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商业案例
商业的存在除了创造繁荣和就业,最大作用是服务人类的需要。企业是为股东谋取利润的,但应该坚持固定文化,这里经营的其中一项成就,是企业长远发展最好的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商业案例,欢迎阅读!
成功商业案例1:
推回去智慧行十年多走过的历程,虽然这两年,智慧行加以占着自媒体和互联网的光,有质的飞跃,腾飞。但光看这个不行,这两年,有很多人想占着互联网飞起来,但为什么飞不起来?也有一些占了点小便宜,比如有了上百万粉丝,但它依然没有很强的兑现能力,我说的兑现能力是指,你有产品吗?你的影响力能让你的产品换钱不能?
你发现没有,在互联网里面,大部分人是玩概念的,玩思维的,没有几个是借助互联网玩产品的,有几个是真正在互联网卖很牛的品牌产品的?就中国人造的,你在互联网里面找,有几个?你仔细想想。除了化妆品、面膜、药、肥皂、香皂,借着互联网概念,随便拿几个产品出来顶账的倒是很多,没有真正靠好产品做起来的。
我知道,中国下一步培训需要什么,我已经知道了。智慧行的今天,它不但知道,它还做到,而且还得到了,这个轮回作为一个商人来讲,它是圆满的,就现在,团长彻底把公司卖掉也好,不管也好,自由也好,彻底不用参与管理也好,都是圆满的,不管公司将来如何,都已经完成了这个圆满了——“知道、做到和得到”。
那智慧行是怎么从知道到做到,到得到的呢?请问它做了什么?
智慧行有今天的影响力和收益,完全取决于它对行业的贡献和影响力!说对人,利众都小了,是行业。不管别的机构有多么好的老师,多么诱人的商业模式,你们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对行业做出的贡献如智慧行这样!
团长从出来讲课那天起,包括智慧行的文化,都不断在提倡一个事情,就是,传播NLP之花,让NLP的种子撒遍全中国。当一个口号,一开始是一个口号,不停不停地喊,喊久了,这个口号就长到它的骨子里面,变成它的一部分了。也就是说,你想成就多大的事,取决于你对这个行业做了多大的贡献,来决定你的成就。
帮助个体和利他这个层面,还是小老板的成就层面。而我要为行业做贡献,所影射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人、物、产业链,好多好多东西,人的精神,全部串起来了。智慧行有今天的成就,创始人拥有格局不假,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行业的改革者,建设者,行业标的的开拓者。
就像马云,顺丰的老板,他们都是行业的开拓者,他们不是帮助谁,他们也都是赚钱的,但是他们为这个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简单,现在哪家快递公司不以顺丰的标准为自己的改革标准。你说它为行业做出贡献没?如果没有顺丰这样的企业,我们现在还在走邮政呢?哪有现在网购的便利。还是满大街散户做快递,货没了你投诉无门,货换了你找不到人。它为行业做出的贡献来兑现了自己的成就和收益。马云也一样,如果没有马云,假货更多,残次品更多。为什么骂他的人多?因为骂他的人都是沉浸在假货或疵品中底层供应链的人,顶层设计的人是不会骂马云的,他们能看懂马云,感受到这种高度。他们都是为行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你想在任何一个行业有所谓的大成就,其实你不需要让谁去死,你只要让自己做得足够好,他们要么跟随你,要么模仿你,要么死。要么跟你站在一个台上,加盟到你旗下,作为风险最好的规避器。任何一个领域都一样,大成就者,修行也一样,一旦你达到开悟的至高点,不愁没有追随你的弟子。
创业者到底创的是什么?创业者追求的最高顶峰不是上市,是你对行业的影响力和高度。而不是你融资的高度。资本会让一些人更加贪婪。如果没有其他做文化底蕴,资本就像鸦片。如果有毒品让人吸一百年的话,毒品就不是毒品了。
打开智慧行的官方网站,他们诠释了NLP全新的定义。你在百度一输入NLP三个字母,永远排名第一,打开智慧行网站,里面有多少关于NLP的故事和案例供大家阅读,你想搜索一切跟NLP心理学最全的内容,都是智慧行采集编辑的,他们的团队一年几百万的维护推广费用哪一家公司敢去做?其他同行所想的可能就是花10块钱买一个关键字我要压过你的百度排名,他们想的不是在贡献领域去超越智慧行。
一个壹心理,五年一分钱不进,资本家叫烧钱,而团长心里一定不是这么想的,五年前资本还不像现在这样火,团长认为这个事情是行业的趋势和革新,是行业创新,团长也不一定会预料到壹心理会有现在的成就!但就是为行业的贡献,一步步累积成就了现在的智慧行!
