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月的散文_描写二月的散文

发布时间:2017-06-17 07:37

二月里的春花未现,二月里的雪花却飘了,二月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写下了自己的情感。下面是有二月的散文,欢迎参阅。

关于二月的散文_描写二月的散文

二月的散文篇1:草长莺飞二月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题记

故乡的二月山绿水清,春风轻吟着一首甜甜的春天的歌,在柿子林的枝头荡着秋千。空气中在处处弥漫着春草的清香气,让人心清神怡。迎春花开满了崖边山坡,黄艳艳的一丛一丛的,惹人喜爱。林间,绿草茵茵,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开得正艳,红黄紫绿,让人目不暇给。成群的鸟儿,在绿树的枝头,唧唧喳喳的,像似在召开一个盛大的演唱会。不一会鸟儿婉转悠扬的歌声,便响彻林间。

小河清清,涓涓细流在绿林间轻轻流淌。清澈的河水里,小鱼儿悠闲地游动着,优美的身影,在水中自由自在舞动。河岸上绿草肥美,绿树婆娑,野花遍野。温暖的阳光,洒下金子一样的光芒,涂抹在这绿色的河岸上,把个春天的美景演绎到了极致。

小路蜿蜒如飘带,在绿草间伸向远方。绿云般的麦子覆盖了路两边的坡地,偶尔春风从柿子林吹来,麦田绿波荡漾,煞是好看!路的一侧,老屋在绿树的掩映里依稀可见,像似安详的农人静静坐在,守候着自己春天的绿地。

白云悠悠,点缀在蓝天,犹如春姑娘的美丽的衣裙,在春风中飘逸洒脱。几只纸风筝,如大鸟一样地在蓝天中飞着,给这美丽春景又增添无尽的情趣。让我不由的想起那首名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记得幼时,每次,我在河边玩,母亲站在老屋门口,用她你浓重的乡音喊我乳名:“——梅儿!回来吃饭喽。”尾音拖得很长。太像天空中纸风筝的尾巴,长长的划破蓝天在风中飘扬。任你跑再远,那极有穿透力声音,也会随风飘来。

那日,我的几个小伙伴,都在放风筝。望着他们漂亮的风筝,我羡慕不已。于是偷了家里的几根竹篾,一张大白纸,跑到河边想自己做一个风筝。然而风筝做好了,却飞不起来。自己便和自己生气了。母亲喊我吃饭,那悠长的乡音在初春大地,和春风一起赛跑。我就是不应声。害的她亲自跑到河边来找我。我狠狠地把风筝扔在地上,和母亲赌气。

母亲却笑了,说:“你先把风筝拿上,跟我回家吃饭,下午我一定让它飞上天。”回到家,母亲把我做的风筝拆了,说重给我做个蝴蝶样的,说着她熟练捆扎起风筝的骨架,然后开始糊纸,不一会儿,一个大号蝴蝶的雏形便展现在我眼前。母亲要来我的彩笔,给蝴蝶画上彩色的翅膀。母亲说,她小时候外婆会扎许多种的风筝,什么燕子呀,老鹰,鸽子,蝴蝶等等。个个形象逼真,飞在天上人见人爱。亲戚朋友们都上门来讨要,忙的外婆是不亦乐乎啊!她这点手艺,就是那时给外婆当下手学的。母亲说着的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一改原先她那沉默寡言的样子。像似这小小的风筝,把她也带回了那久远的童年时光。

风筝飞起来了,带着母亲和我的笑声,在蓝天中越飞越高。像似捎上我的五彩的梦,飞上了云端,耳边像有风声呼呼,顿时身子也飘飘然了。美丽的蝴蝶,在天空翩翩起舞。犹如欢乐的我,在母亲那浓浓爱的牵引下,在童年的天空,无忧无虑飞翔。这个早春二月,也深深铭刻在我童年记忆里。每每,想起这些,欢笑便爬满我的脸颊,暖暖的温馨也溢满心间。

如今,离开故乡许多年了。又到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时,母亲仍在扎风筝吗?我想,故乡绿草青青、花海如潮的春天里,一定有一个蝴蝶一样的风筝在蓝天中飞翔。

哦!我眼前又浮现出故乡的二月天里,那只蝴蝶风筝,在蓝天中越飞越高的样子……

二月的散文篇2: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是龙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天刚蒙蒙亮,我便早早的起来了,并不是有什么要急着做的事情,而是从小就养成了这一天要早早起来的特殊习惯,起来后还不能在床上、过去是在炕上穿衣服,要把腿放在地上穿衣服,听老人们讲,这一天起得早,在地上穿衣服,人会勤快一年!不管这个古老传说是真还是假,人勤劳总比懒惰强,所以,小的时候,每年这一天,爸爸妈妈就要早早把我们叫醒,是希望我们能成为一个勤快人,男人勤快要立业养家的。慢慢的这个特殊的习惯便保留了下来,到后来我们长大了,到这一天自己便主动地早早地起来,冥冥之中还是有一种希望和期盼。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古老的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中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二月二,民间也叫“踏青节”,从这一天开始,大地阳气上升,青草野菜开始发芽放青,人们开始到户外郊游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就是描写二月二游人踏青的热闹景象。

随着这个传说的发展,二月二早已形成了一个节令,二月二是正月过后人们过的第一个节日。小的时候,随着春节和正月的一天天过去,我们最盼望的就是二月二这个节日了,这一天,大人们要给我们“蒸龙蛋”吃,其实就是菜团子,随着生活的逐渐好起来,蒸“龙蛋”的材料也在发生着变化,到了现在,在我们家还保留着这个传统习俗,“龙蛋”的皮儿是粘面,馅儿是酸菜肉馅儿!这一天吃“龙蛋”就是图个吉利。所有的菜馅儿都是头一天准备好的,因为这一天不能动刀,老人们说动刀会伤着龙头的,这一天自然也不能做针线活儿了。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二月二日这一天,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打我记事儿的时候起,每年的这一天,爷爷便早早地起来,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敲打着房梁,嘴里念叨着:“二月二敲过梁,虫子蚂蚁不下房”。过去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房土炕,房盖儿都是苇芭和泥土,自然容易生虫子,像蜈蚣蝎子这样的虫子如果爬到炕上会蜇伤人的,为了检验这个习俗是否灵验,二月二过后,我们每天都会看看有没有虫子从房上爬下来,也许是灵验吧,还真没有虫子下来!

