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党课讲稿材料

发布时间:2017-02-24 14:42

党课是每一位中共党员的必修课。党课就是对每位党员进行先进思想教育,了解共产党的精神内涵,以及其先进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委书记党课讲稿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党委书记党课讲稿材料一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判断。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得好,党群关系就密切,党的事业就会顺利推进;反之,党群关系就会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执政后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第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所在和生命所系。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对思想认识、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有深刻的示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党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与人民群众建立密切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从毛泽东同志的‚人民万岁‛、邓小平同志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江泽民同志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到胡锦涛同志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不道出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

(二)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天性‛,决定了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有稳固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始终保持政治本色。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为人民指出前进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美好生活,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我们党代表人民执掌政权,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和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得民心者得天下。9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推进和完成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紧紧依靠人民‛来完成的。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深刻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这一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了理论指南。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13个代表,50多个党员,但是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一切相信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经过长期革命斗争,推翻了强大敌人,夺取了革命胜利。实践证明,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离不开群众路线。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创举,长征途中,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认真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才能领导红军排除万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毛泽东曾经说了一段很有预见、很有见地、也很有思想深度的话:‚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正是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才彻底地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创造了奇迹。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仅用三年多时间就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尤其是淮海战役,被陈毅同志形象地比喻为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据统计,淮海战役中,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在古今中外的军事史、战争史上,这种百万民工支前堪称奇观,人民群众在决定一场战役胜负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也是罕见的。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要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中国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斗争将更艰苦、更复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国民经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大规模经济建设等等,都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在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我党坚决治污、治贪,果断处臵了刘青山、张子善,表明了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的决心和态度。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主张的实现,都要通过党的组织和党员在人民群众中间的活动,都要通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自觉的努力。因此,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这是党执政后对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家乡韶山,这是他在参加革命几十年以后第一次回到家乡。他对陪同的公安部长罗瑞卿提了三个要求:第一,不要派部队去韶山,也不要派公安人员去;第二,在行动上要给我自由;第三,到了韶山,我要广泛接见群众。在韶山,有一天他竟然与三千多人握了手。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一步对群众路线进行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历史转折本身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在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上,与会同志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发表各种看法,包括对一些领导人的批评都没有受到阻挠或者刻意的打压,这些发言有的在会议简报上都登出来了。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充分吸收与会同志意见,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样一个重大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顺应了人民的期待和愿望,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改革,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正是人民群众的首创,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30多户农民,创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我党实事求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推广安徽凤阳的农村改革模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群众的创造力,这一改革,使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10亿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值得大出特书的一笔。因此,邓小平多次讲过,农村改革不是我的发明,是人民群众的发明,我的作用只是把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总结出来,推广开来。

建立经济特区也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1978年,习仲勋出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其时,我国刚刚结束文革,百废待兴,广东也出现了‚偷渡潮‛,其中逃港最严重的就是那时还是叫宝安县的深圳。习仲勋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是如何解放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快把经济搞上去。习仲勋到任广东两个月后就到宝安考察,调研偷渡问题。面对种种认识上的争议,习仲勋认为只有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尽快缩短与香港的差距,才能稳定人心,有效地刹住偷渡外逃风。在习仲勋的亲自领导下,广东省委提出设立特区的设想,并经中央批准同意。1980年8月26日,中国经济特区正式诞生,深圳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试验田。

当‚经济特区‛这一新名词出现时,一些人开始质疑:经济特区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它是不是等于新租界?种种杂音的出现,让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鉴于这种背景,年已八十高龄的经济特区倡导者邓小平决定南下视察,在视察的过程中,邓小平认真地听汇报,并深入渔村、企业、车间进行调查,与基层干部、企业管理者、普通工人农民亲切交谈,亲自了解、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整个过程中,他作风严谨,没结束考察绝不轻易下结论,更不长篇大论,只是看,只是听,满意之处,也只是寥寥几个字的评价,且一定是切合实际的评价。南巡回京之后,邓小平更加坚定了办好经济特区的信心,并开始有了一个更加开放的想法。在他的建议下,党中央、国务院又批准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相继成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这就为后来由特区到沿海,由沿海扩大到内地的多层次开放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倍加珍惜党的群众路线,并在回应现实中作了进一步发展。江泽民指出:‚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并明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尤其是把‚代表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内涵,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总结和提炼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2003年,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灾害,面对这场严峻考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民动员、群防群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最终夺取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改进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

