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流言传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不用篇幅过长的。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流言传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新闻流言传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篇1
题目:新时期党报发行工作多元化路径探析
一、 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
党报发行一直以来就不缺乏探讨,不缺乏实践,从党报发行以来他的发行方式就一直被人们探索,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资源和借鉴。对党报发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创新党报发行理念,党报是一种特殊商品也如市场场中其他一切产品一样,既有内在品质的使用价值,又其外在品牌的无形价值。在新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压力下,党报发行也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克服旧的发行观念,根据党报自身的品牌优势,结合发行对象、发行手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树立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发行理念。2、创新党报的发行机制,由于各省经济条件、地域分布、文化差异、人口多寡不同,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党报独有的内容定位和读者定位,决定了党报发行还不宜全部走向市场,仍然要坚持 “存量靠动员、 增量靠市场”。3、开拓空白的农村市场,为农民量身定做一份自己的报纸,不仅能够让农民感受到党的关怀、学到新的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同时也加大了党报的发行量,扩大了党报的影响力。
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在《论党报发行》中认为党报发行中过分倚重红头文件和行政命令作布置,行政命令虽然可以解决党报发行中出现大幅度下降的问题 ,却并不能解决党报的有效发行和被有效阅读的问题 ,同时党报如果长期倚重红头文件和行政命令进行发行,久而久之,就会疏于对市场和读者的经常性的深入的研究,疏于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旨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卓有成效的改革 ,这不利于党报的长远发展 。 他认为,党报发行必须走后一条路、坚持上报摊、进家庭 ,这既是党报发行的方向 ,也是党报发展的方向。一份办得好的党报 ,就应该是能上得了报摊 、进得了家庭的报纸。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中心副主任王从仁在《党报发行阵痛中的反思》中认为,党报发行之所以面临严峻的形势和考验,发行环境 “恶劣”也是重要原因。一些报纸,由于其特殊的 “身份”和 “地位”,往往在发行时间、发行量和发行款项的回收上 ,都比真正意义上的党报更有优势。所以党报发行的外部环境必须要坚决治理。
大众报业集团发行公司总经理刘洪昌在《党报发行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中认为我们借鉴市场手段,成立发行公司,强化党报品牌意识,既做发行量更做影响力。 笔者认为党报发行的渠道要实现多元化的,但是必须保持他的党性,在依靠有效的行政手段保证党报存量发行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市场,走市场化的道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多元化和其他报纸竞争带来的冲击。党报要重现它的辉煌就必须发现它新的增长空间,开拓新的市场,让党走进农民的家庭,这个一直被党和政府忽视的市场,以前可能是农村的文化水平限制,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了这么多年后,大多数农民都已经拥有了读报的能力。最后也要借助新的媒介手段,运用自己党报品牌的优势和影响力,和其它报纸同台竞争,我们的党报不能输在发展的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赵勋.社会科学——延安时期党报发行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 西北大学学报,2010.
[2]孙加震.新闻学——创新党报发行探寻增量空间[J].新闻战线,2009,(12).
[3]徐标.新闻知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0).
[4]叶惠驰.党报发行的多维视角M].新闻战线.2009(11).
[5]李治国.对加入WTO后党报发行的思考[M].新闻界.2002(3).
[6]温婷桢 王勇.理性看待党报发行量下降[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
[7]罗志安.破解党报发行困局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市报人.2008(7).
[8]项友炜.论党报发行的与时俱进[J].新闻战线.2003(1).
[9]张卫华.报刊改革背景下的党报发行[J].传媒观察.2003(10).
[10]丁柏铨.论党报发行[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3).
