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故事大道理
苦难与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经历了生活的坎坷,定会倍懂珍惜,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短小故事大道理。
短小故事大道理1:三境界与三层楼
一个小沙弥,出家修行多年,一直没有开悟,他相当痛苦烦恼。一天夜晚,小沙弥去拜见老方丈,向老方丈诉说自己内心的苦楚纠结。
老方丈对小沙弥问道:“徒儿,你知道人生三境界吗?”
小沙弥请教道:“师父,人生有哪三境界呢?”
老方丈说道:“第一境界是求。世人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觉得物质追求是生活的动力,一辈子都被物质假相迷惑所困,以为有了充足的物质,就能得到人生的全部美好幸福;不少人都倾尽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财富名利欲望,身体消亡的那一刻也没弄明白自己为何而来,应该回归何处,这一世都等于白来。世间大部分人活在这个境界中。第二境界是缘。一些人在物质丰富之时,发现物质只能带给人们一些快乐、一些美好;物质并非能够带给人们全部美好幸福。尤其在物欲横流之时,人们内心常常会充满多愁善感、苦闷迷惘、忧悒伤痛,却不知道如何消解排遣。一些人开始了内心精神的求索,寻求内心精神的宁静、安逸,逐步脱离部分物质控制,有意识地选择放下一些外在物质的东西,开始回归到身体本质层面,明白身体是修行的根基,生命是人生之本,开始珍爱自己、珍爱周围亲近的人,花费精力去修复还原自我的身体和心灵。这些人已经懂得了回归生命,进入到生命的本源。世间少数人活在这个境界中。第三境界是舍。一些人在内心精神修行中,上升到灵性境界,终于悟到一切遇到的人,一切创造的事,一切经历的情,都是为了帮自己完成这一世的修行圆满,每个与自己有缘者都是自己生命的贵人。无论好与坏、对与错,看清了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都来自头脑的判断分别,人再也不为一切所困扰,没有了执着、痛苦,懂得调控情绪,意识与身体逐渐完整合一,体会到了所谓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所在,心灵开始成长、成熟,知道创造奉献比索取拥有更美好幸福,明了感恩回报是人生最美的幸运与幸福,明白创造奉献、惠泽众生、造福众人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幸福之道,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世间极少数人才能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小沙弥听了老方丈这番话,有所开悟道:“师父,你是说人生的境界越高,内心就越宁静,精神就越崇高,灵魂就越高尚,人生就会美好幸福。”
老方丈说道:“徒儿,你知道人生还有三层楼吗?”
小沙弥问道:“师父,人生有哪三层楼呢?”
老方丈说道:“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楼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楼是灵魂生活。具有第一境界的人居住在第一层楼,具有第二境界的人居住在第二层楼,具有第三境界的人居住在第三层楼,人生的三层楼与人生的三境界都是互相对应的。你知道自己居住在哪层楼吗?”
小沙弥说道:“我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境界?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心住在哪层楼?”
老方丈说道:“这就是你迷惘不悟的根源呀!徒儿,只有明智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身处何境界,才能定位自己、求索人生,才能完善自己、成就人生。只有明智自己到底是谁,自己心住在哪层楼,才能有效地修行自己、造就人生。只有真正地明智人生,觉悟人生,定位人生,修行人生,努力人生,奋斗人生,才能创造大成人生。”
小沙弥瞬间开悟——只有明智人生,觉悟人生,定位人生,修行人生,努力人生,奋斗人生,才能创造大成人生。
短小故事大道理2: 输赢之间
和尚上山砍柴归来,在下山路上,发现一个少年捕到一只蝴蝶捂在手中。少年看到和尚说,和尚,我们打个赌怎么样?
和尚问如何赌?
少年说,你说我手中的蝴蝶是死的还是活的。你说错了,你那担子柴就归我了。
和尚同意。说,你手上的蝴蝶是死的。
少年哈哈大笑,说,你说错了。少年把手分开,蝴蝶从他手里飞走了。
和尚说,好!这担子柴归你了。说完,和尚放下柴,开心走了。
少年赢得一担柴,高高兴兴挑回家,把详情告诉了父亲。父亲是位参禅悟道的居士。他听儿子说完,伸手给儿子一巴掌。说,你啊!你真赢了吗?你输也不知道怎么输的啊!父亲让少年担起柴,到寺院给和尚送去。
少年的父亲看到和尚,说,师父啊!我家孩子得罪了师父,请师父原谅,柴我给您送回来了。少年疑惑不解。
少年的父亲对少年说,师父说蝴蝶死了,你才会放了蝴蝶,赢得一担柴。可是师父赢的却是你的慈悲。
和尚把柴收下,说,阿弥陀佛。你用这担柴,把你的慈悲换回去吧!
短小故事大道理3:勿以小恶弃人大美
《资治通鉴》记录了一段孔子嫡孙子思推荐苟变给卫侯的故事。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战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批评和教诲。”
在古代,国君选拔人才都希望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所以名声不好的人基本上就丧失了当官的机会。什么样的人才算人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用人的标准也就不同。
春秋时期,秦穆公没有听从大夫蹇叔的劝阻,于公元前627年命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领军队讨伐郑国。在班师回朝经过崤山时,被晋军偷袭成功,全军覆灭,三位将领也被捕获。晋襄公本想杀掉这三人,但他的母亲认为此举不仁,便释放了这三位大将。孟明视等三人回到秦国时,秦穆公身穿丧服到城外迎接,孟三人赶紧跪在地上,请求军法处之。但秦穆公连忙扶他们起来,说:“我没有听蹇叔的忠告,使你们打了败仗,受了污辱,这件事的责任应由我来承担,怎么能怨你们呢?再说,你们几个人从前都立过战功打过不少胜仗,我绝不能因为你们一时的过错就抹煞过去的功绩啊。”孟明视等人感动得涕流满面,对秦穆公更加忠贞不二。秦穆公继续重用这几位大将。不久经过认真准备,孟明视等武将又两次率领军队讨伐晋国,终于打败了晋国的军队,报了崤山的一箭之仇。
三位大将遇到了一个明君,如果换成其他国君,估计脑袋就要搬家了,原因就在于他们三个乃“败军之将”,不过秦穆公根本就不计较这些,他看中的是这三位的领军打仗的本领,而且战争的失败不是因为三将造成的,而是因为秦穆公的决策失误!
读罢这两个故事,苟变的故事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苟变白吃老百姓两个鸡蛋可能失去做大将的机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子思这样的伯乐。而秦穆公的故事又告诉我们:对于用人者或者管理者而言,我们也要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要“唯才是举”,勿以小恶弃人大美!
短小故事大道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