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与禅_茶道与禅的关系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和禅的关系,一起来看看。
茶道和禅的关系
茶道无非点茶烧水
喝而知其事
这首和歌的意思是不能用一般常识简单地来解释的。茶道只是烧水煮茶这样的事,似乎谁都明白,但谁都不容易明白。这里表达的深刻含义,只有深入修行,通达茶道奥义的人才能够领悟。不深入地品味那深处之意是不行的。后来这首歌被改为:
茶道无非点茶烧水
喝而知其本
说真的,这首歌非这么改不可。这个“本”字,是茶道的精神所在,而领悟茶的精神是最为重要的。说茶道只是烧水、点茶、喝,并不是茶道的全部,而属于茶事之一。在茶道,不用说有日常的实际生活,也有其艺术,乃至宗教生活。
例如:日常的行住坐卧,进退举止都非常严格。茶席的清洁、置物,道具的摆放也都非常讲究细致周密。这是茶道的艺术性。没有面向这一切的广泛能力是不行的。从建筑、绘画、工艺品,直到园艺,茶人对此所持有的趣味,皆着眼于茶道文化。他所有的好恶,都表现着茶道的特色,渗透着茶道的艺术之美。因此,自己自身的见解以及思考方法也渗透在这种艺术之美中,而这种渗透在艺术性中的东西又渗透着茶道精神。继续深入这种渗透,便和宗教相通。
就宗教意义上来说,绝大多数人会从禅的修行起步,为领悟其精髓而精进修行。例如:茶祖珠光参一休和尚、绍鸥参大林和尚、利休参古溪和尚、还有宗旦参清严和尚等。他们各自达到了极高的悟境,从而尽可能地体悟到了茶道的精神。然后,他们还继续积累实际的修行经验,直到悟出禅的精髓为止。像千利休就从大德寺的古溪和尚处获得“三十年饱参之人”的印可,还有宗旦的悟境也是许多禅僧所不及的。宗旦甘于清贫,在枯淡的生活中,写出了表现茶道精神的著作,千古流传。
所以,《山上宗二记》一书中说:“茶道出自禅宗,为僧人所行。珠光、绍鸥皆如是。”《南坊录》中也说:“以佛法修行得道,乃茶道第一大事也。”千宗旦在《茶禅同一味》一书中,更进一步地主张茶即禅、禅心茶之说,并以身印证之。
茶道和禅的一致之处在于使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扩展,产生积极的意义,直至他精神体系的最终点,茶和禅便会和而为一。用茶道的专用语来说,那就是“佗”。也有人称之为:“露地空草庵”。那空草庵所贯穿的意义,正是茶道的根本原理。
闲静露地 浮世之外
洒落一切 心中尘埃
这是千利休的一首名诗。此处的露地不是简单的庭院,而是世俗之外的茶道境地。不满世俗生活,难以再居于其中时,舍弃那个世俗的社会,从中摆脱出来,成为“幽寂”人,过“幽寂”的生活,这就是茶道人生。这种生活体系中有一道栋梁,那就是禅的修为。
虽然有人认为茶人是厌倦世俗生活、脱离现实世界的人,但未必如此。茶人并非是厌世、悲观,才从那些世俗生活中超越出来。摆脱现实生活的苦恼,创造新的积极的生活,才是茶道生活的归结。茶道生活绝非厌世和遁世那样消极的事情,而是安乐的、建设性的、大乘佛法的生活。这在禅的悟道方面是经常说到的。
首先,作为禅的特征,第一点便是“不立文字”。禅在一开始就不是用语言来加以说明的。
禅总是令人自悟自得,自悟始于茶余饭事的实际生活,如同奴仆,任人驱使。己在茶余饭事中有所开悟。有学问也好,艺能优秀也好,全部将之舍弃,从学徒开始做起,这是禅在教导方法上的特色。禅有其实践性,有以心传心的珍贵。
茶道也一样。如果要学到真正的东西,从一开始,就要在师父的身边,做一个实地学徒生,听从师父的驱使,来敲开茶道之门。以身来侍奉师父,从师父的行坐、进退中开始学习,深入师父的心灵理解问题,是迈向茶道的第一步。
禅的第二个特征应该是枯淡静寂。禅僧那像枯木一样的坐姿,看上去非常静寂,没有任何活动。寂静得如枯木寒岩、止水明镜,显现着清澄意境。在那种境界里,我慢、我见已被克服,开佛知见的大安乐、大自由的天地已被找到。如同在冬日枯荒的树干中,正孕育着眼睛无法看到的花开的春天。静中含动,弱中有强,贫乏而富有,不足而圆满,这样的品味和喜悦在此充分体现。
对于茶道来说,这种清寂的境界就是“佗”,为千利休,也为宗旦所提倡。特别是宗旦通过一生,以身向我们展现了这一点。
禅的第三个特征是无一物。用六祖惠能的话来说,就是“本来无一物”,还有“毕竟无所得”之说。如果从究竟意义上来说的话,禅对生活不设置任何问题,吃或者不吃都被置之度外,如果不吃会死的话,连死也不成问题。妙心寺的开山祖师关山慧玄禅师说:“慧玄这里无生死。”因生死问题而烦恼的禅僧是会被人骂倒的。总之,悟道的人面对生死而又不被生死左右,何况诸如吃饭等事就更不挂在心头了。
举出这些禅的特征,说明禅及其落脚点是“无所得无所悟”。了悟之事,就忘他个一干二净。即使被人质疑:“那是悟了的人吗?”也仍然甘于平凡的生活,所作所为全都是真正的断然之举。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在暂短的一生中把握永远的生命,应该是禅所具有的意义。
想想被称为茶圣的千利休,他那切腹而去的样子,正是超越生死的神态。现在,我们仍可看到他切腹时,静静地点茶,然后将茶筅抛向天空,轻快地离世而去的情景。他平素就自称抛筅翁,以表达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舍弃小我,融入虚空的意义。没有比他那寂静无为的动作更能显示茶道精神的事情了,也没有比他更可称为饱尝茶禅一味,彻悟茶禅精神的人了。
禅茶文化内容
中国佛教博大精深,佛茶文化源远流长。“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茶清静纯洁的品质内涵与妙香流溢的佛法禅机相映生辉,茶的自然属性被赋予人文的理想之中;成为“修身养性,开慧益智”的正信之道。
一茶一禅 两种文化 有同有别 非一非异 一物一心 两种法数 有相无相 不即不离 心心相印 一啜一饮 甘露润新 一酬一和
净慈寺肩负传承历史文脉,展示佛学文化精髓之重任,选用中国最具民族区域特色和收藏价值的普洱茶作为古寺的结缘纪念品,结交天下有缘众生。本套纪念品分洗心、爱心、养心、静心一系列四品味;融合佛教清净、吉祥、慈悲、善良之瑞气;福、寿、和、合、圆俱得法师传证,洗、爱、养、静心全因佛门慈佑;营造出飘逸脱俗的精神气质;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茶道与禅_茶道与禅的关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