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全文汇总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
2016年10月24日-27日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八论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特稿,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新思想、新举措、新亮点进行系统梳理,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回答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的重大课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欢迎阅读。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全文
目录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新思想:把纪律刻印全体党员心上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管住嘴管住钱管出好党风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三】“打虎拍蝇猎狐”:铁腕反腐交出沉甸甸的成绩单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四】深化党内教育:让每个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五】百年政党赤子之心:在行动中树立理想信念标杆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六】强化党内监督: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七】完善党内制度建设:筑牢全面从严治党基石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八】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一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新思想:把纪律刻印全体党员心上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次提醒,“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在这一场“赶考”中,中国共产党从自身着手,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向人民做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庄严承诺,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这是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3年多来,我们党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本月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即日起推出“八论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特稿,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新思想、新举措、新亮点进行系统梳理,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回答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的重大课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作出庄严承诺。刚当选总书记,他就提出要坚持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党的建设篇幅最多,而且始终贯穿着一个明确的主题——从严治党。2014年12月,他在江苏考察时,更是在“从严治党”前面加上了“全面”二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绝非一时兴起,更不会半途而废。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从严治党正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向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拓展。
正如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所说,全面从严治党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塑灵魂,从小到大、从外到内,标本兼治、固本培元,勾勒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管党治党的实践逻辑。
守信仰 为党员干部“补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伊始就明确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为此奋斗。
革命年代,为了人民解放,冲锋在前,甘洒热血。
建设时期,为了百姓温饱,夙兴夜寐,鞠躬尽瘁。
改革阶段,为了群众小康,东奔西走,殚精竭虑。
他们并未考虑自我,心中始终装着“人民”。
这应该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初心”。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接受《中华儿女》杂志采访时就曾自问“初心”:“在第一步跨入政界之前,首先要在思想上弄清楚两个问题,这就是你要走的是什么路?你所追求、需求的是什么?”对此,他有清醒认识:一是要立志当“公仆”做大事。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二是在从政的整个过程之中,不要把个人的发展、升迁作为志在必得的东西;三是要有不怕艰难险阻,持之以恒干工作的准备。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2012年,就任总书记刚两天的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员干部问题的根源。这像是对“初心之问”回答的补充。他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习近平总书记不厌其烦地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讲党员的信仰、宗旨、理想。
他对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说,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他给省部级领导干部讲,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他向县委书记提出,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不断领悟,不断参透,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宗旨和理想信念是紧密联系的。坚守信仰、秉承宗旨、坚定理想信念的目的还在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他认为,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上,要把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作为衡量的标准。
精神上“缺钙”,会导致行动上“乏力”,进而影响党的肌体健康。
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要求强化党员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要举措。
改作风 中央带头“降虚火”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把党的优良作风继承下来、发扬下去,敏于行、慎于言,降虚火、求实效,实一点,再实一点。“全党看着中央政治局,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政治局首先要做到”。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3年多时间里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进行了考察调研,用实际行动引领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
进地震灾区,在四川芦山住临时板房;
走田间地头,在湖南湘西同村民一起摘柚子;
看邻里街坊,到北京大杂院关心居民取暖怎么办、上厕所远不远;
上边关哨所,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和哨兵一起执勤站岗;
……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他多次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走群众路线,也是他的一贯作风。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板桥的名诗《竹石》。习近平曾将此诗稍作改动,表达他的亲身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说:“7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同群众结下了较深的情谊,为成长进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正定县委有两辆吉普车,除了急事,他很少乘坐,总是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滹沱河两岸。他说这样既省汽油,又能联系群众。从滹沱河北到河南,是一片大沙滩,常常需要扛着自行车前行。当地老干部张五普回忆说:“那时我在西兆通公社任书记,他一个人来调研,骑一辆旧自行车,下自行车就和我握手。我问,‘习书记怎么你自己来了,你认得路啊?’习书记用衣袖擦一擦满头大汗,说,‘打听,我打听着就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他多次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来表达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决心和态度。
八项规定只是十八大以来改进工作作风的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他强调,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一抓会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下去,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
“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在不断增多,与党心民心也更加契合。
反腐败 全面惩治力求“三无”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不良作风的背后是腐败。党员干部的腐化变质,甚至于违法,都是从小的吃喝问题、人情问题、生活问题,从违反八项规定开始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他曾强调,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他向腐败宣战,展开了一场全面、持续的斗争。
“全面”体现在反腐“上无禁区、下无死角、外无后路”“凡腐必反,除恶务尽”。
习近平总书记反腐败的决心十分坚定:“对于腐败分子,不管职位高低,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真正做到毫不懈怠、毫不手软、毫不留情。”“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五年、十年、二十年都要追,要切断腐败分子的后路。”
据媒体报道,十八大以来,100多只“老虎”落马,1915只外逃“狐狸”归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定指标、上不封顶”。
“持续”是指反腐败要坚持“常”“长”二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要经常抓,长期抓。尽管现在反腐败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面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
据记者统计,从2013年5月十八届中央首轮巡视启动至今,中央已开展了十轮巡视,共安排130个组次,对200多个地方、单位进行了巡视。从2016年起还增加了“回头看”,为反腐败斗争又增添了一把“利剑”。
惩治的目的还在于预防。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腐败堕落深感痛心,“我们国家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而更多的还是我们倾注的精神和精力。”他提出20字好干部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求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
十八大以来,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日益完善。先后制定实施了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等一系列制度规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开展。集中清理超职数配备干部,集中清理裸官、档案造假等问题;党员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更加严格。制定和落实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制定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力图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习近平经常论述的话题。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日报》头版发表的政论栏目。2004年,他接连推出5篇文章谈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在《关口前移,惩防并举》和《努力把“不能为、不敢为、不想为”的工作抓实做细》两篇文章中,习近平认为,要预防和惩治相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他指出,应该着眼防范,强化纪律教育和事前监督,使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不讲责任,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清责任、落实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2015年2月,中央纪委首次专门通报履行“两个责任”不力的领导干部,传递出杜绝“好好先生”的信号。
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得到着力解决,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立规矩 扎紧党规党纪“铁笼”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