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他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党中央通过制定八项决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坚持群众路线的重大决策和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和新的中央集体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政治理念和决心。

从党的历史可以看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就一无所有。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坚持群众路线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搞革命需要坚持群众路线,搞建设需要坚持群众路线,搞改革开放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坚持群众路线。

第二、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人民群众充分信任下执政的,而且执政以后,党联系群众的面更宽了,条件更好了,党群关系理应更加密切。但事实表明,党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条件下,脱离群众的危险比未执政前大大增加了,并将始终贯穿党执政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都告诉我们,执政党脱离群众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

(一)脱离群众必然脱离实际,导致党的理论创新丧失生机活力而从根本上失去党的先进性。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之一,就是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类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历史,脱离群众也就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社会实际。

没有群众这一社会实践主体力量的支撑,就不可能对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等社会实际有全面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也将因为缺少中介桥梁和联系纽带而成为一句空话,进而导致从根本上失去党的先进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到21世纪初期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再到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倒台,这些国家原来的执政党之所以失去执政地位,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是脱离群众、失去群众基础都是最本质、最关键的一条。

(二)脱离群众必然失去民心,导致党的事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总结我们党执政60多年的经验教训,反思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经验,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脱离群众,失去民心,没有人民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党的事业的发展壮大就会失去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会失去动力源泉。由此可见,脱离群众,危害极大,一方面导致党的性质发生由‚量‛到‚质‛的变化,陷入民主人士黄炎培所提‚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疑问之中,也就是陈云同志生前所警告的‚亡党亡国‛。另一方面就是被人民群众无情地抛弃,太平天国的失败就是如此。

太平天国的失败,其实是脱离最广大群众的精英主义革命路线的失败。太平天国起自农民起义,其领导者与参与者也大多为农民,但却走上了脱离农民的精英主义道路。因为阶级与历史的局限性,作为最高领导者的洪秀全也好,作为领导团队的其他领导人也好,都不能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因而也无意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行坚决的斗争。他们一如千百年来的农民起义者们一样,迷信少数人作用,迷信暴力的作用,并认为在少数精英的扶助和武力的支持下,就能够稳固政权,实现其世代荣华富贵的梦想。因此洪秀全重用洪氏、大肆封王,而诸王又拥兵自重、穷奢极侈,洪秀全自己用的夜壶都是纯金打造的。他从41岁进南京,到52岁时自杀,11年中从未迈出过京城一步,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这场曾经叱咤风云的运动从洪秀全率众起事开始,到占领南京建立‚天朝‛政权,仅仅只维持了11年的时间就覆灭了。这引起后人无尽的深思,其中的教训实在太多,而最根本的教训,就是腐败和脱离群众。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深深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题为《学习和时局》的总结讲演。他说:‚我党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以为戒。‛为了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党员干部思想蜕变,腐化堕落,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毛泽东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列为整风文献,让高级干部学习,同时印发全党,引为鉴戒。1949年3月6日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毛泽东对其他中央领导人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当即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1945年7月,毛泽东邀请黄炎培等人到他住的窑洞里作客。毛泽东问黄炎培来延安考察有何感想?黄炎培答道,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于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显然,黄炎培先生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共产党能跳出这个周期律吗?

对黄炎培的坦诚直言,毛泽东当即非常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1952年,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公开承认中国共产党已通过‚民主‛成功跳出兴亡周期律。

(三)脱离群众必然丧失执政地位,导致人亡政息。纵观世界政党史,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应该说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对于苏联共产党的垮台来讲,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这是因为:第一,苏共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者列宁亲手建立的政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第二,苏共独掌政权70多年,不像东欧一些国家,苏共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社会上都不存在形成致命威胁的反对派;第三,苏共不是在战争中被拿枪的敌人所征服,而是不战而败,是‚和平‛解决的问题,是党的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亲自宣布解散了苏共。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苏共如此悲惨的境地呢?总的说是几十年来不断积累、潜伏着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恶性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苏共没能跨越腐败的陷阱,自己割断了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淡漠和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在人民群众的不满、失望、冷漠和抗议的逻辑链条中,最终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和大多数依靠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而走向执政地位的政党一样,苏联共产党也拥有一段党群关系良好的历史时期。苏联共产党曾以‚和平、土地和面包‛为口号激励人民群众为新生活而战斗,其领导人和广大党员更是为人民群众的彻底解放而不惜抛头

