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禅道的散文

发布时间:2017-02-10 13:42

幸福,应该是你心中的一份禅意,在默默无语中相伴一生的美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禅道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禅道的散文

有关禅道的散文(一)

禅,很平常的一个字,却蕴涵着巨大的玄机。

传说当年施加摩尼在灵山会上讲法,下面的僧尼们面目深沉,惟有摩坷迦叶会心一笑,施加摩尼就说唯迦叶懂得佛学。

笑如花,因笑得花,一花一笑之间,“禅”就产生了。

禅,简单地用两个词语概括,就是淡泊与宁静。

诸葛亮曾说过,“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

听过一个成语“静水流深”,其实,真正的大动往往蕴藏于宁静的外衣下,看似波澜不惊的水面可能马上就会风起云涌,势不可当。

泰戈尔也说过,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的精神世界,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影响。

可见,智者是安静的,但同时更是丰富的。

“大智若愚”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坐怀不乱,生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要有“禅”的思想,行为处世要体现“禅”的韵味。

我们总是抱怨自己不够成熟,区别于成熟的最明显表现方式就是做事容易冲动,在不能够明确我们所在特殊环境的情形下,就卤莽行事,就是不成熟。

成熟的人总是先洞察他们的处境,然后制定出一套或几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他们的节拍是缓慢的,但有时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品味出“禅”的味道。

其实我们整个的社会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游戏,每个游戏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惟有我们懂得这样的规则,才可以活得潇洒。

在生活中慢慢品味,慢慢琢磨,慢慢培养“禅”的哲学吧,因为那将会是你一生受之不尽的财富。

有关禅道的散文(二)

在我的朋友圈子中,向未神游是一位佛子,——一位半路出家的佛子。他出家前,我们一起创办过刊物,后来又看他衣食无着,看他游浪,看他遇上凶神,被金属“咣当”了三个月……我的母亲却不嫌弃他,还好心地给他撮合过对象。他刚要转运,不知何故突然说起出家,说走就走,跑进夹山寺落了发。朋友中多是些通达人,也没多劝阻。我知道秉性即命,人神无别的道理,亦默然。天下正争路走,佛道人稀,布衣换袈裟,也不枉是种活法,且是一种重新投胎,天人合一的活法,俗人不知罢了。

于是,我有了一个佛子朋友!仅此一人,如东坡之有佛印,如明成祖之有道衍,有了出世入世之乐。与一僧相交,比人生得一知己更别有他意,友人相聚,身边有了活佛。

平时父亲说到《水浒》,总把鲁智深、武松等一伙杀人放火的出家人说成上上人物,我也欣然。故在为闯王李自成陵园撰联时,就写了“杀人八万为真佛”这样一句上联,许多人因忌讳而不敢用,父亲却拍案叫好,可见我们父子是与佛心相通的。世乱不如天乱,天乱不如人乱,人乱不如心乱,心乱才算大乱。心乱了是很难医治的。在这个世上总是心乱者多,身乱者少,神游算得上是位身“乱”之人。他如云无状,如水无形,随心所欲,初交,看上去比俗人还“乱”。其实,他脱俗的是心,“乱”的是形,而一般行走之人收敛的是形,乱的是心。唯有心脱俗而身入大俗者,才天真浪漫,可贵可爱。可见,剃度是不可轻易做的,只有俗到极致方可为僧。他入则为“灵悟”,出则为“神游”,心得万物之灵,身得云外之乐,出世入世皆可自大,得佛之真谛。

佛啊!可以邀神游为知音。

自古出家就是为了修心,而能兼修学问者也不少,但多修的是本家学问,至于修文章者则寥寥。唐代白居易,中年归佛后,“外以儒行修其身,内以佛学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这种人究竟不是很多,王维算一个。奇怪的是,神游于文章是无师自通。书不一定要多读,读多了会梗阻,乃致出现风瘫。他虽不是饱学之人,但是一个饱“悟”之人。我们平时在一起,多是海阔天空,无所不及,如禅宗心口相传,所视所学所得在知与不知,有意无意之间,学问多得于此。自古文章本无定法,无章无法才能为大文章。禅心之道乃文章之道,禅心之心乃文章之心。写大文章者要禅心相助,如东坡之写《赤壁赋》,欧阳修之写《醉翁亭记》,莫不如此。他深谙此道,故作诗、作文,多不拘章法,自得佛家心源,禅风入文,自成一格。神游本来就有天赋的文心,入宗门又得禅机,心得天助,故笔下能自得风流。

他的诗、文多是平日无意无心之作,写出来则是有心有意之文。神游无笔,唯一管禅心。古来重文章载道,而他的文章多载心。眼下载心的文章不多,用禅心写文章且又能载心者就更少了。

散文集《风流才子张天夫》,其中半是出世,半是入世;一半为僧,一半致道;一半有意,一半无心。两扇山门,一扇开,一扇闭;晨钟暮鼓,既敲人世,又敲人心。非心在佛门身在尘世者不能写此文章。

写到这儿,神游来电问起序言,我告诉他正在抱病握笔。他开玩笑说,痛苦才有好文章。我痛则痛了,但不知笔下如何?

有关禅道的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