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营销论文

发布时间:2017-02-15 11:00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当今的国际市场竞争已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走向品牌竞争,对于国际市场营销企业来说,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的多,而拥有市场的关键途径就是拥有占主导地位的自主品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际市场营销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市场营销论文范文一:浅析文化差异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及企业的对策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方位参与国际商务活动。但企业在从事国际市场营销之前应该对不同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制定出符合目标市场文化的营销战略,分析并适应这些不同的文化环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关键词:文化差异 国际市场营销 营销策略

引言: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也呈现多样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商务活动。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企划过程中,对目标市场的研究分析相当重要,其中一个不容忽略的方面——文化,是企业进行营销的基本前提。熟悉和掌握市场所在地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重视各种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并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并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制造提供符合其文化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做到真正的全球导向,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才能成功。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文化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占领国际市场份额。

1.影响国际市场营销的文化因素分析

1.1 语言差异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要素之一,每种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代表,企业在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时,应充分重视对语言文字的研究。语言主要分为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前者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广告传播和商品名称的翻译上,后者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务谈判上面。企业进行跨国界经营活动必须与外国的政府、顾客、中间商、雇员等各方面进行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在沟通过程中,精通外国语言必会带来很大的方便,避免不必要的困扰。此外,通讯联系、洽谈合同、广告宣传等都必须注意语言文字的适用性。

1.2 宗教信仰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不可低估。因为宗教信仰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对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需求偏好及购物方式等都

有重要影响。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宗教已经渗透到个人、家庭、社会群体的各个方面,甚至对某种食物、衣物的接受,对于某种消费行为的认可,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决定了产品促销的成败与否。精明的商人可以利用宗教为其服务。过去,由于伊斯兰传统的影响,照相机在沙特阿拉伯的销量并不好,然而,宝丽来快照可以使阿拉伯男性在他们家里私下里给他们的妻子和儿女照相,而无须到照相馆让陌生人来拍照。随之而来的就是这种照相机的销量大增。

1.3 价值观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生活、工作和社会实践的一种评价标准,即区分客观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美与丑、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它主要包括了人们对时间、对财富和物质享受、对新事物、对冒险等的态度。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价值观念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种社会文化中,有时候也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因为每一个社会中都有主体文化和次级文化同时存在。次级文化群也就是亚文化群,是指在主体社会文化集团中的较小的团体,亚文化群也可作为一个细分市场,它们有一些世代承传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

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与东亚国家的东方文化的对比分析

1.4 风俗习惯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长期形成并世代相传的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它在衣、食、住、行、用、时间、空间、数字、颜色、图案、物质、文化、友谊交往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心理特征、道德伦理、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

风俗习惯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审美情趣、商务谈判、消费方式、新产品开发和包装等方面。了解目标市场消费者的禁忌、习俗、避讳、信仰、伦理观念等,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前提。黑色在美国和欧洲是哀悼时候使用的颜色,而在日本和远东白色才是此场合使用的颜色。在与阿拉伯人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取得哪怕只是一点的一致意见也要花上好几天时间,因为他们在谈判的时候更喜欢谈一些与生意无关的事情。

2 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对策

2.1对目标市场国的文化进行市场调研

我国企业在从事国际市场营销之前不要过于相信一些市场调查机构、网站等等提供的所谓的数据和调查。要经过自己的一番过滤,对不同目标市场的价值观念进行研究分析,包括对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明确目标市场的价值观念,制定符合目标市场价值观念的营销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到真正的全球导向,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才能成功。 在跨国文化调研时,我们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调研的内容应全面。要考虑到目标市场的民族、宗教、地理位置条件、教育背景等特点。

(2)调研应尽量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实地调研是相对案头调研而言的,案头调研是经他人收集、整理的,并以某种方式公开发表的某国的文化背景,习俗和惯常行为。 2. 2 实行当地化策略

2.2.1 人才当地化

高级人才当地化对于我国企业的跨国营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人才不仅要具备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熟悉他国文化背景,掌握商务惯例。因此,企业应该有计划的实施文化同化的训练,即让国际营销人员在一个特定时间到一个与自身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中去学习,使其具备对该文化

的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它可以克服由于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引发的种种误解,并利用当地人才的良好人际关系,迅速打开市场,拓宽销售渠道,这就大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2.2.2产品当地化

