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12-06 17:18

历史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内容,很容易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历史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

历史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1:唐伯虎让路的故事

唐伯虎是天下有名的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管走到哪里,看见一件新鲜事儿,便以此为题,吟诗作对。

在一个风和日暖,鸟语花香,阳春三月的下午,正在陈伯阳家作客的唐伯虎,邀约伯阳到郊外游玩,行至半路,见前面一片非常茂密的竹林,林中楼阁隐约可见。唐伯虎沉思片刻,说:“伯阳,我们作对取乐,谁输了晚上罚酒吧!”陈伯阳说:“好!前面不远就有酒店,以行至酒店为限,对不上者,就罚酒喝。”唐伯虎点头同意,马上出了上联:“眼前一簇竹林,谁家庄子?”陈伯阳听后、认为此对不难,但一琢磨,觉得又不那么容易。因为,联中的“庄子”既是一个人名,又是一本书名,他埋着头,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酒店门前。陈伯阳说:“伯虎,进店喝酒吧!”他们俩人刚一坐下,伯阳猛然抬头看见墙壁上书有“杜康传艺,太白遗风”两行洒洒落落的大字,他一把拉着唐伯虎的手说:“我对上了!你听,‘壁上两行文字,哪个汉书!’?唐伯虎举杯点头称赞:“妙哉,妙哉!”

酒后,两人出店继续前行,忽然,在前行的路上,有三位农夫正在蹬车车水,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唐伯虎看见水车旋转,流水哗哗,正想以此为题,吟诗作对,哪知那三位农夫中有一位早认出了唐伯虎,他笑着说:“解元公,你是天下有名的才子,我出个对子,你对上了,我们马上停止车水,抬车让路,如若对不上,就请绕道前行。”唐伯虎微微一笑说:“请教。”农夫说:“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非常自信的唐伯虎,将手中纸扇几摇,笑着说:“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三位农夫,笑语盈盈,赞不绝口。急忙跳下车来,抬开水车,让他们二人前行。

唐伯虎和陈伯阳,一路谈笑风生,观赏田园风光。忽然,行至一坝冬水田的田埂上时,对面来了一位老头,挑着一担河泥迎面走来,由于田哽太窄,必须要一方让路,另一方才能通行,否则,双方都不能前行。唐伯虎正想以此为题作对,要老头让路。可是,还未等唐伯虎开口,老头抢先说:“秀才,我挑这河泥又脏又臭,弄脏了你们的衣服多不好呀!”

唐伯虎说:“怎么办呢?”

老头问:“你们说怎么办呢?”

陈伯阳接着说:“我看还是象刚才那样,作对让路,对不上来的就让路。”

老头说:“那好,我出个对对,你们对上了,我挑起担子倒行五百步,退到叉路口让你们前行,如若你们对不上来那又怎么办呢?”

陈伯阳把后路一看说:“倒退五里,到叉路口让大伯前行。”

唐伯虎说:“请大伯出对。”

老头指着自己挑的担子说:“一担重泥拦子路。”

唐伯虎望着陈伯阳,陈伯阳盯着唐伯虎,愣了好一阵子,都对不上来,陈伯阳说:“伯虎,我们还是后退让路吧!”

唐伯虎把后路一看,想了想说:“后退不难,可是那水车能轻意让路吗?我们还是脱靴下田,让大伯挑泥前行为妙。”唐伯虎带头脱下便靴,高挽裤脚,跳下水田。后来,老头才知道下田让路的是唐伯虎。

这是一个隐字对,“重泥”隐“仲尼”,即孔丘。“子路”是孔子的学生,意思是说,老师难住了学生。

两年后,唐伯虎在一次外出私访时,见一位官老爷坐船观景,为风景所迷,叫纤夫早早回船。夕阳西下,纤夫们说说笑笑回船了。唐伯虎见此情景,脱口吟出“两岸纤夫笑颜回。”他说的“纤夫”是隐的“庆父”这个坏蛋,“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后来,他非常高兴地去找到了那位挑河泥的大伯,说:“我对上来了,‘两岸纤夫笑颜回’。”老头非常高兴地说:“对得好,对得好!这点小事你都这样认真,你真不愧为天下有名的才子呀!”

