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飞虎电影观后感_铁道飞虎电影影评

发布时间:2017-06-17 06:45

铁道飞虎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由铁路工人和平民百姓组成的铁道飞虎队巧妙击败日军的传奇故事。本文是小编整理的铁道飞虎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

铁道飞虎电影观后感篇1

作者:刘教练

我是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成龙。

对于我而言,成龙是一个活在遥远的过去的影星,活跃在我儿时的记忆中。

最早接触成龙,是在《红番区》《飞鹰计划》《A计划》《城市猎人》这些年代久远的片子中,那时候成龙是整个故事绝对的主角,他不仅年轻,能打,还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和女主角谈着恋爱,用一点点桃色作为动作戏的点缀。

后来成龙进军好莱坞,拍了《尖峰时刻》《神奇的燕尾服》,接触到这些片子的时候,我正在读中学。对那时的我来说,这些片子依然很好看。

再往后,随着学业越来越忙碌,成龙似乎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等到他再次出现在我的生活里,都是伴随着一些评分不太高的电影,一些花边新闻还有霸王广告的鬼畜视频。

这些年国内电影行业发展很快,成龙的不再像以前那样出挑,我也从未进到电影院中去看过他的电影。当满世界在呼喊着“我们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时候,我偶尔会想:为什么没人说我们欠成龙一张电影票呢?这就是我走进电影院看《铁道飞虎》的原因。

影片中,成龙、黄子韬饰演一群“乡巴佬”,组成了一个民间抗日游击队,虽然他们做事没有章法,也没什么明确的目标,只能是小打小闹,却也成功地破坏了日军的一些行动,拖延了日军的侵略脚步。

直到王大陆饰演的八路军出现,他们才有了一个明确的目的——炸桥。而靠着这么一群连字也不识的乡巴佬,又怎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于是整部影片的第一个高潮来了,王凯饰演的饭店老板在众人危机之时犹如天降神兵,骑着骏马飘然而来,三下两下就化解了危机。

当然,基于整部影片的搞笑氛围,王凯肯定也是“帅不过三秒”,但不论如何,王凯这个角色在整部电影的剧情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成龙饰演的角色不识字,在发表意见的时候经常会忘掉自己想要说什么,他的相好由年轻貌美的女演员,换成了年老色衰的寡妇,甚至连他引以为傲的功夫,影片中都几乎没有体现。而王凯则仿佛变成了“年轻时候的成龙”,身手矫健,作用关键,虎虎生威,让场下的观众都发出一阵阵尖叫。

于是成龙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的变成了一种对众人精神上的指引,变成了一种号召力,一种信赖,一种稳重和踏实。

影片最后,最核心的一击还是交给成龙来完成了,看着他在墙壁上抓出血手印,一瞬间思绪飘回到很久以前,脑海中出现了成龙英姿飒爽、化解危机的模样,竟然有些感动。

我是抱着看娱乐片的心态进的电影院,没想到除了笑声,还看到了成龙大哥的另一种可能性。

铁道飞虎电影观后感篇2

作者:fleurbrian

当个迷妹挺难的。你要是光说王凯吧,有人说你滤镜厚。你说自己摘滤镜就说电影吧,这不可能,毕竟自己冲着什么去看自己心知肚明。

那就先说说电影好了。想看花痴范老板的直接跳到开始花痴的分割线前一段,不想看花痴的跳过两个分割线中间的部分。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铁道游击队观看背景的普通青年(比如我),你在影片初始的感觉会是剧情动机不明。”飞虎队“要搞事,但抗日背景等基本是从语境中透露出来的,而非有整体交代。所以我并没看出飞虎队要搞事背后有什么大动机。可以理解,毕竟是喜剧片,说得太沉重了影响观感。但是,每一个独立剧情事件的动机都是明确的,只要忽略第一个事件的动机,后面所有事件的动机都是完备的。

电影语言层面,人物出场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片尾式定格介绍过得非常快,只起到介绍新关键人物出场的作用,角色的名字也很少有存在感,除去马原、二嫂和范老板外(可能有我粉丝滤镜在)。海报色的抽象化策略也用于开场和最后炸桥以前范老板提出方案时的虚拟战斗场面中,有效省钱又区分了虚拟和真实,这一策略可以称得上巧妙有趣。