文化对人的影响最终是通过行为流露出来的,这就是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往往是通过购买行为的差异表现出其所属的文化群体。因此,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时,一定要把他们所属文化的特性设计到产品中去。适应他们的文化个性。大家知道,产品是由品牌、包装、式样、色彩,质地等一系列因素组合而成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其需求与审美观是不完全相同的。体现在产品设计中的个性化要求特别强。比如,一种法国头发油的牌子叫“Tartex”,其发音在巴尔的摩听上去很像鞋油。牌子是这样,包装也是如此,如非洲人常常喜欢喜欢醒目的颜色,因而包装可以选择国旗的颜色。还有式样也是这样,中国生产的 “老板杯”由于口太小,使大鼻子的老外倍感不适。

2.2.3 管理当地化

不同国家文化上的差异性还要求企业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要做到适应性。尤其要做到企业文化和当地文化的兼容,使企业文化扎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上。这道理容易理解,但实际操作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做得好,主要原因还是一些企业企图把在国内成功的企业文化带到国外去。例如在1982年设在美国的本田汽车制造厂的日本经理,曾试图让美国工人也象日本本田制造厂一样,穿厂服、戴厂徽并在上班前唱厂歌,但却遭到美国工人的拒绝,他们马上认识到在日本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办法在美国却不一定适用。因为他们强调个性的价值观和日本强调集体的价值观不同。我想这也是海尔在美国的工厂除一名财务总监外,完全由美国当地人管理的缘故。

结论:综上所述,在跨文化国际市场营销中,必须牢记和恪守下面三条重要原则:

1、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所表达的含义会和别人所理解的意义完全一致,也不要认为你毫无偏差地理解了别人希望向你表达的意思。

2、在不同文化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文化间存在差异,但并不意味着孰优孰劣。既不要对别人的文化妄加判断,也不要要求他人对你的文化价值作任何评论。

3、对别人文化固有的标准、习俗及禁忌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这就要求国际市场营销人员要尽可能地学习和了解另一方的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徐华.《中国商贸》2011年第15期

[2]陈梅.《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671F

[3]关卫棉.《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4] 冯丽云.现代市场营销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

[5]金宜久.伊斯兰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7] 全球品牌网(http://www.globrand.com)

[8]经济观察网(http://www.eeo.com.cn)

[9]韩德昌著:《市场营销基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6,第35页

国际市场营销论文范文二:我国国际营销企业的市场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已势在必行,经济全球化及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国经济、技术及文化日益交融在一起。当今,各国大部分企业经营活动已纳入全球经济范围,诸如技术、研究、资本、投资、生产、营销、分销及沟通网络均纳入全球范围,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在全球市场中参加竞争。

经济全球化,使众多国外产品迅猛地进入国内市场,如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等产品进入各国市场,美国的可口可乐、柯达胶卷、麦当劳快餐进入其他国家,从而使原已饱和的国内市场形势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化。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的话,就必须寻求新的市场,国际市场的开拓是寻觅新市场的目标之一。因此,国内企业应该要高度重视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2、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中国已经加入WTO,我国经济将更多地融入世界,企业将更直接地参与国际竞争,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市场对产品的多方面需求促进我国企业积极开展国际营销,市场导向也已成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我国部分企业将受到激励,以其自身实力走向国际市场。激励企业进行国际营销、拓宽国外市场,不仅可以挣得外汇,而且可以吸引外资,还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若是在这个时候遇到国际营销的市场风险,我国企业将会受到威胁和障碍。因此,国内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而国际市场的特殊性促使国内企业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时不能盲目进行,必须注意策略。那么,我国结合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实际情况,从市场角度来看,就国际营销的市场风险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二、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市场风险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 2.1市场风险的含义

市场风险实际上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实际上,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四大部分。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2.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是整个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风险。由于利率是资金的机会成本,汇率、股票和商 品的价格皆离不开利率;同时由于信贷关系是银行与其客户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因此利率风险是银行经营活动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尚未完成,市场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刚刚起步,利率风险问题方才显露。虽然以存贷利率为标志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推进,但是目前我国基准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开始,影响市场利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宏观经济环境。当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阶段时,投资的机会增多,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大,利率就会上升;反之,当经济发展低靡,社会处于萧条时期时,投资意愿减少,自然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减小,市场利率一般较低。

