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的成语故事
成语是汉语发展长河中的一朵奇葩,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沃土之中,音律和谐,形式简洁,寓意丰富,在汉语的历史发展演变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鞠躬尽瘁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鞠躬尽瘁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鞠躬尽瘁的成语故事的典故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握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伐魏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鞠躬尽瘁的成语故事的延伸
【汉语文字】鞠躬尽瘁[1]
【汉语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
【英文翻译】to bend one's back to a task until life-sacrificed
【日语翻译】粉骨砕身(砕,古同“碎”,细,破)
【词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字词解释】鞠躬:弯着身子,引申为恭敬谨慎的样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 近义词 】竭尽全力、殚精竭虑。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
【成语造句】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范文例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恰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杨振宁)
鞠躬尽瘁的成语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