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29 09:45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的专业。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专业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建筑专业技术论文篇一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探索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的专业。多年来,由于建筑业的持续高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使得本专业学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一直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这种高热度背后不能掩盖本专业内涵建设的缺失。本文以辽宁的实际情况为背景,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谈谈对本专业专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希望对本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专业建设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身是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2010年3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学院现有15个高职专业,以面向城市建设行业的工程类专业为主。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我院首批招生专业,现有高职在校生517人。

1 专业发展基础

1.1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2009年6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做大做强建筑业政策,同时提出建筑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到2014年实现万亿元产值,迈入全国前五名。

随着沈阳、抚顺、铁岭三城同城,辽宁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十二五”时期,建筑业的大发展必将为专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同时,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也急需越来越多的专门人才出现,特别是生产一线的懂技术、懂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企业的宠儿。

1.2 人才需求旺盛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省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135万,较去年同期增长14.1%,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达16万人。预计在未来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技术咨询企业、建筑勘察设计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旺盛的社会需求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2.1 专业发展总体目标 坚持围绕辽宁建筑行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建筑业需求、工作能力突出、职业态度认真负责、注重科学创新的技能型人才,将专业建设成紧贴行业发展需求、深度校企合作、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省内一流专业。

2.2 专业建设目标 针对我省建筑业发展的需求,凸显我院“行业依托”的办学特色,以校企联合打造精品专业为指导思想。以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着重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特色教材、实训环境及师资队伍建设,对接建筑行业,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被社会认同的重点专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使本专业尽快成为省内同类专业的领头羊。

3 专业发展规划内容

3.1 推进校企对接

3.1.1 建立校企合作体系 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形成一套内容完整、制度明确、双方互惠的管理体系。加强与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确定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保证专业定位的准确性,使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实施等更适合企业的需求。

3.1.2 校企共建 与企业合作,聘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每年开展一定数量的岗位和职业资格培训,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提升专业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利用专业和师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技术难题。开展订单式培养,按照企业需求培养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学生,为校企合作企业优先推荐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2 探索系统培养

3.2.1 中高职联合办学 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延续与衔接,准确定位、明确重点,建立递进式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形成共享型教学资源库,改革评价办法,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每年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学生座谈,考评方式改革等方式进行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3.2.2 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事的工作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组织性和逻辑性,各个施工过程和工作程序都有着密切联系,原有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按照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以专业主干课程为建设主体,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内容研究,对课程重新编排、整合,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建立共享的教学资源,以此带动其他专业课程改革。

3.3 强化实践育人

3.3.1 实践课程设置 合理设置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健立实践环节考评体系,强化课堂教学与工程现场充分融合,满足专业实践能力要求。

3.3.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健全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保证基地的实训内容与专业教学要求对接,保证学生实训学时要求,确保实训期间学生安全。

3.3.3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成满足专业群需要,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管理规范、资源共享,有真实岗位训练和现场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实验实训场地的开放度,使专业师生能够更大程度的使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最大程度的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

3.4 转变培养方式

3.4.1 转变教学模式 探索符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继续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形成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开放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校企间合作,实现校企联合教学。深化“工学结合”机制与内涵,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资源,按照建筑施工过程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采用分时分段、集中教学模式,建设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增大实践教学比例,建设校内外建筑施工性实训基地,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实践性教学时空障碍。

3.4.2 转变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信息化一期的成果,将项目教学法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推进。信息化项目是辽宁省教育厅信息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结题。本专业在建筑施工技术信息资源库项目中是牵头部门,通过信息化一期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化教学经验,同时项目中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已经在学生中试用。

3.5 建设教学团队

3.5.1 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促进教师实践技能提升,深化校企合作,保证兼职教师水平,并建立专兼职教师考评制度,紧抓青年教师培养,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好的条件,建立有效机制推进校企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

3.5.2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会利用培训、选派和实践等手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教师考取全国注册资格和行业上岗证,力争在短期内使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水平达到精品专业“双师”标准。

3.5.3 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从社会上和企业中选聘既有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第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

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联系与技术合作,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专业的客座教授,建立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并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3.6 实施第三方评价 制定完备的第三方评价制度与管理办法,形成以行业企业为主的多主体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发展轨迹进行阶段性(五年)持续追踪,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适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建筑专业技术论文篇二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浅析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了专业建设的思路:形成“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建设完善集教学、实(培)训、开发、鉴定为一体的建筑实训基地;提升社会技术服务能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form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lternation of study and work and dual-card combination, construct the course system oriented by work tasks and work process, create double capability teacher, construct construction training base integrating teaching, training, development and identification, improve socio-technical service.

