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涉外导游的素质
内容摘要:旅游经济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导游的竞争。随着旅游经济的国际化进程,资深的涉外导游是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中流砥柱。
关键词:涉外导游 旅游经济
涉外导游的定义和特点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专门(或主要)从事接待来自海外的访问者、旅游者等(均称为外宾)的“涉外导游”或“导游翻译”。涉外导游就是“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语)导游资格证书和导游证,受旅行社委派,按照接待计划,从事陪同海外旅游团(者)参观、游览等事务的工作人员。”其英文可以是“guide-interpreter”和“tour-guide”或“tourist guide”。本文的涉外导游指外语(尤指英语)的涉外导游,业内专门称为“导游翻译”(guide-interpreter)。
涉外导游是旅行社的重要成员。在旅游接待工作中起着协调、沟通的重要作用,其业务是旅游接待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涉外导游的性质虽因时代、国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民族文化不同有所不同,但各国在长期旅游实践中也提炼出涉外导游的共同属性,即社会性,面对八方宾朋,是一种社会职业;文化性,传播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同时又吸收各国各民族优秀文化;服务性,以复杂的、高智能、高技能的服务,满足游客的要求;经济性,直接创收,扩大客源、促销商品、促进经济交流;涉外性,是无冕的民间大使,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旅游接待过程即是实现旅游产品消费的过程,旅游消费过程是指向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的服务,是非旅行社的旅游部门分别运做的,但将这些服务串连起来,有序运作,使产品和相关服务的销售得以实现,取得利润,同时也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种种需要得以满足,这一切完全有赖于涉外导游的安排。
涉外导游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的最大变化是国内旅游迅猛发展,增长速度令世人惊诧。但我国旅游产业还急需在制度层面上和国际社会诸旅游大国接轨,在物质层面上和国际接轨,即旅游产业化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否则就会遇到“书不同文,车不同轨”式的麻烦。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正是由于旅游活动地位的空前高涨,旅游业成为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的目标之一。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以旅游者的需求为转移。也就是说旅游业兴旺要靠旅游者,旅游者的行、游、购、娱需要导游的服务。旅游业能否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社会接轨,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常常取决于涉外导游对顾客的服务水平。但目前涉外导游水平亟待提高,需要高素质的涉外导游来推动中国的旅游产业。有人说21世纪的旅游竞争就是涉外导游的竞争,涉外导游必将走向导游手段的高科技化,导游内容的高知识化,导游方法的多样化。
高素质的涉外导游具有很高的文化层次和导游技能,他们讲解的是一种艺术,能让旅游者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旅游资源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优秀的涉外导游懂得与外国人沟通、交流,令旅游者满意,从而拉动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所以,涉外导游与旅游经济密不可分,涉外导游极大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高素质的涉外导游能把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译出,吸引外国游客,促进旅游经济。
旅游经营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尊重旅游者,不要忘记旅游者不远千里出游为的是享受异质文化。没有旅游文化特色的旅游地就像没有灵魂的木乃伊,旅游者必然唾弃它。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积淀有丰厚的旅游文化底蕴。如曲埠就有着十分鲜明的儒家旅游文化特色;西安则以汉唐文化为其灵魂,等等。为什么旅游者愿意消费那些古色古香、土色土香、野色野香的旅游项目?外国游客愿意去参观北京胡同,这是因为这些旅游产品体现中国文化的内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涉外导游在翻译“女儿红 ”、“状元红”时,不要仅概括性的介绍这是绍兴(黄)酒,因为这两个名字蕴涵着风土人情、民俗故事。
当今由于大量的外国作品被翻译到我国,我们对国外的新思想、文化的了解几乎达到同步;但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文明史上有许多精华内容还未被充分译介,这势必造成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很可能造成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越来越模糊,甚至逐渐失去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在东西文化的趋同过程中被融合乃至消亡。要消除这种危险,在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努力向世界译介和传播中国文化。高素质的涉外导游应该具有很高的文化层次,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翻译出去,让外国游客知道中国文化的伟大、古老和精深。让游客从亲历旅游目的地的人生经历中流连忘返并获得美好的享受和无限的遐想,以此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高素质涉外导游的优质服务和特色服务会满足外国游客的需求,吸引游客,从而拉动旅游经济。
旅游主体希望在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得到质价相符的旅游服务,这个愿望的满足,需要涉外导游的优质服务和特色服务,既有常规服务,又有情感服务;既有质价相符的服务,又有超值的服务。同时,还要根据游客集群消费习惯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性化服务。
近年来,我国根据欧美旅游者享受长假期的特点,在海南岛和福建省厦门市开发度假区,其服务形式类似于美国夏威夷和日本冲绳,解决交通和综合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高素质的涉外导游用外语通过各种促销、推广、宣传、讲解、导游、翻译留住海外游客,研究各层次旅游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高素质的涉外导游的高质量服务(如过硬的翻译本领),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并且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回头客。旅游企业成败的关键是满足游客需求的优质服务和特色服务,而这其中的主导因素就是具有高素质水平的涉外导游,只有他们才是与游客进行直接的面对面交流活动的主体。
涉外导游应注意的事项
涉外导游要研究海外游客的心理,精选游客能接受的词语。涉外导游接待的主要是外国的游客,在翻译旅游资料时,不仅要使外国游客明白所介绍的内容,还要更使他们能够乐意接受。特别是来华旅游的宾客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有着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因此在译介有关旅游产品和风景名胜时,一定要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因素,避免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以增添他们的情趣,并留下美好的回忆。因为饮食文化和推销与心理学关系不大,而且涉外导游(导游翻译)这种职业要求他做一名比较合格出色的旅游产品推销员,国家的旅游外汇收入是跟海外旅游者购物分不开的。
涉外导游要恰当运用语言艺术,注重表达效果。旅游资料中有些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产物,如果按字逐译成英语,对理解原文并无多大帮助,反而会令外国游客迷惑不解。翻译时应在原文忠实的基础上予以裁减,以利于读者或游客明白。
涉外导游不仅要了解本国的情况,还要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非言语行为方式。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的最基本的文化差异涉及到时间和空间行为方面,作为涉外导游很有必要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学(chronemics)、体距学(proxemiacs)、身势语(kinesics)、接触语(haptics)、外表语(physical appearance)、目光语(oculosics)、辅助语(paralanguage)、美声语(aesthetic communication)等的一些常识,这样对顺利完成导译这个任务是很有实际意义的。比如时间学,关于时间的使用、时间所代表的意义及其交际行为等是入境旅游接待中文化差异最大、较容易导致交际失误的方面。
涉外导游要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非言语行为方式,尤其时间节奏的态度,在导游接待过程中,顺利完成导译任务非常重要和关键。
总之,21世纪的旅游经济需要高素质的涉外导游,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会极大促进旅游经济,成为旅游经济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
2.包惠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M].外文出版社,2004
3.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4.丁文魁.风景名胜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进一步提高涉外导游的素质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