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的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2017-06-01 12:01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更是造就了大量能够反映劳动人民智慧的成语。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脚踏实地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脚踏实地的成语故事

脚踏实地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1] ,生于光州光山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脚踏实地的成语故事的典故

北宋名臣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是当时着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

司马光从小便喜欢学习,看过很多书,并且特别喜欢读史书。那时他就立下宏伟志向,长大后要成为一个历史学家,向人们传播历史经验。宋英宗的时候,司马光终于有修史的机会,奉天子之命编撰《资治通鉴》。

在刘恕、范祖禹等史学家的帮助下,司马光用了十九年的时光,终于编撰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编年史——《资治通鉴》。这部书上起战国,下讫五代,将1362年间的大事讲述得清清楚楚,史学价值很强。

全书共三百多万字,内容极其丰富,称得上浩如烟海。

司马光在编写史书的过程中刻苦钻研,为辨明真伪,常常工作到深夜才上床休息。他怕睡眠时间过长会耽误工作,特意做了个圆木“警枕”。只要他一睡熟,脑袋就会从“警枕”上滑落下来,人也就苏醒过来。这种措施,使他睡觉不得安稳,以便把时间都用在工作上。

据说,《资治通鉴》在洛阳存放的废稿、残稿,将两间屋子堆得满满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工作的严谨。

人们对司马光的治学态度非常欣赏。有一次,司马光问哲学家邵雍:“邵公,您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邵雍笑笑说道:“你这个人,真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脚踏实地的成语故事的启示

故事里的司马光从小就有一个宏伟志向,长大后要成为一个历史学家,为了这个梦想,他彻夜苦读,生怕耽误工作。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梦想并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你需要为了这个梦想,经历许多的磨练。你的付出与最终的回报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的为实现自己梦想而努力吧!

脚踏实地的成语故事的延伸

【注音】 jiǎo tà shí dì

【出处】 宋·邵雍《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解释】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用法】作谓语、定语、定语、状语;指做事认真

【近义词】 兢兢业业 安分守己 实事求是 踏踏实实

【反义词】好高骛远 弄虚作假 蜻蜓点水

【年代】古代

【例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脚踏实地的成语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