(2)央行的政策。一般来说,当央行扩大货币供给量时,可贷资金供给总量将增加,供大于求,自然利率会随之下降;反之,央行实行紧缩式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可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会随之上升。

(3)价格水平。市场利率为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之和。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市场利率也相应提高,否则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值。同时,由于价格上升,公众的存款意愿将下降而工商企业的贷款需求上升,贷款需求大于贷款供给所导致的存贷不平衡必然导致利率上升。

2.3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币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是市场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美元、日元、马克、英镑等主要货币之间的比价时刻都处在剧烈的上下起浮变动之中,至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决算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事先难以掌握,从而产生了汇率风险。我国也处在一个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中,汇率风险仍然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企

业的经济收益,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我国对外资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影响尤为突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走出国门投资海外,汇率风险也随之增加。同时,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施以来,人民币兑外汇的风险明显上升。从2005年7月到2006年5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已突破8元心理价位。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因素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会进一步加大,我国银行业的汇率风险也将进一步提升,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和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

除了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我国企业市场还面临着投资风险。

2.4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为获得不确定的预期效益而承担的风险,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例如,股票可能会被套牢,债券可能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房地产可能会下跌等都是自己的投资目标与风险偏好选择金融工具。它也是一种经营风险,通常指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只有风险和效益相统一的条件下,投资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产生投资风险的因素有:

(1) 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容易出现受“长官意志”的影响,或领导人一时头脑发热而盲目拍板,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盲目性和独断性。

(2) 为了争上项目,故意把可行性研究报告做成“可批性报告”,有些项目审批部门从地方利益出发,没有从严把关,从而造成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使项目建成投产后没有市场,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3) 缺乏风险意识,盲目追求“热门”产业。在某些行业处于最“热门”的时候才决定进入,结果投资后行业转向低迷,企业深陷其中,进退两难。

(4) 对项目仅侧重于技术可行性的研究,对经济可行性的论证不够重视,对投资成本及项目建成后的成本费用和效益测算不准确。从而根据过于乐观的经济估算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影响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的市场风险的因素

3.1汇率

汇率亦称“外汇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

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 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例如,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8.25,则这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变低。商品的价格降低,竞争力变强,肯定好卖,从而促进该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汇率跌倒8.00,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必将有利于美国出口商品。同样,美元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就会有利于中国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反过来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升值却会大大刺激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各国货币之所以可以进行对比,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原因在于它们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汇率的决定基础。

(1)汇率变动要影响投资利润汇出

汇率变动对投资利润汇出的影响与前面对投资成本的影响相似。还是以合资企业为例。在合资企业的利润以东道国的货币计价的情况下,就东道国一方的合营者而言,不存在外汇风险,因为没有货币兑换的问题,而外国合营者所分得的利润却存在外汇风险。

当东道国的货币对外方合营者国家的货币汇率下跌时,外国合营者分得的以东道国货币计价的利润在兑换本国货币汇回国时,就会减少。反之,当东道国的货币对外方合营者国家的货币的汇率上升时,外国合营者分得的以东道国货币计价的利润在兑换本国货币汇回国时,就会增加。

(2)汇率变动对企业产品的进出口会产生影响

当企业所在国的货币对外贬值,汇率下降时,以东道国货币计价的进口物资或产品的价格就会提高。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上升,利润减少;而出口产品的价格则降低,从而有助于加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导致出口增加,并且出口收入的外汇在兑换成东道国的货币时会增加,从而又会提高利润。若东道国的货币对外升值,汇率上升时,情况正好与之相反,进口物资的价格降低,从而进口成本较低,使得利润增加;而出口产品的价格提高,产品出口竞争能力减弱,会减少利润。

从汇率变动对企业产品的进出口影响中可以看到,当东道国货币贬值,汇率趋于下跌时,企业应尽力争取出口减少进口,以多创利润;而当东道国货币升值 汇率趋于上升时企业应适当扩大进口降低成本以扩大在东道国国内市场销售为

主而多创利润

由于汇率变动对企业的投资成本,投资者的利润汇出和产品进出口的影响,我们在进行有关投资环境的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具体的谈判时,必须高度重视和考虑外汇风险的问题。