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因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拥护,形成了血肉般的党群关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脱离群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到苏共执政后期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背离群众路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暴露出了非常严重的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

表现之一:形式主义泛滥。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说教已经充塞了苏共整个的意识形态宣传领域。苏共虽然还继续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党在指导思想上已经走向高度僵化,万金油式的套话和千篇一律的官话充斥在党的各种宣传话语中。

在这些空洞乏味的陈词滥调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被逐渐肢解,并进而演变为广大人民群众对苏共的厌烦、冷漠乃至阳奉阴违。到上世纪70年代,苏联社会所谓的‚夜间人‛现象几乎已经普遍存在。这些人以知识分子、大学师生和官员为主体。在白天,他们时刻注意与官方保持一致,高唱赞歌;而到了夜间,他们则进行秘密集会,阅读地下出版物,交流政治笑话乃至嘲讽和抨击权贵。在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长期影响下,苏共在党与人民之间挖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此外,对领导人盲目的个人崇拜成为该时期形式主义之风的重要表现。在勃列日涅夫执政中后期,个人崇拜现象愈演愈烈并大有超过斯大林时期之势。例如,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谢瓦尔德纳泽就曾肉麻地把勃列日涅夫吹捧为‚真正的列宁式的领导人‛,‚党和国家的英明领袖‛,‚英明的理论家‛。在空前高涨的领袖崇拜浪潮中,甚至连勃列日涅夫本人都加入到了自我吹捧式的个人崇拜行列之中。众所周知,勃列日涅夫在二战期间及战后并无任何突出的战功与政绩。在强烈的虚荣心和一些人的阿谀逢迎下,勃列日涅夫不仅一步步‚晋升‛自己为苏联元帅,而且还先后出版了三部回忆录,每部出版之时,《真理报》等重要媒体都要在重要位臵刊发书评,大肆吹捧。在全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个人崇拜风潮中,最高领导人已经同广大人民群众完全隔绝开来,成了仅能供人膜拜的偶像。普通群众了解党和领导人的途径,大多只是来自宣传机器枯燥乏味的说教以及刻板老套、毫无新意的文本。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针对领袖人物的大量虚假空泛的个人崇拜,以及阿谀奉承之风和官话套话,大大助长了党内形式主义与个人专断的不正之风,也在不断加深着人民群众对领导人和执政党的不信任感,不断恶化着党群关系。

表现之二:官僚主义日益严重。

在苏共党内,官僚主义首先表现为官僚机构及人员的不断膨胀。应当指出,直到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共党内虽然也暴露出了一些官僚主义的苗头,却远未达到严重泛滥的程度。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从单纯追求干部队伍稳定的角度出发,党员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际上得到了全面恢复,由此所带来的党政机构和人员的不断膨胀以及领导干部队伍严重的老化现象,使得该时期苏共党内的官僚化程度大大加深。

在1976年苏共二十五大上,连任的中央委员比例高达83.4%。如果去掉已经逝世的,连任比例竟高达90%。而到了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时,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居然完全是上一届的原班人马。干部体制的老化与僵化,不仅使整个党员干部队伍暮气沉沉,效率低下,而且也在不断强化着党内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阻碍甚至是隔断了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特别告诫全党:‚对于一个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对于一个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来领导一个大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他要求共产党要‚赢得群众的绝对信任‛。然而,让列宁失望而没想到的是,在他亲手创建的党执政七十余年后,他所告诫的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发生了:苏联共产党因为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而被苏联人民所抛弃,导致了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颠覆性后果,致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相继失去政权。这些教训是相当深刻的。

表现之三:享乐主义思想不断蔓延。

列宁时期,时任苏维埃粮食人民委员的瞿鲁巴因饥饿晕倒在人民委员会会议上。为了保证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别干部的基本生活,列宁建议设立‚疗养食堂‛。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出现过‚钱袋制度‛,即当时的党内高级领导干部,除了工资之外,还会同时收到一个装有特殊津贴的‚信封‛。但斯大林时期和赫鲁晓夫时期,特权现象并不严重。勃列日涅夫时期,扩大了干部特权的享有人数,提高了特权标准,‚特供商店‛大量出现,针对党员干部的免费食堂、高级别墅和豪华汽车等也大幅推开。此时,特权现象开始在整个干部队伍中不断蔓延。