历史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2:侯君集是奸臣吗

侯君集,中国唐初大将。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北)人。君集少年时以武勇称。隋末战乱中,跟随秦王李世民东征西战,功勋卓著 ,在拥立李世民称帝时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侯君集这个人的名声并不好,他刚开始入军队的时候,大字不识一个,被任用之后才开始读书,自称自己有勇谋,史书中对他这点十分鄙视,但是正因为他的自称有勇,而被太宗重用,之后领兵征战,也的确显示出他的才能将领。《旧唐书》对他的评价是“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这里史书中的意思就是侯君集对自己的才能加以“矫饰”,是一种没有得到公认的虚假能力。但是,侯君集就是靠着武勇,深得皇帝信任,官做到了左虞侯,车骑将军的位置,封全椒县子。并且上了临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像,按照史书所说,大言欺世,缺乏实际才能的侯君集怎么可能建立如此的功业?!

历史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

有人说侯君集曾随李靖学习兵法,却诬告李靖有造反之心,此等行为无根无据,刚出入军队的侯君集,可以说是一个三好学生,遇到了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不停地汲取知识,他讨吐谷浑、攻灭高昌,战功显赫,当时高昌一战,朝廷上下都不认为会赢,只是太宗执意出兵,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侯君集身上,当他跌破众人眼镜,攻灭高昌时,却有人说他“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因此而下狱。

到这个时候,侯君集是有怨言的,自己辛辛苦苦打胜了一场朝中大部分人认为都会输的战役,然而刚带着高昌王归朝,就遭到这么一句状告,太宗连审都没审,就将其下狱。居功高位之人,尤其是侯君集这种从小虾米混上来的人,特别容易记仇不是谁都能像岳飞那样,屡次被诬陷,被皇帝不信任,还能坚持如一地效忠朝廷。我是不信他会惦记高昌国宝物的人,侯君集不蠢,隐藏宝物不上贡,纸始终包不住火,会遭到贬谪的命运。但是攻灭高昌国此等大功,太宗的赏赐必然是会少不了的,他何必闹到私藏宝物。

至于他为什么会死,只能说参与进了皇子们的夺位之战中,当时太子是李承乾,但是李世民三心两意,对待儿子各有偏颇,李泰也颇有野心,李承乾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同魏王李泰争嫡日烈,各有党羽。侯君集在这时候站位进了李承乾的队伍,或许是心中的那份不甘与怨恨,再加上平日里与太子交往也很频繁,因为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在东宫任职,李承乾借此机会与之牵线,后来,李承乾计划败露,贺兰楚石又将侯君集与李承乾的事情告诉李世民。得此女婿,侯君集估计是十分气愤的,定罪后,太宗于刑前,亲往质问,对以‘朕因汝从此不登凌烟阁’。

至此,侯君集才清醒过来,想起当年一起征战的血汗时光,太宗念其旧情,不忍杀之,但是文武百官都劝谏说,要保李承乾性命就必须杀了侯君集,谋反一事总要有人来背这个锅,按刑法,侯君集被斩于四达通衢。这位大将临刑之时,容色不改,对监刑将军说:“君集我怎能真反呢,是蹉跌至此啊!念我为唐家大将破灭二国,还是有微功可陈。为我对陛下讲一声,留下我一个儿子活着以守祭祀。”

其实小编对此是有点欣赏的,兵败之后,他并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是心甘情愿地背下了造反的锅,只因一时被不甘蒙蔽了眼睛。再者,如果李承乾没有夺位的反意,他怎么会拉侯君集入伙,某次太宗回忆前尘,召承乾问‘何以谋反’,承乾坦承‘欲保太子位耳’;再同群臣评论,多以‘事由上而起’,指若非太宗三心两意,子臣何以结党窥觊。太宗默然。所以,归根结底,是由于皇帝的偏心所置,太子的位置做不安稳,被废之后的下场不是好玩儿的!

