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冬训心得体会3篇
冬训期间运动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带来的农村党员冬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农村党员冬训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每年利用岁末年初组织全省200多万农村党员、干部集中培训,至今已有29年。它为我省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被誉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1月26日上午,海门镇400多名村(街道)组以上党员干部在镇党校大教室里,专心聆听镇党委书记张伟作的“用省市党代会精神统一认识、加快建设新海门”的专题辅导报告,随后张书记还解答了党员提出的问题。今年冬训,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县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备课、亲自讲课,面对面地解答党员提出的问题。冬训期间,邗江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在区委书记程裕松、区长程希带领下,分别到挂钩联系的镇(街道)宣讲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如东县委书记周铁根在全县冬训大会上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给全县近六万名党员干部作了题为“党员干部当先锋,共创和谐我先行”的主题报告后,还同78个县机关部门负责人签了一份“共创和谐我先行”责任状,承诺带领全县所有单位和308个村(居)共建和谐。
29年的农村党员冬训,由当初的宣传部门主抓,到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抓,现在已经成为各地党委政府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载体,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
典型人物上讲台,身边人身边事最有说服力
1月25日下午,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能容纳1600人的礼堂坐得满满当当。该镇第三期农村党员冬训正在进行。授课的是江苏唯一获得全国民政系统“孺子牛”奖的镇民政助理朱洪顺,朱洪顺用自己的经历说事,赢得阵阵掌声。会议间隙,参训党员还向贫困家庭、贫困子女捐款。胥仇村党员王安惠说,以前冬训自上而下灌输的多,党员听得很累,今年冬训形式很新颖。
农村党员冬训每年一次,如何增强党员的参训积极性,提高受训效果,各地不断创新举措。邀请当地典型人物、种植大户授课,成为今年不少地区冬训的重要课程。用义丰镇党委书记陈志会的话说,“身边人身边事最有说服力”。
流动外出党员,一个都不能少
冬训期间,高邮周巷镇组织4个冬训小分队,分赴上海、南京、苏州、天津等地授课。作为建筑大镇,周巷有2000多人在这些地方务工,其中党员65名。去年7月,该镇在这些城市分别成立了流动党支部。冬训小分队利用夜校、周末上课,为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培训。
随着乡镇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加快转移,农村流动外出党员越来越多。如何把流动外出党员组织起来集中冬训成为一个难题。有的地方将冬训通知提前一周邮发到每位流动外出党员,有的乡镇将冬训内容刻成光盘,邮寄到流动党员聚集地,让每位流动党员接受教育。周巷的做法无疑是一个有益尝试。
电视直播,现代技术让冬训实现全覆盖
吴江今年冬训首次采用电视直播,市领导亲自授课。各地党组织集中收看。对年老体弱及身患残疾等不便出行的党员,提前通知在家收看。为提高参训率,有关部门还安排周末复播,将授课内容刻成光盘。盐城邀请专家教授到广播台开讲座,在报纸上开辟专栏,在网络媒体设置网页,让广大普通党员对冬训内容能“看到”、“听到”、“读到”、“点击到”。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市领导亲自上课,既保障了冬训辅导质量,又减轻了基层压力,同时保证了宣讲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弥补了基层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党员受训率。
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不断改进和调整冬训的形式和方法,注重提高冬训质量和实效,这是29年冬训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篇二:农村党员冬训心得体会
1月4日上午9:00吴江全市党员干部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开展了首个冬训学习日。市委副书记范建坤作动员,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钱能主持会议。动员会之后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主席何斌华作冬训第一课的辅导。1月12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高继红,以及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庄永先分别作了本次冬训的第二课和第三课的辅导。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吴江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今年冬训工作的主题。从中不难看出在科学理论和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相关精神,摆正位置,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才能在新一轮的建设中达到既定的要求,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为我省率先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一、总结经验,树立信心
范建坤副书记在动员会上要求本次冬训要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相结合,总结经验,紧紧联系当前实际,增强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自觉性;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调研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为吴江又快又好发展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动员会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主席何斌华作了题为“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奋力谱写吴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篇章”的讲课辅导。何斌华副部长用生动实例,详实的数据,铁证的历史,为全市党员干部展示了一个发展的吴江,奋进的吴江。介绍了吴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发展,道出了吴江人民建设家园的艰辛与毅力。最后还为大家展现了吴江今后发展的宏伟蓝图,既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也让大家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回首永和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从穷乡僻壤的困苦到现在城镇腹地的繁华,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到第三产业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可以说永和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永和村的繁荣,改革开放的创新理念浇灌了永和村广大村民,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劳动,最终走上了富裕道路。以史为鉴,能够为本村带来效益的理念,做法就应当充分发扬,相反阻碍发展的行动要及时改正。只有树立坚定的信心,牢记历史,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二、武装思想,夯实党建工作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高继红在1月12日作了《以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创新机制,焕发活力,努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为题的辅导。从三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带领全体党员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简要讲述了基层党建要适应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如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高继红副部长重点提出了“三个工程”即实施“示范工程”构典型、实施“先锋工程”强队伍、实施“活力工程”促民生,要求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三个工程”精神实质,并指出当前基层组织在党建工作,基层组织设置,基层干部素质和活力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三个基层党建的“创新”来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即创新组织设置;创新理念办法,选人用人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党建格局。最后部署了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计划,要求大家统一思想提高学习认识,明确要求努力使学习取得成效,加强领导确保组织实施。
