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
位于延庆县境内, 距市中心70余公里, 建于明代, 是明长城在北京地区的一个隘口,为明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瓮城有东西两门,分别曰“居庸外镇”和“北门锁钥”。因南通京城, 北达延庆,东去永宁、四海,西往宣化、大同,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这段长城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燧四部分组成,沿山脊建筑,随山势曲折起伏, 气势磅礴, 宛如一条巨龙奔腾飞舞于群山峻岭之中。万里长城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已在八达岭建成中国长城博物馆。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现今保存得最好的一段,也最具代表性。这段长城用巨型花岗岩条石和大型城砖砌成,墙身高大坚固,城墙高8.5米,下宽6.5米,上宽5.7米,可容纳匹马并行,10人并进。沿山脊建筑,随山势起伏而曲折,气势磅礴。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这里有南,北两处高峰,最高点海拔约1000米。站在长城的峰顶上,极目远眺,群峦耸立,连绵不断,长城从远方云岗深处奔腾而来,又朝天蜿蜒而云,不见首尾。西望怀来盆地绿茵萋萋,官厅水库闪闪波光,南眺北京,天气晴好时,可看到楼海无尽,北边山谷中,公路如线,逐渐消失在群山之中。真可谓山河壮丽,气象万千。
八达岭长城, 地势险峻,依山而建,是明朝京城的北大门和军事要地,它包括关城 和城体及敌台、墙台、烽火台等,关城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这一段 长城墙身高大坚固,重要隘口修筑有“内三关”,“外三关”,为驻 防重地。墙体用长方形大条石砌筑,上面垒砌特制的大城,砖墙身平 均高度近8米,墙顶用方砖铺砌宽约6米,可容5马并驰,10人并行。 墙顶外侧筑有高1.7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口。内侧筑有起护 栏作用的宇墙,城墙每300-500米筑有堡垒工的方形城台,有的为楼 层建筑,上有了望也和射口,下层有券洞,供守城军士住宿,储存军 械食粮。在长城沿线的险要处和交通要道上筑有碉堡、烽火台。遇到 敌情,烽火台可传递情报,发号施令。
八达岭海拔1000米,绵延曲折的长城如巨龙腾飞于重山峻岭之上, 这座巨大,浩瀚的工程,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
在八达岭南10多公里有居庸关,是著名古关城。居庸关位于北京 北郊昌平县南口以北,距北京市区约50公里。它是太行山八大关隘之 一,东接燕山支脉军都山。这里早在汉代已是通向蒙古高原的交通咽 喉,公元5世纪北魏时在此建城筑关。明代再此构筑关城并设水、陆 两道关门派重兵把守,现存明代人工关城和关门以及元代城中塔基它 是用汉白玉筑成的,远望如云,故后人称云台。台顶长25.8米,宽 12. 9米,其上有大殿柱,基四周有汉白玉火焰柱栏,栏下有排水装两 用的石雕龙台。台下券门洞口有童国骑兽、金翅鸟、蟠龙、鲸鱼、大 象等浮雕,门洞内布满精美的千佛,天王等浮雕,以及珍贵的梵、 蒙、维、汉、西夏等6体经文。关北有阅武场遗址。附近青龙桥火车站有我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墓园、纪念馆。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 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罚的为数颇多,当场被杖打死亡的也有。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长城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根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七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5千公里。如果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超过了5万公里; 如果把修建长城的砖石土方筑一道1米厚、5米高的大墙,这道墙可以环绕地球一周有余。
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各地的长城景观中,北京八达岭长城建筑得特别坚固,保存也最完好,是观赏长城的最好地方。此外还有金山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等。天津黄崖关长城、河北山海关、甘肃嘉峪关也都是著名的长城游览胜地。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 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座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是世界著名园林之一。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这个由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造的园子,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环绕山、湖间是一组组精美的建筑物,全园分三个区域: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全园以西山群峰为借景,加之建筑群与园内山湖形势融为一体,使景色变幻无穷。
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是全园的精华之处,41米高的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以排云殿为中心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当年慈禧太后过生日接受贺拜的地方。万寿山下昆明湖畔,共有273间、全长728米的长廊将勤政区、生活区、游览区联为一体。长廊以精美的绘画著称,计有546幅西湖胜景和8千多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鸟,1992年以“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最东边是东宫门区。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