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事求是的毛概论文1000字

发布时间:2017-03-27 11:41

实事求是,古已有之。明确提出来确是近代的事情了。这个带有中国哲学味道的词语,对中国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只有亲身经历过或仔细体会过的人才能明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论实事求是的毛概论文1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论实事求是的毛概论文1000字篇一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哲学价值新解》

【摘要】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的解说,推陈出新,赋予其调查研究的新含义。这一新解说来自传统,来自马列,更来自经历。这一新解说针对学风上的主观主义、党风上的宗派主义、文风上的党八股等不良倾向,具有鲜明的批判性特征。这一新解说影响到中共对思想路线的整合,影响到对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影响到个体利益价值观的重塑。

【关键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哲学价值,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党哲学的核心思维实际来自毛泽东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中国古语实事求是的新解说。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①对于毛泽东的这个新解说,笔者汲取当代研究者研究成果,归纳出新的认识。

为什么说新

“实事求是”一词较早出现在中国东汉时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其中说“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②此处可见,班固在最初使用“实事求是”这个词的时候,给其赋予的含义是:学习儒家经典,应取的态度为求真、忌浮、得事实。正如唐朝时学者颜师古所注曰:“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引人注目的是班固通过对西汉一个地方官搜罗古书于其府邸这样一个普通历史事件的记述,使儒家今古文经学两大派在追求实事求是的学风上获得了共识,形成合流。班固作为合流标志的《白虎通义》的主持人由此被人备加推崇。古文经学派亦由此而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正宗。正如中国当代史学家邱汉生所言古文经学“有异于今文经学者在于不言灾异,不为谶记,所以其唯物主义思想透过实事求是的学风而显露。这是值得注意的。”③汉朝以实事求是为标识的学风熏染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明清之际,学习儒家经典以解决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为重的经世致用实学;以严密的文本考证和追朔并称的乾嘉考据学,都奉实事求是为其思考原则。至中国近代,无论开一代新风的龚自珍、魏源、林则徐,无论洋务派、维新派、民主派诸人,无不以经世致用的实事求是为基调,掀起一波又一波思想解放的浪潮。

沧海桑田,在经世致用的实事求传统基础之上,毛泽东推陈出新,重解实事求是,给其赋予调查研究的新含义,可称为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

第一,新解说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的是调查研究的前提。1930年毛泽东在提名为《调查工作》的一文中就提出过,你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的调查就停止你对某个问题的发言权;他反对不做实际调查瞎说一通的“本本主义”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党的一切结论只应产生于实际调查之末而非其先。

第二,新解说中的研究、寻求,讲的是调查的途径。此前的1931年毛泽东在他起草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从毛泽东当年的论述中可见,所谓正确的调查一是要研究,二是要深入、系统和周密。

第三,新解说中的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是调查研究的初次目的;用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则指的是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毛泽东给实事求是赋予的这个新含义,突出辩证唯物论哲学对人的社会实践的强调。调查研究的出发点是实践,过程是实践,落脚点即目的亦为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④

为什么能新

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据毛泽东年谱记载,毛泽东九岁开始先后在其家乡的六处私塾上学。所读之书无外乎《三字经》、《幼学琼林》、《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纲鉴类纂》、《日知录》等。尤喜读《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等古代传奇小说。长征途中尚随身携带《三国演义》、《孙子兵法》随学即用,指挥红军脱出重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不止一次说过他少年时代很相信孔夫子,还写过文章。引人注意的是传统的实事求是的经世致用学风对毛泽东的熏陶。彭大成的《湖湘文化与毛泽东》一书记有毛泽东在湖南师范读书时的老师杨昌济、徐特立等人,运用湖湘学人王船山、曾国藩、谭嗣同等人的新经世思想进行新时代启蒙教育的事迹。从毛泽东当年的《讲堂录》中即可看到许多他当年的老师对这些湖湘人物的介绍与宣传。当时崇仰和学习曾国藩在湖南青年学生中已成风气,毛泽东亦不例外。在延安,毛泽东从古籍中不仅推出“实事求是”,还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类警语,古为今用,以其阐述党的工作作风,可见经世致用实学对他的影响。

有坚实的马列理论功底。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地开始广泛传播。毛泽东先后两次赴京与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接触,并带着社会诸问题阅读了《社会主义史》、《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等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完成了由信奉康梁向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转变。随后他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北伐战争、工农红军的创建、土地革命战争等一系列旨在解决中国近代现实问题的革命活动。在延安,他运用辩证唯物论对以上亲身参与的革命实践进行哲学总结,写有《实践论》、《矛盾论》等讲稿。在他看来,马克思最伟大的哲学变革就是将实践引入哲学,强调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1941年,毛泽东即将他理解的实践引入中国古语实事求是之中,赋予其调查研究的新内涵。

