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看看奇迹是如何产生的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仅供参考!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篇一
三月份我们国际部所有教师共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没有想象中顺利,感觉有些不懂,想到当时陈校给我们介绍这本书时的慷慨陈词,一本好书,我怎么没有一点感觉呢?带着怀疑再次重读这本书,读着读着,我感觉不是在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而是在解读我们国际部的奇迹……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这是雷夫·埃斯奎老师为了孩子们终身发展所做的教育之一。我们国际部不也是从开办起就注重培养孩子们热爱阅读的习惯吗?课间时间,我们的孩子们都是坐在教室里听着轻音乐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籍,甚至渗透了家庭,每晚睡觉之前也是要阅读15分钟的书后才入睡。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不是很大,我一直都是在怀疑孩子真的爱阅读了吗?效果会明显吗?看了雷夫老师关于阅读的一些实践活动,我也深感同受,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阅读,但是我可以开展一些更细致的活动,从孩子的个性出发,多一些指导,将学部的具体要求一点一点落实到孩子身上,多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家庭阅读分享,让家长和老师一起落实,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加加看。看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我的感触是最多的,因为我也是一位数学教师,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课堂,觉得数学课是最有趣的,一直都是我深思的问题。我们国际部有一项特色课程:数学思维训练课。平时孩子们最喜欢这节数学思维训练课,他们觉得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更多考虑的还是围绕学习的知识点,没有完全放开。看到雷夫老师的所为之后,我觉得自己还是没有更好发挥这节课的初衷,就如雷夫老师所说的:应该要孩子了解数字的威力,明白数学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趣味无穷!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多设计一些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玩中感悟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行万里路。这是雷夫老师带领孩子们大量实践活动之一。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提升,开展各种精彩的活动,一直也是我们国际部的精彩之一。但是每一项活动思考更多地的是领导,我们老师只是在落实。比如,上个学期我们开展的快乐秋游实践活动之一,从游前的了解、制作到游中的考察到游后的评比等等,都是我们的陈校一个人在思考,在引导,回来后,看到孩子们玩的开心,家长们高兴孩子们能走出去,家长更满意的是孩子们的收获!我当时只是感慨陈校怎么这么有才?看了雷夫老师的每一个活动准备,我才意识到每一项活动并不是领导的事,更多地是我作为第一责任人应该把工作做的更细致一些,考虑问题更全面一些,行前准备是关键!
失败是好事。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我最佩服的就是雷夫老师善于反思,善于接受意见,对于孩子们来说失败是好事,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应该直视失败、错误。雷夫老师能接受女儿对自己的批判,及时改变了自己的课堂,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现在的孩子们都喜欢表扬、激励,承受能力越来越差,一直是我们担心的问题。那我们老师呢?善于接受意见吗?遇到任何错误的时候都能敢于面对,坦然接受,乐于反思吗?我们要求孩子们能做到的,我们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善于从问题背后找问题,才能让我们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曾困扰了我们很久,当堂任务不能完成,一个月后,孩子们个个能上台大方展示了,失败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雷夫老师所创造的奇迹或许我们现在无法企及,但是,雷夫老师就是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了,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只要我们有爱心、重细节、抓习惯、善反思,我们也能成为雷夫老师!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篇二
近期,我与匆匆忙忙之中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尽管看得很粗糙,但看完之后还是被深深地感动了,心潮难以平静。回味雷夫老师书中所描述的点点滴滴,同样身为教师的我对他的许多观点深表认同。尤其对书中“我们如何建立无恐惧教室”的论述,深受触动。在此借雷夫老师的观点,说说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
“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雷夫老师的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思,曾经沾沾自喜与自己的学生多么的听话,曾经困惑于孩子们为什么我在与不在教室不一样的表现,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害怕做代价的。教师采取粗暴的言行对待孩子,这不仅给孩子造成了恐惧感,而且还损害了师生关系。孩子们对老师敬而远之,从而就更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形成师生之间的鸿沟。
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了这样的东西——害怕,反而是多了一份信任。斯宾诺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来征服。”因此,教师的威信应该来自对学生的关爱,来自对学生的信任。我们只有付出深深的爱,才会赢的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使他们萌发奋发图强的良好愿望,听从教师的教育。此外,我们还要做到循循善诱,保持耐心,不能过急、过燥,要有滴水石穿的恒心,用持之以恒的爱做疏导工作,用一种达观的态度去要求他们,善待信任每一位学生,为学生们创造一个适宜发展的空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正确对待他们,做到引导有方。正如雷夫老师所说:“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二、做孩子可靠的肩膀。