成功商业案例2:
说起仁和,可能您不太知道,但说起他们的广告,相信您一定不陌生,比如陈道明做的感冒药广告,家有儿女做的优卡丹广告,还有周杰伦的闪亮滴眼液,林心如代言的妇炎洁。仁和过去的成功靠什么?就是靠拼命打广告,让广告深入人心。
比如妇炎洁,妇炎洁最早的形象代言人其实不是林心如,是付笛声。为什么后来付笛声不做他们的代言人了呢,中间有一个笑话,也是一个真事。有一次付笛声坐电梯的时候,一个人看见他说你是付付付,最后没有想起来付什么,最后说了一句,你就是妇炎洁。
结果付笛声真的是恨不得找个洞赶紧钻进去。因为他没想到整天的放广告,让这个品牌深入人心,大家已经记不住他叫付笛声,而是叫他妇炎洁了。后来他见了仁和集团的大老板,说实在不好意思,我不能再当你们的形象代言人了。尽管这是个笑话,但反映出过去这个品牌靠的是打广告的模式营销。但从2012年开始,您会发现,仁和的广告少了很多,是因为广告模式开始变得失效,或者说效率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后来仁和又用了很多办法营销,最早是品牌为王,之后是渠道为王,再后来是终端为王,终于在今年提出了赢在云端的战略转型,这个战略转型对于传统企业是全新的,过去再怎么弄,还是在营销层面,而今天的互联网转型是在整个集团的战略层面,这个战略层面是他们的大老板杨文龙杨总亲自抓的,他现在99%以上的精力都是放在互联网的业务上面。
从去年4月份开始,我每个礼拜会跟杨总吃一顿饭,吃饭的时候一开始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只是在想,仁和这么一个大公司,怎么才能做互联网的转型。当时大家心里都没有概念,觉得公司有很多资源,但资源怎么用,没想好。当时的核心思路就是用户的概念。仁和每年卖几亿袋优卡丹、妇炎洁等,我们怎么才能把消费者转化成我们的用户呢。
后来我们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先从优卡丹这个产品入手,优卡丹的作用是快速治好小孩子发烧感冒。我们就想,有没有能让孩子不发烧,不感冒的办法。因为发烧感冒放在药上很难做文章。我们就倒过来想这个问题,孩子是怎么发烧、感冒的呢?基本上都是夜里自己把被子蹬掉着凉了。
以前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跟我一样,陪孩子睡觉的时候都睡的很轻,总得看看她有没有把被子蹬掉,蹬掉了就赶紧把被子盖起来,一晚上醒五六次,第二天上班头都晕晕的,后来让她姥爷陪她睡觉,但这实在不厚道。
然而有没有一个办法,既能让大人安心睡觉,孩子蹬了被子我们也立刻能知道。我们想出一个办法,叫智能优卡丹,它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智能体温计,另一个是提醒装置。体温计贴在孩子肚脐外面,我们发现不管冬天还是夏天,只要孩子肚脐那块的温度低于25度,孩子就容易着凉,所以我们设定温度一到25度,就开始报警。
开始想直接通过蓝牙信号,让手机报警,结果发现这个方法不好,会把家里人都吵醒。于是改进了一下,用了一个手环,蓝牙信号直接发到手环上,爸爸戴着,一旦体温计温度低于25度,手环自动报警,这样只会把爸爸吵醒,而妈妈可以继续睡觉。
这样一来,把我们原先的问题就都解决了,不用像以前一样担心孩子有没有蹬掉被子,因为手环一报警,睡的再沉,也能把你震醒。有了这个东西,你就可以放心的睡觉,它解决了家长很大一个难题,这个过程就是把消费者转变成用户,让用户每天都使用你的产品。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万一我的孩子真的发烧了怎么办?我们还有一个办法,如果真的发烧,这时候手机APP就会给你推送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比如孩子发烧没到38.5度,APP上会有医生跟你沟通,告诉你怎么用物理降温,比如用酒精擦擦额头,把这些常识告诉年轻的父母。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8.5度,沟通是没用的,医生会告诉你一定要给孩子吃退烧药。
于是仁和又推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产品,叫叮当快药,现在已经覆盖了全国20多个城市,能够在28分钟以内把药送到你的家里。有一天半夜,我的孩子发烧了,我下单不到20分钟,他们就把药送到我家了,这种体验做到了极致,对于用户来讲,半夜三更的下雪天,可能出去找了半天,都找不着药店,但是人家很短时间就能给你送到家。
这个是什么?这就是用户体验,非常好的体验。
过去,我们卖了无数的产品,可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产品卖给谁了,但是现在优卡丹通过这么一个简单又实用的小产品,很容易就把消费者转化成了用户。这对于仁和也是一样的,互联网产品还会带来互联网的估值的问题。