作为苏共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享乐主义思想无疑在

苏共党内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树立了一个极端恶劣的反面典型。众所周知,勃列日涅夫具有浓厚的‚勋章情结‛,在喜欢给别人颁发各种勋章或奖章的同时,还热衷于‚自我授勋‛。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共获得过多达数百枚的各类勋章或奖章,以至于在勃列日涅夫死后葬礼的送行队伍中,仅为他捧勋章或奖章的军官就有44人之多。在1978年,勃列日涅夫甚至还获得了代表苏联军队最高荣誉的‚胜利勋章‛,从而成为了二战结束之后获得该勋章的第一人。

除了最高领导人,苏共党内的享乐主义思想已经逐步蔓延到了整个特权阶层。这一阶层的主体力量是那些握有实权的党政干部,他们位高权重,自成一体。据俄罗斯学者估计,当时这个 阶层大约有50至70万人,加上他们的家属,共有300万人之多。

在全社会一片上行下效的风气之中,特权阶层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和资源,大兴享乐主义与特权腐败之风。利加乔夫曾回忆道,当他担任苏共中央组织部长后,第二天就配备了‚海鸥‛牌汽车。而当他提出自己不喜欢乘坐这个型号的车,并且想换一辆低级一点的车时,利加乔夫本人竟因严格要求自己搞‚特殊‛,‚破坏机关风气,使其他干部为难‛的缘故,受到了苏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训斥。由此可见,在森严的等级序列之下,苏共党内的特权格局已经逐渐固化并将广大人民群众严格排除在外。

虽然从总体上看,特权阶层在当时的比重并不大,但其在瓦解党群关系并进而使党的宗旨和性质发生蜕变方面却起着难以估量的巨大破坏作用。

表现之四:奢靡之风盛行。

在享受勋章或奖章带来荣誉感的同时,勃列日涅夫也表现出对奢华物质生活的极度追求。除了勋章或奖章,勃列日涅夫还酷爱打猎、住豪华别墅和收藏高级轿车。同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各级官员之间的送礼之风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据统计,在勃列日涅夫所收受的不计其数的贵重礼物中,仅豪华猎枪就有100多把。而在对阿塞拜疆加盟共和国的一次视察中,该共和国第一书记阿利耶夫竟然送给勃列日涅夫一座纯金半身塑像。此后,阿利耶夫很快便被调到首都莫斯科担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并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与此同时,勃列日涅夫的不少亲属也纷纷借助其帮助,利用裙带关系获取各种高官厚禄,享受各种奢靡生活。例如,勃列日涅夫的女儿加琳娜就在父亲的庇护下,私藏各种珠宝首饰,长期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她的丈夫丘尔巴诺夫最初仅仅是一名内务部上尉警卫,在成为勃列日涅夫女婿后,迅疾被提升为内务部政治部主任、内务部副部长、第一副部长,同时还担任苏共中央候补委员和最高苏维埃代表,并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履职期间,丘尔巴诺夫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大搞贪污腐败。在勃列日涅夫逝世近五年后,丘尔巴诺夫最终因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罪行被逮捕并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客观地说,面对苏共后期的变质,一些苏联共产党员还是有抗争的。除后期每年有上百万党员退党外,1991年的8〃19事件也是为避免苏联被瓦解进行的一次重要抗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苏共后期对马克思主义、党的根本宗旨以及群众路线的全面背离,无疑是苏共最终走向败亡的深层次

原因。当1991年8月被迫解散之时,苏共仍拥有近2000万党员、2600万团员和43.3万个基层党组织。然而面对自身行将终结的命运,广大群众和苏共党员或漠然视之,或痛斥党员干部的腐败现象,或见风使舵转投他处,却始终无一人对此时已经蜕化了的苏共表示声援和支持。

在苏共解散前,当时的苏联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民意调查,在被调查者中,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比例竟高达85%。这一结果无疑和当年苏联共产党被人民群众以高选票推上执政地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顾和分析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看出,失败的原因虽然复杂,但根本的原因是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观点。这个观点提出以后引起了全世界政界政要和学术界学人的极大关注。他在书中列举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

200万人时卫国、2000思主义政党,应该从苏共‚20万人时建国、万人时却亡国‛中汲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始终把我们党最大、最根本、最核心的软实力,也就是‚群众路线‛这个软实力保持住,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避免陷入脱离群众的境地与风险,我们党就一定能够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这也是我们今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

