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农业致富实例

发布时间:2016-11-02 13:06

对于创业来说,新的路可能在别人不敢走的地方,也可能在别人不愿走的地方,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实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返乡创业农业致富实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返乡创业农业致富实例一

兼职农夫种十亩桑葚园 去年赚三万

在青西新区的灵珠山街道办附近,有一片已经进入成熟期的桑葚园,是一位1985年出生的小伙兼职打理的,近十亩桑葚园在去年收入3万元左右,果园里的桑葚从五月中旬成熟后,小伙子在朋友圈里发布信息,到这里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可是,在最初创业的时候,家里人却并不同意,不过,小伙子靠着自己的一股干劲儿,让桑葚树见到了收益,也在家人那里得到了认可,他说,自己想种植出儿时桑葚的味道。

兼职农夫打理近十亩果园

记者联系到王元兵时,他正在忙活着给客户发货,片刻也闲不下来,从五月中旬以来,这样的忙活情形一直持续。王元兵在2007年毕业,几经辗转进入一家银行工作。他说,自己本身就是农村娃,初中开始跟着父亲卖桃,对土地有一种抹不去的情愫。

从2007年他就发现,市场上的桑葚颇受到欢迎,而且还不便宜,每斤的价格达到了10元,可是,这些桑葚已不是当年的口感,这让他萌生出一个想法,打算在自家的果园里种植桑葚。说干就干,他在网上咨询了商贩,后来又专程跑到河南、浙江等地学习,把自己的休息时间都花费在了路上。后来,他从浙江以5元一株的价格购买回桑葚树苗,种植在自家的果园里,从此开始了种植桑葚的路。

他平时在银行工作,下班就往果园里面跑。王元兵说,原本,自己的果园只有三亩地左右,后来他看亲戚的田地一直荒着,老人上了年纪也不打理了,就商量着直接租了下来,让种植的规模扩大到了近10亩。桑葚园建好后三年才见效益,而且最初几年产量不高,他只能自己跑到市场上去卖,一天最多能卖掉60斤。今年,已经是种植桑葚的第六个年头,一亩地的产量能有800斤左右,去年,在桑葚的成熟季里他赚了三万元。他说,今年,果园里的桑葚卖到了每斤20元。

种地遭反对,家人不管桑葚

说起创业的经历,王元兵也走过一段苦日子。从菏泽学院毕业之后,王元兵入行做了会计,后来才转入银行做业务。在家人看来,这也算份靠谱的工作,可看到王元兵三天两头往地里跑,他的父亲就气不打一处来,老人更希望他专注主业,不用兼职到地里忙活。

王元兵说,开始种植桑葚的时候,他没有给父亲打招呼,从外地买了150棵果苗,直接种植到了果园里。对此意见较大的父亲),平时给桃树浇水施肥的时候,从不管理这些新种的桑葚树,王元兵也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到田地里浇水施肥。平时,从单位下班之后,他就到果园里转悠,打理自己花钱买进来的桑葚果苗,周末也都耗在了果园里。

看到王元兵的坚持后,父亲的态度有所改观,从桑葚树结果并有收益后,这种态度更是得到改观,可是,一家人缺乏管理经验,之前也走了弯路。比如给田地打除草剂,结果使得50棵果苗枯死在田里。王元兵看着也心疼,但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刚买回来时如同麦秸一般的桑葚树已经长到两三公分粗。

桑葚得病损失一千多斤

几经打探,王元兵了解到,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薛家岛,曾有人专门种植过桑葚,果树也都已经长大,他了解到,对方的土地要改为他用,就找上门将果树买了下来,一下子,果园里面多了百棵桑葚大树。目前,果园里已经有桑葚树三四千棵。

不过,王元兵还是缺乏经验,他说,今年,桑葚树已经有果子了。可是,树木也莫名其妙地得了怪病,一些果子甚至还没有成熟,就烂在了果园里面,看着挂在枝头的已经泛白的桑葚,王元兵是说不出的心疼,他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损失能有1000多斤,相当于一亩地在丰产期的产量。