一个儿童用户,一千美金的估值,假如仁和卖到一百万个优卡丹,带来一百万个用户,那就是十亿美金,这个怎么卖,对于仁和来讲,它的渠道比361度更厉害,仁和在全中国有十万个终端,一个药店卖100个就是一千万个,如果全部转化为用户,就是一百亿美金。这种传统的公司,如果能够聚焦,然后把这些都转化成有价值的用户,那么它的市值增长的速度跟我们过去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您可以想像一下,这种传统公司,如果他们真的搞懂了互联网,是多恐怖的事。这种千亿市值的公司,在过去是很难做到的。但在赢家通吃的互联网的时代,一但把这个东西做到极致的时候,其实是没有第二名、第三名的机会的。
叮当快药不是第一个在业内做药的O2O,但它是做起来最艰巨的,因为他们有传统的资源渠道,当初仁和集团一共投资两个多亿,现在整个估值超过30多亿,仁和药业上市公司定向增发39亿,专门收购线下的一些药店,包括B2B的一些渠道,把这个东西做进一步的整合。所以,这种上市公司,在他们真正理解互联网的精髓后,做这些事情比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优势大得多。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的O2O送药几乎也没有太大的机会。
仁和只花了半年的时间,用户量就超过200万。现在阿里、腾讯都在找他们合作,在这些过程中,逐渐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因为他们会发现,原来传统企业也能干互联网,过去他们都觉得,互联网离他们太遥远,没想到干了互联网以后,这么受人关注,并且成功的速度比过去要快得多。做个十亿美金的公司,可能一年时间,甚至半年时间就搞出来了。这个东西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
现在全国已经差不多20多个城市,有上千家药店跟他们合作,他们又开始做配送,配送的过程中发现,过去靠业务员一单一单的送,现在他们开发一个APP,让店长或者店老板,在APP上下单,整个配送效率变得非常高,他们觉得自己给自己提供的这个服务很好,他们又把这个服务开放出来,变成哪怕不是仁和的药店,或者跟仁和合作的药店,也能给你配送,这时就做成了一个平台,解决了过去很多药厂配送和很多店主提货的问题。
表面上看只是做了一个配送,但实际上更大程度解决的是一个品牌进驻的问题,它帮助品牌厂商能更好的分流到一些终端里面去,所以很多大的品牌,像西安杨森,哈药都在想怎么跟他们合作,这个合作其实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仁和又通过这个把整个上下游的生态链在网上延伸,其实是一个M2F,就是原材料采购,260多家企业做集体采购,既提升了品质,又降低了整个采购的成本,这样他们从原材料,到终端用户把整个产业链全部打通以后,整个公司的竞争力大幅度上升。
过去很多人觉得,我用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大家只是用一用,搞一个IT。互联网跟IT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很多公司现在都用IT,IT是为内部所用,比如仁和做了一个内部的配送系统,开始只是为内部的店配送,后来他发现这个东西外部也能用,所以开放出来,这就变成了一个互联网的概念,这个互联网概念慢慢就会变成用户的概念。
模式完全不一样,盈利不是靠产品的差价和配送挣钱,而是通过终端上面各种各样展示和推荐的产品,把这么一个产业链打通,后面直接通到终端的用户,所以全程整个效率变得非常高。
这个是跟大家分享仁和集团通过互联网转型而成功的案例,中国A股的上市公司里面,真正懂互联网的可能没有太多家。真正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的,并且做的比较成功的,仁和是其中一家。
这个模式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取经,大家都在摸索,每一家企业,他的思路可能是一样的,但是每家企业做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每家企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利用好资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成功的把消费者转变成用户。
成功商业案例3:
361°智能童鞋
去年7月,我专程从北京飞到厦门,跟361的董事会开了半天的会来决定做“互联网+”。其实去年,还没有人提出“互联网+”这个概念,我们当时的想法也比较简单,就想,怎么能帮助最传统不过的服装企业,通过云或者互联网的方式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益。
通过股价我们看到,361做这件事情,给它的整个股东回报增值超过10亿美金,第一波上涨是在去年8月底,当时百度副总裁宣布百度跟361正式合作,开发一双智能童鞋。第二波上涨,是11月份,百度在营销盛典宣布这个鞋已经做出来了。最后一个波上涨是春节后,这双鞋正式推向市场。很多人问,361度有那么多业务,为什么单凭这双鞋,就能给他们整个股东价值带来这么多增长?
