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8课 杨修之死
初三语文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要多花时间和功夫,一点一滴积累,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让自己不断进步,语文成绩更上一个台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语文课文的学习指导,供大家学习参考。抽时间温习巩固,语文成绩一定会不断提升。
《杨修之死》课文原文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竞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杨修之死》中心思想
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时汉中争夺战的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的情况,记叙了杨修被曹操杀害的经过和原由,生动地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性格,也揭示了曹操的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深谋远虑。
《杨修之死》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汉字注音。
庖( )丞( )讫( )肋( )
谮( )禀( )麾( )
2.下边的病句是从书报上摘录的,请加以修改。
①中国人民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1995年9月5日《人民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第19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此,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1997年2月28日《今晚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们坐在一张桌子的半径两端,不偏不倚面对着面。(1996年4月5日《羊城晚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
A.②③④①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4.请用四字成语补写下列歇后语。
①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 )
②徐庶入曹营--( )
③林黛玉的性子--( )
④梁山伯看到祝英台--( )
二、课内阅读
①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准备行装。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惇曰:“主簿杨德祖先知大王欲归之意。”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②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③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盒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竞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④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复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
⑤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5.选文②~④段讲了杨修哪三个故事?采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
6.从选段内容看,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7.从选段内容看,说说曹操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参考答案
1.páo chénɡ qì lèi zèn bǐnɡ huī
2.句①中主语“中国人民”与宾语“国家”不相搭配;句②也是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前半句没问题,后半句“成为北方一大强国”的主语是承前省略,应该是“晋文公”,这与宾语“强国”显然不搭配;句③的后半部分“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不合逻辑,“防”的应该是“万一”;句④的问题有两处,“一张桌子的半径两端”不合逻辑,“不偏不倚”是指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不能修饰“面对着面”。
改为①中国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
②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使晋国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③因此,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一。
④他们坐在一张桌子的两端,面对着面。
3.C
4.①负荆请罪
②一言不发 ③多愁善感
④一见钟情
5.①改建花园大门
②分食塞北酥饼
③揭穿“梦中杀人”真相 插叙
6.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曹操嫉妒他的才能,为消除隐患,故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还由于杨修已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之中,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7.虚伪残忍,老谋深算。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8课 杨修之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