“大人们应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对孩子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实现这一点,我觉得不仅要热爱学生,还要对学生坦诚相待,以心换心,充分扮演好在孩子们心中的不同角色。
爱是人的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学生渴望得到爱,在家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在校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爱。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若真心诚意,胸怀坦荡,像严父一样教育学生,像慈母一样关怀学生,他们必然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乐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曾经看过前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的观众,都被那个年轻女教师纯洁的心灵,高尚的品格所感动。其实我们周围同样有很多这样的教师,集教师和母亲的责任与一身,由于山高路远,居住分散,学生也不得不住读,老师既要教书,又要照顾孩子的生活,把无私的爱献给了孩子们。当然,我们不仅要充当严父慈母的角色,还要让孩子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益友。在与孩子做朋友时,不能忘了人师的导向和“传道”的职责,因为老师不仅做学生的朋友——分享他们的欢乐,分担他们的忧愁,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到心心相印、亲密无间;更要做诤友——当他们犯了错误,及时抓住契机,敢于直截了当的批评教育,绝不含含糊糊、遮遮盖盖,充分扮演好益友的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孩子们的心里,老师既是敬爱的师长,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慈母。”因此,只要我们扮演好自己的不同角色,孩子们才会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做自己可靠的朋友,可以依赖信任的肩膀。
三、纪律必修合乎逻辑。
“惩罚必须和罪行相称。”读到这里,我不免要反思一下,许多时候我们的惩罚就毫无根据。比如:一个孩子说话,我们常常会惩罚整个班集体的孩子;对于没完成作业的学生,不允许参加体育活动。这种“下马威”、“杀鸡儆猴”的做法,只会激化矛盾。苛刻的惩罚,换来的只能是敬而远之,冷漠敌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拉开了师生的距离。
我们在对犯错的孩子实施惩罚时,首先要了解情况,要对事件进行全面的核实,不能偏听偏信,或是靠想当然,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分析。其次,要做到准确、公正。在实施惩罚时,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其词,也不轻描淡写;要避免成见,不掺杂个人的好恶感情;要做公正、公平,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从而真正达到惩罚的目的。再次,惩罚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方式方法,力争教育的甘霖点点滴滴都洒落到学生的心田。
在此,我建议大家对孩子、对学生能不惩罚时,尽量不要惩罚,即使非要惩罚他们不可,也要把握好惩罚的“度”;更要分析自身对孩子应负的责任,试问一下自惩自罚了没有;还应该明白惩罚仅仅是手段,警戒孩子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要慎用惩罚的方式方法,力争创造出经典的、昭示你智慧的惩罚方法。
四、你就是榜样。
“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是的,孩子们对老师怀有一种特殊的依赖感。他们不仅从责任和义务的角度,视老师为自己当然的教导者和指挥者,而且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看来,老师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同时,老师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总是正面活动的形象,因此钦佩、崇敬、爱戴之心油然而生,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老师的言谈举止、声音笑貌,无不是时刻刻在熏陶着孩子们。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应以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己,当学生的表率。凡是老师提倡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做的,自己更不能做。同时要言必行,行必果;有布置,就有检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得好:“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行动。”老师事事都以身示范,这是无声的命令,它是空洞说教无法比拟的。“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教师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用智慧来吸引学生,用高尚的情操来感化学生,用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榜样,方能使自己的教育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书,还在细细回味;收获,却是很多很多。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们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都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相信我们的教室也一定会有奇迹发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