动作片看得不多,打斗戏不评高低,但我看动作片时较爱注意的是动作与动作间较微妙的“赶巧”所制造的戏剧效果。打戏很多,审美未疲劳,这种戏剧效果不少,尤其是偷炸药包那一段,看得还是很高兴的。

至于本片的喜剧性,我更愿意去忽略人物的立体程度来评判。也就是说,将人物作为剧情的附庸,而非剧情作为人物特点的附庸。这是两种不同的剧情编织策略,虽然大多喜剧会选择后一种,因为这样对观众而言,剧情好似可预测,但真正的剧情发展却和观众预测完全不同,由于每一步剧情都会介绍新的角色特点。

本片群戏使然,人物多有单薄,所以喜剧性不是由这种预测意外造成,而是单纯的脑洞太大。总体而言,脑洞还是很大的,比如那位吃煎饼昏过去的长官,Duang(强行啊)等等。还有啊,火车上那两个坦克互相怼那里,看起来特别像现在运汽车的那种大卡车上两个汽车打起来了,很是有趣。我看影评讨论里,有一些同学认为这是抗日神剧倾向。私以为,抗日神剧更多是让写实向剧情失去了逻辑,而非夸张化的文学和视觉渲染。本片定位是喜剧,前文也说,并未把时代背景交代得太清楚大约是有考虑;于是,我并不同意将两种渲染简单粗暴地等同。见到幽默时,抱以幽默的心态可能会快乐些。

那么从人物特点起,我要说王凯演的范川了。之前说本片人物多有单薄,是因为人物在剧情过程中转变极为模糊,或基本均质。剧情点不是通过人物的顿悟向前推的,而都是局势使然(演大国的王大陆就出场五分钟不到还拿了个不全须全尾的便当,就为了把炸桥的事引出来)。我们范老板是唯一一个在剧中出现转变、新特点不断被揭示的有趣人物。

====此处是开始花痴的分割线====

我并非想说他是唯一一个有趣的人物233,大家都是有趣的。可只有他,一上来对飞虎队搞事不屑一顾,别人都积极他消极,被大家骂怂。大哥说他是神枪手,以前和军阀干过的,然后问他,这个炸药包怎么用?

“摔。”“摔?”

“摔。”“摔?”

“摔是肯定不行的。”范老板瘪嘴,大哥语塞。

他知道得多,大隐隐于世,却当个面馆老板,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眼圆朋友的眼是真的很圆了)。几句背景介绍,给他蒙上层神秘感,开场戏份不多又全是泼冷水,当然勾起迷妹好奇心。后来大哥和大哥他儿子(你看,角色名字我记不住吧,就能记得住演员)被抓走,杏儿去找他帮忙时,他还秀了一把那双手,说这手看上去能打枪吗?

杏儿说,能。

杏儿的眼神如迷妹我。

今天网上流传一个gif,是范老板在他们被围攻的时候骑着马来救急时,大哥震惊的眼神。有人说这是心上人驾着马来,我只能笑笑。在我眼里,这是重拾梦想的骑士——戴了军帽,一手握缰绳另一手拿枪,旧岁月历历在目,不负心中和肩上使命,终于回到自己的战场。太帅了。

范川的改变自然是让人对其动机产生疑问的。于是大海(大概是?)就问他。他说,你被人骂怂你愿意啊?

硬气。

在微山湖边上,他傲着说自己一枪能解决一个鬼子,结果第一枪还没放出去,帽子就被对面飞来的子弹嗖地一声打掉。风吹过去,他顶着一头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顺毛,圆溜溜的眼睛不服输地亮着。

可爱。

我基本总是会被这种反差打败的。然而我们川的硬气还会回来,这一次带了控制局面的淡然。去终极任务(……)的火车上,范川说他去前面车厢,结果拉开车厢门里面全是日本兵。他在逼仄的空间里骂了一句:谁TM说前面都是炸药的。

