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势论文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严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压力大。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2017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势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2017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势论文篇一
国内外临空经济研究动态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F562.8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临空经济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方法和进展等进行综述和简评,归纳总结了国内外临空经济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临空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未来一段时期可能会引起更多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临空经济 机场 城市 发展
临空经济研究理论综述
(一)临空经济的内涵
临空经济也叫空港经济,是随着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区域经济体系。关于临空经济的内涵,国内外均有不同解释,但总的来说大体都指围绕机场建立经济区,发展相关优势产业,从而成为地区增长极的新经济模式。
国外由于经济的优先发展,发达程度较高,在临空经济出现的早期,就纷纷为这种现象命名,如“航空城”、“机场城”、“航空商务聚落”或“机场聚落”等。而学术界普遍接受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John D. Kasarda于1992年首次提出的“空港都市区”这一概念。
在国内,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侧面,如经济角度、产业角度、区域角度、机场角度等对临空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的概念、形成条件、产业选择、空间布局等进行了探索和界定,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发展临空经济的观点和建议。从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空港城”与“临空经济区”的研究内容基本相同。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相比其它提法,“临空经济区”的概念能更准确、恰当地反映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即临空经济区是指大型空港(机场)依托比较优势(主要是区位优势)吸引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经济要素,以及生产、流通、贸易、休闲等活动向机场周边地区不断集聚,并通过政府引导和自我积累强化发展起来的多功能经济区域。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临空经济区大多集中在空港周围6-20公里范围内,或沿空港交通走廊沿线15分钟车程范围内。
(二)临空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国外,虽没有关于临空经济的特定理论研究,但是却早有因区位条件不同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区域发展理论,包括输出理论、资源秉赋决定论、区位发展延迟假说、区域发展倒U字型假说、区域创新扩散理论、空间成长阶段理论等。而国内也开始对临空经济区的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发展路径、经济效应等方面进行有关理论探讨,这些理论及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输出基础理论应用。主要为运用其“区域外生产需求的扩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区域输出需求的增加能对区域经济产生乘数效应”这一主导思想,研究拥有机场这个特殊资源禀赋的空港城市在扩大区域外部需求、与更多区域进行比较优势的分工合作上的优势条件等。
增长极理论应用。增长极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增长的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上,该理论在世界各国区域发展中曾经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在临空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以机场为中心和“增长极”,分析机场周边经济及其对区域经济方面的相互影响。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应用。主要以其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临空经济区形成发展之间的关系,临空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与机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也需要所依托城市和区域的经济、社会等条件的支持。
点轴开发理论应用。根据点轴开发理论,临空经济区将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临空经济区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带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发展轴。
(三)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
在对国内外比较成熟的临空经济区研究中,特别对其各自的产业空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其内在的空间结构现象多为双核(多核)型空间结构现象,简称双核结构模式。双核型空间结构由空港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并将其归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空港在市区之内;空港在市区之外;空港区一部分在市区之内,另一部分在市区之外,即混合式。从临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双核型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中一种比较有效的空间结构形式。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虽多建立在双核结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但因其各自地理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在其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也不相同。现阶段,国内临空经济的发展主要采用五种模式:航空城的发展模式;机场自由区的发展模式;机场商务区发展模式;机场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机场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而构建临空经济区的主要运行机制有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两类。就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路径来看,构建临空工业园区是采用最多和最直接的临空经济发展方式。
临空经济研究动态
(一)国外临空经济研究前沿
国外关于临空经济的研究一般都是以机场与城市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影响两大方面,主要采用模型分析和案例分析两种研究方法。国外关于临空经济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专业研究人员从经济理论视角出发的研究。此类研究主要以机场与城市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机场及临近地区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应的评价,包括:“第五波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继海港、河流、铁路、高速公路这四波依次兴替之后,世界最新交通枢纽暨经济重镇的崛起,已主要依托于空运和航空港枢纽;机场服务业及其相关功能设施的发展对机场功能和机场业发展趋势的影响;机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机场对当地就业率、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和政策的影响;“空港商业城”概念的提出,“空港商业城”指的是以机场为中心,在周边建设仓储区、办公区、购物中心、会议中心乃至住宅区和高尔夫球场等设施的综合性区域;临空产业发展研究,临空产业既包括临空物流、临空工业,也包括临空商业、临空农业等。