他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对于党的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思考良多。
党的规矩到底包括哪些?他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有了规矩、懂了规矩,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矩?他认为,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
怎么认识党纪和国法的关系?他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守法只是一个基本底线,而遵守和执行党纪党规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要坚持党纪严于国法,领导干部严于一般党员干部,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他表示,就要靠严明纪律。强调要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
如何让党员干部将党的纪律谨记于心?他说,“我们的规定不要搞得花花绿绿的,措辞很漂亮,但内容空洞。”
2015年10月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被不少党建专家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条例修订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将原有的10类违纪行为修订为6类;将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常态化……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十八大以来,党纪修订明显的变化是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现实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用制度措施加以解决,按照全覆盖--从严执行--更严要求的方向不断迈进。
据统计,3年多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至少55部,包括党章1部、准则1部、条例9部、规则6部、规定21部、办法9部、细则8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1/3。同时,出台第一部正式公开的党内“立法法”和备案程序,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一个五年规划,首次开展党内法规清理……若干个党史上的第一次,让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十八届六中全会又将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
党内法规制定完成不是“严”的结束,而是开始。
“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
“严格按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把执法和执纪贯通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字字铿锵,言犹在耳。“既然选择了当干部,就要自觉遵守当干部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党章等党内法规办,按党确定的干部标准办,按党的纪律办,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存在对干部进行苛求的问题。对干部要求严一点,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改进作风、管理队伍的基本着眼点。”
全面从严治党,只有新常态,没有休止符。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返回目录>>>>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二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管住嘴管住钱管出好党风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次提醒,“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在这一场“赶考”中,中国共产党从自身着手,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向人民做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庄严承诺,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这是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3年多来,我们党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本月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即日起推出“八论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特稿,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新思想、新举措、新亮点进行系统梳理,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回答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的重大课题。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时间回到三年多前。2012年12月4日晚7点,《新闻联播》的开场曲如约响起。全中国亿万电视观众随后听到了这样一条重要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八项规定”,从这一天起,成为了13亿中国人生活中一个占据了重要位置的特殊词汇,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重塑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利器。
“好作风”从政治局做起: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上率下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后来决定就抓八项规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块吃进去、消化掉,不要这吃一嘴那吃一嘴,囫囵吞枣,最后都没有消化。我们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一以贯之,步步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这样诠释制定“八项规定”的初衷。
“八项规定”的提出,体现了问题导向,它瞄准了党的作风建设中仍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很多党政干部看来,体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那些具体要求,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做得到。在互联网上,网友们的评价更直接:“八项规定,带劲、给力”。
“开山之作”,在媒体记者采访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如此评价“八项规定”。他表示,过去三年间,人们意识到,“八项规定”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不是一次走形式,而是许多改革的开始。
自“八项规定”开始,一系列抓作风的措施陆续出台。
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必须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继提出“八项规定”之后,反对“四风”也紧紧扭住了执政党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成为全党参与、全国关注的一件大事。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抓作风建设,首先就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近四年来,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从身体力行八项规定,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精神狠抓作风建设,形成了巨大的“头雁效应”。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上率下”的担当和决心,习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
“要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做起,从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做起,从高级干部做起,对党绝对忠诚,模范遵守党章,严格按党的制度和规矩办事,夙兴夜寐为党和人民工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都不破坏党的制度和规矩。”
……
行动是最有力的榜样。
近四年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农村、社区、工厂车间、港口码头、边关哨所……从赴广东考察工作时吃自助餐,到赴河北调研时吃大盆菜;从在河北阜平住16平方米的房间,到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住临时板房;从在湘西同村民一起摘柚子,到去北京庆丰包子铺排队点餐;从在陕北梁家河用自己的钱为乡亲购买年货,到在长白山下的田间地头关心农业生产,习近平深入基层,心系群众,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为民情怀。
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从参观展览沿途不封路,到轻车简从调研基层;从亲自动手撰写发言提纲,围绕作风建设进行自我反思和剖析,到深入联系点实地考察基层情况面对面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其他常委同志还结合分管工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分管部门、地方、单位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党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指出。
三年多来,中央政治局带领全党落实八项规定、破除“四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努力,向13亿人民群众,特别是8800万党员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只要抱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四风”除得了,饭局推得掉,酒瓶可以离手,家庭可以回归,套话可以不说,官气可以变少。
时至今日,党风政风明显转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同频共振、上下一心的良好局面,越来越多的群众发出“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的赞叹和感慨。
“抓常、抓细、抓长”:紧盯重要节点 通报曝光力度不断加大
今年9月5日,中央纪委首次通报五起执纪审查中发现的中管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披露了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阳、吉林省原副省长谷春立、浙江省宁波市原市长卢子跃、安徽省原副省长杨振超、河南省洛阳市委原书记陈雪枫等已落马的五名省部级干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等问题。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指出,这些典型案例再次表明,党员领导干部腐败堕落往往是从不正之风、享乐奢靡开始,从“四风”上打开缺口。
“四风”问题积习甚深,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作风建设的症结,强调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并指明了具体道路和方法。
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要求,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作为纪律审查重点,通过抓重要节点、抓具体问题、抓通报曝光等一系列措施,一抓到底。中央纪委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1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的1366天里,约14万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查处,约18.7万名干部被处理,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约9.1万人。2013年初至今,仅中央纪委就公开通报曝光了18批次、106起典型问题。
与此同时,无论是街道干部、普通村官,还是国企高管、省部级官员,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违纪问题都一视同仁,点名道姓严肃查处。
2013年12月,中央纪委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其中,通报披露,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严重后果,经中央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中央批准,给予付晓光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付晓光也被舆论形容为十八大以后第一个因违反“八项规定”被“断崖式”降级的省部级干部。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已有至少15名省部级干部因违反八项规定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端午抓公款购买粽子等节礼、中秋抓公款购买月饼等节礼、春节抓公款购买爆竹等年货节礼……近四年来,每到重要时间节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早研究、早部署、早提醒、早警示,通过下发通知、督导检查、公开监督举报方式等,持续释放纠正“四风”的强烈信号。中办、国办、中央纪委等部门也会印发通知,强调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决杜绝“节日腐败”。此外,2014年4月起,中央纪委启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每周通报制度,每逢重要节日,中央纪委网站都会开通每周通报专区,连续几周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为什么我们要抓景区会所、送节礼、送月饼、送贺年卡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事情?为什么要抓办公用房、公车配备、出差餐饮等问题?就是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用朴素的话语深刻阐明了抓党风必作于细的道理。
