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措施

发布时间:2017-06-26 19:12

导语:随着新一轮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对于小学班级管理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管理要求,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学生在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引导地位,所以在对小学班级管理上要力求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努力共同创建科学、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模式。

小学班级管理措施

小学班级管理措施

一、教师要真正懂得学生的内心

古人云:“亲师者,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教学工作开展和管理的基础。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自身素质鼓舞感染学生,所说所做要让学生信服。师生之间的沟通联络还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上,在班级生活上,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付出真心,关注他们身体、心理变化,对生病、情绪低落的学生能及时给予照顾安慰。在学习上更要关心学困生,要做到耐心指导,鼓励其求学上进,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能信任老师,听从老师教导安排。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比如一个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与其心智相仿,关系密切的其他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这样教师对班级管理就无法顺利进行。一个有心的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首先要能与孩子进行交流,细心观察,体会领悟小学生心理,能懂得小学生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班主任要改变家长思想观念,要形成对班级管理就是为孩子服务的想法。这样在与孩子进行相处,就能让学生愿意亲近老师,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做班级的主人

新课程理念中,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改变,不再是只能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个体。学生作为班集体的组成部分,就要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要让学生将班集体当作自己第二个家。要想真正发挥学生主人作用,教师要在班级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经营管理班级。要想将班级管理好,班主任要熟悉每一个同学,从中发现管理人才,培养班干部。要想管理好班级,首先要让班干部先管理好自己,在为同学服务过程中,能够起到感染、示范、带头作用。在这样班集体中,每个学生才会感受到自身存在价值,都会积极争取为班级建设献计出力,无形中增强了学生集体意识和班级荣誉感,对班级管理工作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班级建设管理上,设立目标激励机制

小学班级建设也要有长远规划和实施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可设定相应的激励机制,能凝聚全体同学向同一个方向努力。首先教师要设立班集体总目标,要从整体上与其他班级进行对比衡量,让学生有清晰认识,激励他们为了集体荣誉增强团队意识。其次要分配给每个人目标计划。集体荣誉的获得不是仅靠几个人就能实现的,需要全体努力。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分类管理方法,先与班干部进行谈话,共同制定措施,要班干部以身作则,以自身素养影响带动其他同学。之后再与其他同学逐一恳谈,按照每位同学不同特点为其设定不同目标。最后在总结阶段通过召开班会进行检验,对努力上进、进步明显的学生以物质、精神奖励,可让优秀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取得学习进步的方式方法,并说说自己今后的发展规划,让小学生不在荣誉中迷失自己。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板报设计

班级的内部设计不应由班主任一人定夺,要在全体学生中集思广益,多角度展示小学生思想设计,体现自身价值。班主任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从设计美学角度营造班级文化氛围,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在板报设计过程中进行书画、图片、内容设计,然后让所有同学共同参与。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是一次很好的团队协作体验,进而加强班级凝聚力。

五、构建良好的班风

一个班级的成功管理,班级风气的养成必不可少。班风对学生知识学习和思想道德养成有重要作用。班风的形成与全体师生同学共同努力分不开,它包含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融洽的学友关系,有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同学间体现出友爱与关心互助。良好班风的形成,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用心与孩子接触交流,在以有爱的语言、真心的关怀行动对学生产生影响,点燃学生的友爱之心、建设集体的热心、努力学习的恒心,让全体同学在这样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共同学习、进步。

小学班级相关文章:

1.小学班级管理总结

2.小学班级管理措施和方法

3.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

4.小学班级管理心得介绍

5.加强小学班级管理的经验介绍

6.小学班级管理的艺术

7.小学班级管理的高效方式

8.强化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9.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介绍

小学班级管理措施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