3.2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表现出贸易自由化倾向,这种倾向到了70年代初达到高峰,如关税的大幅度削减及非关税壁垒的降低。从70年代中期起尤其是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贸易自由化倾向于停顿、新贸易主义抬头。国际贸易与国际营销日益受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80年代初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高涨。90年代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使新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是:

1.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其主要表现是:一是非关税措施的项目日益增多和繁杂。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进口限额制、自动出口限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最低限价制、复杂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及包装标签等的严格规定。各国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规划和实施程序很不相同,从而加强了限制进口的作用。二是非关税措施的实施范围日益扩大。据估计,发达国家除燃料外所有进口商品都受到非关税壁垒的制约。三是非关税措施的歧视性增长,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发展国家的非关税歧视在加剧。

2.鼓励出口措施进一步加强

西方国家为了帮助企业,尤其帮助跨国公司在贸易战中取胜,从经济上采取许多鼓励出口的措施,如加强对出口企业进行信贷支持,实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实行出口补贴等。从组织上,改进出口机构、政府利用权力迫使对方自动放弃进口限制。

3.限制进口措施

从国际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质的贸易壁垒。如欧洲组织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一方面,它们实行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对区域外的国家实行保护政策。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各国国际贸易及企业国际营销造成严重的威胁,尤其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平等的贸易,因此,要求这些国家的政策帮助和支持企业打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

3.3贸易摩擦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国际贸易领域冲突不断,中国也毫不例外地被卷入到了冲突当中,并成为贸易摩擦与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1.摩擦与争端是世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由于参与全球化的国家越来越多,且遍布于世界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各国之间在大的方面,如社会制度、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习俗、消费偏好、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小的方面如关税水平、环保要求、技术标准、检验检疫制度等方面也有许多不同。因此,当一国的经济体以自己的标准与他国进行贸易往来以及其他经济联系时,产生摩擦与争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需要通过国际磋商与协调,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来逐步消除和解决。

2.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是贸易摩擦增多的根本原因。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球经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主要的经济体都发生了经济衰退或增长迟缓,需求的萎缩导致争夺市场的竞争白热化,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升温,世界贸易量大幅萎缩。从历史经验来看,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与贸易保护主义呈负相关: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走好,则贸易保护主义呼声较弱;反之,世界经济走向衰退,则贸易保护主义呼声较高。因此,在世界经济疲软的总体趋势下,作为世界贸易自由发展的最大障碍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不可避免地要导致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和不断升级。

3.WTO相关条款的模糊性增加了贸易摩擦产生的机会。由于WTO个别条款在例外规定上存在模糊和漏洞,使其常常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成为他们实行进口限制的借口,导致贸易摩擦更加频繁。例如WTO的《保障措施协定》规定:当成员方进口急剧增长并对其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可以采取进口限制

4.我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过分集中是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的又一客观原因。我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比较集中,出口产品75%以上销往美、日、欧盟这三大地区,而这三大地区既是近期经济衰退的主流,也是非关税壁垒的发源地,因此,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升温,且因其保护手段具有灵活性、隐蔽性、针对性等特点,中国出口产品也难逃他们的屡屡制裁和限制,我们也就成为了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四、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的市场风险的应对策略

4.1加强政府支持和保护国际贸易的工作

政府作为我国贸易发展中生产力要素的组织协调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提高我国贸易的竞争能力,因为它可以起到保护新生、促进成长、形成优势的重要作用。

4.2开放国内企业贸易市场

开放国内企业贸易市场,可以吸引大量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可以培育新的行业,提高国内企业水平,改变我国企业发展滞后的现状;还可以扩大我国的企业产品出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4.3加快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贸易方面的差距,说到底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差距。所以要提升我国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要使我国能够长期保持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关键是要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大批外资企业的进入,如何防止贸易高层人才的流失显然十分重要。

五、总结

企业要转变经营哲学,从只重视国内营销转为重视国际营销,乃至全球营销,自觉树立国际营销观念,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这是企业面临经济全球化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就要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主要形式。而发展国际贸易对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调剂国家之间的余缺,节约社会总劳动量,提高世界各国商品生产总量,增加国家外汇,使广大居民的实际收入提高,消费者可以从降价中获利,还可以从对商品的广泛选择中受惠。

国际市场营销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国际市场营销论文

2.国际市场营销策划的成功之路论文

3.2016市场营销论文题目

4.市场营销论文范文

5.日用小商品进出口公司国际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国际市场营销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