每个案件信息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发布,都是一次强烈震动和震慑,有力地传递中央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在监督执纪问责细与严的氛围下,“不敢”的态势日益强化,“不能”的局面初步显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深入人心。
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持续打造党的建设亮丽名片
“勤俭节约、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艰苦朴素是党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提炼形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本色。我们刚刚解决温饱、过上小康生活,决不能未富先奢、滋长享乐主义。”201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到天津调研时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狠抓党风建设,促进民风转变、移风易俗,推动社会风气健康发展。
十八大以来,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作风的转变正向纵深推展,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改进。广大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和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明显转变,“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的情况少见了,“开公家车,省自家油”的情况缩减了,大多数干部觉得解脱了、身心舒畅,家庭也有亲切感了。
“得益于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我终于有空去学校给儿子开家长会。”海南省一名基层干部动情地说,“干好工作是我的责任,当好父亲同样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终于从桌子上、酒杯中解放出来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天天赶场子、陪喝酒了,与家人吃饭的时间多了,感觉身体也健康了许多。”安徽省一位处级干部不无感慨地说。
“上面来的检查减少了至少两成,公务接待费用降幅近30%。”对于公务接待的变化,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肖田乡党委书记张木强深有体会,乡里不再疲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检查,干部们也得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民生工作上。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风是关键,社风民风是风向标。党风决定民风,民风影响党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传染性强,不仅党内有,全社会同样存在,党员干部身上的不正之风影响到民风,社会上讲排场比阔气、高档消费一掷千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奢靡之风也对党风产生不良影响。党风正,则民风淳朴。
借着“八项规定”的“东风”,节约成为全社会新风尚,奢侈品不再走俏,餐饮行业迎来了转型潮,请客送礼不再追逐“时髦”了。长期治不了的高价烟酒、高价月饼、高价花卉、高价宴请、高价娱乐,逐渐销声遁迹;隐藏在公园、景区内的高端会所也纷纷朴素转身、还景于民。
“八项规定也好、反腐败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治理社会和人心中的雾霾,慢慢让社会风气和人心内部云淡风轻。”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感概,“我们一家回江苏,晚上在饭店吃饭,第一次点了螃蟹。以前这么多年我们家下馆子从来没点过螃蟹,太贵了,贵得离谱。现在呢,4两的螃蟹一只才38元。桌上,老人都在聊,‘反腐让价格变成老百姓能接受的了’。”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中旬,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问卷调查显示,69.4%的受访者表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近4年,社会风气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也有不少受访者表示,中秋、国庆期间,身边仍存在“四风”问题。
当前,在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之下,一些“四风”问题在面上有所收敛,但并没有绝迹,出现了各种隐形变异:舌尖上的腐败变出“新花样”、车轮上的不正之风换上“新马甲”、人情上的不当往来用上“新神器”、公款旅游上的规避有了“新对策”、福利待遇滥补滥发采用“新招数”、婚丧嫁娶上的大操大办使出“新办法”……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正如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作风问题最容易反弹,如果不紧紧抓住,一些已经初步压下去的问题很可能死灰复燃。经过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蔓延的态势得到遏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其中很多还停留在治标的层面上,病原体并没有根除;还有一些是因为不敢才有所遏制的,不能、不想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
“要睁大火眼金睛,任凭不正之风‘七十二变’,也要把它们揪出来,有多少就处理多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坚持坚持再坚持,把作风建设抓到底。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党的目标就是要坚持、巩固、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使作风建设成为党的建设一大亮点、一张名片。
返回目录>>>>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三
“打虎拍蝇猎狐”:铁腕反腐交出沉甸甸的成绩单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次提醒,“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在这一场“赶考”中,中国共产党从自身着手,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向人民做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庄严承诺,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这是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3年多来,我们党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本月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即日起推出“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新思想、新举措、新亮点进行系统梳理,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回答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的重大课题。
不得罪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严肃查处腐败分子。
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老虎”“苍蝇”一起打、猛药去疴刮骨疗毒、反腐没有“铁帽子王”、“塌方式腐败”等新提法,伴随着反腐败的雷霆之势,伴随着一桩桩案件的查办,从高级领导干部,到街头巷尾,人人熟知。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对于打掉的“老虎”“苍蝇”,党内形成震慑,群众拍手称快。即使是总想用反腐败问题来拿捏我们的西方国家,也对中国共产党敢于向腐败亮剑表现出佩服。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的反腐成绩明显。日本《外交学者》杂志文章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领导人对于反腐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反腐事业必将取得成功。
密集“打虎”全覆盖 中国反腐无禁区
提起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人们感受最鲜明的莫过于案件查办。
2012年12月6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李春城是十八大后首个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反腐领域“打虎”的序幕也就此拉开。
紧接着的2013年,刘铁男、倪发科、王素毅、蒋洁敏、李东生等一批部委和地方高官落马,案件查办“零容忍”态势明显。一些所谓“禁区”和“惯例”的打破,则在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反腐败的认识。2014年7月29日,官方发布消息,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消息一出,“刑不上常委”传言就此打破。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员文章明确表态:谁都不要心存侥幸,计算“不出事”的概率;谁都不能藐视法纪,存有进了“保险箱”的幻觉。
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均印证了党报这一论断。
2015年7月24日,中央纪委发布消息,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周本顺是十八大以来首个在任上落马的省委书记。
2015年10月,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央纪委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人民日报记者在文章中写道:“一次性确认开除10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党籍,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充分彰显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
2015年11月,中央纪委网站在不到24小时之内先后通报上海市委原常委、副市长艾宝俊及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被查的消息。随着这两位京沪官员的落马,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省份均有省级官员被查处,反腐地图实现全覆盖。
“打虎”的节奏并没有到此戛然而止。2016年9月,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央纪委发布了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的消息。
一组来自中央纪委的数字显示,十八大以来查处高级干部的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的31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8人;2014的数字分别是68人和 30人;2015年的数字则是90人和42人。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央纪委案管室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无论是立案件数、处分人数还是审查中管干部人数,都在前两年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均创改革开放以来同期历史峰值,其中,11个省处分人数增幅超过50%。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依据公开发布的信息统计,三年多来已先后有100多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落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已有10名中央委员、13名中央候补委员接受组织调查,“打虎”成绩斐然。
一批重大案件的查办,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反腐的坚强决心。湖南衡阳贿选案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67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9人;四川南充贿选案全部477名涉案人员受到严肃处理;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共有7名省部级官员被查处。
今年9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临时召开第二十三次会议,依法确定辽宁45名全国人大代表因拉票贿选当选无效,涉案的523名辽宁省人大代表也已全部辞职或被罢免。一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出现这种情况,新中国历史上还不曾有过,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令人触目惊心。对案件的果断查处,再次体现了党中央在惩治腐败问题上的坚决态度:不论涉及什么人,不论涉及多少人,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
零容忍“拍蝇”不手软 清理群众身边的腐败
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近年来,在高压反腐的态势下,仍有一些“苍蝇”潜藏于群众身边,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
“送钱就通水,送少了就断水”,被称为“亿元水官”的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用公权力念起了自家“生意经”。据报道,办案人员在其家中搜出现金上亿元,黄金37公斤,在北京和秦皇岛等地房产手续68套,贪腐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北京动物园原副园长肖绍祥,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工程款及拆迁款、虚开发票等手段,贪污1400余万元,此外还有800万元财产无法说明合法来源。
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土地征用与整理一部原副主任科员黄华辉因分管土地征收、拆迁安置、土地收储、旧村改造等核心工作,通过多种手段暗箱操作,短时间内敛财高达人民币8891万元。
“‘苍蝇’有‘老虎胃’”“硕鼠虽小,危害极大”,这些形象而又具有讽刺意味的话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小官贪腐的特点、危害。杜绝“小官巨贪”,需要反腐“抓小抓早”。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了基层反腐力度。