第三、‚四风‛问题是影响党群关系的最大障碍

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是党风问题的集中表现,也是其它许多问题和弊端的源头。‚四风‛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更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四风‛的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水火不相容,历来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其危害之烈于今尤甚,若不下决心祛除,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会危机重重。中央决定把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聚焦到集中解决 ‚四风‛问题上,找准了穴位、抓住了要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四风‛的严重危害,自觉行动起来,坚决消灭‚四风‛。

(一)形式主义的危害。形式主义的实质是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重表面、不重实质,只重虚名、不重实效。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致领导决策和工作失误。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没数点子多,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不管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单位,一旦形式主义盛行,就可能使政府的公共管理过程被扭曲,决策、执行行为带上了浓重的功利色彩,普通民众的意愿、呼声被忽略,法制被冷落,甚至可能被误导,以致决策时出现重大失误。其结果会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影响一个单位事业的兴旺。二是败坏风气、涣散人心。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

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干部健康成长。同时破坏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势必助长一些地方和单位歪风邪气的蔓延。三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折腾人、折磨人,是形式主义的典型害人之处。过多过滥的庆典、研讨会、评比会,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重群众负担,而且助长铺张浪费、脱离群众等不良风气。

(二)官僚主义的危害。官僚主义的实质是高高在上、脱离实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会当官但不善做事。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一是严重脱离群众,为百姓深恶痛绝。脱离群众,必然被群众抛弃,我们刚才提到的苏共垮台即为明证。2008年发生在贵州瓮安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也是当地官员官僚主义作风造成的。瓮安事件起因是17岁女生跳河自杀,这原本是一件偶发事件,之所以后来不断扩大,最终不可收拾,地方官员的严重官僚主义作风是催化剂和助推器。瓮安官员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是,当事情紧急之时,主要官员或者犹豫不决,左请示右汇报,没有领导指示或共同研究意见,就不敢采取措施,不敢承担责任;或者武断决策,拍脑袋下结论,不计后果;或者漠视群众意愿和要求,遇事推诿,办事拖拉,最后导致发生严重的群体性事件。瓮安事件说明,官僚主义一旦盛行,民心长城便会轰然坍塌,执政之基就会随之土崩瓦解,个中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二是破坏社会公平,危害和谐稳定。由于官僚主义借助权力寻租攫取大量社会资源,必然造成贫富差距持续加大,官僚主义‚任人唯亲‛、‚任人唯财‛,只讲私利,不讲公理势必会影响社会的民主法制和公平正义。经年累月,容易带来社会不满情绪的累积及不安定因素的增加,直接危害和谐社会建设。

三是助长腐败滋生蔓延。现实当中,一言堂、买官卖官、领导的意见不能提、领导的看法是最大的法、领导身边的人相当于领导等现象,都是官僚主义在背后发生作用。由于有官僚主义的存在,虽然国家不断地加大反腐力度,但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十分突出,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仍然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把权力作为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资本和筹码,大搞权物交易、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鲸吞国有资产,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享乐主义的危害。享乐主义的实质是物质主义、利已主义。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一是浪费社会财富。享乐主义者沉湎于物欲追逐,造成社会财富极大浪费。享乐主义肆意泛滥,财富的过度透支,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消耗,是人类生态危机的直接推手。二是懈怠工作精神。享乐消解意志,纵欲萎靡精神。享乐主义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快乐,必然使人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的精神状态之中,正所谓‚玩物丧志,自甘堕落‛。如果党内越来越多的人意志消沉了,精神萎靡了,行动懈怠了,不思进取了,那么党就失去了内生动力,还有什么力量带领人民奋斗、前进呢?三是败坏社会风气。在我国,历来讲究上行下效,总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党和政府里享乐主义盛行,那么就会带动起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把个人的感官快乐和实际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臵,使很多人热衷于吃喝玩乐。所以说执政者是社会风气培养、教化的主导力量,官风正,民风淳;官风不正,民风必乱。党员干部大搞享乐主义之歪风,必然毒化、污染民风,助长整个社会价值观扭曲。

(四)奢靡之风的危害。奢靡之风的实质是挥霍公款、铺张浪费。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一是有损党的执政基础与执政地位。奢靡之风盛行,与党的艰苦奋斗传统背道而驰,背离了党的宗旨,对党的形象、党的威信是一种极大伤害。同时,党员干部醉心于挥霍享乐、追求奢靡,必然引起群众不满和对立,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最终失去群众信任和支持,严重损害并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削弱整个民族的‚精气神‛。二是加剧社会情绪不满和对立。奢靡之风蔓延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凸显社会的苦乐贫富不均,引发民众心理失衡,加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进而影响社会力量的凝聚。三是助长浮躁之风。奢靡浪费之风,会激发炫耀攀比之风,会激发本已甚嚣尘上的浮躁之风。