历史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3:姚崇担为什么被称为救时宰相

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代著名政治家。他本来叫袁崇,但是由于武则天时候,突厥叱利元崇发动叛乱,武则天不喜姚崇与叱利同名“元崇”,乃改名元之。玄宗朝为了避讳“开元”的“元”字,复改为单名姚崇。

姚崇也是大器晚成的类型,少年时喜好游乐,骑马打猎,20岁之后才开始努力读书,在他的奋发之下,仕途开始渐渐往上走,得到了狄仁杰的赏识,转而被狄仁杰推荐给了武后。处理政事,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不敬神,不信鬼,不以官高而凌下,不以位尊而专横。一生三起三落,仍忠于朝廷。

深得武后喜爱,之后,姚崇以奉养年迈母亲为名,自动请辞,但是武后舍不得,只是免去了宰相的职务,但是保留其相王府长史一职,让他奉养老母。深受宠爱,但是耐不住武后年老,开始老眼昏花,武后的男宠张易之等人利用职务之便,不停地谋取自己的利益,姚崇不畏权势,直接上告张易之,张易之在武后面前吹枕边风,结果姚崇被贬。

之后张柬之等人发动神农政变,拥立中宗做皇帝,使权力重归李氏,姚崇恰于此时回到京城,得到任用,朝堂之中一片庆贺之声,然而只有姚崇在看到武后遗体时,忍不住潸然泪下,张柬之、桓彦范对他说:“今天岂是哭泣的日子,恐怕你祸将临头。”姚崇说:“我事奉则天多年,一朝离去,感情一下子难于割舍。昨天我参预你们诛二张之谋,是臣子应尽之责;今天辞别旧主而哭泣,也是一个臣子应有的节操。

若因这次的哭泣而遭惩罚,我也心甘情愿。”由此,可见其节操,果遭被贬。后唐睿宗继位,又被征召回朝,得到重用,再次登上了宰相的位置,除中宗时期弊政,任用忠良,贬黜奸邪,赏罚分明,杜绝请托。本来为民做事做的好好的,但奈何牵扯进了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政治斗争,再次被贬,但是被贬期间仍继续为民请命,吏治清明,得到百姓的一致赞扬,并且立碑以歌颂。

直至李隆基上位,姚崇彻底出名,他再次被李隆基封为宰相,并且在当宰相之前,要求李隆基答应他十件事情::“为政先仁义”、“不求边功”、“中官不预公事”、“国亲不任台省官”、“行法治”、“租庸赋税之外杜塞贡献”、“寺庙宫殿止绝建造”、“礼接大臣”,也就是著名的“十事要说”,只有玄宗答应他这十件事情,他才会担任宰相。李隆基欣然同意,姚崇拜相后,大力革除弊政,推行社会改革,注意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姚崇历经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个皇帝,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当过宰相,可谓权倾一时。但从他上位和被贬的时间来看,他基本是在朝廷开始新兴,要改革发展的时候站出来,拯救时事政治,所以也被称为“救时宰相”。

说他不敬神,不信鬼,是因为他对蝗灾的处理措施,玄宗某一年,某地蝗灾大肆泛滥,古代民众畏惧鬼神,认为这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不敢杀虫子,怕有伤和气,因此蝗灾受灾程度越来越严重,姚崇直接列举古史,《诗经》道: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帝也曾下诏道: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一力促使满朝灭蝗,使得百姓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21年(开元九年),姚崇病逝,终年七十二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献。729年(开元十七年),唐玄宗又追赠姚崇为太子太保。地位崇高,可见其功绩。

历史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