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_幼儿园音乐欣赏论文
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音乐艺术财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篇一
幼儿园在湖北民间音乐教育中的情感培养
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摘要
【摘要】湖北民间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在湖北民间音乐教育中对幼儿进行情感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我园立足本土文化,对幼儿开展民间音乐教育,从创设湖北民间音乐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尊重幼儿的音乐感受和表现建立积极情感、充分挖掘湖北民间音乐的情感因素培养情感等方面注重情感培养,促进幼儿良好的品质形成。
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内容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情感培养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功效。《纲要》中指出:让幼儿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我们幼儿园立足本土文化,对幼儿开展湖北民间音乐教育,将湖北民间音乐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在湖北民间音乐教育中,注重情感培养成为我园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1.幼儿园在湖北民间音乐教育中情感培养的必要性
情感是幼儿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朱小蔓、梅仲荪在《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一书中指出:“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它是主体以自身的精神需要和人生价值观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感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的发挥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湖北民间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具有调节人的情绪,升华人的情感功能。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其特殊功能,发展幼儿对人、对事的积极情感态度。积极的情感也是幼儿学习湖北民间音乐的内在动力。幼儿园湖北民间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参加湖北民间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逐步形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支撑幼儿主动学习的专注、自制等积极的情感态度。但是,在过去的幼儿音乐教育中,把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放在首位,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如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和严肃的技能训练,加之训练急于求成,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一方面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结果孩子变得被动,变得“厌学”。这种消极的情绪一旦形成,孩子也就失去对学习湖北民间音乐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要想达到幼儿园湖北民间音乐教育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这种以牺牲孩子情感等多方面发展为代价去发展孩子的认知是不可取的。《纲要》中指出: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体现了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观点,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为其后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在湖北民间音乐教育中注重情感培养
情感态度是伴随着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体验,是在学习、游戏、生活中慢慢积累起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倾向性。原则上讲,情感态度不是“教”出来的,它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因此,在湖北民间音乐教育中注重情感培养,帮助幼儿积累湖北民间音乐学习的积极情感,促进幼儿良好的品质的形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注重创设音乐环境,激发幼儿对湖北民间音乐的兴趣。幼儿的音乐行为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湖北民间音乐环境对幼儿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的。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尝试了从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施加湖北民间音乐教育影响。如:晨间及下午起床时间,幼儿园播放湖北民歌、黄梅戏供幼儿欣赏,引导幼儿在民间音乐的环境中进行一些自由游戏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中心情愉快、思维活跃,从而产生对湖北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在表演区中,我们投放了黄梅戏人物图片以及服装、道具等引导幼儿关注它、欣赏它,引发幼儿主动地尝试表演,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兴趣,从而获得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2.2尊重幼儿的音乐感受与表现,建立积极的师生情感。湖北民间音乐教育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宽松、愉快、自主的和谐气氛,建立融合师生感情,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对湖北民间音乐活动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心理情绪。
2.2.1欣赏幼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发展的步调,有自己处理事情的方法,但得到教师的尊重和欣赏,幼儿就愿意拓展自己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潜能。如:课间幼儿听到活泼、欢快的民歌、乐曲,会用各自不同的形式表现音乐。有的幼儿翩翩起舞;有的幼儿找同伴游戏;有的幼儿欢快哼唱。我充满喜爱地欣赏幼儿,有时也与幼儿一起快乐参与,我的参与赞同,幼儿的劲头更足,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与想象。
2.2.2鼓励幼儿。兴趣源于自信,而幼儿的自信则是通过成人肯定的评价与鼓励而获得的。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通过鼓励幼儿,以正面、肯定的语言评价幼儿,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产生自信心。如:在欣赏黄梅戏《观灯》时,孩子对人物角色的理解不同,在创编各种人物观灯的神态时各不相同,我们要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身心愉悦,个性得到发展。