一些党员干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追求表面政绩、不问民生疾苦,乐于迎来送往、无意深入群众,长此以往,奋斗的意志势必消沉,进取的动力势必消退,由此导致不作为、乱作为,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四是败坏党风, 毒化社会风气。贪腐可能只是局部的、某些人的问题,但奢靡享乐之风若蔓延开来,将会腐蚀社会风气,阻碍经济发展,葬送我们的事业,其严重性丝毫不容小视。众所周知,奢侈挥霍的重要源头是公款消费。近年来,在一些行政权力集中的部门和资金管理权集中的领域,腐败现象之所以高发多发,就在于身处其中的党员干部十分容易把大把的财力和资源用在奢侈享受上,在公众批评最多的‚三公‛领域,更是孳生浪费和腐败的‚重灾区‛。有资料表明,2012年我国三公消费总额突破了9000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年财政收入的10%,越来越庞大的三公消费支出引发民众的不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第四、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真心服务群众,坚决纠正‚四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基层党组织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最好契机。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树立群众观点,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活动成效落实到基层‚末梢神经‛,让基层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员干部更可亲、更可信、更可敬,使党的执政根基建立在更加广泛、更加深厚、更加可靠的群众基础上。

(一)更新服务理念,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2005年我市成立市行政服务中心,凭着一颗对行政服务事业的敬畏之心,一颗对企业和群众负责的责任之心,一颗对得起基层期盼的拳拳之心,用扎实的行动、过硬的作风把服务的窗口擦得铮亮,书写为民、便民、利民的感人篇章。2013年,中心用联合会办解难题、联合服务送上门、BRT专网提效率、容缺预审打通环节等四大法宝,组织会审协调56次,协调事项176个,解决问题152个,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坐上了行政服务‚高铁‛,体验了高速审批服务带来的新感受。中心848项标准被作为地方标准在全省发布,在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验收,连续7年在盐城市行政服务系统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十佳巾帼文明岗‛、‚江苏省依法行政先进集体‛,被盐城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由此我们发现,只有在思想深处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理念,才会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会有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高度自觉。具体来说,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民之所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讲实话、办实事,不图形式不做假。要将钱用在刀刃上,用于造福百姓的事业上,重大项目实施之前要倾听民众意见,群众满意才是最大的政绩。领导干部要于言出必行,对老百姓承诺的事项要落实到位,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今年,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原有市政府为民兴办10件实事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支出1亿元,提升社会民生保障水平。

二要树立服务对象最大化的观念,急民之所急。把群众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臵,始终热爱人民、敬畏人民,使造福人民群众成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从管理群众向服务群众转变,切实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解民之所需。按照未雨绸缪、服务前移、提前应对、确保发展的思路,积极主动剖析问题的深层症结,主动解决尚未暴露的工作薄弱环节,切实把服务举措前移,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预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将问题和风险防患于未然,把工作做在前头。具体工作上体现求实性,以群众的需求为第一信号,深入群众,关注群众的冷暖,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推行‚前瞻式‛服务,实现‚服务前移‛。

(二)改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群众需要我们领导干部领着干,我们各级领导党员干部都应以身作则,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并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大中镇恒北村党委书记李晓霞,面对父母的反对,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带领一班人,抓工程、跑项目、筹资金、理矛盾、帮群众,加快恒北村统筹城乡试点建设。正是有了李晓霞同志的无私奉献、团结干事,恒北村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最美乡村、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等荣誉称号,受到了胡锦涛、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一要保持良好的党群关系。我们领导干部就要像李晓霞同志那样,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到全心全意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努力改变工作作风,加强与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做到亲民、爱民、为民。

二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我们的领导干部在下基层前,要增强问题意识,做到实事求是看待问题,客观公正审视问题,冷静平和面对问题;下基层时,保持清醒头脑,深入基层‚拜群众为师‛,主动查找问题;下基层后,立说立行解决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成效。三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服务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关起门来搞服务,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进村入户‛、‚领导干部轻车简从随机调研‛、‚机关党员进社区‛等活动,走村串户、访民问计,了解需求、听取建议,把牢基层脉搏,找准工作定位。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群众最需要、反映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让群众感到变化、得到实惠。