有非凡的调查研究经历。1925年前后,毛泽东就利用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担任国民党中央要职的机会考察社会阶层,写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等调研报告。他依据经济状况的不同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分为五大基本阶级,将当时农村划分为八大阶级,并得出中国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和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不定且不断发生分化的阶级的著名论断。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村考察32天,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抨击当时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同年,考察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建立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率先开始革命重点由城市向着农村的战略转移。1928年至1931年,赴工农苏维埃政府所属的于都、兴国、寻乌、东塘等地调查,主持订立了一系列有关土地改革的法规、政策和路线,并首次提出反对党内“本本主义”的正确主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紧锣密鼓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41年,毛泽东先在3、4月间,给过去的部分《农村调查》的再版写序言和跋,以其给党内同志的调查提供研究方法。11月,给高克林《鲁忠才长征记》的调研报告作按语,表扬作者写得好。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毛泽东于当年5月完成对实事求是的新解释。

为什么要新

针对主观主义的不良学风。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说主观主义就是一切拿“本本”来的教条主义和一切凭经验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这种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主观主义的必要。只有打倒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

毛泽东曾指示各边区根据地各级部门大力创造条件寻求国统区、沦陷区及国外知识分子投奔革命,并培养自己的知识分子。同时他也善意的批评具有主观主义作风的知识分子其实是最没有知识的。他给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语言画像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他由此解说实事求是,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态度就是实事求的态度,满腔热忱的希望知识分子将学习重点转移到实际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去。

针对宗派主义的不良党风。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说宗派主义是闹独立性、闹名誉、闹地位、闹出风头的个人第一主义者。他曾给这类人的语言画像是“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当面说的好听,背后又在捣鬼”的两面派。他指出宗派主义妨碍党内的统一和团结;妨碍党团结全国人民的事业。他由此重申用党的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体,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的纪律制度约束党员干部,以预防宗派主义的发生。

1939年,毛泽东曾提出做人应学做一个像支援中国革命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那样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重解了实事求是之后的1942年,他进一步提出做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科学家那样的老实人,坚持老老实实地办事的原则。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集中的统一的党,一切无原则的派别斗争都要清除干净。

针对党八股式的不良文风。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其是主观主义式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表现于文风上的毒物。党八股受“五四”前老八股、老教条和“五四”之后洋八股、洋教条的影响而成。特指那些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装腔作势、无的放矢、语言无味、玩弄概念游戏的文章。他描述这样的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像“无赖”、像“老鸦声调”像“瘪三”、像“开中药铺”。这类文章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害党害国的。毛泽东提出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应像列宁那样根据调查和研究来写文章做工作;像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倡导的那样学会不用书本上的公式而用为群众事业而奋斗的战士们的语言来和群众讲话,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像鲁迅、孔子、韩愈那样不粗枝大叶,反复思考、反复研究,反复修改所写的文章。像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要求的那样不离开中国的具体特点抽象的空谈马克思主义。

新解说的哲学价值

影响党的思想路线。树立什么样的思想路线始终是中共党史上于哲学认知层面的基本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树立“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并指出创造的路径“只能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实际调查。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⑤

延安时期,毛泽东用实事求是给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并于党的七大和建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概括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和两个“务必”。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将实事求是看做毛泽东思想首要的活的灵魂,突出其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并用其概括及完整的表述党的思想路线;江泽民用其概括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突出其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胡锦涛用它阐发工作作风,突出其求真务实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新解释于今亦颇有启示,突出强调的是埋头苦干,不空谈误国。

影响国家发展道路。在中国近现代,探索独立富强的国家发展道路始终是中华民族志士仁人奋斗不已的主题。生吞活剥的学西方学外国,中体西用,走资本主义道路,曾经是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年中国人实现富强迷梦先后走过的两条不同道路,但都没有走得通。失败促使先进的中国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半殖民半封建国情,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之路。新中国建立初年,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调研发展变化了的国情,找到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道路,将中国及时引入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干道。改革开放时期,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认真调研以往的经验教训,不间断的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事求是新解说启迪我们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历程中,学习资本主义,又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学习马克思主义,又不照搬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延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拓时期,无论社会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都展开广泛的社会调研,科学研究开始走出象牙塔,积极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民众相融合,产生了一大批有关发展的积极成果。他启迪我们,坚持调查研究式的实事求是,永远是国家开拓进取的有力凭借。

