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暖与凉

发布时间:2016-11-12 18:51

前些日子,天一直是陰雨著的,氣溫一直在23到30度之間徘徊,仿似更久以前的黃梅天,於是不由的感慨今年這天氣實在太異常——都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辰光,嗯,那年頭夏天大致就是這樣涼爽的吧,江南水鄉,雨水充沛,最熱的時候也趕上了雨水的洗禮,毒日頭被連綿的烏雲遮閉著,偶爾露些崢嶸,隨即就逝去了。

那些年,家鄉一直有夏天喝老鴨湯的習慣,聽母親說這樣可以清熱解火,於是那時候的暑假經常是這般樣子——某個傍晚,母親回家煲上一鍋老鴨湯,然後全家人坐在院子裏的小椅子上,一面喝著湯、吃著肉,一面喂著蚊子,此時的天空如同褪了色的抹布那般,涼風吹過,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自然那時的暑假過得挺慢的。

後來城市發展了,也從平房搬去了高樓,沒有了庭院,沒有了小椅子,順帶著連夏日的涼爽也跟著沒了。自然那時候空調還是稀有產品,於是在三伏天裏,在風扇已經無法驅散炎熱之後,人們紛紛帶著涼席抑或是涼床來到了步行橋上,仰望星空,與自然融為一體,聽著橋下河流逝去的聲音,聽著人聲鼎沸中的那一點靜謐。那些年的暑假當然過得也不算太快,除了偶爾去天橋納涼,還有《還珠格格》、《倚天屠龍記》等為伴,如今想來也是萬分快樂的時光,連每當暑假即將結束時的瘋趕作業回味起來也覺得十分有趣。

再後來,伴著家家戶戶的電鑽聲,空調一點一點的掛了起來,夏天不再那般難熬,不用再喂蚊子,不用再睡大街,一切都是那樣美好。那時候的我也差不多到了快上初中的辰光了,各種補習班也開始侵略暑假,於是暑假這部夾雜著上課、趕作業、偷偷看電視的交響樂神不知鬼不覺地就流去了。

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二升初三那年的暑假,基本就是為中考做准備了,不提也罷。倒是中考之後的夏天玩的非常愉快,不過也只是宅在家裏看各種《家有兒女》、《武林外傳》之類,當然那時還在央視8套的下午檔找到了《天地有情》、《意難忘》之類的台灣民視神劇。再之後的高中,就是更加的索然無味了。

暑假的暖与凉

到了本科,大一、大二的暑假自然是很爽的,遊戲、K歌各種聚會,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用考慮太多,也不會思考太多(值得一提的是上大學之後電視這玩意兒真的就被拋棄了,大一時還會懷念高三偷看電視的日子,現在基本不看電視了)。之後大三、大四的暑假為了將來的一些打算,暑假算是基本留在了學校裏,然後就是現在研究生的暑假了。

研究生的暑假與研究生這樣的一個身份一樣,是很尷尬的,我不知道在這樣的一個年紀還擁有暑假應該有怎樣的一種心態(好吧,原諒我用了知乎句式),但是我真的覺得很尷尬。這樣的一個年紀,很多同齡人已經走向了社會,開始了工作(而且基本算是大部分吧),這樣的暑假假如用來玩樂肯定是不合適的,當然也是不可能的(研究生們都知道導師是會布置任務的),不過終歸還是保留著學生心態的慣性,對很多事情還存有一些不成人的態度,當然這也應該是今後社會學家研究的一個熱點吧——即對於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們,怎樣幫助他們度過這樣的一個“遲到的成年”期,在這個年紀我們是應該要自食其力,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但我們依然坐在學校裏學習,但又進行著一種不同於普通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工作性質,這時的我們該有怎樣的一種心態呢?當然這我不知道,也迷茫著,也許將來我能明白過來。

也許就像我這面感慨著讀研究生的種種迷惑,那面會有很多同齡人咒罵著“有學上還不開心?我們天天被老板剝削,至少你不用考慮房租,不用考慮水電費之類的吧!”一樣,上個禮拜還感慨著不像夏天的天氣,突然之間就以一種最夏天的方式回饋了我,最低溫度來到了28度,最高的也跟著浮動到了37度,瞬間變成了火爐。而暑假也從剛開始的緩慢流淌變成高速飛逝,這一個禮拜過得著實太快了,當然也許是已經習慣了暑假的生活,每天又像平常那般幾乎一樣——也許這就是為什么人會尋找豐富多彩生活的原因吧,單調的生活會過得太快,生活倘若近似一成不變也就變成了一潭死水。如此,我也在這座城待了太多年了。

暑假的暖与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