另一类是机场研究咨询报告。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欧洲机场社会和经济影响力》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欧洲的机场对它们附近的地区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并将机场的总体经济影响力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直接影响――雇员和员工收入,收入全部或大部分依赖于机场的运营;间接影响――雇员和员工收入,收入主要是从产品、服务及供应链中产生;诱导影响――雇员和员工收入,收入主要是由受到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员工花费他们的收入而产生的某些经济范围;催化影响―雇员和员工收入,机场发挥了更广泛的作用,如提高了商业生产率和吸引经济活动,比如对内投资和旅游。
其他一些国外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主要是以一个或几个特定机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如美国蒙特里机场联合会建立了机场经济影响研究模型,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诱导影响三个方面,对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里地区六个机场对区域经济重要性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大型现代化机场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二)国内临空经济研究热点
纵观国内有关临空经济方面的研究状况,研究热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宏观尺度的新经济形态研究;中观尺度的临空经济研究,主要是航空城(空港城)规划建设的研究;微观尺度深入机场企业或园区内部的研究。
临空经济的宏观尺度研究。此类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理论出发,较为系统地研究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与城市和区域的关系、管理体制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包括: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条件;临空经济区的演化规律;临空经济产生的机理;临空经济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临空经济区空间布局结构;发展临空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等。
临空经济的中观尺度研究。临空经济的中观尺度研究主要从规划建设航空城角度出发,在对国外机场地区综合开发实例进行调查和分析后,进一步研究国外机场地区综合开发中各种功能设施的开发特征和地域特征,归纳机场地区综合开发的概念内容,提出航空城概念的理论和事实依据,阐述建设航空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临空经济微观尺度的研究。临空经济的微观尺度深入机场企业内部或产业园区的具体规划建设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中枢机场和空港物流园区的研究上。这类研究以案例分析为主,一般以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临空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内容主要集中于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规划、产业选择、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等方面。
(三)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析
现有研究大多从案例分析和规划建设角度等方面阐述、归纳和总结临空经济的内涵与发展规律,这为认识临空经济现象、探究其运行与发展机制、解释临空经济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与经验。但临空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从研究内容上看,现有的研究一般停留在基本概念、特征等初级理论研究阶段,缺少多学科交叉视角对临空经济区的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发展路径、经济效应等进行系统研究,同时也缺少定量研究。例如,旅游产业在临空经济中的作用及其特征,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但具体针对这类临空产业的定量研究较为少见。
研究展望
总体来看,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国内临空经济的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在该领域内面临许多前沿性问题需要研究并予以解决,因此必须通过加快推进其理论研究,以引导临空经济的实践,未来一段时期以下方面问题可能会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更多的关注。
一是临空经济相关影响的量化研究。临空经济的量化研究可以揭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真实“贡献”,而要量度临空经济对某一区域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影响力,需要大量的、详细的和统一口径的基础统计数据,以及相对标准和有效的分析方法。通过量化研究可以将现有临空经济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过渡到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高级阶段。
二是临空经济区主导产业的确立与培育研究。在临空经济区形成临空产业集群,必然有某一类产业是集群中起牵引带头作用的主导产业,这类产业具有高度的临空指向性,在临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是临空经济区重点培育发展的对象。但在不同机场、不同地区的临空主导产业可能会有所差别,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和区位特点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才能确定。
三是临空经济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和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通常会设立临空经济区的管理机构,通过政府的规划性干预来推动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但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模式只能是一种过渡形式,还必须结合市场导向和需求,采用某种更为灵活、高效的管理方式,减小临空经济区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培育其自生能力。
四是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以机场为核心带动整个临空经济区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从临空经济的形成期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各个阶段,如何分阶段处理好区域内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把培育和改善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人文因素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将成为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John D. kasarda. Time-Based Competition & 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Fast Century [J].RealEstate Issues. 1998/1999, Winter Issue, Vol.23(4)
2.肖李春.临空经济区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8.
3.孙延海.国外临空产业发展新趋势[J].港口经济,2008(6)
4.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 Europ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 of Airports in Europe, January 2004[C]. 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 Europe,2004
5.William B. Beyers, Stephen J. Hyde. King County International Airport[R]. Economic Impact Study,2003
6.Ella Kavanagh, Eoin O’Leary and Edward Shinnick. The Role of Cork Airport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Airport Privatisation[R]. Turku, Finland. EUNIP Annual Conference,2002
2017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势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