀伤,把数升石头进献给皇帝,趁机对皇帝说:现在全国百姓被额外征收的赋税所困,贫穷的并非只有吃石头的百姓。应该减轻赋税节省开支,罢除那些额外的收税派捐项目和不紧急的事务,减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来保护百姓性命。皇帝被他的话感动,很多赋税被减轻或罢除了。不久,孙丕扬由左侍郎升为南京右都御史,因病辞归。后来朝廷又把他召回任命他为刑部尚书。孙丕扬认为监狱里滞留很多囚徒,是由于被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制约。商议刑部、大理寺各添置名册,凡是案子呈上刑部,第二天就详细呈报给大理寺,大理寺审核批准后,次日就反馈到刑部,从此没有长期滞留的囚犯了。不久上奏朝廷,皇帝答复说听从这样的建议。后来分条呈上减免肉刑、死刑和处罚的各三十二件事。皇帝称好,用褒美的诏书来嘉许并采纳了。从此刑部案子大大减少。有个宫内小臣杀了人,逃跑隐藏到帝王所居的宫内。孙丕扬上奏要求逮捕他,最终将其发配边关。孙丕扬改任左都御史。孙丕扬年老还去上朝,认为不是举荐贤能之士就不能用来报效国家。先后举荐隐居山林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来的意思是不任用旧臣,全搁置不答复。虽然孙丕扬年迈,(但)皇帝推崇他年老持重品德高洁,更加优待他。可孙丕扬不停地乞求辞官,上书二十多次。他知道不能请求辞官退休后,便在第二年二月上奏章后直接回到了故乡。在家居住两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岁。朝廷赠封孙丕扬为太保。天启初年,孙丕扬被追赠恭介的谥号。

明史·孙丕扬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