敲完房梁后,爷爷还要用草木灰围着水缸蜿蜒地一直洒到大门外。爷爷说这是引龙,头一天要把水缸里的水挑满,二月二这天不能往水缸里倒水,说是怕砸到龙头,这一天要是谁家挑水了,水缸一到夜晚人静的时候就会有“吱吱”的响声,是龙没有引出去。虽然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小的时候我们还是很怕龙在水缸里,有时不敢往缸里看,怕看到龙在里面!其实这个习俗自古就有,清人《宛署杂民》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以求一年能风调雨顺。

这一天除了大人们搞的蒸“龙蛋”、敲房梁、引龙这些习俗和活动让我们兴奋和好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那就是,二月二这一天要剃头,称为“剃龙头”,图的还是个吉利,所以每到这一天,理发店都要特别忙,直到今天仍然如此。那时候大人们是不允许孩子们正月里剪头的,说是正月里剪头死舅舅,所以都赶到二月二这天剪头了。

这些美好的传说和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最让我感同身受的还是勤劳立业养家。中华民族这条巨龙的崛起和腾飞,无处不体现着勤劳的民族传统。一个家庭也是如此,生活能像龙抬头一样,一天天好起来,靠的也是勤劳。

小的时候,我们家人口多,姊妹六个(姐姐后来去世了)加上父母共八口人,就父亲一个劳动力,那年月收入很低,往往是父亲劳动一年,挣的工分儿到年底连全家八口人的口粮都销不到家。在我们家,爷爷和父亲这两代人是最勤劳的,这在我们村里是人人都称赞的,爷爷去世的时候78岁,直到去世的前七天,还仍然在生产队劳动,正是有父辈们的勤劳,才撑起了我们这个人口多的大家庭,度过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的困难时期。有大人们的影响,我们姊妹从小就在父母的组织下学习搞副业来补充家庭生活,从编织苇席到打草袋、草绳,农村的副业项目没有我们不会的,从放学拾柴到冬天去苇塘挠苇叶子等,没有什么活儿我们没干过的。

那时候,每年的寒假都是我们姊妹搞副业最繁忙的时候,因为眼看就到年底了,家里一切都等着用钱,我们能挣点儿是点儿。那时打草绳是最累的,草绳车是靠人来蹬的(那时还没有电动的),我和三个弟弟两人一副架,每天早早起来,自己给自己定任务,天天都开展劳动竞赛。这一冬下来,我们每个人都累得脱了相,个个儿小脸儿煞白,因为一冬没有出屋,每天都是穿个单衣,那还是一身汗水。但尽管这样,等到年底卖草绳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很甜的,效益好的时候,到过年了,父亲就多给我们点儿零花钱,那时候心里是美滋滋的!

有一年是我们最灰暗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打的草绳父亲托人在大洼卖了个好价钱,父亲也说等卖完草绳过年多给我们点儿零花钱,我们都十分高兴地盼望着,其实我们最高兴的是,能多卖点钱给姐姐治病,那时姐姐已经重病二年了,父亲一个人在医院护理姐姐,家里已经没有人在生产队劳动了,什么地方都需要钱啊。可下盼到了出售的日子,我们帮着装好车就在家里盼着父亲的回来,这一天姐姐的精神状态也很好,跟我们不时说笑着。到了晚上父亲终于回来了,我们看着父亲进到院子里,并没有高兴的样子,反倒一脸的沮丧,一生不吭地坐在了炕上,母亲反复地问,这才知道,原来草绳卖了800元钱,这可是那个时候的天文数字啊,父亲把卖草绳的800元钱揣在兜里,在去市场准备给姐姐卖点什么的时候,被小偷给偷走了,父亲在那呆呆地一直呆到晚上,才沮丧地回来。我们听了都大哭了起来,这在我们家简直就是天塌了下来,我长这么大从没看见父亲哭过,这时父亲也流下了眼泪。悲痛过后,父亲就是父亲,转过来安慰我们,嘱咐我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过了年儿,我们接着干。说是这样说,这一年我们谁的心情都没好过。

生活的轨迹也像龙蜿蜒崛起一样,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总是伴随着许许多多的波折,但只要昂起了头,勤奋前行,前景总是美好的。

我的一生没有从父辈那里继承一点点财产,继承来的就是父辈的那种辛勤劳作、勤俭持家的精神,正是这点传统,才使我们在没有外部作用的情况下,靠我们自己的双手,从白手起家,到实现温饱,到我们现在能够过上比较令人羡慕的生活;从无房到租房,到盖起了民房,到住上了楼房;从没不起一辆旧自行车,到骑上摩托车,到购买了汽车,这一步步,自然有党的好政策和社会的进步,更主要的还是靠人的勤奋努力。

中国的传统习俗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传说和故事,更主要的是留给我们了一笔精神财富。二月二龙抬头,多么吉祥的谚语,愿我们所有的人秉承龙的精神,昂首前行!

点击下一页阅读更多二月的散文相关内容

关于二月的散文_描写二月的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