影响个体价值观。怎样树立个体人的以公众利益为重的价值观念,是中共教育党员干部的主要内容。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张闻天、林柏渠等党政军领导人以身作则倡导群众利益价值观,指导并深入陕北农村调查研究解决了许多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如经过《古临调查》,减征农民公粮任务。发动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进一步减轻人民负担。革命战争年代的白求恩、张思德、老愚公、董存瑞、黄继光等,和平建设年代的雷锋、焦裕禄等,乃至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英雄模范人物,无不渗透着以实事求是精神引领人的公众价值观的实现。

其现实启迪是:实事求是是方法、是手段、是途径;一元化的公众利益观是目的,是立场,是每个个体存在的价值。反对为私利的多元价值观,树立为人民利益服务的一元价值观,以克服诚信缺失现象,目前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因为问题已相当严重,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等物质产品中的假冒伪劣;文章抄袭、考试作弊、新闻失实、教育失信等文化产品中的假冒伪劣;统计作假、承诺失信、假公济私、两面人等政治产品中的假冒伪劣都在敲响诚信缺乏的警钟。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新解说实际回答了“什么是研究”这个科学史上的基本问题。科学研究是人类高层次的思维实践活动,这既是寻求规律发现规律的实践,也是顺应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

(作者分别为陕西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1页。

②班固:《汉书》(卷53)。

③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6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第112页。

论实事求是的毛概论文1000字篇二

《论实事求是的阻力及其实现途径》

摘要: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但是,当今社会却出现“实事求是难”的现状,简要分析了实事求是难的原因,并根据原因从道德伦理、知识体系、行政体制等方面论证了实现实事求是的途径。

关键词:实事求是;阻力;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006-0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当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实事求是如此重要的今天,却出现了“实事求是难”的不争现实。为什么实事求是这么难?我们该怎么实现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的含义

要想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首先要对什么是实事求是有个全面清晰的认识。根据实事求是的作用可将它的含义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事求是是中国自古以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一种治学方法和态度。我国最早记录“实事求是”一词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记录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1],讲的是刘德对于先秦诸子传承下来的古书爱不释手,保留真迹,注重古书的求真求实。班固用刘德的例子提倡人们注重实证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宋朝以后我国社会逐步主张“崇实黜虚”、“务建实迹”。清雍正时期大兴文字狱,知识分子不得不钻进故纸堆,大兴考据之学,考据学随之兴起。考据学派注重求真本的治学态度,反对空空而谈的做学问。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考据学派把“实事求是”当作治学的重要宗旨和求学态度。以戴震为首的考据学派在当时学术界占统治地位,其治学方法重实证,讲究逻辑推理,具有近代科学精神的萌芽,但是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都没有赋予实事求是丰富的思想内涵,更没有对实事求是给予唯物主义的科学解释。

第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1929年,毛泽东写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主张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实事求是的方法而不是主观臆想去总结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从而对于阶级和阶层状况有全面的认识[2]。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赋予“实事求是”深刻的哲理,对实事求是的原则做了科学的阐明。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探究……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3]此后毛泽东一直追求并实践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成功。

邓小平在事关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把实事求是的思想引入人心,他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卓越实践者,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4]。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江泽民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要求我们党要与时俱进,时刻做到实事求是,进一步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胡锦涛同志带领全党同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方法服务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第三,实事求是还是一种处世态度。“实”讲求物之实、事之实、人之实,也就是一个人要讲真话、办真事、求真理、做真人。当一个人把实事求是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稳定的思想和行为时,就意味着他具有实事求是的良好道德品质。一位实事求是的人一定是敢于讲真话的人;当出现问题时,敢于指出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才是我们社会中应该推崇的“君子”;一位实事求是的人在工作中一定是脚踏实地、服务人民,而不是投机取巧、愚弄百姓;一位实事求是的学者一定是穷尽真理、探明本相,而不是窃取成果,浑水摸鱼。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一定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实事求是是一种处世态度,有了它,我们才能活得明明白白、踏踏实实。

二、实事求是为什么这么难

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探明真相、追求客观事实的一种实践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本文将从知识体系、利益因素、制度障碍、权力闭塞等方面分析“实事求是”困难的原因。