关键词: 建筑工程;工学;课程;实训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engineering;courses;practica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26-02

0 引言

我国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随着我国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现代化的工业与民用工程项目的建设,迫切需要大量既具有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并经过职业技能训练的从业人员,而通过高职技术教育培养人才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院自2000年开始设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并在建筑工程企业调研的专业岗位群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建筑工程建筑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具备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常用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力、建筑施工测量的能力、施工管理能力(安全、质量、施工技术)、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监理能力等,毕业生主要面向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计量计价及监理等工作等。在专业建设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专业建设。

1 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行专业建设,实现实践性、先进性和职业性的教学过程,分解从“阅读图纸→工程开工→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饰工程→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各个施工阶段的岗位技能,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与职业岗位标准有机融合,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性。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以“学”指导“做”,以“做”促进“学”,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的要求。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到操作性实验→应用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对接,以期最大限度与市场无接缝接轨。所培养的学生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项目造价员、质检员、资料员为就业岗位群。

下表为根据施工员岗位的工作任务,经综合分析确定施工员的岗位能力。

注:带★的岗位能力核心岗位能力.

2 构建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的支点,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方面。我院积极探索和创新课程建设模式,构建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为重点,以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基础,以构建课程标准和考评体系为保障,融“教、学、做”为一体,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我们大幅度修改各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教材,建立相应的试题库,将职业资格认证、工种技能鉴定等内容纳入教学,在高职毕业生中推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在满足学生考证、就业需要的同时也相应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我们的课程建设目标是建成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的课程1门、达到上海市精品课程标准的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6门,自编教材6门,125规划教材2门。

3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

3.1 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加强现有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鼓励教师在职学习、进修培训,提高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并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德国、加拿大等国进修培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与国际接轨。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拓宽师资引进渠道,加大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面向社会招聘优秀硕士研究生以及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

3.2 双师型队伍建设 加强现有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之尽快具备“双师”素质。有计划地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把行业和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不断引入课堂。

在复合型教师缺乏的情况下,理论教学由理论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由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或通过引进经验丰富的现场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聘请校外实训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

3.2.1 专业理论课教师 专业理论课教师应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完整的理论知识以及工艺知识,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与相关课程的配合关系、主辅关系,掌握好相近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进度、深浅度,要做到这点,要求教师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从不同角度完成对某一教学内容概念、原理及计算方法的讲解,并熟练地用以解决生产实际中的计算问题,做到各种教学内容的密切协调与渗透。

3.2.2 实训指导教师 实训指导教师要有较高的生产实习教学水平,准确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最优化的实训方案。实训指导教师既要有较高的问题感知能力与实施最佳教育方案的能力,又要有遵循学生思想品德与知识、技能、能力形成的规律,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能力。

4 建设完善集教学、实(培)训、开发、鉴定为一体的建筑实训基地

为尽早将我校建成发展定位准确、办学特色鲜明、品牌效应突出的职业教育基地,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全面提升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以建筑类专业为重点,兼顾相关专业的设施齐全先进、功能多样并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一体,具备社会技术培训与服务的区域资源共享,且在我校乃至上海市相关专业职业群的教学和技能培训中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的实训基地。

5 结束语

经过十年的努力,目前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成为上海市“重点”专业(085工程),已毕业学生千余人,在校学生三百多人,每年培养在职学生千余人,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部分学生工作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即成为就业单位的骨干。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力争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成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在全国高职类院校处于领先地位的重点专业。

参考文献:

[1]曹晔,邵建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J].职教论坛,2006(17).

[2]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0).

[3]王志洲刍议——工学结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建筑专业技术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