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千佛山的写景散文
大明湖、趵突泉和千佛山是济南的三大名胜。每次去千佛山,都会为千佛山的美丽而赞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千佛山的写景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述千佛山的写景散文:雨游千佛山
周六,雨很大,因为事先约好去遂昌千佛山的,不想临时改变行程,全家人还是照计划出发!-
去过很多次千佛山了(那时还叫飞石岭,石佛尚未对外开放),都是在盛夏和秋天,盛夏的凉意和秋天的色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晴朗的夜晚,湛蓝的天幕,似锦的繁星,习习的微风,韵律的虫鸣,忽明忽暗的萤火虫,还有若隐若现的群山,让你觉得身处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
当初的飞石岭以水景出名,清澈的山泉,或积水成潭或飞流成瀑,或青泉石上流,或湖水绿如蓝,有“诗画江南处处景,绝佳水境飞石岭”的美誉。春天,特别是雨天,应该是看水景的最好时机吧?!-
进入景区,因为是雨天,游人很少,格外清静,我们一家八人(14个半月大的小外甥帅帅也算在其中哦)可为景区增添了不少人气!-
丝丝小雨纷纷扬扬,飘到脸上凉凉的润润的;树上嫩绿嫩绿的新叶,经雨水的洗礼,油光而更勃勃生机;空气更加清新了,让人忍不住闭上双眼深吸一口,好爽!-
走过用岩石堆砌而成的瀑布,登上台阶,映入眼帘的是一弯深潭。深潭被两座山环抱着,山被厚厚的植被厚厚的绿覆盖着,恣意的树木,有的好像贴着水面生长,也有几棵枯树伫立在潭中(在万物复苏的时节,很突兀,很真实)。潭水很清很深,水就成了深绿色,一群红鲤鱼在摇头摆尾、怡然自得!突然一陈倾盆大雨,我们跑进观景的怡心亭,红鲤鱼也峰拥而至长廊底下躲雨,快速在檐下排起了红红的一长队形,颇为壮观!母亲抛下面包,鱼争先恐后,马上乱了方阵,逗得小帅帅“咯咯咯”大笑不止,笑声在山间回荡!站在亭子中间,向山坳里望去,一团团雾气盘旋在群山间,远处的山已完全被云吞没。雨停了,雾气徐徐升上天际,清谭、白雾、绿树、红鱼、长廊、游人,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好一副天地人和的美丽画卷!
离开深潭,沿着铺好的石阶前行,不宽的路两旁,长满了高低粗细的树,爬满了盘根错节的藤,已将大地密密麻麻包裹,泥土也很少裸露;尽情放纵的树枝、树藤,肆意伸展到路中,不时迫使我们停下脚步,最有趣的是一颗树横亘在我们的头顶,仔细一看竟然横着生长了;各种各样的树木,仅树叶就有细有阔,有尖有圆,横生竖长,上翘下垂,形状不一,让人目不暇接;行走在富氧的树林间,沁人心扉的清香弥漫着,让人沉醉!-
穿行在两山夹峙的峡谷,有很多小桥,木桥、石桥、铁索桥,黄色、青色、深褐色,各有特色。桥下清泉汇聚的小溪,随着地形,时而缓缓流淌犹如老者漫步;时而欢呼雀跃,犹如调皮稚童;时而直冲而下,犹如初生牛犊;时而紧追慢赶,犹如匆匆行军。山上还有不断前来会合的清泉,有的似窈窕淑女轻移碎步,有的似猛汉蛮夫横冲直撞,翻卷起了白色的浪花。雨一直在下,雨点打在树上、伞上和溪中,好像大珠小珠落玉盘;清泉拍打着山、水、石,忽而哗哗忽而啦啦忽而轰轰;尚在牙牙学语的小帅帅,兴奋非常,挥着小手,一一哇哇地唱个不停,和着此起彼伏的水声,就象水之交响乐。到双龙涧时,两条瀑布好像两条小龙飞奔而下,发出了隆隆的轰鸣声,水之交响乐章达到了最高潮!-
绕过水帘洞,就到了千佛山顶,刚才震撼的水声顿时消退,只留下轻轻的背景乐了,不愧是佛门净地呀!站在宽大的照壁前,抬头仰望,高达300米的天然石佛——弥勒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山中裸露的岩石酷似佛像的头腹手足,“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真的令人惊叹!清代遂昌县令朱煌曾赋诗《过石佛岭》:“石佛高盘万仞山,昙花现处照溪湾。纵然色相空中现,只在非空非色间”。-
这时,太阳突然穿过厚厚的云层,天一下子亮了起来,弥勒山被照射的特别耀眼,弥勒佛也显得更加生动更有灵气了。雨依然滴滴下着,但山顶的水气已冉冉上升,云山一色,道是无晴却有晴!-
拜见过弥勒佛,人的心境平实、开阔了许多,连一路兴奋不已的小帅帅,也安静了下来。小憩片刻后,我们全家原路返还。回到飞石岭酒店,享用了晚餐后,带着山光水色,我们满载而归!
