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春意挂上了树梢》教案及原文

发布时间:2017-03-23 20:39

《春意挂上了树梢》是高二语文学习的可以之一,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大家对《春意挂上了树梢》这一课文有什么看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春意挂上了树梢》教案及原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春意挂上了树梢》教案

【教学设想】

以“春意”为核心,引导学生读懂文中陶醉于春意和感受不到春意的两类人的特点,了解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及以点带面的方式揭示出的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群的形象特征;以学定教,以问带疑,还原情境,引导学生读懂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作者选定这些人物和场景来表现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学生预习时对萧红的了解情况引入,消除学生对教师、文本的陌生感,创设情境。再以霍建起导演的电影《萧红》公映,这位远离人们七十年的作家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引起热议这一话题,拉近学生与作家的距离。

2.教师范读全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进文章的情境。让学生在听朗读时进一步熟悉课文,同时结合预习和听读感受提炼概括文意。

问:文章围绕“春意挂上了树梢”,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的不同活动?

学生概括,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提示和鼓励。(描写了三月哈尔滨不同人物的生活场景,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日伪时期东北地区中下层人民悲苦凄凉的生活现状。)

二、问题梳理

概述预习时学生所提问题,投影展示学生问题较为集中的几类:

1.题为“春意”,为什么文中却多次描写命运悲苦的人?如何理解“春意”?温暖的题目,为什么读来却有苦涩凄凉的情感?

2.为何写不同类型的人的活动?为什么反复写到中国人与外国人?如何理解汪林这一人物形象及写她的作用?

3.作者萧红写这篇散文的背景、心情和态度;

4.第8段的理解;“三月”句两次出现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1.文题及开头给人暖意,写了怎样的“暖”?

学生关于文题的问题:文题为“春意”,但文章读来苦涩,入眼却又感觉暖意。如何表现的?

(1)三月的哈尔滨有怎样的暖意?

①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②蹿着芽;③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

学生品读,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轻纱”,比喻,通感,化抽象为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春风吹拂的轻柔惬意;“蹿”,用词精妙,富于动感,形象地写出了新绿的生长速度和蓬勃的生命力;“陷”,写出了春风吹拂时人身心沉醉惬意之感。

(2)人们感觉到暖意了没有?

有所体现:脱去冬装;逛街;晒太阳;

“陷进去”:令人沉醉,如梦如谜,有生命力——春在歌唱……

2.题为“春意”,为什么却写了不少人的活动?又为什么多次描写命运悲苦的人?

(1)怎么写人的活动的?(从白天到黑夜切换场景写哈尔滨人的活动。)

(2)具体写了什么活动?(两类人完全不同的生活。)

描绘处于“冬”“春”季节、两重世界的人们——哀哭的弱势群体、欢快的外国人,这样概括是否恰当?

幸福者(汪林们、外国人),沉醉在春意里,四季快乐;不幸者,被遗忘遗弃在寒冬里,四季哀哭。

(3)题为“春意”,为何写人的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透过文本看写法:通过人的活动和感受,从侧面来具体表现春意,突出对比,鲜明表现了底层人民的辛酸痛苦,揭示世道不公,突出主旨。

A.写人对春意的感受。一半人感受并享受春意,另一半人被遗忘在寒冬里。

B.自然春意悄然而至,人间却冰火两重天。

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春意为什么只是“挂上树梢”?(对比:春意飘浮在树梢,底层的人们无法感受到;春意只是自然的春意,人间没有真正的春意。)

3.对汪林这一形象,学生较感兴趣,恰可作为一个拓展课堂深度的契机,促进课堂智慧的生成。

(1)三遇汪林:

①也戴小沿帽;转过“商市街”;②吸着烟卷;又换了淡绿色的衣服;腋下夹着一封信,大概又是情书(烟卷,细节描写);③混在鬈发的人之间,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在快乐的人群里。

学生概括,其他学生补充:汪林是个衣食无忧、生活闲逸无聊、享受快乐的小姐;平时与洋人相融,生活方式受洋人影响。

(2)为什么要写汪林这个人物?注意上面几个句子中的“也”“又”“也”等词语。

汪林代表了这样一类人:虽没有做什么坏事,但是对于亡国之痛,他们麻木不仁;对于身边的哀哭疾苦,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淡漠和冷酷,加重了冰城的寒意,作者在客观描述中隐含批判讽刺(或否定)。

4.中国人与外国人。

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混在这些鬈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讨论,把握时代背景。

