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书籍《攻心为上》

发布时间:2017-03-14 19:42

《攻心为上》读后感:

那么何谓攻城,何谓攻心?攻城,就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们碰到学生做错了事,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臭骂,如果学生不服气接着骂,必须要让其服帖为止;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以强力胁迫之,对于不认真学习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必要让其崩溃;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规定学生必须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对于不同意见,千方百计打压他,必要时祭出校纪校规或请家长来校等法宝,定要让学生就范。由于教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攻城之术乃是以强击弱,教师很容易就取得了胜利。但是攻城为次!不可常用!

攻心就不同了,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用的方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击中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的贯彻下去。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

励志书籍《攻心为上》

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 。学生跟老师其实就是对阵的两个阵营,但是这两个阵营的战斗力却是有天壤之别。老师强,而学生弱。以强击弱,战无不胜,但是强压给学生的意愿真的是学生想要的吗?常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咱们每个教师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攻城之法以前我们的老师也都用过,咱们那时候的想法是怎样的?这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

不过反过来说,对于攻城之法我们不应该全盘否定。教育要求我们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我现在教的是一年级,对于课堂纪律,站队,咱们每天要强调好多遍,他们有时候还是站不好,我们再用好言相慰不过是让他们感到厌烦而已,这种时候我们以一种强势姿态命令他们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人愚见还是偏向于攻心,尤其是对于低年级或者问题学生来说。很多时候,或许我们不经意的一个问候,一个玩笑,一个小小的奖励就能让他们高兴半天。

中国人非常喜好“度”,凡事都有个度,超了,不好,低了,也不行。对于度的拿捏,这就是实践的问题了。就不是我这个毛头小子所能妄加评论的了!

不记得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想必凡和自己较过劲的人对这话都深有感触。人与自己较劲,到底是什么跟什么较劲呢?左手跟右手,躯体跟心理,还是思想跟灵魂?这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不过依据常理,我们和自己较劲,应该包括整体的我与内心深处的我,具体的我与抽象的我,形体的我与思想的我,甚至灵魂的我与思想的我。人战胜不了自己,不是因为自身太强大,恰恰是因为自身太脆弱。比如说,我们明明觉得被威武所屈有失男子汉气概,可我们还是屈从于武力;我们明明觉得被贫贱改变志向脸上无光,可我们还是在贫穷面前丢弃了尊严;我们明明懂得被富贵利禄收买无耻,可们还是甘愿做了金钱的奴隶。如此等等。所以,人要当一家之主甚至一国之主容易,做心灵之主很难。人,一直是自己心灵的奴隶。

这种情况在白色恐怖人人自危的情境下尤为突出。

冯骥才先生的中篇小说《啊!》,描写的正是这种背景下人心脆若薄冰的情形。

文革动乱时期,批斗成风,人整人,人咬人。亲朋相互揭发,邻里相互攻讦,人人自危。历史研究员吴仲义本来没做什么亏心事,安心搞他的地方史研究。不想有一天突然收到哥哥的来信——十年前,兄弟两人曾参加过同学聚会,讨论过对国家体制的看法。吴仲义认为“国家还没有一整套科学、严谨和健全的体制;中间有许多弊病,还有不少封建色彩的东西。这样就会滋生出种种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形成时弊,扼杀民主。那样,国家的权利分到一些人手中就会成为个人权势,阶级专政有可能变为个人独裁……”——吴仲义的哥哥怕有人揭发这番言论惹火烧身,写信叮咛吴仲义千万小心。吴仲仪赶紧回信,不巧的是,心思恍惚的吴仲义弄丢了信,找遍角角落落也没能如愿。于是整日惴惴不安,心事忡忡,怀疑信件已经落到了单位领导手中,他的底细已暴露。他的反常正好给一向喜欢检举、告发、批判人的上级贾大真以机会。贾大真采取“攻心”策略,层层施压,逼吴仲义就范。吴仲义在强大的心理攻势面前,心理防线訇然倒塌。将事情的原委始末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向贾大真做了交代。后来,等到获释回到家里后,才发现那封还没有寄出的信在洗脸盆下安睡呢。

看完小说,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吴仲义就不能坚守自己的心理防线,从容处之呢?可又一想,生活中,有谁能真正做了自己心灵的主人!一个人可以通过锤打炼造出金刚不倒之身,谁又能轻易炼出固若金汤之心?人是血肉情感之化合,怎能没有一些隐私与秘密?倘要攻心任谁也逃不过心灵一劫。真佩服三国马谡,将攻心之谋总结成一套可屈百万雄兵的理论策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当然更佩服一代又一代的心理学家,将人之心理剖析得了无遮拦,明明白白!

励志书籍《攻心为上》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