他自己也在慢慢地学习,他说,自家的桑葚树得了白果病,他已经盘算,希望来年别再有损失。

盼有土地扩大种植规模

王元兵的销售渠道在网上,主要是从朋友圈里挖金子,从桑葚开始上市后,他就在朋友圈里发了信息,没成想,这一下倒是火了起来,有不少人到果园里采摘,一些客户也联系他订购,让自己的销路不再犯愁。在王元兵的心里,有了长远的打算,他想要建自己的绿色桑葚园,让到果园里采摘的人放心吃,甚至在施肥上也是格外的讲究,多用一些鸡粪、牛粪和黄豆之类的有机肥。之前,由于果树较小,出果率并不太高,而今年,果树一下进入丰产期,前来采摘的人也络绎不绝。

“现在,我和家人是连轴转,订单都排不过来。”王元兵说,进入桑葚果上市的时间后,他都会接到大量的电话订单,桑葚供不应求成了让他头痛的难题,但他告诉记者,自己有信心将桑葚园逐步发展成为大规模的桑葚采摘基地和优质树苗培育基地。

客户也渐渐地多起来,王元兵也盘算着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可是,自己跟村里人沟通了许久,也没能够得到土地上的支持。他说,村里的人觉得他年轻,相应的社会经验不多,这事儿一直没办成。每当想到这里,王元兵就叹气,这成了心头的一个结。

返乡创业农业致富实例二

25岁失聪女创业当起鸽老板 给鸽子建“相亲屋”

严漫自己的客厅小黑板上写了一句话: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但很难想到,对“工作”如此上心的严漫今年才25岁,却已是一家肉鸽养殖公司的老板。她的公司注册地在青山区,但占地百亩的养殖基地在黄陂。

与其求人收留 不如自己创业

日前,记者来到她位于黄陂罗汉街农村周边的养鸽基地,4间鸽舍分布在院子右侧。目前她已养殖了一万对鸽子,主要销售给农贸市场和酒店,月均销售额已达5万元。

记者在一个鸽舍里找到了严漫,她个子高挑,皮肤白皙,鼻上架着一副眼镜,大红色羽绒服外穿着一件白色工装服,她正顺着一个个笼子观察鸽子的成长情况,并在每个笼外的卡片上做笔记。

虽然记者站她身后许久,但她并没一丝察觉,因为她的双耳完全失聪。

严漫小时体弱,2岁半时一次腹泻由于注射了过量的庆大霉素,导致她半年内听力全失。

严漫从小喜欢画画,高考后顺利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园林艺术设计专业。经过4年的学习,她原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设计师,或是一名美术教师,可到毕业求职时却屡屡碰壁。

严漫决定:与其求人收留,不如自己创业当老板。

她给小鸽子建起“相亲屋”

“爸爸以前养过鸽子,而且鸽子很可爱。”严漫一下子就想到要养殖肉鸽。此外她还有一个心思,养殖业不用过多与人交流。

毕业后,严漫和妈妈到北上广、河南、湖南等地考察市场,学习技术。今年4月,她在黄陂农村流转了一片百亩土地,正式当上“鸽老板”。

拿画笔的双手开始与鸽子打交道。严漫的双手有很多疤痕,都是被鸽子抓的。“有时抓鸽子去生产,有时捡鸽子蛋时也被抓。”

现在严漫已练出一身抓鸽子的好本领。鸽子生长习性特殊,两只鸽子必须是“自由恋爱”才能生产。为此严漫为还没性成熟的小鸽子建了一个“相亲屋”,屋长60米、宽12米、高5米,数百只幼鸽可以在这里自由飞翔。

每到夜里,严漫就举个手电筒,趴在屋外观察哪两只鸽子靠得近。“贴得近的就是谈恋爱的,可以一起抓了去生产。”她得意地说,确定目标后她就把灯关上,爬进去抓,一抓一个准。

没了灯光鸽子就不爱动了。她也有失手的时候,“失手了就是一身毛呗。”

严漫平常都住基地,不爱回城逛街。但实际上她却是个家境优渥的标准“白富美”。吴顺英夫妇多年经商,对严漫支持不小,严漫的妹妹现在英国学金融专业。

25岁的严漫为自己订了个很高的目标:用5年做成省内最大的养鸽公司,还要办一场个人画展。她对此信心满满,因为公司开业仅半年,她已经开始赚钱了。

返乡创业农业致富实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