2015年1月,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作出部署,要求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4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着重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生冷硬推、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欺压百姓等“四风”问题,严肃查处小官巨腐等基层腐败问题。5月初,中央纪委专门印发《2015年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要点》。
2015年6月1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持续每月通报曝光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形成持续震慑和警示作用。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中央纪委先后16次共通报1884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数据显示,专区仅开通6个月,就点名道姓通报1355人,其中527人移送司法机关。
此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活动治理基层腐败问题,对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与民争利、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等典型问题快查严处。
例如,山西省开展“以群众举报乡村干部腐败为切入点,集中解决群众信访诉求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乡镇纪委立案和处分数量同比均增长150%以上。
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五级联动监督平台也是获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的主渠道。在近1400个乡镇(街道)和1万多个村(社区)设立群众诉求工作站(点),实现省、州、县、乡、村的机制联动、信息联动、办理联动,共同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随着基层反腐败力度的持续加大,反腐行动在多条战线铺开,以零容忍之势大幅清理腐败分子。党的纪律和监督真正落到了实处,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更多的反腐成果。
海外“猎狐”追逃追赃 天罗地网消灭“避罪天堂”
“不能让国外成为一些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5年、10年、20年都要追……” 这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
承诺很快转化为雷霆行动。人民看到,一张惩治腐败的天罗地网迅速撒向全球:
2014年,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设立国际追逃追赃办公室,建立起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协调机制;中央纪委设立国际合作局,公安部开展“猎狐2014”专项行动;
2015年,由多个专项行动组成的“天网行动”启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捕一批腐败分子,清理一批违规证照,打击一批地下钱庄,追缴一批涉案资产,劝返一批外逃人员”。同年,中国发布百名外逃人员红色通缉令;
到2016年,“猎狐”、“天网行动”持续进行,中央相关单位、各省区市和驻外使领馆已全部建立追逃追赃协调机制。
中国还通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多边框架开展国际追逃追赃合作。
战鼓擂响,势不可挡。曾经“逍遥”的外逃贪官或无处藏身,或四面楚歌如惊弓之鸟,纷纷归案。
2014年12月22日,辽宁省凤城市原市委书记王国强回国投案自首。王国强是十八大以来公开报道的第一个由美国回国自首的外逃官员,媒体称之具有“重大的突破和示范意义”。
“红通”百人名单中的“二号人物”、“亿元股长”李华波出逃新加坡之前曾留下了三封书信,详细讲述了自己内外勾结、私刻公章等具体作案手段。出境后,还给有关负责人打电话,告知对方自己“搞”了很多钱,现人已在国外。嚣张、挑衅,李华波的贪婪和猖狂令人震惊。2015年,在公安部的协调下,新加坡方面取消了李华波的永久居留权。同年5月9日,李华波被遣返回国。逍遥法外的企图,也成了一枕黄粱。
到2016年10月5日,涉嫌贪污犯罪逃亡海外三年的“百名红通人员”张大伟回国投案自首,“百名红通人员”已有超过三分之一落网。
2016年9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蔡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2014年以来,我国已从70余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1915人,追赃金额74.7亿元。
此外,今年归案的17名“百名红通人员”,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外逃贪官比较集中的西方发达国家归案的占总人数的约7成,相比去年有大幅突破。
随着这些外逃贪官的归案,他们在所谓“避罪天堂”的真实生活,也经由媒体报道逐渐浮出水面。外逃的日子不仅没有想象中的“逍遥”,相当一部分人的日子可以用“悲惨”来形容,有人甚至遭遇了“大王叫我来巡山”的窘境。
“出逃四年来,每天提心吊胆,晚上经常惊醒,梦见有公安来抓,又恍惚觉得已经身处国内的牢房里。”李华波在机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父亲过世我都没能回来,非常对不起他。老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四年没见面,我很想念她。
王国强在忏悔录中回忆,“在美国买治病的药都需要处方,都需要持护照才能见到医生。我们宁愿病死,也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那可真叫一个惨呀。”“整日不敢出屋,靠面包果腹,白天只能像犯人放风一样,在不足十平米的斗室里转圈踱步。”
河南省沁阳市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原经理徐国旗涉嫌贪污,于2013年5月携妻带子潜逃至缅甸。刚到当地就被一个武装组织逮到,被迫背着枪巡山,吓得胆战心惊,生怕擦枪走火。钱花完了,徐国旗只好潜逃回国,在一个彩印厂打短工,每月只挣1000元出头。明知老板给的工资少,也不敢吭声。2015年5月15日被抓获归案后,徐国旗表示,“我不会跑。跑了两年,确实太累了!”“现在我虽然身在牢里,但紧张的心情已经放了下来。人的生命很短暂,与其这样逃亡,不如早点回来,重新做人,开始新的生活。”
天涯海角,虽远必追。三年多来,一大批外逃腐败分子或回国自首,或被缉拿归案,“不敢逃”的氛围初步形成,也向全世界释放出中国一追到底的坚定决心。
不做“太平官” 反腐败没有“休止符”
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直言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他说,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是选择做“太平官”还是选择担责任,总书记毅然决然。他指出,我们不是没有掂量过,但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期待。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反腐败问题做出论述——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关于二〇一三年上半年中央巡视组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时,习近平说:“不管级别有多高,谁触犯法律都要问责,都要处理,我看天塌不下来。”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有的人认为反腐败是刮一阵风,搞一段时间就会过去,现在打枪,暂且低头;有的人认为反腐败查下去会打击面过大,影响经济发展,导致消费需求萎缩,甚至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反腐败力度加大扯在一起;有的人认为反腐败会让干部变得缩手缩脚、明哲保身,不愿意干事了;等等。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出访美国期间,习近平在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大力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就是要顺应人民要求。这其中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
……
这些重要论述,均在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阶段和节点,起到了厘清思路、阐明方向的指引作用。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三年多来,在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勇气,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强力正风反腐,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获得感。
新四军老战士、著名音乐指挥家曹鹏说:“不坚持反腐败,我们这些老革命真的不放心。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那份报纸我已经珍藏起来了,这是非常珍贵的文件。作为一个老党员,我非常高兴党中央反腐败能有这么坚决的态度和决心。”
“我们党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的。”2014年7月,著名作家二月河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2015年,国家统计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5%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中国社科院一个问卷调查显示,93.7%的领导干部、92.8%的普通干部、87.9%的企业人员、86.9%的城乡居民对中国反腐败表示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
中国反腐行动同样赢得了国际社会尊重。欧洲委员会前副主席皮埃尔?德福安在中纪委网站的访谈中表示,他认为严格的程序使“老虎苍蝇一起打”成效显著。中国为公众通过社交网络和网站进行举报提供机会,这对那些受到腐败诱惑的人能够发挥非常有效的震慑作用。
印度中国研究所副主任郑嘉宾认为,空前规模的反腐行动,不仅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决心,也让世界对中国共产党产生新的期待。
三年多来,中国在不断总结反腐败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有针对性地提出“治本”方案。反腐败的目标不是抓几个贪官、查办几个大案,而是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过去形成了这么一种现象,就是不到违法的程度大家都可以‘包容’、‘宽容’,到了违法就由他去吧。这是对党和干部不负责任的表现。”“出问题的人之前就会有迹象,为什么不及时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问题呢?这就需要把纪律挺在前面。”
各级纪检机关在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也在积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业,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破解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局面。
三年多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反腐败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利店”,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也不是有头无尾的“烂尾楼”。只要有腐败现象存在,反腐败就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
返回目录>>>>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四
深化党内教育:让每个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次提醒,“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在这一场“赶考”中,中国共产党从自身着手,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向人民做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庄严承诺,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这是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3年多来,我们党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本月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即日起推出“八论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特稿,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新思想、新举措、新亮点进行系统梳理,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回答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的重大课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执政大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强调自我革命、强化自身建设。
“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如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
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自我教育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勇于和善于通过党内经常性教育实现全党在认识与行动上统一的党。
中共95年:党内教育从未停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中明确规定:“超过十人的应设财务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一人”。其中,“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就担负党员教育宣传工作。
中共六大通过的党章明确对党支部的任务做出规定,把“征收和教育新党员,散布党的出版物,在党员及无党工农中进行文化和政治教育的工作”作为三条基本任务之一。
1941年,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问题,我们党发动了延安整风运动。“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关于党内经常性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行了着重阐述。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全党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刘少奇提出要在全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如果埋头到这些实际工作中去,不加强政治学习,不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那就有危险性,就会脱离政治,脱离基本理论,使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后,党内教育得到了更为突出的重视。邓小平同志清醒地告诫全党,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要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如果抓不好,党和国家确实有可能发生“改变面貌”的问题。