二、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1) 选题依据:
党报的发行是一种权利的发行,长期以来它的发行量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党委或者政府通过强制命令订阅的一种发行模式。党报的订阅费用一般是由公费或者财政支出来承担,这是我国报纸行业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报纸结构单一,主要由全国性和省级党报构成,这是我国党报发行的黄金时期。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党报的发行量就开始逐渐下降,到1999年发行量下降了34%,在新时期党报发行量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党报的内容上推陈出新,而且还要在党报的的发行上多下功夫,实现党报发行的多元化,畅通党报的发行渠道,保证党报的发行量。
(2) 研究内容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关键词的界定
第一章 党报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传统党报的特殊性决定发行的受众群过于狭窄
第二节 报业市场竞争不断挤兑党报的发行空间
第三节 一直被遗弃的农村市场
第四节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读者群的细分
第五节 党报发现忽略了新兴媒介
第二章 党报发行采取不拘形式的政府采够
第一节 扩大财政划拨范围
第二节 变通财政划拨的形式
第三节 推广“财政垫付”形式
第四节 寻找财政专项支出
第三章 做大党报零售终端网络
第一节 与时俱进建立报刊的发行公司
第二节 深耕细作,发展附加产业
第三节 重点宣传党报
第四章 《河南日报》分众传播开拓农村市场
第一节 一份报纸,两个版本。
第二节 一份报纸,两个市场。
第三节 一份报纸,两种价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 研究思路及方案
研究思路:
党报发行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声音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权威,党报发行的多元化是关系到党的舆论阵地能否守好和巩固的政治问题。党报发行方式的多元化,能够形成畅通的党报发行渠道,让读者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党报,及时的了解党和国家发展的新动向,重要的是发挥党报的宣传效应,巩固党报在报刊媒体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对各地党报发行方式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提出值得借鉴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在党报中推行,让中国的党报事业稳定发展,稳固党报在群众中深厚的根基。
研究方案:
(1)文献研究法
论文通过对国内有关党报发行的相关书籍以及近年来学术期刊、杂志等资料进行搜索、整理、分析、总结出党报发行方面取得的经验,并从传播学、新闻学、编辑学等学科的角度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解决的对策作较详尽的分析。
(2)历史研究方法
通过对历史时期党报的发行寻找能给现在党报发行带来的启示。
(3)分析归纳法
通过对各级党报在党报发行中进行的探索进行总结归纳其优点和缺点,寻找解决办法。
(4)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不同党报发行模式上的探索和取得不同的效益分析和研究,探讨出一套能在全国各级党报中实施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河南日报》在党报发行上的探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指出改革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
三、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
20XX年12月 查阅相关资料确论文选题
20XX年3月15日前 完成开题报告
20XX年3月15-21日 开题答辩
4月初 完成初稿及中期检查
4月中旬 二稿
5月中旬 三稿
5月底 论文答辩
新闻流言传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篇2
一、立论依据:
1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跨媒介经营属于媒介经营管理的研究范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论著往往将其作为媒介融合、媒介集团化或媒介的其它经营管理行为笼统的进行研究(国内外的例子是比较多的,限于篇幅就不在此列举)。就本课题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国内跨媒介经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媒介经营管理本体论意义上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没有特定的视角或者说其所涉及的支撑性理论比较隐蔽和庞杂,整个论述只能算是教材意义上的知识传递,罕有创新。如殷俊、代静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跨媒介经营》一书。该书主要对跨媒介经营的相关概念、特征、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结合国内外实例对跨媒介经营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进而对通过跨媒介经营来提升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论述。” 此书是作为“21世纪文化产业前沿丛书”中的一种出版的,可以说对这一个课题专门进行系统的研究的书目,目前来说也只有这一本。
第二,我国跨媒介经营的方法论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站在媒介经营管理本体论的高度上,从具体的案例研究上升到一般性的经验总结,目的是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考察研究,总结出跨媒介经营的有益经验以更好的指导我国媒介产业的跨媒介经营实践。当然,在跨媒介经营领域任何一个理论课题的研究其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跨媒介经营实践这一方法论意义上的目的。但比起本文列出的其它几个方面的研究,这一方面的方法论关注的是整个媒介产业跨媒介经营的一般性规律,其所运用的理论也是综合性的。如谢新洲的《我国跨媒体经营战略分析》 一文,文章结合我国媒体跨媒体经营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媒体跨媒体经营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和评述,指出了我国媒体跨媒体经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对我国跨媒体经营的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建议。《跨媒体联盟战略定位的思考》 文章认为跨媒体联盟是实现媒体跨媒介经营的方法之一,而要实现媒体联盟式的跨媒介经营,明确联盟的动机以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是关键。
第三,以某一具体传媒行业为对象综合运用媒介经营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研究:
王洁制作于2005年的武汉大学硕士论文《出版社跨媒体经营研究》,论文在考察了国外著名传媒集团的跨媒介经营情况后,对我国出版社跨媒体经营的原则、方向、模式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出版社的跨媒介经营一定要在充分把握我国的媒介政策环境的前提下,以出版社的品牌产业为核心,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出版媒体的跨媒介经营。华东师范大学2010级硕士范晔的学位论文《中国电视产业跨媒体经营策略研究》以相似的视角和方法考察了我国电视产业的跨媒介经营现状。类似的文章还有《我国报业集团跨媒体经营研究》 、北京印刷学院硕士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图书出版业跨媒体经营探析》及《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跨媒体经营》 等。
第四,以媒介产业某一要素为对象综合运用媒介经营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研究:
《跨媒介经营》一书编著者之一的代静制作于2006年的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跨媒介经营初探——发展内容产业实现跨媒介经营》。论文以媒介产品内容信息属性高流通、易衍生的特点为支撑,综合考察了国外几个著名传媒集团的跨媒介经营情况,认为跨媒介经营可以更好地实现媒介产品的多媒介形态转化,以此实现媒介产品同一信息内容的多次获利。反过来,媒介内容产品的跨媒介形态营销是媒介真正实现跨媒介经营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只有在内容上实现媒介产品的跨媒介营销,才算真正实现了媒体的跨媒介经营。类似的文献还有《整合文化是跨媒体经营的核心要素》 及宋晓沛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论中国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建构—兼与国外传媒产业比较》等等。
第五,以某一具体案例为对象综合运用媒介经营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考察、研究:
这一方面研究的文献有《由“第一财经”看我国跨媒体财经传媒之品牌构建》、《传媒类上市公司跨媒体经营研究——以博瑞传播2006-2008年的竞争战略为案例》,其研究意图和研究方法和上述的第三个方面相类似。
第六,以某一媒介媒介经营管理学科范畴内具体学科理论为视角对我国媒介产业跨媒介经营现状进行考察:
这是本课题所要做的尝试。就本课题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以媒介经营管理中的某一具体学科如媒介经济学或媒介管理学其中之一为研究视角考察媒体的跨媒介经营现象,虽然可能会失于狭隘但却有其必要性。因为要想深入研究媒介产业的跨媒介经营现象,用媒介经营管理中的具体学科进行拆解研究是一条必经之路。本文所要做的尝试是以媒介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媒介产业的跨媒介经营进行考察,其研究意义笔者会在后面做具体阐述。
第七,其它方面的研究:
如跨媒体经营的模型研究等。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跨媒介经营是媒介产业集团化之前就存在的一种企业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媒介市场化生存的一种直接需要。而不断革新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使这种需要日趋紧迫——可以说,一家具有市场抱负的媒介在媒介的多元化经营上(具体讲就是以媒介集团化、媒介融合、媒介产业链整合等方式实现的跨媒介经营)不可能没有其战略上的考虑。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具有稀缺性的资源以最大化满足人们需求的一门学科,媒介经济学在著名媒介经济学家罗伯特.G.皮卡德(Robert G. Picard)看来其关注和研究的是形形色色的媒介运营者如何在各种社会资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广告商在社会资讯与娱乐方面的需求。
跨媒介经营是媒介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一种企业战略行为,其目标是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实现媒介盈利的最大化——说到底是出于经济学上的诉求。而跨媒介经营能否或在何种程度上体现媒介“在各种社会资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广告商在社会资讯与娱乐方面的需求”这一经济学理念是本课题全部尝试的归宿。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以我国学者喻国明为代表提出的传媒经济的影响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传媒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即也是传媒跨媒介整合的主要目的之所在,所以传媒跨媒介经营的“经济学理念”之实现必能从中得到最好的诠释。而从这三个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出发,所做之经验总结也必能更富有建设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跨媒介经营已然成为国内传媒的战略发展的趋势和必由之路,但总体而言我国的跨媒介实践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这不仅体现在传媒企业自身的战略决策上也体现在我国大的政策环境上。所以,在这样一种生存境遇下,“实践之将出,理论已先行”是最可靠最稳健的发展之道。这就给我们的新闻传播尤其是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学者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我们必须在现时的经济政策环境下以国际化的眼光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学术理论上为我国传媒产业跨媒介经营的中国化进程披荆斩棘、指路导航。而如果能在跨媒介经营的媒介经济学研究领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实为本课题之幸。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 研究目标
本课题尝试以媒介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对我国跨媒介经营的既有模式和经典案例的分析、解读,以及以媒介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和整合国外几个著名的传媒集团跨媒介经营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传媒产业的跨媒介经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1.2 研究内容
本课题拟划分五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方法及学术界对跨媒介经营这一概念的界定。
第二部分以媒介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和论述了传媒跨媒介经营的动因,指出跨媒介经营是在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影响力经济效益驱使下的企业战略行为。
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集团化跨媒介经营的发展历程及我国跨媒介经营的三种模式,并分别以“第一财经”、分众传媒和北青传媒的跨媒介经营为例,进行媒介经济学语境下的分析和解读。
第四部分介绍了国外传媒集团的跨媒介经营实践及几家著名的跨国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并在我国传媒产业的市场语境下对这些国际著名跨国传媒集团的跨媒介经营的有益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实现为我国传媒企业跨媒介经营献计之目的。
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做收尾性的总结,指出我国传媒跨媒介经营需注意的三个事项及笔者对这一课题的后续性研究抱有的期望。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拟解决如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1)跨媒介经营的经济学动因是什么?
