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盲井影评3篇
电影盲井影评1
李杨导演的《盲》系列,我先看的是《盲山》后看的是《盲井》,应该这么说,《盲井》比《盲山》更加好看,也更加真实的再现了人性。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们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是善良的,但是善良的人们,不见得做不得恶。这是我最近才深深体会到的。这世上的恶,并不都是因为恶而产生的。
《盲井》里面的两个主人公,他们并不是那种我们印象中的坏人,都是可以称作是淳朴的乡下人。甚至,在街上看到有乞丐,他们依旧会伸出援手,但是他们却是不折不扣的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他们杀人的动机很简单,就是为了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他们都是最低层的人民,唐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心疼他,谁心疼你!”是的,他们的出发点非常的简单,就是为了自己的家庭。
记得就是一年前的时候吧,我在街上看到打零工的人在跟自己的老婆打架,那个人就是那种靠着力气,在街上拾零活的那种人,就像是电影中凤鸣找活时候的那些人一样,他在跟他的老婆打架,当被人拉开了之后,那人说了一句“我给你钱没有!我给你钱没有!”。现在想起那个场景,我依旧觉得触目惊心,原来,老婆在他的那里就是一张嘴而已,给了钱,就算是完事了。我不知道他们二人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吵起来的,但是那个人对他老婆的态度是极其轻蔑的,眉眼动作都在传达一个意思“一个妇女家家的,能什么能,敢跟老子吵架,打死你!”这种现实,我想不出任何的道理可以讲。
《盲井》就是这样一种片子,它真实的令人发憷,那些美好的语言,那些我们上课时候口口声声读起来的大道理,在这种现实面前,感觉一点用都没有。跟《盲山》一样,我们现在无法面对这种现实,但是令我们无力的是,这种现实真的存在,虽然这个片子是在2003年的时候拍的,但是直到现在,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可能还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发生着,或者没有这么的恐怖,但是却同样的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看完这个片子,并不能用普通的好人或者是坏人来评价两个主角,因为他们虽然坏,但是身上却同样拥有着某些可以称之为美好的东西,让人想谴责的时候,不能够痛快淋漓。真实,永远都是这么含混无比,模糊不清。
Ps:笔者家就是河南三门峡的,当我从片子上的大巴车上看到三门峡到洛阳的地名的时候,我打了一个冷颤,我曾无数次的坐过大巴去洛阳,不知道那个时候,我的身边是不是坐着唐和宋这样的人。
电影盲井影评2
电影如灯,现实是夜,这是李扬的《盲山》和《盲井》给我的感觉。
看完盲山已经是凌晨2点整,我却没有一丝的睡意。很震撼的一部电影,震撼得连我这个剧外人都想进去帮白雪梅逃脱魔窟。
李扬的两部作品,也就是《盲》系列:《盲井》和《盲山》,题材虽不一样,但是大抵都是反映现实中种种无奈的诟病的,将国内最阴暗的社会现实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是《盲山》还是《盲井》,实际上都是对现有的国情的无情的控诉。忽然很喜欢李杨这个导演。
我痛恨骗子,但是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国人的贫穷和愚昧无知。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因为穷,而且涉世未深,而被骗子利用。一个是因为没钱上学的辍学中学生元凤鸣,另一个是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白雪梅;家庭情况也都很穷苦,都迫切希望通过打工来改变现状,供弟弟或者妹妹继续念书。
看过《盲井》,令我很痛心疾首的不是骗子杀人的伎俩,而是“中国人的命就值3万块!”看完《盲山》之后,我在想中国到底还有多少像电影中所描述的穷乡僻壤,野蛮的程度让人不寒而栗,面对无知的村民,警察也只能用“旁门左道”来解救被拐卖的妇女,这是什么世道?!而对于一个女大学生来说,7000块钱的价格,意味着怎样的屈辱?谁人知,也许只有看过《盲山》的人知道,又或者有着“盲山”一样的经历的女人才能深切体会这个中滋味。艺术来源于现实,而这两部电影其实就是现实,李扬的电影写实性很强,或者说他拍的就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那些事儿。
上个月在湖南卫视播放的新闻中,惊奇地发现一起煤矿谋杀案件新闻跟《盲井》的内容惊人的相似,这骗子也太有才了,《盲井》里的杀人骗抚恤金的伎俩使的出神入化,而且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添砖加瓦,将骗局扮演的天衣无缝。大抵案件是两个市井之徒A、B骗路人甲到煤矿干活,然后将其在井下杀死,并用煤盖住制造矿区坍塌的假象,并有另外一名年长(与A、B同伙)冒充是死者家属,向矿主索取二十万的赔偿金。
看到新闻的时候,我还没看《盲井》;看完《盲井》我再想起这则新闻,不禁拍手叫绝,或者说电影来源于现实,有时候也影响着现实。因为我们着实无法考证,到底是先有这样聪明的骗子,还是先有那么真实的电影。