进入新时期,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同志和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对党内经常性教育进行强调和发展,党中央先后在全党进行“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面向全党,对加强党内经常性教育进行持续性的部署与安排。
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就掷地有声地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自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严格推进党内教育、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幕开启。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触及灵魂的政治洗礼
在2014年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中,曾经披露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村里缺水,全村人凑钱建水塔还缺8万元,村支书拿着写好的报告,上门找县水利局长向组织求援。不成想,局长拿起报告就砸在支书脸上,“你们乡里书记都死了?村里的支书怎么能直接来这儿!”支书捡起报告,边哭边走,回村召开村民会:“我们以后不靠共产党了。”这真实反映了在党内长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已严重疏远了党和群众的关系,败坏了党风政风。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同敌人作斗争,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的保护和支持,党执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在兰考同干部群众座谈时,向全党抛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针对党内长期存在的作风垢弊,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开来。
“不要试点,我们先干。我们就是试点。”2013年6月22日至25日召开专门会议,活动首先从中央政治局开始。政治局委员用了6个半天时间,从听取中央八项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和对中央政治局加强作风建设征求意见情况的汇报,到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发言、对照检查自己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并讨论研究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和制度,每个环节一步不落。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从强调要“领导带头”到要求“坚持开门搞活动”;从“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到“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中央领导同志全程亲力亲为、率先垂范。
跨越一年半,改变已然深刻地发生。
这是一次触动心灵的“思想整风”,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受到洗礼,精神上补了“钙”,铸牢了群众观点,站正了群众立场;
这是一次直击要害的“刮骨祛毒”,“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舞台上的奢华”“会所中的歪风”……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无所遁形;
这是一次深入骨髓的“破旧立新”,中央相继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公务用车改革等一系列制度,制度“笼子”越扎越牢。
教育实践的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
“为何有规范的身份证明,却要让老百姓来回奔走盖章?@民政部”、“电视上医药广告铺天盖地,而且绝大部分都夸大其功效,为何屡禁不止?@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这些是人民网“群众留言板”26万条网友留言一些代表。
教育实践活动中,其中2万多条“群众留言板”留言被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分批转送至中央纪委、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100多家单位。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对照检查材料中,群众留言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参考,北京、云南、工信部等近20个省区市和单位通过人民网进行公开回复。
“没想到中央的措施这么给力,没想到一些‘老大难’问题解决得这么快,没想到一年半来的变化这么明显。”群众的反应最说明问题。
事实证明,这场直抵人心、触及灵魂的“政治洗礼”,自始至终抓住党的建设关键问题,自始至终顺应群众热切期盼,向实处使劲、往细处用力、从严处较真,在党的建设史上书写了厚重的一笔。
“三严三实”:实干兴邦的决心勇气
“如果组织上管得严一点、群众监督多一点就感到受不了,就要‘为官不易’,那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一点,要向广大干部讲清楚。”“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
在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为教育实践活动之后的党内教育再次“点题”,一场涤心正魂、净化筋骨、淬炼意志的党员干部作风革新随即在全国开展。
2015年4月,重点面向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践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主题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式启动。
对于如何做到“三严三实”,总书记以身示范、语重心长。
“我在正定时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经常提到五六十年代福建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
专题教育启动后,全国各地各部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讲党课,围绕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服从和维护大局、遵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秉公用权和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查摆,撰写了发言材料。
各级领导干部以三次专题研讨深化学习教育,以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反思查摆不严不实问题,以建立“问题清单”促进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按照中央部署,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挖了党员干部思想“根”处,党风政风为之一振、社情民风为之一新,以高压态势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建立整治“为官不为”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践行“三严三实”情况,讨论研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措施。
交流讨论、思想碰撞、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央政治局委员逐个发言,讲认识、谈体会,摆问题、查不足,出主意、说措施,专题民主生活会自始至终严肃活泼。
这是党中央从审视自身做起,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决心;是党中央率先垂范接受政治检验,为全党树立标杆的勇气。
实践证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经过近一年的集中开展,激发了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有力推动了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等各项工作,也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我们党管党治党、实干兴邦的决心和胆识。
“两学一做”:思想建设的全党接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续推动党内教育,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于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党内教育并不止于领导干部,如何将党内教育由中央延伸至基层,有“关键少数”领导干部逐步延伸至全体党员?如何构建党员教育由“一阵风”转向经常性、由“运动式”转向常态化、由阶段性转向“终身制”的一种新常态?
先抓少数、迈向多数,道出党内教育“无空白”。治党需要从严,而更关键在于全面。
2016年2月,中央发布《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要求在全党范围内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
将集中性教育转变成日常性教育,将思想政治建设融入日常学习教育中,以“学党章党规”强化党员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以“学系列讲话”增强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做合格党员”提高党员自我修养和道德品格,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
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道出党内教育“动真格”。
“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运用“三会一课”等党的经常性制度进行严格、深入的学习,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针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安排。抓住问题不放松、抓住整改动真格,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履行好党章赋予的权利与义务、严格遵守党纪和党规。
今年七一,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全党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时代强音。
不忘初心,才能发奋前行。“汛情吹响集结号,党组织先顶,我是党员我先上!”2016年汛期,全国26个省份遭遇洪灾,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铿锵誓言,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9月15日,正逢中秋佳节,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福建。宁德古田县庄里村村支书周炳耀为保护村民人身财产安全,在抢险时不幸遇难。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周炳耀体检报告写明他长期患有腰伤,而家中钱包仅剩29.5元……
湖北鄂州东沟镇71岁老党员胡必松,主动请缨,带着10多位老党员站在齐腰深的杂草和树丛中,挥汗清障除草,坚守在一线。村主任陈建军2天2夜与党员们战斗在一起,而自家丰收在望的湘莲浸入水中,损失3万余元。“只要村民们的农田和鱼池保住了,我自家损失点没什么。”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通过“学”与“做”,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锤炼党性,坚守初心。每名共产党员铭记身份、牢记誓言,时刻对照“四讲四有”,检己修身,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的前进号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8800多万党员,如何持续让其保持机体健康和旺盛生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让党内教育落地生根?这是新时期面临的又一突出问题。
今年6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给出了答案,他发出号召:“全党同志都要行动起来,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出贡献。”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10月24日至27日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还将进一步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
这是党中央向8800万党员发出的自我检视的新要求,是一次全党上下进行着的党内教育的再启程、再出发。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不能搞假大空”,如果党内生活变得虚无化、随意化、庸俗化,我们就要时刻面对“政治立场”的危机,面对“随波逐流”的压力,面对“腐败脱落”的诱惑,这又何尝不是全党继续前进时一种沉重枷锁?
面向未来,全党只有继承优良传统,继续用好长期以来党内教育和实践中形成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坚决地坚持下来、严格起来,始终保持不断强化党内教育、淬炼党性“炉火”的温度,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
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党的建设只有进行时永远没有完成时!
我们正进行着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党需要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为信念的党员干部,前赴后继、永不停歇,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全党同志只有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不断通过严格的党内教育,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保持党的纯洁性,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坚如磐石!