上世纪三十年代伪满时期的哈尔滨是一个畸形繁荣的城市,是一个病态的满目疮痍的社会。

它快乐,疯狂,充满异邦的音乐,满街都是鬈发的外国人;

它寂寞,哀哭,完全在风雪里,墙根转角都发现着不幸者。

繁华的商市街、中央大街,是少数富人们和外国人的天堂,却是底层不幸者的地狱。(同样运用对比)

5.为什么题目温暖而诗意,读来却颇多苦涩凄凉?朗读,比较异同:

(1)“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两句的同中之异。自然界有冬春变化,春意已至,人间有冷暖不公,春意何在!第二句多一个停顿,也就多了一份苦涩与沉重,作家笔端流露出一种悲悯与反思。

(2)抓住最能体现出春意的“树芽”“小题大做”,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深入研读文本,品味作家“以暖写冷”的手法。

6.关注散文背后的那个“我”。

讨论:“我”可视为线索人物,全文通过“我”的见闻感受串起白天黑夜不同的场景和人物活动。注意“我”的见闻感受发生的变化——由“醉人的春意”到人间的残忍、苦涩、沉重、悲凉。

由第8段入手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师生讨论,明确:愤激之辞,看似冷酷无情,实质上饱含对不幸者深切的同情,有愤世嫉俗的味道,隐含对造成这种不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不平。

温故知新:鲁迅《祝福》中类似的内容。

知人论世:关于“我”——萧红背叛家庭抛弃富贵,怀着理想之梦来到哈尔滨;历经苦难与萧军结合,租住在商市街25号半地下的偏棚;其文集《商市街》就写当时贫穷、饥饿、动荡的时局和他们的生活。

哈尔滨以满目疮痍的冷酷现实粉碎了春之梦,萧红在《商市街》里曾说,“只要满洲国存在一天,我们是不能来这块土地的”……

7.结尾的艺术

变化结尾内容,朗读,比较表达异同:(1)去掉“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2)去掉“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3)变化“快乐”和“哀哭”的顺序。

师生讨论,总结:题目以“春意”起,结尾以“哀哭”终。题暖文冷,当春意挂满了树梢,那些沉沦在寒冬里挣扎哀哭的不幸者更让作者深受触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现实社会的苦涩和沉重、冷酷和悲凉。

作者用以暖写冷、以乐写悲的手法来表达对这个畸形繁荣的城市的悲愤不平,表达对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不幸者的同情和悲悯。先扬后抑,反向立意,题目与主旨矛盾,匠心独运地收到一种反讽效果。

四、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关外那片黑土地——《商市街》《呼兰河传》;

(2)鉴赏写作:请另择一段突出运用对比手法的文学作品内容作赏析。(例:唐诗《燕歌行》“战士”与“汉将”;《红楼梦》“焚稿”与“良缘”;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刘半农《相隔一层纸》“屋里”与“屋外”……)

【教后反思】

一堂语文课不能解答所有问题,课后我就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促进提升学生的发问能力。学生在接触一个陌生文本时所产生的阅读体悟可能是令教师惊异的。指导预习的时候教师既要发现他们的阅读潜能,又要能够挖掘他们的这种潜能。激发学生的发问能力,提升学生的发问水平,应该是教师重要的“教”的能力。

二、“以学定教”,不等同于“以学代教”。带着思考去阅读,学生所提的问题深广度各不相同,解决问题则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而不能未经思考和整理原样呈现,散乱无章。教师要注意对价值含量高的问题积极引导,枝节的问题、含金量较低的问题,可以简化、淡化处理,也可存疑作课后讨论,延伸思考。

三、对课堂“意外”的点化能力。课堂生成的问题,总有不在预设之中的,出现意外的情形,无论好坏,教师要有“点化”之功,要及时捕捉、点评,促使它释放最大的光亮,也许就光照课堂;有的问题貌似没有什么价值,却可能会成为一个契机,教师的转化能力就很重要;如出现不和谐音符,也须体现教学机智,巧妙化解。

《春意挂上了树梢》原文阅读赏析

说实话,在这一期《经典美文》中,意蕴深远、值得一读的精品委实不少。但读完萧红的这篇《春意挂上了树梢》,我却再也无心去读其它了,我的大脑已完全被它占领。就像刚喝完一杯醇酒,尽管酒杯已干,却意犹未尽,仍然觉着还有一些什么没有品咂出来。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联想到历史上那些赏春、赞春的诗文,以为这也必是一篇赞美春天风物的美文。

