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发布时间:2017-03-13 16:38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把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作为自觉设计教学过程的产物,从而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 教学情境 生活 形象 思维 情感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构成的环境里进行的,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和教学的客观环境(由教学手段所形成的自然现象、自然过程、社会形象等)构成了一定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是无形的“情”与有形的“境”的有机融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把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作为自觉设计教学过程的产物,从而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换句话说,创设并研究化学教学情境,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回归生活意味着新课程内容直接面向社会,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在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教学情境的资源,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学习化学知识,并使他们了解化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如在讲甲烷的性质时,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在荷兰的一个小山村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怪事。一头牛好几天没吃东西,可牛的肚子还是鼓鼓的,这可急坏了农场主,牛不吃东西会 不会嘴里有什么东西?于是他叫人把牛嘴巴撬开,点了一支火把想看个究竟,谁知当火把一接近牛的嘴巴,就从牛嘴巴里射出一条长长的火焰。为什么牛嘴巴里会射 出一条长长的火焰呢?这样在故事情境中就导入甲烷新课,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处于内在需要。

如《燃烧与灭火》的情境教学设计:(1)你有哪些方法熄灭蜡烛;(2)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了怎么办;(3)家庭中一般要把煤做成蜂窝状;(4)去野炊是木材尽量不要堆积在一起要架空等等。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形象化的教学情境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学情境设计首先应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教学情境设计应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动发展。

如在讲《元素 元素符号》时,首先给学生提供熟悉的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结合模型提出问题: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模型,看看构成它们的原子共有几种,把这些模型拆开,把相同的原子放在一起,数一数共有几类。

通过学生自身体验活动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微观过程可视化,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为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供有效的素材,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自主自觉的活动。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