返回目录>>>>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五
百年政党赤子之心:在行动中树立理想信念标杆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次提醒,“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在这一场“赶考”中,中国共产党从自身着手,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向人民做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庄严承诺,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这是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3年多来,我们党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本月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即日起推出“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新思想、新举措、新亮点进行系统梳理,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回答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的重大课题。
理想,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信念,指引着追寻的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中国共产党人,以理想信念为“精神钙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密码”。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全面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理想信念集中“补钙”,8800多万共产党人不断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定的理想穿越历史的荣光,照亮在每个共产党人的心田,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温水煮青蛙”警醒党员干部 理想信念要拧紧“总开关”
“你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
习近平曾用4个半天时间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纪实,他一边听一边记,不时插话询问。
“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就死去了。一个人也是如此,职务升迁了,生活变好了,信念就可能慢慢消失了。如果你自己不去自我警醒,我们作为一个党不能去自我警醒,那么谁还能叫醒你呢?”
这则家喻户晓的典故引出的历史性一问,意味深长。习近平用“温水煮青蛙”告诫党员干部警惕理想信念的动摇与丧失。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改革进入“深水区”,多元思想互相碰撞,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习近平作出重要论断。
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
回顾习近平的自身经历,对于“理想信念”的思考从青年时期便开始扎根。当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到陕西梁家河村插队,他和村民们一起住窑洞、干农活,挑粪拉煤、拦河打坝,度过了7年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
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下:“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晌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
多年之后,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演讲时,仍回忆起那个时刻。“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党的思想建设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多次重要讲话中把“理想信念”放在首要位置阐述,并有着令人极其印象深刻的鲜明表达。
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首次提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他形象地说,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巧用一个字,就把‘理想信念’这个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拉近了与每个人的距离,加深了对坚定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认识。”中央党史研究室办公厅副主任王相坤撰文评论。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举行。
“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在讲话中七次提到“理想信念”。他用坚定有力的语气宣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当下,如何坚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如何为理想信念集中“补钙”?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三年多的时间里,始终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激浊扬清,固本培元。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加强党性修养,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思想建设始终紧抓不放。一次次理想信念的集中“补钙”“加油”,扶正祛邪,强筋壮骨,练就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
“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在传承中实现“中国梦”
“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
他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
这则讲述陈望道的故事,刊登于《人民日报》的《信仰的味道》,打动了无数人,引发了人们对理想信念的深入思考,勾起了对革命先烈“愿消天下苍生苦”为理想而献身的无限追忆。
回眸习近平考察革命圣地的“红色足迹”,十八大以来,遍及河北西柏坡、山东沂蒙、福建古田、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等革命老区。
2013年7月,河北,西柏坡。站在九月会议旧址前,习近平神色凝重,目光穿越历史。他表示,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他谈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2016年2月,江西,井冈山。在陈列室和忠魂堂,习近平对着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的照片深情凝望。他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重走红色革命路,也成为许多年轻人青睐的出行路线。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三位年轻人历时11天,跨越5省区,行程1.4万里,用脚步去感知先辈们的无畏、牺牲和信念。通过这样的追寻,他们透彻理解了“坚定的信仰会让人无所畏惧”,他们深刻感受到“不要忘了来时的路,不能忘了远去的人” 。
从中共“一大”到 “十八大”,中国共产党,这个成立时只有几十人的党,从嘉兴南湖红船出发,冲破黑暗笼罩,用了不足百年的时间,将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建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中国共产党,也已经成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
《复兴之路》展览厅,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把人们带回了近代以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习近平在参观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写下:“坚定理想,就是共产党员既要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又要有为今天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中国梦”作为“今天的事业”,作为共产主义理想的阶段性目标,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当前最朴素的理想信念。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面对梦想路上的荆棘和坎坷,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中央深改组成立以来,召开28次会议,审议172份改革文件。只有不断坚定理想信念,遇到困难,不畏惧、不妥协退缩,才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此刻,传承红色基因的共产党人,怀揣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坚定的信仰书写在复兴之路上。
“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 在担当中树立理想信念标杆
冬日的山城,寒气中和着丝丝暖意。
习近平今年1月在重庆调研,“理想信念”的建设是他特别强调的问题之一。
“不能把理想信念只当口号喊,严格纪律规矩必须架起高压线,依法办事才能正确用权,求真务实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树立起让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理想信念标杆。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理想信念的坚守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一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否不含糊、不退让,体现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能否不随波逐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举动。
实际工作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理想信念的坚守都离不开行动上的担当。
习近平曾多次“点赞” 一位县委书记。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讲到,“我经常提到五六十年代福建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
什么样的领导干部能被当地百姓奉之为“公”?
正是因为谷文昌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当组织要求他去条件艰苦的东山时,他能无条件服从。以“不制服东山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决心,带领当地群众战风沙、斗干旱,种下一片木麻黄。
正是因为谷文昌有着行动的担当精神,谷文昌冒着政治风险,提出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的建议,对这些家属,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平等对待。一项德政,赢得十万民心。
反之,缺乏担当精神的理想信念,就会造成精神上的“缺钙”,犯上“软骨病”。《人民日报》曾刊发评论,尖锐地批评:“一些人沉溺于眼前的物质享乐,抛弃了远大理想,开始追求特权、贪图享受,把奉献、利他的精神,和日益富足的生活条件对立起来;一些人精神空虚,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一些人信念动摇,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开始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
缺乏担当精神的理想信念,还会导致“为官不为”现象的产生,“懒政”、“怠政”,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思进取、碌碌无为,贻误发展时机。对此,200多个中央单位和省区市列出“懒政”、“怠政”具体表现,对“为官不为”亮剑,对“廉而不勤”问责,逐项深入整治。然而,从根本上讲,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乃是治本之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进理想信念建设,要在思想和灵魂上动手术,往思想熔炉中持续添火,打好信念之铁、炼出意志之钢;加强理想信念建设,要持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精神家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只有将“四种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转变为全党的自觉行动,不断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落地见效。
习近平曾说:“我们党现在已经90多岁,马上要进入百年了。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这颗赤子之心,源自理想,源自信念。
国内学者指出,中国的辉煌与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分不开;国外友人赞叹,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普通的党,而是一股“思想飓风”。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撑起行动的风帆,正昂首向前再出发。
返回目录>>>>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六
强化党内监督: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次提醒,“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在这一场“赶考”中,中国共产党从自身着手,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向人民做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庄严承诺,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这是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3年多来,我们党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本月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即日起推出“八论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特稿,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新思想、新举措、新亮点进行系统梳理,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回答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的重大课题。
【图解】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重拳频出
“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对于从严治党来说,不论是纪律建设、作风建设,还是反腐败斗争,都离不开有效的党内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新战略新举措。发挥利器作用,巡视工作越加规范;创新组织制度,推进纪检机构全面派驻;加大问责力度,推动“两个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上重拳频出,形成了一系列的长效机制,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
扎实推进巡视全覆盖 利器作用日益凸显
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巡视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截至2016年10月,中央巡视组完成了十八届中央第九轮巡视,第十轮巡视反馈情况也已全部公布。前十轮巡视,共巡视213个单位党组织。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中,一半以上是根据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查处;苏荣、白恩培、万庆良、武长顺等腐败分子纷纷落马;山西塌方式腐败、衡阳人大代表贿选案等都是经巡视发现;仅2015年,巡视组累计受理各类信访12万余件次,发现了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3000余件、“四风”突出问题400余件,督促查处450余名非中管干部违纪违法问题……
2016年是完成巡视全覆盖任务的决胜之年。截至今年8月份,中央一级巡视全覆盖任务已完成近8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14年7月,十八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实现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2015年6月,第七轮巡视,实现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全覆盖;2015年10月,第八轮巡视,实现对中管金融单位的全覆盖。
今年以来,中央先后启动了两轮巡视,其中包括对辽宁、安徽、湖南、山东、天津、江西、河南、湖北等8省份进行“回头看”。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首次开展“回头看”。所谓“回头看”,就是再巡视,是“回马枪”。这一枪,要点中要害、枪枪见血。
10月1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的天津、江西、河南、湖北4个省市巡视“回头看”的反馈情况。目前,参与巡视“回头看”的8个省份中,辽宁、安徽、山东、天津均有省部级的“老虎”落马。
“中央巡视组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学好党章党规党纪,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一届任期内巡视监督全覆盖的目标。”今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在第十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发出动员令。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巡视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巡视这柄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历经砥砺,定能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实现派驻全面覆盖 让监督无处不在
2014年12月,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委在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等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设7家派驻机构,监督50多个部门和单位。这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上是首次,具有里程碑意义。
派驻监督,作为中央纪委纪律检查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就是党内监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这是党内监督体制的重大改革,体现了所有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管党治党思路。