千佛山,我们一定再来!
描述千佛山的写景散文:登千佛山
记不得多少次来泉城了,但作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千佛山,却还是第一次登临。
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于山下开荒种田,因此又被称作舜耕山,至今留下象耕鸟耘的故事。据史载,隋朝开皇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势凿窟,镌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始称千佛山。
按照路标指引的方向,穿过三四条街,又问了几位行人。一位老者遥指远处金光闪闪的巨佛说:喏,那就是千佛山!
由于上午刚刚下过雨,耸入云端的柏油路上被冲洗得干干净净,一切景物都那么洁净无比,飞尘不染。远望千佛山,峰峦起伏,林木森森,奇伟深秀,犹如一架巨大锦屏。真的如刘鹗在《老残游记》所描述的:“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的屏风。”
到了山脚,沿登山路铺就的石阶盘旋而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花岗岩雕刻的各种佛像立在一旁,蓊郁的苍松遮天蔽日,连空气似乎都弥漫着浓浓的松油味儿,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
我本来体质就不太好,又由于走得急,登了一段,已开始气喘如牛。仰望山头,稍有踌躇顿感如负重载。过“唐槐亭”后,脚软发抖,每登一步,汗摔八瓣。忽记起学生时代学过的一篇文章来,就按上面所说泰山挑夫登山的方法用之字形侧身前行。
眼前出现了一座牌坊,上书“齐烟九点”几个大字。在处放眼北望,可以看到济南城内矗立的9座山峰。唐代诗人李贺的曾有诗句“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烟九点”就由此演化而来。
穿过“齐烟九点”牌坊,就到了兴国寺的山门。大门上方“兴国禅寺”四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格外的清亮。仔细看过,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扑初先生的手迹。门的两侧,有副对联写道:“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这兴国禅寺可是山东中西部的重点佛教寺院,隋开皇7年(公元587年)开始在这里造佛,建“千佛寺”,唐代改名为“兴国禅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
透过寺院的大门向里看去,许多男信女徒虔诚地举着一株株高香,或祈祷,或往香炉里送,整个空气里弥漫着佛光香气。殿前香炉燃烧的火,卷着青烟往上滚腾,构成一幅弥漫的兴旺景象。
进庙门后,看了“极乐”、“龙泉”、“黔娄”等几座石窟,石崖上雕刻的每一尊佛像都那么精致。特别是主窟极乐洞内,阿弥陀佛在中间盘膝禅坐,身后饰佛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左右侍立,这是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凿成的。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了,还是那么的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
石佛对面,两殿间一段红墙,上边有窗如月、如扇、如壶、如瓶,窗间书写着郭沫若、董必武诗句和赵朴初的“齐鲁青来”。窗外青天近面扑来,颇觉所书诗词恰如其景,别有风光。
坐石稍息片刻,复又前行。粗粗看过园中奇石、怪柏及历代文物,缓行间忽见一长方亭子,古色古香,上书“一览亭”,周围石栏默立,空无一人。踏进亭内,倚栏而立,放眼四顾,好壮观的景色:
群山逶迤,扬东海波涛;晚霞如火,焚蓝天万里。黄河如带,点点白帆悠悠去;大明湖畔,座座高楼列队来。山水间,几条乌龙徐徐滚动;亭崖下,无际松柏重重翻腾。
面对这清风叠嶂,万千景象,刹那间只觉得神清气爽,乏累皆消,平生积怨,胸中浊气,一扫而空。直看得如痴如醉,禁不住望空高呼:
描述千佛山的写景散文:三游千佛山
我这是第三次游济南的千佛山了。第一次是自己游的。第二次是与朋友一起游的。第三次是与家人游的。这也似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的人生轨迹。
第一次游千佛山,大概在1981年的夏天。当时,我自山东煤矿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新汶矿务局第一中学任教。当年暑假,学校就组织到济南、青岛等地学习。我们在济南先后于济南实验中学、山师大附中听课、观摩,期间有空就拣比较有名和繁华的地方转转。自然,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是必不可少的最佳去处,也是首选。当然,期间,我还去过一些别的地方,诸如黄河洛口、金牛公园、大观园等。但大都印象不深,更没有一来再来的兴致与诱惑。
这第一次游千佛山时,记得济南还比较本色。那时,由于是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文化大革命”的阴霾和余毒仍留有余韵,改革开放才新近开始,所以,在社会面貌和生活中的反映还不是很大。那时的济南,楼房都比较低矮,尤其是都很单调陈旧。并且整个济南城市规模也很小。但唯此,才反倒越是显示出了济南作为著名的“泉城”之本性与本来面目。那时,走在趵突泉至大明湖一带的街区里,只见一片片平房红瓦石墙,家家垂柳,户户泉水,大街小巷,小桥流水,好一副黄河岸边的泉城景象!特别是那大明湖,浩浩汤汤,大明若镜,与城南面的千佛山等遥遥相对,遥相呼应,更是衬托出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特有美妙景象!
