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瑞恩的梦想

发布时间:2017-05-26 18:30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瑞恩的梦想》重点围绕着瑞恩的梦是怎样实现的这一问题展开。小编在此整理了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瑞恩的梦想》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瑞恩的梦想》

瑞恩是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男孩。5年前的一天,这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听老师讲非洲的生活状况: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洁净的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喝了受污染的而病死。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帮助他们:1加分可以买一支铅笔,60加分够一个孩子两个月的医药开销,2加元能买一条毯子,70加元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

6岁的小瑞恩深受震动,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愿望成了他强烈的梦想。他的妈妈没有像某些家长一样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把他的愿望当成小孩子头脑发热时的冲动,而是让他在应承担的家务之外自己挣: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两小时地毯,挣了2加元;全家去看电影,他留在家里擦玻璃,又赚到2加元;帮爷爷捡松果;帮邻居拾暴风雪后的树枝……

瑞恩坚持了4个月,终于攒够了70加元,交给了相关的国际组织。然而人家告诉他: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瑞恩继续着他的梦想,一年多以后,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他竟筹集了足够的钱,在乌干达的安格鲁小学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因为有更多的人喝不上干净水,攒钱买一台钻井机,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让每一个非洲人都喝上洁净的水,这成了瑞恩新的梦想。他继续着……

5年后,这个新的梦想已成为千百人参加进来的一项事业,“瑞恩的井”基金会筹款已达75万加元,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这个普通的男孩,也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爱和帮助他人。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瑞恩的梦想》教材分析

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遍的6岁孩子——瑞恩,5年后竟被评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加拿大甚至成立了以瑞恩的名字命名的“瑞恩的井”的基金会。这一切都是瑞恩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中实现的。

这篇文章重点围绕着瑞恩的梦是怎样实现的这一问题展开。带着这一问题读课文,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条线索:听老师讲非洲的生活状况,引起瑞恩强烈的震动,产生了为非洲捐一口井的强烈梦想。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后,瑞恩产生了新的梦想——“让每一个非洲人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竟成为千百人参加的一项事业。在这个重点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学生自然会提出这样的话题:“瑞恩实现自己的梦想,除了他的爱心与努力外,还有什么关键的因素?”这一问题将思路由瑞恩引向了父母这条线上,瑞恩的妈妈并没有直接给他这笔钱,而是让他在应承担家务之外自己挣。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生边读边悟,让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解读与提示

*“瑞恩是怎样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这是本课的重点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注意抓住瑞恩这一条线:听老师讲非洲的生活状况,引起瑞恩强烈的震动,产生了梦想。从“没有……没有足够……甚至……”等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非洲的孩子没有金色的童年,饥饿与疾病长期与他们相伴,更可怕的是因喝不上洁净的水而死亡。同是一个地球村上的人,他们多么希望得到人们的帮助呀!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非洲生活的了解,在情感上与瑞恩产生共鸣,从而读好这段文字。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瑞恩在承担应做的家务外自己挣,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吸”“擦”“捡”等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瑞恩劳动的画面。“两小时”“暴风雪后”……让我们体会到了捐一口井所付出的艰辛。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再体会“4个月”“一年多以后”,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瑞恩的辛苦与坚持,为他的爱心、努力所感染。学生在朗读时,教师应注意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产生画面。

*乌干达:非洲的一个国家。

*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后,瑞恩产生了新的梦想——“让每一个非洲人都喝上洁净的水”,在他的努力下,这一梦想竟成为千百人参加的一项事业。

*可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省略了的内容,联系前面瑞恩的所作所为,说说他是怎样为实现新的梦想而继续努力的。

*注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第一题要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瑞恩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经过。

*关键因素在于有更多的人参加进了这项事业。

*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梦想。

↓↓点击下一页查看《瑞恩的梦想》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瑞恩的梦想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