我只想说,你啊。

然后戴着头盔穿着宪兵制服的他转过头来了。他眼神凶狠的时候五官会有种特殊的变化,好像脸部轮廓那些线条一下全都变得刚毅起来。然后他说出日语,命令那些士兵都坐下,真比日本兵更有长官风范。迷妹滤镜没救。

这又是一个新人物特点的揭示。用坦克甩日本人是另一个,装大炮的时候讲飞虎队“太不正规了”又是一个。他总被revitalize,原谅我一时找不出更合适的词。之前听人说,范川是亮点角色,确实没错。我刚提到的剧情为人物服务的喜剧特点仅在他身上具备。剧情向前进的过程是观众认识他的过程,这让他成为更加鲜活多面的人物。

铁道飞虎电影观后感篇3

为了支持kkw,走进电影院,看了一把成龙的贺岁喜剧片《铁道飞虎》,我看大家讨论得还挺有意思,忍不住,开个账号,凑凑热闹。

小时候每学期都会组织看电影,大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那时候电视里也会经常播老电影,爷爷、爸爸喜欢看,遥控器也不在自己手里,就跟着看,看过的红色经典黑白老电影没有100,也不会少于80,所以这一pa的三观我是绝对正,如果写出来一篇爱国主义教育观后感不足为奇。

《铁道飞虎》是用新技术解构翻拍《铁道游击队》,时代和地域背景还是四十年代的山东枣庄,一支“太不正规了”(kkw片中经典台词,请原谅迷妹的思维方式)的民间抗日游击队,智慧勇敢地炸毁了铁路大桥,中断了鬼子的运输线的故事,结局必然是我方胜,要不然过不了审对不对。片中飞虎队每干一票,就留下个“飞虎”的图腾,因为过萌,被日军小BOSS一直误解为“带翅膀的猫”。

我看有网友在质疑红色题材,战争题材怎么能用戏谑的喜剧来拍——这是不是略八股啊,就算黑白片儿年代,战争片也不全是苦哈哈的吧?我小时候最爱看的老电影是《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这都是小人物大智慧的战争喜剧。彩色的,《举起手来》和《三毛从军记》,也都是相当有想法的战争喜剧。再外放一点,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外国战争喜剧,卓别林的《大独裁者》、《铁道飞虎》致敬的《虎口脱险》,都是无人出其右的经典。战争是残酷的,悲壮的,最后往往是付出生命的代价的,而喜剧是欢乐的,兴奋的,令人暂时忘忧的,笑泪参半是情商高手的天平砝码,矫揉造作和沁人心脾只在毫厘。所以喜剧才是艺术作品里最难的,战争喜剧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敢想敢拍,要为丁晟和成龙喝彩。

片中设置了很多小的前后呼应的梗,像二嫂的迷药可以闷倒驴也可以闷倒日军小BOSS,像两次需要从“两个选择”中二选一的火车司机;还有“吓死宝宝了”“我也很忙”“神枪手的子弹也不能拐弯啊”这种流行语梗;还有两个坦克炮筒互怼,偷炸药两个人交替上升下降狼狈不堪的场面,日军女魔头发型被炸得洗剪吹的造型,王凯误进全是日本兵的车厢,这些都是密集可爱的笑点。

《铁道飞虎》的人物构成确实山寨了点,在我们kkw入伙之前,最高级别是火车站工头,下辖搬运工、裁缝、火车修理工等等,这都什么配置!就这样一伙子业余选手,还天天怀揣着梦想要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儿,所以才被跟过大帅当过正规军的面馆老板kkw看不起。成龙的口头禅:少说话——有了这句话把着关,一般后边还有一句他没说出来的“多干事儿”才算是搂着这帮愣头青没往眼高手低跑偏。演员组合炒鸡离奇,丁晟的选角这次格外奔放。

成龙62岁了,刚刚拿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还在带着年轻人们搏命,可他也知道自己从来不是偶像派,没有硬往脸上打柔光。成龙一向不是好莱坞那种上天入地式的烧钱打法,借力打力,多用道具,专打小快灵,不仅省钱,少受伤,也更符合成龙一贯的小人物角色。这是丁晟和成龙第三次合作电影了,这部电影也糅合了两个人的鲜明风格,以及信任和默契,成龙的花式打斗和丁晟的热血硬派,选对了一个很巧妙的出口。东北外景, 70%左右是火车戏,以秒计时运动的镜头,现在也只有成龙+丁晟能够对自己下这样的狠功夫了。