中央和国家机关权力集中、地位重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中枢作用。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权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灯下黑”。强化党内监督,首先要把中央和国家机关管好。
2016年1月,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的通知。中央决定,中央纪委共设置47家派驻机构,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
全面从严治党,再次迈出坚定步伐。
不论是新设7家中央纪委派驻机构,还是在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在党的历史上均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气魄。
党的十八大以来,派驻机构按照中央纪委要求,聚焦中心任务,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取得一定成效,但还远未到位,必须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把“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发挥出来。
“抓紧完成中央纪委派驻全覆盖后续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把班子配强,把干部选好,把工作机构调整到位,做好调整中的工作衔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制度。”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王岐山对派驻工作提出要求。
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重要制度安排,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支撑。更好发挥派驻监督的“前哨”作用,必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落实“两个责任”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党内监督,必须强化责任界定和责任追究。责任不清,监督就没有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
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意义。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党委、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同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巡视工作汇报时又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情况列入巡视监督内容。2016年1月召开的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用具体案例强调了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性:中央纪委通报河南省委查处的新乡市委和市纪委原主要负责人履行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力等一批问题,释放了有责必问、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王岐山同志也多次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提出明确要求。2014年4月至5月,王岐山一个月内先后6次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强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牛鼻子’”王岐山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调研时强调。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牢牢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从严管党治党,全党上下共同努力,“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主体责任就是党委(党组)直接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成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能否真正落实,关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两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出台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办法和细则,结合各自实际,将“权力清单”转化为“责任清单”。
广东、贵州、山西等地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约谈市委书记、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严肃查处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477名涉案人员全部受到处理。国资委党委、纪委负责同志先后约谈154名企业主要负责人、纪委(纪检组)负责同志。中央纪委多次对部分地方和部门查处的责任追究案例进行公开通报。仅2015年,就有850余个单位的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和1.5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受到责任追究。
今年召开的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职责;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
……
“悬明镜以正衣冠”。对我们党来说,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强化党内监督,这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把强化党内监督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发挥党内监督的威力和潜力,我们就一定能赢得党风正、民心顺、事业兴的美好未来。
返回目录>>>>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七
完善党内制度建设:筑牢全面从严治党基石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次提醒,“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在这一场“赶考”中,中国共产党从自身着手,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向人民做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庄严承诺,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这是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3年多来,我们党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本月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即日起推出“八论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特稿,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新思想、新举措、新亮点进行系统梳理,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回答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的重大课题。
【图解】全面从严治党有哪些制度“硬约束”?
西柏坡,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会议作出关于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增强纪律性,还强调要继续克服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的成分不纯、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不良现象。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在河北考察时说,“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的确,对于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党,必须靠制度管好自己的队伍,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中央八项规定,到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修订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出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在近4年的时间里,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超过50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三分之一,可谓频频亮出“实招”,打出“重拳”。
狠抓廉洁自律,坚持“高线”守住“底线”
“看到周围的老板们坐豪车、穿名牌、上酒楼,大把花钱,过着花天酒地、灯红酒绿的生活,对自己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诱惑。”在悔过书里,云南省昆明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喜写道,在工作和生活中,事事讲排场、摆阔气,整天迎来送往,忙于应酬,晕晕乎乎,完全丧失了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清醒头脑和坚定立场。
像李喜一样,许多落马官员的堕落之路,都开始于放松了对自己廉洁自律的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检查廉与贪的最好医生是自己,永葆廉洁的最好药品叫自律。
“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猛药起沉疴,廉政治顽疾。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瞄准党员多方“体检”查摆“病灶”——
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正面倡导、重在立德,树立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树立了道德高线,强调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通过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其他纪律严起来。与此前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同,新准则将适用范围扩大到全体党员。同时,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规范,不再限于“廉洁从政”,而是扩展到“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方面。
另一方面,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同样是在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条例》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硬杠杠,树立了纪律底线。除了把之前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整合修订为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6类外,条例特别突出了问题为导向,增加了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搞无原则一团和气、非组织活动、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违纪条款。
两个党规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专家分析认为,《准则》内容更倾向于理想信念和党员领导干部自律层面的一种内化的道德标准,《条例》恰恰是理想信念外化的表现。两者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支撑和实践载体。
有专家分析,两个法规回答了“全面,覆盖到何种程度”,“从严,严格到什么份上”等问题,彰显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
强化党内问责,责任与担当不是一句口号
“对自己牵头的项目没有检查把关,当起了‘甩手掌柜’,造成了严重后果。作为牵头负责领导,我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接受调查时,四川省彭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曾林俊后悔地说。因为曾林俊下属李正林严重违纪行为导致多付工程款,且工程存在重大隐患,2015年6月29日,曾林俊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去其党组成员职务。
党的十八大来,强化问责成为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决不允许出现底下问题成串、为官麻木不仁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突出强调了干部问责问题。
对于建立问责机制的问题,中央屡次发声——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
2014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加大问责工作力度,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
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要问责,违法要追究,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势在必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问责条例呼之欲出……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部问责条例覆盖了各级党组织,意味着问责不能只对下级,包括中央部委党组、省区市党委也要把自己摆进去。这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要细化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鲜明态度。同时,突出强调问责重点是主要负责人,突出了“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更成为了问责的重中之重。
在条例中,问责的内容、对象、事项、主体、程序、方式都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条例明确规定,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有6个方面失职失责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影响恶劣的,就要进行严肃问责。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除了通过顶层设计来推进责任机制完善,在具体领域的领导干部问责也在扎实推进。2015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首次对追究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作出制度性安排。
在国有企业管理方面,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完善了国有资产监管、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制度安排。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正如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中指出的,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制度关键在人。
在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看来,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把该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决不能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才能不让问责的利剑生锈,形成破窗效应。
完善选人用人体制,为选拔任用好干部提供保证
“用人腐败”堪称“最大的腐败”。在中央巡视组发现的问题中,有不少涉及地方干部任用中领导打招呼、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弄虚作假,有的地方甚至存在严重的买官卖官问题。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在2013年6月28日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2014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新时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基本遵循,为选拔任用好干部提供制度保证。
条例旗帜鲜明地把“党管干部”这个首要原则进一步凸显出来,从原则、标准到程序、方法,都充分强调和保证了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和主体作用,强化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在推荐、考察、识别、使用干部中的把关责任。
“《干部任用条例》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峰认为,“科学性体现在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时注重干部成长的规律,注重干部工作的规律。”
在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看来,与修订前相比,《干部任用条例》作了很多重要变化和调整,适应10多年来党的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吸收了10多年干部选任实践的新经验,也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对干部工作规律的新认识。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在选人用人配套制度建设方面,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和今年8月印发的《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近些年来,一些领导干部消极为官、慵懒散拖,虽然不能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但因为没有违法违纪行为,仍然“稳坐铁交椅”。对此,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干部能上不能下,是长期困扰干部队伍建设的难点问题。《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是中央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专门就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作出制度规定。
干部“带病提拔”,是党内外各方面反映强烈的又一个突出问题。中组部负责人在就《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出台答记者问时指出,在当前地方领导班子换届陆续进行的背景下,制定这一基本性的文件,十分及时和必要。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从严选拔、从严把关是关键。《意见》从选拔任用的初始环节到全过程都作出专门规范,提出要加强动议审查、强化任前把关。
“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不”,为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笼子指明了方向。
正在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随着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将交出令人民满意的历史答卷!