这个地方其实恰恰是一个互联网的典型概念,叫用户。之前,361度每年卖出几千万双鞋,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鞋卖到哪里去了?所以,买鞋者只能叫消费者,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概念。
用户
而在互联网的产品,最核心的是用户。那么,用户跟消费者有什么区别?或者说,为什么用户值钱,而消费者没那么值钱?
我们做企业,或者在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估值模式有传统和互联网两种。传统企业的估值模式,像我们在A股上市,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估值模式。比如你去年赚了一千万,给你一个20倍、30倍的市盈率,你可能值两亿,三亿;如果有一亿的利润,可能公司值三、五十亿,现在市盈率高一点。
估值
但是,互联网里的估值不完全是这样,很多互联网公司并不赚钱,过去的十几年里,互联网的估值基本上按用户的估值模式估的,比如一个用户值多少钱。
去年我跟361的董事会讲,因为他们在香港上市的,香港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所以他们在用户的估值这方面,其实是认可的。这时候,对361来讲,如何把它的消费者转化成用户就是关键。
我先介绍一下,这双鞋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感受一下,消费者跟用户之间区别是什么。
如果你的孩子去了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地方,这时作为父母的你手机上就会收到一条消息,告诉你的孩子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就得关注一下,是不是今天学校组织去哪里玩了,你得问一问老师,或者问问家里的人,是怎么回事。这样你就不用为孩子突然间跑到陌生的地方去而担心了。就是这么一个很简单的功能,361度成功的把他们的消费者转化成了用户。
过去361的鞋卖到哪里?它根本不知道,它最多知道这个鞋卖到北京或是广州。而今天,它不但知道鞋卖到哪里?还非常精准的知道,买鞋的是北京东城区的人,还是西城区的人。甚至知道您住的小区叫什么,小区房价是十万块钱一平米,还是一万块钱一平米。他们还知道你家孩子读的幼儿园是市重点、区重点,还是普遍学校,也知道你们家经常去金源、燕莎买东西,还是去普通的场所买东西。
他们还知道,您家经常吃饭的地方,是湘菜馆、粤菜馆还是日本料理。它其实是用了一个大数据的方式,对用户做了一个精准的画像。过去传统的企业,比如361度,它的盈利其实基本上靠卖鞋,成本100块钱的鞋,卖300块钱,表面上能挣200,事实上服装行业基本被库存压死,挣不了那么多钱,这是过去的盈利模式。如今开店成本、人员成本上升,很多店面开始亏损。
但今天智能童鞋这个盈利模式完全不一样,用互联网上常用的一句话说,它的盈利模式变了,叫羊毛出在猪身上。这个鞋的成本挺高,整个用的都是最好的元器件,鞋的成本差不多400块钱,但是他们只卖500出头,基本不赚钱,很多人当时说这么好的一双鞋,怎么也得卖一千块钱,企业才能盈利。
我们不指望这双鞋本身赚钱,而是希望通过后面的方式来挣钱,所以只需把中间的运营成本挣回来就可以了。
这后面我们有很多种挣钱的方法,因为我们讨论的是一个用户的概念,消费者买了你的鞋后,会主动跟你沟通。他每天会主动用你的APP,而不是像过去的会员、消费者一样,你即使有他的电话号码,给他打电话,人家也基本上会挂了,那种沟通是不友好的。
而这种用户的沟通方式,只要用户找你,我们就有很多机会跟他做持续的沟通。比如你家孩子,因为你用APP的时候,需要输入基本信息,如孩子的年龄性别等等。