黄子韬和王大陆,两个人都有台词出戏的问题,表演还是用功了的,难得这么红了还有自知之明,底子薄肯努力。徐帆负责温情,池田博之负责无奈,两个角色十分亮眼。

wuli kkw,自然是,人帅手美低音炮,科班出身演技好。(一边写一边流口水怎么办)丁晟对王凯真是看重得很,篇幅有限,人物塑造上无法面面俱到,导演把唯一的人物具有成长性的机会给了王凯,让公认的怂包面馆老板穿上军装骑上快马,枪枪爆头,坐正颜值担当+技战术担当+冷幽默担当。我朋友给我转了个视频,画面一片漆黑,只有背景音乐,突然想起一阵尖叫声,看电影的时候对上号了,制服诱惑的kkw拯救世界来了,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都比不了呢。本片二番明明是王凯嘛,会说日语会开坦克会玩大炮的神枪手,这样的全能型人设,还帅,不就是标准男二吗?导演真的不能怨网友怀疑他有深柜潜质。

《铁道飞虎》的场面燃,惊险,痛快淋漓,火车撞火车,开了先河,结尾的炸大桥拍到了观众的心坎里,我甚至觉得这样慷慨赴死是一种无上的光荣和期盼已久的幸福。全片特技有2400个镜头,纯国产,这个必须点赞。

说一下房祖名吧。我是“犯我中国者,虽远必诛”这一层级的标准,个人犯了多大的错,我都会留一丝原谅等他改过自新,公道在人心,法律管的只是底线,舆论会永远第一时间揭疮疤。出品方和宣发方持续秘而不宣,让房祖名绝迹所有的宣传活动和物料,直到公映才揭秘,惹毛了善良的群众。龙少爷含着金汤匙出生,干什么都有人捧,也干什么都有人说他错。当然他犯罪绝对是错误的,法律的制裁既是他应得的惩罚,也让这个华语影坛顶配的家庭颜面扫地。前两年广电总局发文禁播劣迹艺人作品,一众涉及明星消失。今年国家禁毒办副主任也曾解读禁播否有期限:国家政策是治病救人,涉毒应该接受惩罚,然后可以回归社会。纵观新中国文化史,再红的明星一旦涉案,至今没有成功东山再起的先例。广大群众对劣迹艺人零容忍的态度,对他们作品的主动放弃,是他们为自己的违法行为和道德缺失付出的真正的代价。房祖名戏份太重了,重到需要处心积虑地隐瞒。成龙在首映式上把球踢给了丁晟,说是导演选的。大家都是明眼人,成龙的电影,最终话语权只可能掌控在他一人口中。父爱如山,舐犊情深,可是挑衅观众的底限带来的损失,会让标配自损2E属性的大甜甜都自惭形秽的。宣发方早一点放猛料试水,也许早就测试到了群众反映,那么或减到零碎的镜头,或删干净,都是可以操作的,相信顶着这么大的雷送审,不可能没做不带房祖名的备用版。商业考量上,这一点只能差评。

说回电影本身,《铁道飞虎》里都是普通百姓,他们或许上升不到家国天下的情怀,更多地只是背负着家仇,失去亲人和家园让他们本能地反抗。而他们心心念念干一票大的,也只是要替牺牲的八路军完成炸掉大桥的任务,最远都没有走出枣庄的地界。也完全可以想象,他们的“大事儿”对于整个战争局势充其量是小小的涟漪,沧海一粟,甚至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名字。可是这份朴实的情感,这份坚守的执拗,都那么感人肺腑。

最后,恳请导演给王凯拍一个讲解片中各种扒火车追火车的技术贴小视频吧,剪得太快,一闪而过的很多,2D会不会更清晰一点?kkw讲力学,迷妹们的物理成绩都要开挂了。

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词贴出来,一边写一边哼,老好听了。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我们扒飞车那个搞机枪,撞火车那个炸桥梁,

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哎……嗨……嗨……

铁道飞虎电影观后感_铁道飞虎电影影评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