《盲井》描写了最底层人的生活,矿工、妓女、骗子他们的命运因为“钱”联系到了一起,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结局让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公道。看到两个骗子的尸体被推经火葬场,凤鸣拿着补偿金望着大烟囱里冒出的尸体的烟尘,我甚至有点怀疑结局是否太过于完美了。好人有好报,玩火终于自焚的理论又告诉我们佛祖是存在的。
当然,影片中还有不少感人的细节,比如骗子骗了钱寄给家里,凤鸣在发了工资以后给家里寄钱时候的那股子高兴得劲,让人觉得他如天使般善良;妓女“小红”几乎也是在同一个时给家里寄钱(在邮局门口邂逅凤鸣的时候,她刚从邮局出来,看见凤鸣,说了一句“你也给家里寄钱阿”然后轻扶了一下凤鸣肩膀),而此时的她的打扮也完全不像是个“妓女”。
《盲井》是王宝强在《天下无贼》前的内地电影,他也因此获得了2003年第40届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李扬也以此获得该奖的最佳改编剧本。而这部影片中,王宝强已经具备了饰演傻根的良好素质,为他后来的《天下无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盲山》是李扬的第二部电影,在国际上拿过不少奖项。不过在国内也只能作为地下电影,也只被少部分人所知。如此这种反映现实的电影是很难通过国内电检的。所以,也只能从网上下载来看。如果说《盲井》用有点调侃的味道来诉说让人寒心的现实,那么《盲山》则是用绝对现实的手法在披露犹如原始社会一样的悲哀。
我对白雪梅的遭遇满怀同情,却也无能为力,因为我只是个剧外人。同时我充满疑惑,为什么大学生那么容易就被骗到了山里?难道这是对大学生智慧的侮辱么?小学的时候,老师家长就不止一次的教育我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难道还是年轻的孩子,你们实在是太善良了,你们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充满了尔虞我诈,充满了坑蒙拐骗。白雪梅被骗,被“霸王硬上弓”,然后又被小学老师欺骗感情,这一切噩梦般的经历或许会跟随着这个女子一生罢,我想。
白雪梅把逃跑的希望寄托在一个道貌岸然的乡村老师身上,并爱上了这个经常给她“精神食粮”的人,但是我从一开始就怀疑这个人,结果果然被我猜中了,三番五次的欺骗雪梅的感情,却始终也没有能帮雪梅逃出生天。而反而却是一个叫“李青山”的淳朴的小孩解救了他的“白姐姐”。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下一代的希望。雪梅终于因为李青山帮助她寄出的一封信而彻底的从魔窟解脱,望着车窗外的苍凉暮色,雪梅饱受屈辱的心终于要迎接明天的太阳了!
后记:比起《无极》和《黄金甲》,忽然觉得我更喜欢这两部《盲》系列,真实,震撼,李扬不愧是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导演,让我们看
到了我们想看却一直没能看到的电影。
电影盲井影评3
从文体上讲,现在写的是小学、初中时经常训练的观后感,然而我自小就是个叛逆的坏学生,最讨厌写的就是看完学校组织放映的革命影片后被要求写的观后感。今天下午看完禁片《盲井》,竟不能自已,发自内心的想写篇观后感,原来写真正的观后感是很畅快的。
——————算作题记
下午去华师访友,友极力推荐我欣赏他藏在电脑上的一部禁片:《盲井》。说这是一部讽刺性、现实性极强的作品,正因为讽刺性、现实性太强了,所以虽然在国际上获了很多大奖,但国家禁播。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部片子取材于我们河南的平顶山煤矿、开封、洛阳,而且片中语言全部是河南话,和老乡在异乡一起听乡音,总是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影片的开头就给人了一种黑色幽默的悬念,几个矿工在下井前轮番抽一支烟,不禁让我想起小时侯村子里那些叔叔伯伯们轮番抽一支烟的表情,接着是在黑暗的矿井中,三个矿工在休息,谈起了家乡的情况,有人说两个男人在一起会聊足球,三个男人在一起会聊女人,诚哉斯言!其中一个矿工用标准的河南粗话问另一个(鉴于可能有女同志踩我的BLOG,所以这里只录大意):“弟,你长期在外面,想媳妇不?不怕你媳妇跟别的男人**?”答曰:“想有啥用?还没领到工钱呢,她跟谁**去?我们村男劳力都外出打工了!”影片的场景是幽默的,我与友皆莞尔,但我心里总觉得不大舒服,何西瑞老师曾自信的说让农民出去打工,可以让他们快速接触现代社会以思想解放,我当时认同他的观点,可却未曾想过出去打工的代价,那可是多少农民工精神、身体的诸多折磨还有家庭的别离之苦!古人有“诲教夫君觅封侯”的哀怨,那在家留守的农村妇女又何尝没有别离之苦?何老师所言有书生之见了。接下来是惊人的一幕:那个叫人弟弟的矿工趁他弟弟不注意,竟挥起手重的铁棒砸向了他的弟弟!另外一个矿工禁接着在“弟弟”头上补了一棍,那个被称做弟弟的矿工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没气了。我被这突然的场景惊呆了,才不透这种行为的意图:报私仇?兄弟间有啥私仇?那是?镜头拉到了地面,很多矿工喊着“出事了出事了”,那个杀死弟弟的矿工哭着跪在矿长的面前“悲痛”的说:“矿长啊,矿底冒顶了,我弟他不行了啊!”矿长故作悲哀安抚,然后很沉着的吩咐手下堵住每个出口,不许放出一个人出去。我国矿难不止、消息却封闭原来根因(暂时用这个词汇替代,但我要表达的不能用这个词完全概括)于此!情节进一步展开才真相大白:原来那两人并不是亲兄弟,被害者是被两个假矿工骗到矿上做工,其中一个说服他办个假身份证(和另一个假矿工是兄弟关系的身份证),然后再加害于他,冒充他的亲属来领取抚恤金!听口气,这两个假矿工已经得手的不止一次两次!该说什么好呢?人性的黑暗?!一条矿工的性命,就是因为2万元的抚恤金葬送的!这到底该做何评论???谁应该负主要责任?????