(三)健全服务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四风‛问题不解决,难聚发展正能量。要抓住要害,深挖根源,加强制度建设,对‚四风‛来个釜底抽薪,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要靠制度,必须从‚体制‛和‚结构‛入手。某种问题长期解决不了,就要重视研究解决体制性问题;体制性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就要重视研究解决结构性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期,强调思想教育和观念更新无疑是必要的,但实际解决中困难重重,甚至举步维艰,这背后往往会存在着结构性问题。长期解决不好的经济问题背后是经济结构问题,长期解决不好的腐败问题背后是权力结构问题。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就是构成这一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顺序、比例,这是其本质属性。结构决定功能,事物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就是什么样的,不改变结构的外部干预,只能短时间起作用。沿着完善制度的路子解决‚四风‛问题,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必须宏观与

微观相结合,全面优化‚权力结构‛,重点应在四个方面用力:

一要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制度无约束力,是权力结构存在的最大问题。要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党务公开,解决政府管理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引导领导干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实事。要继续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铲除‚四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有了这些刚性的制度制约,才能避免改作风‚一阵风‛,让好的作风得到弘扬,让不良作风受到遏制。

二要加强监督的制衡力。社会生活纷繁复杂,权力运行千变万化,只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才能编织抑制‚四风‛的严密法网。必须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严格执行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执行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问责制等党内监督制度,使之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注重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群众的监督意识和水平,完善举报人和证人保护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得到行使。继续拓展群众监督的渠道,创造能够监督、方便监督的平台和条件,重视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充分发挥网民的监督作用。

三要加强党务、政务公开的自净力。如果说‚四风‛是‚阴魂‛,公开就是‚阳光‛,党务、政务公开是臵‚四风‛于死地的利器。列宁说过:‚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就是要让群众‚知道一切、判断一切‛,让权力拥有者时刻感到党和人民在监督,以公开防止‚暗箱操作‛,让‚四风‛无处遁形。必须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不断扩大公开的领域、内容和范围,凡是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易发生腐败问题领域和环节的事项,都要做到及时透彻的公开。要以公开的力量倒逼党员干部自我净化,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权力运行和治理方式的转型。

四要加强惩治的威慑力。‚严刑重典者成,弛法宽刑者败。‛新中国建国初期,对贪腐分子的严格惩处,在保证官员廉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遏制‚四风‛滋生蔓延,必须保持惩治‚四风‛的高压态势,让任何人都不敢触碰这根‚高压线‛。‚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各级党组织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谈话提醒、诫勉、教育,要重重地给其一个刺激,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而对那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贿赂、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则要严格依法惩处,绝不能以过去的贡献抵消罪责。要加大防逃追逃追赃力度,决不让任何腐化分子逍遥法外,决不让他们得到丝毫不法之财。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严厉惩处, ‚老虎‛、‚苍蝇‛一起打,绝不搞‚网开一面‛、‚下不为例‛。

五要加强典型示范的带动力。标杆性的人或事,能够引领社会潮流发展。当前,面对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市上下要学习弘扬‚大丰港‛精神。当年,沿海滩涂茫茫一片,倪向荣同志带领一班人不为名利、扎根沿海、艰苦创业,凭着一股不服输、不言败、能吃苦、能担当、敢闯敢试的精气神,在无资金、无技术、无人才、无项目的艰难条件下,修筑了一群码头,落户了一批企业,建造了一座港城。大丰港精神集中体现在: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坚持不懈、接续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这种精神与反对和整治‚四风‛是契合的,我们要大力宣传大丰港精神,学习基层干部恒北村李晓霞、凡人善举诚信奶奶单德凤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干部,以典型示范的力量凝聚党心民心,带动党风政风转变。

(四)创新服务方式,增强密切党群关系的时代感和实效性。正确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障。当前,社会成员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互联网、手机等日益成为人们表达意见诉求、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要高度重视政府门户网站、‚幸福大丰‛官方微博、‚12345‛政风行风热线等我市现有民意平台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不断丰富与群众联系沟通、互动交流的载体,掌握民情、回应民意、汇聚民智。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我市各层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只要我们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市委精神,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切实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志,教育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取得扎实成效,就一定能够凝聚起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全市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党委书记党课讲稿材料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