那时,千佛山似乎距离济南城还有一段距离。因为城市规模小,楼都矮,所以,山就显得大,显得高,仿佛离城市市区也很远。记得,当时,千佛山离济南城里还有一段距离,要去千佛山,必须经过一片较为开阔的漫坡平地。这就犹如当时在北京要去北大或清华,就必须经过一大片农村及其农民的庄稼地一样。而越是这样,越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说,那时的千佛山多么优美,建设得多么美丽,而是说,她与当时的济南市一样,还处在一种虽然落后、甚至是破败的蒙昧状态,但又毕竟是极尽天然的和无所雕饰的,因而也就是很可爱的!
记得,当时,我自己一路走来,茫无目标和目的地胡乱爬上了千佛山的山顶,望着山北面蜗居着的平沓矮小的济南泉城,就忽然想起了老舍所写的《济南的冬天》;然后,转过身来,眺望着千佛山后与之比邻的众多小山,连绵起伏,不绝如海涛,又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也是山峦起伏、波涛汹涌的!
这次游千佛山,对于其具体的景致、景点,并没有多少记忆。大体也是因为“文革”刚刚结束,新近改革开放,一切尚待恢复,百废待兴的原因吧?如同济南的城市建设一样,千佛山还处于破落原始蒙昧的状态,其吸引人的也还只是其自然的与历史的影象,至于其人文景观和人造景致自是尚谈不到!
第二次游千佛山,大约是在2000年前后。那是一个秋冬交接的季节。我与朋友来济南公干,顺便游览了大明湖和千佛山。那次的游历,因为时间比较紧,加之经过若干年的建设与营造,千佛山已经被“全副武装”,早已被打造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大杂烩”式的游乐场所!所以,我们一进入千佛山景区,就乘坐上缆车,顺索道,一路来到了半山腰以上。在那里,粗略地看了几个新近恢复的仿古建筑,就直奔山顶。在山顶稍站,观赏了一会济南的市景,只见济南明显变大了,就连过去没有任何建筑的千佛山的南面山区中,也竟开始有楼房建筑的影子出现了。我们顺着山脊,一路往西走,下得“一夫关”,到达最西面的那个小山头,在那个亭子里稍坐,俯视英雄山一带的城市与山色,然后,就沿着蜿蜒曲折的西路一路下了山。真可谓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浮光掠影而已!
第三次来游千佛山,是在最近去济南接儿子李哲的时候。李哲自德国读研,暑期回国来度假,从北京坐动车到济南。我们为了去接他,就顺便去游览了千佛山。
这次游千佛山,因为时间比较宽裕,也没有其他事情分心,加上又是和妻子等一起,就游得相对比较从容和仔细。
我们大抵在上午十点半左右到济南,就直接奔千佛山而去,下午约一点左右下山,游览大约用时两个多小时。
自东门买票进入千佛山景区后,我们驱车来到了西门(也就是正门)以里的停车区,自那里开始漫游。我们取中路上山,一路观览和欣赏了卧佛、唐槐、齐烟九点坊、云径禅关坊、兴国禅寺,在乐云亭上驻足小憩,然后,登临千佛山之巅。这次,我们没有沿着山脊往西行,而是,顺着山巅往东走,不一会,就爬上了千佛山的最高端。可是,因为今天天气实在太沉闷,虽然太阳不是很毒,但无风,且空气湿度太大,让我们出了许多的汗,体力消耗很大!我们在山顶稍事休息,多喝几口水,继续向东行。眼前来到赏菊阁,我们爬上亭子,在阁楼上临轩俯视,只见东面的千佛山下,有金黄色的大佛一尊,巍然屹立在千佛山的东北山麓,在周围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异常硕大雄伟!我们有心自东边山脊上下去,一看究竟。但苦于天气太热,流汗过多,我们就放弃了这一打算,自千佛山的东路下了山。沿途,又看了本无水干涸的瀑布群,还游览了正在修葺建设的历山苑等。
这次游千佛山,在乐云亭和千佛山的山巅驻足休息时,我又特别着意观察了济南的城市面貌和千佛山周边的变化。我发现,济南不仅仅是变大了,而且是长高了。她不仅已经占据了包括千佛山北面山麓的所有空间,而且,已经延伸和扩展到了千佛山以南的众多群山万壑当中。在这些山山沟沟中,早已不是原来的山水本色,而已经是高楼林立,大厦鳞次栉比,甚至几乎都要漫过了千佛山们的头顶了!而与此同时,那曾经无限明媚的大明湖和趵突泉、乃至这千佛山,则越来越小,越来越微乎其微,几乎要被无节制蔓延的城市建设给遮蔽和淹没了!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一种好事,还是一种坏事!是一种进步,抑或是一种倒退!
猜你感兴趣:
1.描写济南景点的作文
2.写济南大明湖的文章
3.写济南的文章
4.老舍散文读后感-老舍散文的读后感6篇
描述千佛山的写景散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