3.充分挖掘湖北民间音乐的情感因素,培养情感湖北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同的音乐作品体现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作品的歌词意境、旋律、节奏、力度等特点,引导幼儿体验积极参与湖北民间音乐活动的乐趣与感受,初步了解湖北民歌,黄梅戏、地方舞等湖北地方文化特色,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民族意识,帮助幼儿体验参与活动的成功和快乐,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如:在欣赏《黄梅风》活动中,教师通过图片、课件让孩子看一看、说一说,让幼儿初步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激发幼儿爱家乡黄梅的情感;通过听一听、唱一唱,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旋律优美、动听,感受到欣赏活动的快乐;通过演一演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情感去表现作品,体验到表演的乐趣。在教唱黄梅儿歌《小放牛》活动中,教师启发幼儿根据原有的曲调以猜灯谜的方式编歌词,发展幼儿扩散性思维,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歌词,培养幼儿对歌曲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在愉快的情绪体验和歌唱表现中,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劳动人民、受唱民歌的情感。在“黄梅戏”戏曲欣赏活动中,要求幼儿尝试与同伴讨论所表演的唱段中角色服装和动作的设计,能大胆地和小组的同伴合作进行表演。在这个活动中,只有同伴互相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目标。因此,通过参加集体的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幼儿园在湖北民间音乐教育中,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功能,注重情感培养,关注幼儿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幼儿良好的品质形成,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篇二
浅析民间音乐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
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摘要
摘 要: 幼儿期是幼儿艺术发展和音乐训练的关键期,通俗有趣的艺术题材和切实有效的实施策略对幼儿音乐艺术领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音乐是引导幼儿喜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因此,将民间音乐与幼儿园课程融合不仅有助于幼儿艺术领域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内容
关键词: 民间音乐 幼儿教育 课程融合 实施策略
民间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何时,我们都应该传承和发展民间音乐。国家新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指出:“幼儿期是音乐训练的关键期。”对学前儿童进行正规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他们音乐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将民间音乐与幼儿园课程融合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民间音乐艺术的喜爱之情,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力,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一、民间音乐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原因
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包括民谣、民间歌曲和戏曲等几大类,内容丰富、简单,易于理解。将民间音乐与幼儿园课程融合不仅可以使幼儿在艺术领域得到多元化发展,而且丰富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发展[1]。
(一)民间音乐内容通俗有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3~6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只能通过直观事物的具体形象理解事物的特质。而今很大一部分儿童歌曲都比较抽象,不利于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传统的民间音乐是古代社会群众在劳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是旧时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用歌曲形式表现出来,使歌曲内容通俗有趣,便于理解,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趣味性,能吸引儿童的注意,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如《刘海砍樵》这首民歌就是将一男一女的谈话用说唱形式表现出来,节奏感极强,富有喜感,能给幼儿带来听觉上的冲击;而且歌词内容的画面感比较强,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进行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极大地发展。由于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不仅有助于幼儿园集中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还能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无味,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古代社会群众生活的苦与乐,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二)民间音乐结合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民间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拥有多种种类的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音乐类型,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各民族文化的真实风貌。从我国各种类型的民间音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古代社会各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社会、风土人情及审美方式等[2]。
