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 读后感3篇
柴静看见 读后感1
几个月以前,我读过她写的一篇博客《日暮乡关何处是》,写的是作家野夫,一个孤怀激愤、大山一般的男人。我读完几乎不能安静下来,印象里写得出这样文字的女子,似乎只有章诒和,那种满纸淡墨中的丰厚,有些唐传奇的味道,令我悠然神往。
我决定去看看她。可惜,虽然提前了半小时来到中心书城,还是晚了。全是人,所有能看见讲台的缝隙都没堵得严严实实。我买了一本书,在人群外四处游走了一番,恨恨而去——第一次追星就此以失败告终。
回家马上看书,感想很多,趁着冷却之前决定捋一捋。
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柴静看见 读后感2
《看见》我买了三月余,一直被其他书和事耽误了,周末在家拿起来翻看, 从来没有过的积极,5天看了3本,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看见里面很多篇章颇为动容,印象最深的还是"双城的创伤"…
双城一夕之间憔悴了很多,这种憔悴来自于那个叫苗苗的姑娘,她的自杀,我想到的更多是“理解人”
我问过几个孩子,为什么你们对苗苗的感情这么深?
共同的说法是:“她是能理解人的人”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能理解人?”
“听别人说话的人”小蔡说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一个人,《偷影子的人》中的吕克,曾一度是我童年时最想倾诉的对象,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我可以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又得到他的理解,我想在那个年代我或许也会像苗苗的同伴那样,选择以一种决然的方式追随。所以我理解那些孩子的做法,但是更多的是痛心。
生命中某些珍贵的片刻,其实都来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正是这些小事构筑起一个儿童最本真的敬仰。小时候总喜欢和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玩,与其说是比较好交流,倒不如说是他们容易听我说话,并帮我分析让我有种非亲情的亲近感。幸好我的童年是饱满且积极的,我所追随的那个柔性的姑娘现在也已为人妻、为人母,过着幸福的生活。
苗苗的自杀我想到了四年级和我一起最好的同学,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姐妹相称,中途她辍学,我也有想跟着她一起走的念头,好朋友不是要同甘共苦的吗,我怎么能让她一个人去外面闯荡……
时间太久我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出那段日子的,但是我知道父母的放养式教育,让我自己有更多的生活空间,我感谢他们的理解。
除了童年的记忆,便是这句“什么样的人能理解人?听别人说话的人”给我的震撼。看到朋友微信中分享:瀑布,因为居高临下所以口若悬河。 无一例外的都让我对于自己话更多深深的思考,一个人若口若悬河,哪怕自认为没有居高临下,又有多少真实的成分?而抢占话语权的人,又怎么可能认真的做一个“听别人说话的人”?还是那句话:节约心智,节约话语。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看见》让我更多的了解了节目背后的故事和一个真实的柴静。
书中比较喜欢的句子摘录: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 才会忘记自己。
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柴静看见 读后感3
阴沉下雪的情况下,窝在家里看书是最好的选择,我看的是央视主持人柴静的新书《看见》,看了一大半写写我的感悟:
小时候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唱过这样的歌:“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但凡知道一点京剧常识的人知道,白脸的曹操是奸的,红脸的关羽是忠的,黑脸的张飞是闹腾的,但我原以为这不过是戏,后来我看了柴静的书才反思了一下自己:原来我早已经活在了戏里,那么黑白分明,意味着世界上就只有这两种颜色而已……
细细想来,也许不光是我,小时候课本里的董存瑞、黄继光和千千万的红军战士哪一个不是高大全?说起日本鬼子,哪一个不是坏事做绝?现在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们变了吗?其实未必!
现在所谓的家庭伦理剧(也称婆媳剧)越来越多,但好的作品屈指可数,大部分的这类电视都把婆婆妖魔化了,把媳妇祥林嫂化了,把丈夫夹板化了,把孩子道具化了,我很不喜欢这类电视剧,原来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明白了,因为这些号称“高于生活”的作品压根写的就不是生活,写的也不是人,只是一个个极端的符号,善恶一眼就看到骨子里……
看着柴静的书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人越长越大,信息越来越全,但思维架构越来越简单,就好像京剧里的脸谱,好坏什么的看一眼就知道了,可是作为这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想起那些因为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在哪的小岛去砸车的人,想起了在网络上咒骂的人(咒骂的人里有时候包括我),我们判断的方式越来越简单,只要发泄和怒吼就够了,不用知道背景,也不用知道过程,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可能引来一阵喝彩或者是围攻!
柴静的书里和视频里写过采访过归真堂的邱淑花和虐猫女作为一个保护动物者我曾经大骂这些人,甚至想着一个天雷劈下来将这些人化为灰炭…但是我看了柴静在采访邱淑花的视频时,我一开始认为柴静有些过于宽容或是纵容这样缺德带冒烟的人,但过后想了想释然了:
客观和理性才能理顺事情找到问题的源头,作为一个动物保护者我略感遗憾,但是我很欣慰,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问题可能只能激化却解决不了……
邱淑花和动保志愿者再大的问题是道德和观念上的差异,邱认为熊只是国家合法的商品而已,而志愿者则认为熊首先是一个不应该被虐待蹂躏的生命……所以我不准备原谅那些伤害动物的人,他们也不配得到原谅,不管什么原因,都不是理由,但我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的这个国度他们合法!
在采访虐猫视频的制作者时,他说只要钱够了,合法,这事就能办!但柴静问“如果违法呢?”答:“多少钱也不干(敢)!”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法律才能威慑和约束此类人性道德中最黑暗的事情发生,那么怎么才能立法呢?
最早的《动物保护法》诞生于英国,20世纪初英国人因为鞭打马匹而产生对人道对待动物的讨论,虽然最初立法没有成功,但是随后终于在数年后确立了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中的各项准则,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有全世界一大半的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相关法律,但时至今日中国还没有这样的法律,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法律我想是因为首先是物质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其次是允许人表述自己的建议……
上一篇博客,我写了一篇“致李承鹏”的博客,本意是祭奠我们在碰撞中升华的思想并不想选边站队,但有两位博友觉得我的博客太淡,觉得什么也没写,还有一位觉得按照马列的斗争哲学凡是于己不同的都要党同伐异……越来越简单的观念自然不用浪费时间和头脑,能发泄就行,但是这样的东西是否对我们有所裨益呢?
我只能说如果到了这个年月我还不能做到求同存异,尊重别人,那我就不能称自己为正确,甚至不能说我鲜活,那我只是附庸和行尸走肉……
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思绪,但尽量不要偏激,能了解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的评价事物,最后找到不合理的逻辑并为之努力去修缮它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想要告诉我的!
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胡适。
柴静看见 读后感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