返回目录>>>>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八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次提醒,“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在这一场“赶考”中,中国共产党从自身着手,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向人民做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庄严承诺,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这是我们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3年多来,我们党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本月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即日起推出“八论全面从严治党” 系列特稿,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新思想、新举措、新亮点进行系统梳理,实事求是、全面深入回答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的重大课题。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治国理政,什么才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既是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根本保障。
越是改革攻坚期、利益调整期、观念冲撞期,越是需要“主心骨”。作为“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扛起这千钧重担?
为了得到这一重大问题的答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党建和政治学研究领域中的多位权威学者。
“从国家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角度,应深入总结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对促进政治发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意义。”谈及全面从严治党以及正在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学者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应在加强可操作性和好操作上下功夫。六中全会确立的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议程,有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政治发展考量,彰显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新成就。
新一届领导集体高瞻远瞩,信心满满:从作风建设入手,构建党建新常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作为执政党,管党治党的科学化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且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谈及全面从严治党,我们或许可以将视线聚焦到党的十八大召开那一年。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此,中央开启了全国自上而下的风气变革;
紧接着第三天,中央纪委发布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而这一事件也拉开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密集“打虎”的序幕。
“八项规定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每一项涉及的都是非常具体的工作。从小处入手,看起来涉及的是文风、会风,但实际上关系的是我们的工作作风。而工作作风也关系到党风,关系到政风,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教授、中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周淑真向记者表示,中央当时出台的“八项规定”非常好,非常及时。
针对反腐的一系列举措,作为研究反腐倡廉的资深学者,周淑真指出,三年来,党中央通过实行强力打击腐败的治标工作,不仅使贪婪之风有所收敛,而且给人们以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为治本赢得时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举措,进一步锻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013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4年,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在“从严治党”前面加了“全面”两个字;
2015年,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2016年,党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全面从严治党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塑灵魂,从小到大、从外到内,标本兼治、固本培元。”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向记者谈到,这一步步的治党举措,既勾勒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管党治党的实践逻辑,也构成了党建新常态。
回顾全面从严治党历程,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同样持有上述观点。他认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纠治“四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两学一做”突出问题导向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基本要求。可以说,十八大以来的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
党中央“抓铁有痕”,决心坚毅: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历经了95年沧桑岁月,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连续执政67年,在“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艰难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再次告诫全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一告诫,充分展现了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当前,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确有一些党员、干部,思想滑坡、精神颓废、理想失落、信仰虚无。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孙兰英觉得,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证明,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需要持之以恒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支撑,党风政风建设需要不留“暗门”、不开“天窗”的建章立制做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严”,思想教育要严,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解决好党员的“总开关”问题。
在盘点成绩的同时,我们仍要清醒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党员干部只是惧于高压态势才有所收敛,还远没到自觉遵守纪律规定的程度。而且,制度建设是长期的过程,在不少方面仍有待完善。
北京行政学院教授罗忠敏提醒,当前腐败活动减少了但没有绝迹,腐败分子被震慑住了但还在窥测方向甚至困兽犹斗,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辛鸣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首先要有严密的制度,我们制定、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党纪法规,废除“稻草人”制度,让纪律成为高压线,把笼子扎得更紧并通上电等,都是着眼于让制度更严密、更管用。其次要严格执行制定好的规矩,纪律是铁、纪律是钢,纪律不能“商量着来”,纪律没有“情有可原”,纪律不搞“下不为例”,纪律更不会“法不责众”。
在“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功能是确保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保障作用。但全面从严治党并非单向度对其他方面发挥作用,而是与其他三方面共同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体化过程。
“在推动改革与法治建设中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水平。”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绝不是脱离中心工作、就党建搞党建。在这一问题上,应反对以形式主义搞党建,反对脱离中心工作的空头党建,坚持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防止党建与中心工作成为“两张皮”。
“全面从严治党”继续前进: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赶考”远未结束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全面从严治党迎来了新局面,未来之路如何走?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总书记点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深化了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也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说,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功实践的自信总结,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建设规律的自觉遵循。”辛鸣告诉记者。
“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今年七月一日,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
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这是总书记对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学者们一致认为,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对“不忘初心”的告诫和宣示,是对“继续前进”的激励和动员。
动员的号角已经吹响。
金秋十月,已经拉开帷幕的六中全会,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期待?
——从规范政治生活角度看,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中央党校教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严书翰谈到,习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个重大课题,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也就是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从严格管理干部的角度看,六中全会要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为官不为”和“为官乱为”的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期待六中全会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让人民群众从党员干部身上看到我们党的希望、看到国家的希望。
——从党和国家监督系统构建来看,党内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是最基本的
中央党校教授李民告诉记者,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将带动其他形式的监督,并推动国家整体监督体系的完善,从而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障。
——从全面从严治党与改革的落实角度看,如何让改革的良好预期转变成实践的扎实成果,离不开中间的落实环节
武汉大学教授储建国认为,十八届六中全会的重点之一,或将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在改革落实环节上下功夫,想办法。
……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织铁网、挥利剑、出重拳、敲警钟。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厚植政治基础,使我党始终保持着肌体健康和勃勃生机。
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说,一个叫安泰的大力士立足大地时力大无比,而一旦双脚离开了大地便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我们党只有永远把双脚踏在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上,永远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加强大。
回顾过往,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充分证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更加说明检验党的建设成效最终要看民心。
展望未来,无论从哪个角度聚焦这一宏大主题,站在人民的立场,遵循人民的方向,必将是全面从严治党之本。
返回目录>>>>
猜你喜欢
1.全面从严治党学习心得体会6篇
2.四个全面 从严治党心得体会
3.2016全面从严治党发言稿3篇
4.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
5.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6.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党课讲稿3篇
7.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理解
8.全面从严治党心得体会5篇
9.守纪律讲规矩全面从严治党党课讲稿
10.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全文汇总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