然而,当你读完全文后会发现,一切并不如你所料,作家对这个春天并无什么溢美之辞。高明的作家总是能够出人意料的。

但如果你认为作家这样做,仅仅是为玩一个出人意料的游戏来哗众取宠的话,那就显得作家太过浅薄了。萧红在散文创作方面是特别有才能的。鲁迅就曾说她在散文创作方面“比谁都更有前途”(《回忆我和萧红的一次谈话》,见《高山仰止》10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而且,萧红短短的一生屡遭困顿、颠沛流离,可谓坎坷不平;再加上她又正值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之期。所以,她对底层人民的痛苦和国破家亡的黑暗社会状况都体验颇深。这样的生活经历,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她成为一个只重玩弄技巧的浅薄之辈。相反,我们总能在她的作品中读到一种深切的对苦难民众的同情、炽烈的反帝爱国情绪和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些,我们从她的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和散文《滑竿》《放火者》等作品中都可体会得到。

这篇《春意挂上了树梢》,也正写在民族危机非常深重的那段历史时期。

在这里,作家花费大量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极不协调的哈尔滨春日街景图:春日来临,阳光和暖。外国人和一些衣食无忧的中国人快乐地走上街头去享受这春日暖阳,人们脱去了穿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厚厚的冬装,“笑声,见面打招呼声,又复活在行人道上”,还有的甚至在这春夜到大街上伴着音乐唱、跳、说笑;而也就在这样的暖阳之下,“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烂脚的乞丐吃着个烂梨在沿街乞讨,一个瞎人在隔道拉着手风琴乞求人们的怜悯。这正是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的真实写照。

作家的意图不难看出,作家有意地将这样两种很不协调的情景同时展现在一幅画面上,通过对比,写出了社会的冷酷,也反衬出了下层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日伪统治下满目疮痍的哈尔滨的病态社会状况遭到了作家痛苦而愤怒的揭露。

上面我们剖析的是作品的思想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便要有什么样的形式,那作品又用什么样的形式来与其内容相配的呢?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其独特的结构。本文以“春意”作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把材料组织在了一起,并多用对比、反复和照应。思路清晰,结构谨严,也很好地突出了作品的思想。作品开头描写春天的景色,由此带出两类人的活动。写人的活动,按时间顺序,分别写了白天的中央大街、院内、夜晚的中央大街三个场景。并有意让两类人的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如此,作者还配合使用反复、照应,如:“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三月,人们嗅不到花香”;“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街树蹿着芽”“树枝上嫩绿的芽子”。这样的句子的使用,使前后勾连,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显得非常紧凑。同时,这些句子的反复使用,也正是在暗示着作品的思想内容,

另外,作品中一些直接抒情的句子,我们也不得不体味一下,它们既体现着作者的艺术水准,同时也揭示着作家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

瞎人他摸不到春天。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

这是作家在描写完坏腿乞丐和拉琴的瞎人之后的一番感慨。这瞎人和那坏了腿的乞丐生活在困苦之中,春天的到来也并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并不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作家在这里虽一反常理,却意蕴深刻。

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这是反语,看似冷酷无情,其实也正饱含了作家对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对这黑暗冷酷社会现实的极度愤慨之情。

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的;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这明明是春天,为什么作家又作出“是冬天吧?是秋天吧?”的疑问?让我们再回忆一下前边几个画面的描写。春意融融的季节,本来应该是给所有人都带来快乐的日子。然而,快乐只是那些外国人和那些衣食无忧的中国人的事,至于那些底层的人民,冬天(或秋天)里是哀哭的,现在也还在哀哭,春日的暖阳遗弃了他们。寒冬还是暖春,对他们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与其说是作家对社会的写实,倒不如说是作家对这黑暗社会现状的愤怒抗议。作品至此虽已结尾,却是余音绕梁。

现在回过头来,我们再看那个文题。春天来了,但那春日的暖阳只挂在“树梢”上,只能使那上层的人们暖和起来;但那“树根”呢?那底层的人们感到的仍然只是寒冷和痛苦。这个题目既是对春日风情的写实,又饱含着作家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慨之情。

猜你感兴趣:

1.七年级语文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及原文

2.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3.七年级语文《斑羚飞渡》教案带原文

4.《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及原文

5.七年级语文上册《登岳阳楼》教案带原文

6.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语文教案及原文

高二语文《春意挂上了树梢》教案及原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