(一)知识匮乏、眼界狭隘

科学知识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强大钥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经验的总结。没有知识是可怕的,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很多时候不能实事求是,是因为知识的匮乏。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因为无知引起的灾难比比皆是。秦始皇派徐福到海上寻求“长生不老”灵药,牺牲了大量的财力;唐代的朝廷上下、文人名流都选择炼取“丹药”,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在更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这些都是无知带来的后果。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人不懂客观事实,过于夸大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违背自然规律去搞生产,结果给国家带了十年的浩劫。一个实事求是的人首先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知识的人。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才有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

(二)利益牵绊、为己求利

社会是由各个阶层、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人性的弱点决定了每个人总会有一点私心,为保护自己而背离实事求是。一般地,对于不存在复杂利益纠纷的自然现象、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人们都比较容易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然而对待如何评价社会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时很可能背离实事求是。每每被绳之以法的贪官污吏在进行犯罪活动过程中谎报政绩、阻断信息扩散,做出许多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相背离的犯罪事件。对于普通的个人在面对一些本来正确的政策制度时可能做出抵触和反对,妨碍了实事求是的进程。无论是身居高位的国家工作人员还是普通的百姓,利益都是往往都是阻碍人们求真求是的重大因素[5]。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能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努力做到实事求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三)体制束缚、僵化固守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和国家在法律和政策维持下得以正常运行。法律法规的运行过程中必定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体制。体制像书本知识、经验、权威一样对人的行为、人的思维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当它与实际相符时,有促进作用;当它与实际不符时,就有阻碍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势在必行。只有行政体制随着时间的变化相应地做出调整,对于实践的副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构建良好的制度条件和制度环境,发挥应有的制度功能,才能更好地提升实事求是的能力,推动实事求是的普遍化。

(四)权力阻隔、权威否定

权力就是主体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价值资源的能力。权力拥有者身居高位,对于其下属形成一种影响力或控制力,如果权力拥有者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手中权力的功能,反而将权力作为对他人施与政令的私有资源,下属在执行上级指令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权力的威慑力偏离了政策指令的原有性质。这就构成了对事实本相的第一重扭曲。权力对正确的政策的影响像家长对孩子的管制一样,很难区分对与错。权力拥有者以自己的经验和威慑力来决定,此时一个组织在权力的影响下做出的决定很可能忽略了实际情况。

三、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想要做到实事求是有诸多阻碍和困难,但这又是获取真理的必由之路,恰如逆水行舟,克服阻力之后必定能取得成功。既然事物是对立统一的,有阻力就有克服这些阻力的办法。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能给我们带来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正扬,那么面对实事求是的阻力,该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一)净化心灵、追求真实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提出唯有至纯至真的人格――“婴儿之心”才可以体认宇宙人生之“大道”(最高真理)。“含德之厚,比于赤子”[6]、“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6]孟子认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内心纯净的人往往带着毫无挑剔的眼光和标准来观察和审视身边的世界,像孩子一样纯净可爱。人首先要对自己真诚、坦然、回归自我,带着这种真诚态度去学习,才能收获很多实用的知识。用这种真诚态度去生活,我们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求真求实的原则本身包涵着净化自己的心灵、摆脱名利羁绊、追求真实自我,这也是实事求是首要要求。

(二)博学强志、善于思考

实事求是的目的探求客观真理规律,以实际为基础、以真理为指导来改造客观世界。探寻真理就离不开科学知识。但是在现实中,人们获取知识的机会并不平等,即使掌握了知识有时却不能学以致用,从而让人们在看待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想法,因此,很多人因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缺陷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因此要做到实事求是,一方面,要博览群书,建立尽可能多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想,把科学当作认识世界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变通思维。

(三)加强监督、减少假象

一个人做什么、说什么、怎么做,跟他的立场是分不开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抛开自己利益关系、客观理性对待问题的人是非常少的,所以社会中出现了官员谎报政绩、民众唯利是图等可悲问题。利益问题是导致人们没有办法追求真相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原因,当利益和事实发生冲突时,人们几乎都一边倒的选择利益,这是人们不愿意实事求是。因此,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借助民众和媒体的力量去探寻事实的真相。

四、改革体制、增添活力

目前行政部门中一些上级机关和领导人搞“一言堂”,一些下级机关和工作人员只能执行上级指示而不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机械地照转、照搬、照套领导所谓的经验。在权力的威慑下,工作人员不敢实事求是。从实事求是的要求来说,我们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必须有条不紊地进行,真正地让每个人敢说真话、敢做实事。

参考文献:

[1]汉书卷53[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5):2410.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92.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801.

[4]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全文)[EB/OL].共识网,[2012-01-02].

[5]方同义,汪丽超.论实事求是的人类学基础[M].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10.

[6]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5):464、454.

论实事求是的毛概论文1000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