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水母
水母生活在海里,有些含有剧毒,有些可以发光,但是最小的水母是什么样的呢?
世界上最小的水母: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学名:Craspedacusta):是笠水母科的一属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记录11种。水母体直径1.5-2厘米,具有很多触手,缘膜很厚,其水螅型阶段仅有数毫米大小。钟形身体的边缘有数百根短触手。有世代交替。螅形体高约2公釐,无触手,借出芽方式产生水母体。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生命周期由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阶段组成。栖于淡水,故英文名淡水水母(Freshwater jellyfish)。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除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两种外,其余9种中国均产。是仅有的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为世界级濒危物种。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物种,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大熊猫。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其特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和了解物种的遗传、进化提供了条件。
物种学史:
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研究专家认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在动物学上,世界上首次记录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标本采自英国伦敦,定名为索氏桃花水母。约半个世纪后,才在世界各地陆续被发现,主要在亚洲、欧洲、美洲等温带地区,大洋洲也有发现。中国第一次发现桃花水母在1907年,为一日本人川井采得,经日本学者丘浅定名为宜昌桃花水母。 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
1726年(清雍正三年)《古今图书集成》中曾这样细致而生动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不知避人,取贮盂中亦然。离水取视,不过如涎一捻,绵软无复形体。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记载。其他古籍中还有:“桃花鱼形圆,薄如蝉翼,浮水面作翕张状。”对其出现时期说:“以桃花为生死,桃花既尽,则是无物矣。”根据已查到的资料,可以肯定中国对桃花水母的认识至少早于欧美各国270多年。
在秭归,可以说“桃花鱼”是家喻户晓,并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汉王昭君为了汉胡和好,远嫁塞外。昭君出塞合婚前返故里探亲,怀抱琵琶,坐在叱溪河上的小舟上,深情弹了一曲琵琶行,不禁黯然泪下,晶莹泪珠,滴入河水中,顿时化作体态透明的桃花鱼。
形态特征:
桃花水母直径约15-25毫米,几乎是透明的,有白色或绿色色调,触角约20毫米长。呈现出伞状,有螺纹串状的触手围绕其圆边(环形缘)。圆形管的直径从5至25毫米。是仅有的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史具有单体的小型的水螅型体和自由游泳的水母型体,但以水母型为主。水螅型体无围鞘,甚至无触手,单体常仅数毫米。水母体也为小型,都具缘膜,这是水螅水母的特征,具很多触手。水螅型结构简单,没有口道,胃循环腔中也没有隔膜。水母型绝大多数具有缘膜,胃腔中没有刺细胞。
水螅型及水母型的中胶层中均无细胞结构,生殖细胞均来源于表皮层(外胚层),个别种即使来源于内胚层,但最后仍在外胚层中发育成熟。[2] 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降落伞鱼”,生长于温带淡水中,其形状如桃花,并多在桃花季节出现,故得名。其通体透明,像透明小伞在水中悠然漂浮,它们无头无尾呈圆形,晶莹透亮,柔软如绸,身体周边长满了触角,中间长着五个呈桃花形分布的触角状物体。它们在水中一张一缩上下飘荡,悠然自得。是一种濒临绝迹、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
桃花水母的外形象一把撑开的伞,或一个倒扣的碗,称为伞体,伞边缘有许多细线状的触手,这是它的捕食器官。口朝向伞下方,位于一条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食物由此吞入,消化不了的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所以桃花水母嘴和肛门是一个。伞缘有一水平缘膜,此为水螅水母的共同特征。[1] 桃花水母的生殖腺颜色有粉红色、褐黄色、微绿色、淡黄色、绿色、白色及淡墨色等。均随其种类(或种群)和变种而不同。
栖息环境:
桃花水母的生活史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状体(水母的“童年”)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桃花水母产于淡水中,居住人工湖,池塘、湖泊和河流。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洁净,且多呈酸性。测出PH值为6.4。这一微酸水环境最适宜水母生长。
生活习性:
桃花水母体的伞体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将下伞腔内的水压出体外,借此朝相反的方向缓慢游动。当遇到食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刺中被捕获物,顷刻将其中毒身亡,以触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内。桃花水母多以剑水蚤、小线虫、小环虫、小蝌蚪、小鱼苗等为食。 桃花水母常出现在温暖的水域中,温度至少为25℃,但水温不能高于32℃。在初夏5月水温14℃和深秋11月水温12℃时都曾采到,其生存水域的pH为6.5-8.0,以每年6-10月的夏秋季节出现最多。
这是因为适宜的水温和充足的食物使其大量繁殖,往往在7-9月达到高峰,10月底或11月初后桃花水母群体数量迅速下降,此后便销声匿迹。同一地点常年(或每年)出现的现象十分罕见。桃花水母对日光有正向反应,喜弱光,有一定的趋光性,早、晚分布在水的上层或表层,中午光照强、水温高时则多分布于水的中下层。故在晴朗无风的早晨和傍晚时更易采到。 每到暮春,桃花怒放时,它们就相继出现。桃花水母有粉红色的生殖腺,透明的伞顶,在水中浮沉漂荡,有如落水桃花,因此,中国古代称它们为“桃花鱼”。但又明确指出,桃花鱼“非鱼也”,因其水生,故名之曰鱼;又因其生于桃花开时,故名之曰“桃花鱼”。 自然界的桃花水母在低温、富营养及饥饿的不利环境条件下,螅状体可收缩,分泌一层坚硬的保护膜包被身体,成为休眠体(podocyst)。
有学者认为,休眠体能通过水生植物、动物(如鸟)或人为的因素,而使其传播。环境条件改善时,休眠体重新发育为螅状体,其生活史得以继续。所以桃花水母也能在房顶水箱中被发现。也有研究者认为,桃花水母喜生活在富营养的池塘,且胜过寡营养的大湖泊,寡营养的水域中缺少浮游植物,当然也影响小型浮游动物的繁殖,桃花水母就没有了生存的饵料条件,只要不是长期的严重的富营养化的水域,还是有可能出现桃花水母的。
桃花水母在何种水体中出现有两种原因决定:其一,它对水质要求极高,周边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会导致其消失;其二,桃花水母无性生殖世代的水螅型不发达,螅状体大小仅有0.5-1.0mm,附着在水下腐败植物、岩石和树桩等物体上,体表有粘液,常粘附着一些碎屑,将身体部分地遮盖,一般极难被发现和认识,其萌发成水母体的机制尚不清楚。
世界上最小的水母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