我们因为有你之前填的数据,孩子3岁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会提醒你,该学学游泳了,而游泳班在哪里有?就在离你周围一公里的地方,自己去报学游泳班可能一千块钱,我们跟你谈好,只要600块钱,实际上我们只付500给游泳班,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挣了100块钱。
当你孩子4岁的时候,可能开始学钢琴了,你自己报钢琴班要3000块钱,而我们可能谈到1500,卖你2000块钱,作为用户,你省了很多钱。作为厂家,361能挣500块钱。5岁、6岁、7岁都是一样的逻辑,看你什么时候需要什么东西,在正确的时间给你所需要的东西,我们卖鞋可能一分钱没赚,但是通过后面持续不断的服务,精准的了解你的需求,知道你的消费能力,知道你们想要的东西,我们通过这样一种集采的方式,把成本降下来,中间还能够有盈利。
这对大家都是有好处,对用户,用了更低的成本,获得了更好的服务。对于361来讲,其实它在鞋上没挣你的钱,后面的方式人家也没有黑你,还帮你把价格谈下来了。对于很多培训机构,或者各种各样的服务机构来讲,他们原先的整个营销成本很高,通过这种方式,跟用户直接沟通,也就把营销成本降下来了,所以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大家都是获利的,而且都是以比以前更好的方式,解决他们沟通和用户获取的问题。
这个其实就叫羊毛出在猪身上。
羊毛本来想从鞋里面挣钱,但是鞋这块不挣钱,却用一个用户本来就需要并喜欢的一个方式获得了他想要的价值,而且更低成本,更高品质的满足好这些东西。
这个模式就是我们在讲传统企业,你一定要开始跟你的用户获得直接的沟通,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只要把东西卖掉,以后再也没有关系了,这个对很多企业来说,是相当大的损失。因为未来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在用户,而不是过去的品牌或者是渠道。这些很多都是虚的。
用户大家都理解是怎么一种盈利方式,这回到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其实是提前反映的,过去在互联网领域用的比较多的是VC的模式,VC判断一个公司值多少钱,其实都是看你有多少用户,和每个用户未来可能带来的利润。
举个例子,比如361度,我们一般的家庭一年在一个孩子身上至少花两三万,有的家庭花十几,二十万也很正常,所以一个用户身上带来1000块钱人民币的利润完全有可能。我们怎么想办法把这部分的利润或者收入挣到我们的口袋里,这就形成一个用户的估值。
而且这个会把它折算成几年回来,如乘以六,变成美金的一个概念。假定一个用户值一千美金,对于361度来讲,假如卖到100万双鞋,每双鞋转化成一个用户,就是100万×1000美金,公司增加10亿美金的股东收益。
所以,资本市场毕竟是过度反映的。大家都知道,小孩子身上购买力非常强,大家会问,361度有没有办理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获取100万的用户,或者卖出一百万双鞋,这是传统企业最大巨大的优势,他们在全中国拥有一万多家店,一万家店卖一百万双鞋,平均一家店只要卖一百双鞋,这个对于投资人,很容易算出这个数。
这就是为什么361度整个童装事业部,不是太大的一个业务板块,但是他们在中国已经是童装的休闲领域的老大了。对于整个公司,投资人看到的是希望,认为这个公司你不是像很多的上市公司所讲的概念,搞个电商,就做“互联网+”了,然后股价就被炒上去了。他们真的在理解了互联网以后,并且把互联网的精髓渗透到他们主打的产品里面,这种企业是真的在做互联网,所以资本是很认同的。
用户
这个是跟大家分享的用户的概念。用户跟消费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消费者基本上是被动沟通的而,用户是主动跟你沟通的。所以,这个时代,我们一定要掌握跟用户直接沟通的权利,把主动、友好的沟通在上面、后面找到盈利模式,这就叫羊毛出在猪身上。
成功商业案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