1.民间音乐与早期教育结合可以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不断变迁与发展,民间音乐日渐被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所取代,而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却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责任。曾经有关脑科学的研究指出:学前儿童期是大脑对新经验学习与吸收最开放的时期,是儿童成长的“精神胚胎期”,也是儿童艺术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2]。因此,将民间音乐与早期教育相融合不仅能让儿童了解民间音乐文化,萌发对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从而促进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还有助于幼儿艺术领域的发展,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2.民间音乐与早期教育结合可以促进其审美发展,陶冶情操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直接刺激幼儿的听觉器官,让幼儿进行联想与想象,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体验到审美的愉悦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好的音乐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而民间音乐是一种纯自然的音乐文化,是古代社会群众自娱自乐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这些曲子的旋律比较缓慢、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简单、淳朴的农村生活,没有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回归自然,让人的心感到无比平静,能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他们的修养,让幼儿体会到生命之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标准。
二、民间音乐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策略
要把民间音乐与幼儿园课程有效融合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材。课程材料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生动有趣的题材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教学策略不可小觑,音乐活动是幼儿自发的活动,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教师应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尊重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因此,通过学习和游戏相结合的方法能让幼儿体会学习的快乐,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选择具有情境性的民间音乐作品,将教育和角色表演有效结合。
陈鹤琴说:“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角色表演是游戏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选择具有情境性的民间音乐教材进行教学,既满足幼儿对游戏的渴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又契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寓教育于生活与游戏之中”这一要求,把学习与游戏结合,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提高学习效率[3]。如《刘海砍樵》,通过把一对男女的对话用说唱形式表现出来,曲调比较欢快,能很好地刺激幼儿的听觉。除此之外,它具有极强的画面感,适合幼儿表演。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的形式实施教学,让孩子在预先创设好的情境中学习课堂内容,这样既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又达到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二)选择节奏感强并结合多种传统乐器演奏的民间音乐作品。
幼儿本身对任何事物都是很好奇的,针对这一特点,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感强并结合多种乐器演奏的民间音乐作品,通过幼儿对乐器的好奇,把他们带入到学习中,这样既能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又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像这种节奏感强并且有多种乐器合奏的曲子,在教学时可以让孩子通过敲打真实的民间乐器学习,满足幼儿的好奇欲,并且真实的体验让他们更能体会音乐的美妙。如《凤阳花鼓》,曲子涉及锣和鼓两种传统乐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孩子真实接触这两种乐器进行教学,利用曲子的节奏感,让孩子跟着曲子的节奏打鼓,这样便于他们掌握曲子的旋律和节奏感,学习起来不会显得索然无味,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三)选择旋律轻缓优美的民间音乐,利用声像合一的方法进行教学。
幼儿期的孩子各方面发展都不成熟,只能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感官方面感觉音乐活动,而且幼儿的内心世界比较纯净,不适合嘈杂快节奏的音乐,教学时教师选材偏向那些节奏缓慢的轻音乐,在幼儿音乐活动教育中旋律轻缓优美的民间音乐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让孩子在音乐中静下心来欣赏,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修养。如《摇篮曲》,它的曲调缓慢优美,让幼儿有宁静又温馨的感觉。像这类民间音乐就不适合与游戏相结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音乐与一些温馨又美好的图片放在一起播放,让孩子更真实地体会到音乐中的情感,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修养。
(四)选择具有舞蹈性质的民间音乐
幼儿的协调能力发展并不成熟,选择带有舞蹈性质的民间音乐,可以让幼儿边唱边跳,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培养学习艺术的兴趣。幼儿期的孩子身体发展并不成熟,适当进行舞蹈练习对他们以后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好处。而且陈鹤琴说过“幼儿天生好动”,把唱和跳结合起来教学满足幼儿这一特点。如《小看戏》是东北的一首民歌,这个乐曲把东北秧歌和曲子结合起来,节奏欢快。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挑选东北秧歌里几个简单的动作进行教学,让幼儿重复练习,把动作与音乐结合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又可以把民间音乐与幼儿园课程有效融合。
总之,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整个民族的责任。所以,我们应从小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将民间音乐带入课堂中,与幼儿园的艺术课程相融合,加深幼儿对民间音乐的了解,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总而言之,利用优美的民间音乐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艺术领域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文献
[1]沈丽萍.民间音乐与幼儿多元发展[J].科学教育,2010,4:76.
[2]李思华.幼儿园应重视对我国民间音乐资源的挖掘与利用[J].文教资料,2010,21:162.
[3]王淼.让幼儿在民间音乐中感知中国传统文化[J].新课程(小学版),2012,4:142.
有关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推荐:
1.民间音乐幼儿艺术培养论文
2.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
3.幼教音乐论文
4.浅谈少儿音乐教育论文
5.在音乐游戏中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论文
6.关于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探究论文
7.浅谈幼儿园教育论文
幼儿园民间音乐论文_幼儿园音乐欣赏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