(2)跨媒介经营在那些环节或集结了那些积极的因素促成了媒介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影响力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3)我国跨媒介经营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是什么,并用案例分析法解析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经济学机理?
(4)考察国外几家著名跨国才传媒集团的跨媒介经营情况,并站在我国传媒产业市场具体环境的立场上分析、总结有益经验以期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之目的。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归纳分析的方法。以媒介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国内、国外一些经典的跨媒介经营案例的成功经验的归纳总结分析,得出一些具有较强理论说服力的结论,以期更好的指导我国的传媒企业经营实践。
一种是比较分析法。我国传媒的跨媒介经营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了解国外传媒跨媒介经营的现状和趋势,特别是著名传媒集团跨媒介经营的案例。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国外传媒跨媒介经营的经验和教训,以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一种是实证分析与逻辑分析结合。传媒跨媒介经营属于媒介经济学范畴,需要运用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方法。在现有收集的资料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结合逻辑分析。这是本课题运用的比较普遍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
3.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3.1 研究方法与思路上的创新
本课题拟通过归纳的方法总结出传媒产业跨媒介经营现象的媒介经济学动因,然后通过案例具体分析举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了“套套逻辑”使整个文章的论述更具有理论上的说服力。
3.2 理论视角上的创新
本课题以媒介经济学为研究论述的视角,这在本课题目前所掌握的较为充分的文献资料中是没有的。笔者相信以媒介经济学来解释跨媒介经营这一本质意义上的媒介经济行为,是这一领域研究的“正道”,是值得提倡和发扬光大的研究视野和领域。
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5.论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就本文所掌握的文献来看,虽然跨媒介经营这一和本课题直接相关的研究文献不是很多,但与本课题间接相关的文献如媒介经济学、媒介管理学方面的研究论述还是比较多的,加之国外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活跃,决定了本课题前期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注:可用A4纸加附页
三、论文提纲: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跨媒介经营的一般性界定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跨媒介经营动因的媒介经济学分析
2.1 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影响力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主要经济学动因
2.2 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驱使
2.3 范围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驱使
2.4 影响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驱使
第三章 我国跨媒介经营模式及案例的媒介经济学解读
3.1我国跨媒介经营的历程及主要模式
3.2 媒介自身由内向外跨媒介资源整合模式分析——以“第一财经”模式为例
3.2 媒介间相互融合的跨媒介经营模式分析——以分众传媒为例
3.3 以资融资方式进行跨媒介整合的模式——以北青传媒为例
3.3.1 北青传媒简介及上市融资历程
3.3.2上市后北青传媒跨媒介经营优势的媒介经济学解读
第四章 我国传媒跨媒介经营的战略思考
4.1 国际传媒集团跨媒介经营的有益经验
4.1.1 我国媒介经营应“师夷长技”
4.1.2 国际传媒集团经营现状
4.1.3 世界主要的传媒集团
4.2 国外传媒集团跨国际化经营的有益启示
4.2.1 规模化扩张战略——战略性并购整合是一条捷径
4.2.2 产品战略——驾驭好内容、创意、定位“三驾马车”
4.2.3 营销战略——品牌价值的延伸、产品的宣攻势和定价策略一个都不能少
第五章 结语
新闻流言传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