一年来,永和村一直坚持抓紧抓好党建工作,努力提升农村党员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准,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和巩固党对农村的领导。仔细体会冬训提出的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发现是制约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一个瓶颈,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因地制宜的加以解决。可喜的是永和村在创新党建组织模式中得到了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以自然村为单位成立党支部,这在盛泽镇尚属首例,是盛泽镇党委探索农村党建新形式的一个试点工程。相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永和村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工程必将取得良好的成效,为创新组织设置,完善党建格局提供第一手资料,探索真正适合农村发展党建新路子。
三、紧抓农村特色,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庄永先在《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辅导课程中,带领大家学习了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相关精神。要求大家牢固树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农村经营体制,解读了《决定》中提出的土地承包关系以及在今后土地承包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系列问题,为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的开展指点了迷津。在辅导中尤其强调了中央提出的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节约制度。在学习文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吴江城乡统筹发展的“五个统筹”即规划、设施、就业、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五位统筹一体化发展。总结出“三四五六”的发展方向:深化三大改造,谋划四项规划,注重五个导向,紧抓六项工作。为吴江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利工具。
在四项规划中提出了要规划生态农业保护,工业集中区,城镇商住区,农业集住区。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发现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依托镇区腹地,形成了盛泽丝绸商城。本村的商业区和村民住宅区基本划分清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管理,纳入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各个功能区的各项职能。
用地节约化,农民城市化,农业规模化,环境生态化,服务均等化是吴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注重的五个导向。由于我村处于镇郊结合部,大量土地已为镇区发展服务,因此节约用地显得尤为重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模农业的发展。“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们国家长期基本国策之一,一个农村,如果没有一亩的耕地,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厂房林立,俨然一片城镇景象,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要照顾好农村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将城市化的文化氛围融入农村,将城市化的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引入农村,才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彰显农村本色。
篇三:农村党员冬训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的潮流在中国大地已经奔涌了30个年头。这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3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3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30年。30年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0年前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是顺应人民的要求,坚决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路线,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还是固守“两个凡是”?我们党面临重大历史性抉择。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面的拨乱反正由此开始,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由此拉开序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光辉标志,是中国从危难中重新奋起的崭新起点。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新的革命,是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也不是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0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了历史性巨变。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9%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发展成就举世公认。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焕发出蓬勃旺盛的活力,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迸发出巨大创造能量,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充分的自由和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意识不断增强,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都得到尊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都充分涌流。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过程中,我国社会大局始终保持稳定,长期保持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局面,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人心、顺民意。
改革开放30年,我们亲眼见证了香港、澳门胜利回归祖国,见证了“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见证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巨大成功,见证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和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人心凝聚、扬眉吐气。改革开放30年,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情,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剧变的重大考验。所有这一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都是了不起的成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所有这一切,又都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赢得人民衷心拥护,执政地位更加巩固,而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最大的政治优势。今天的中国,正以繁荣发展、民主开放、文明进步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
农村党员冬训心得体会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