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该怎么吃才健康
火锅,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起源地为四川自贡,经泸州改良,再传到重庆发扬光大。那么,火锅该怎么吃才健康呢?
首先,火锅在使用前应彻底洗刷干净。特别是铜质火锅的铜锈务必要除去,以免发生铜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急促等症状。
其次,必须在滚开汤中煮熟煮透。吃火锅多是用生肉、生鱼、生菜边涮边吃。这些食品易被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所污染,所以吃时必须在滚开汤中煮熟煮透,以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从而防止或减少消化道炎症和肠寄生虫病的发生。
火锅该怎么吃才健康
第三,入口菜肴的温度不要过热。刚从火锅中取出的食物要稍冷一会儿再吃,以免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致使口腔和食道发生溃疡,或对牙龈牙齿产生损害,引起过敏性牙痛
第四,吃火锅的时间不要太长。长时间坐在那里吃火锅,会使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腺体得不到正常的休息,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腹痛、腹泻。
第五,火锅汤最好现做现用。火锅汤不宜反复使用,更不能将残菜汤放在锅中过夜再用,否则久煮的汤中亚硝酸盐(一种较强的致癌物质)含量会增加,食后对身体健康有害。
火锅名称由来
打,《说文新附》解释是“击也”,即撞击、敲击。至少在南朝宋齐时,“打”在口语中已取得“打击”义的优势地位,“打鼓”逐步取代了上古的“击鼓”。打,指称的动作范围极广,含有击打或类似击打的动作。打边炉的“打”,就是指“涮”的动作。为什么叫“边炉”呢?据《广州语本字》解释,因置炉于人的左右,即人的旁边。人守在炉边,将食物边涮边吃,所以叫打边炉。
打边炉一词,清代《广东通志》已出现:“冬至围炉而吃曰打边炉”。有意思的是,《苏轼文集》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谷董羹,坐客皆曰善。诗人陆道士遂出一联句云:‘投醪谷董羹锅内,掘窖盘游饭碗中’。东坡大喜,乃录之……”这“谷董羹”是什么呢?杨子静在《粤语钩沉》论打边炉中,据引《大清一统志》指“好作谷董羹”,糸“惠州习俗”,始见于宋,当为近代打边炉之祖型。“谷董”是什么呢?笔者赞同吴定球先生意见,是像声词,相当于“咕咚”,是食物投放汤中发出的声音,如同惠州方言 “凼凼 (tiam35或tiam31)沉”中的“凼凼”,为物落水中的像声词,如此说来,东坡所说的这种“食杂烹之”,名“谷董羹”的东西,就是后人说的“打边炉”。
火锅菜品特色
广东人称火锅为“打甂炉”〔经常有人写错为“边”,但是古汉语词典上是“甂”读bian 一声〕。虽然没有重庆人那么嗜爱火锅,但是在美食上相当兼容并蓄的港人对于火锅也是很中意的,日式、台式、川式各种火锅在这里都有一席之地,当然他们觉得还是自己的港式火锅最耐吃。港式火锅有点类似我们这边的砂锅,注重汤底的鲜香,有各色配好料的锅底,从菜单上看起来就是色彩缤纷的。在涮菜上跟豆捞的涮菜比较类似,制作精细,除了海鲜和牛羊肉还有各色丸子,很丰富。
冬季严寒,围炉而食,广东俗称“打边炉”,“打边炉”,是广东人吃的艺术之一,外省有类似的火锅菜,但“打边炉”与一般的所谓“火锅”不同。火锅是坐下来吃的,而“打边炉”是站着吃的;火锅用金属器具,中间烧木炭,“打边炉”是用瓦罉,“打边炉”的筷子也是竹制的,而且特别长,约比普通筷子长一倍,便于站立涮食。另有一番情趣。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一些老的饮食特点也有所改变。现在在广东地区,“打边炉”已与普通的吃火锅没有什么差别了。严冬季节,一家人围炉而食,充满了暖意与温情。
火锅该怎么吃才健康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