影片的进展是很现实的在发展,黑色幽默与色情镜头中涵盖的是社会的原始真实。两个凶手得到钱后,第一件事居然是往家汇钱,其中一个居然是为儿子汇学费,还鼓励儿子好好学习上大学!!(这里姑且称他叫凶手甲,另一个为凶手乙)然后他们就去狎妓,狎妓前奏,他们抱着小姐唱K,小姐问凶手乙:“大哥,你会唱啥歌啊?”凶手乙还没回答,凶手甲就大笑:“他会唱个**”乙不服:“我当年在大队里唱歌时,都坐第一排!放个《社会主义好》我给你们唱唱!”我和友都禁不住大笑乙的(怎么说呢?找不到合适的词汇)然而心中却很是一种莫名的悲凉,我在想当年的革命前辈看到此情此景当作何感受?乙还没唱完,那两个小姐就大喊:“错了错了!词早改了,该是:.......资本主义夹着尾巴回来了.......”又是一阵放荡的大笑和相对色情的镜头.........最后还是经典的一句感叹:一百块钱干啥不行?还不如给俺孩儿交学费!
剧情进行到这里,才开始了浪漫主义或理想主义的色彩,或者说无巧不成书,或者说因果报应论:这两个凶手开始寻觅另一个“猎物”时,他们叼上的目标竟是片子刚开始时被他们害死的矿工的儿子!有时命运就真的这么爱和人开玩笑,冥冥中真是有一种安排!被害矿工的儿子由《天下无贼》中的傻根饰演,和傻根一样的朴实,但更多了孩子气:他是一个16岁的孩子,父亲外出打工无音信,妹妹和自己虽然学习优秀但面临退学危险,为了让妹妹上学他选择了打工,却遇到了这两匹狼。这两个凶手把他带到一个煤矿,并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凶手甲被傻根的朴实善良和强烈的求学精神感动,竟对他起了同情心,迟迟不下手杀傻根,而凶手乙则是一个丧心病狂的魔鬼,非要杀傻根。冲突的进展又把镜头引向另外一种群体:发廊妓女。凶手甲坚持让傻根“成了人”再杀他,凶手乙无奈,于是每人出了50元带傻根去一个发廊“成人”,一个16岁的孩子去狎妓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我此时觉得导演真的过于残忍!有时现实真的很难面对。发廊里妓女的麻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李敖曾问:谁有权利要求为了衣食而出卖身体的妓女去爱国?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在书中难以找到答案。剧情发展到这里,导演仍不肯放过观众,他居然安排傻根又和给他提供服务的那个小姐在汇款窗口见面,两人同时惊讶的开口问对方:“你也往家汇钱?”其实各自辛苦的工作,都是为了一个家庭。结局的最后是传统中国式的:凶手甲良心发现不忍杀傻根,与凶手乙在矿井中火拼,两个凶手同归于尽,傻根拿到了6万元的抚恤金回家了。走的时候矿长还狠狠的说:一条命3万,你别想我多一个子儿!一条穷人的命就这样被简单量化了......
我宁愿相信影片是现实的,他绝对在矿工的生活中有原型在。但是,我也理解国家的禁播:1.会有很多人为了钱而模仿,可能会有更多人为矿难的发生;2.会被国外反华势力利用,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损害;3.被国内极端自由主义者利用,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但是,我认为这部影片应在官僚系统内部放映一下,让各级官员了解一下真正的民生多艰;也应该让那些颓废的大学生看看,在中国其实不是谁都有机会上大学的.....等等等等。
对于我们社会科学,这部影片有很多让人深思的问题:人性与贫穷的关系问题,中国人的德性问题,矿难的深层原因和矿工权益的保护问题,妓女权益的保护问题,政府责任问题,贫困地区教育问题,贫富差距问题。。。。。。
电影盲井影评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