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文化博物馆的介绍

发布时间:2017-06-07 14:13

徽茶文化博物馆作为文化特色博物馆,彰显了徽茶重点和亮点,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徽茶文化博物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徽茶文化博物馆的介绍

徽茶文化博物馆的介绍: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

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于2012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免费参观。博物馆分五个展区和6个接待大厅。其中展区有“千载话茶香”以徽州厅堂、徽茶器具、徽州遗址图、文献资料、徽茶史略等为主要展示;“尘寰有神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艺茶机具和首创黄山毛峰“机械法”原始茶机具及徽茶的分类、徽州茶人等为主要展示;“行止寄胸怀”以徽州茶人开山种茶选地、选种、选苗、炒茶、揉茶、焙茶和选茶水、观茶质、选茶具、闻茶香、品茶味、施茶、礼茶、及传统的茶叶检验器具等为主要展示;“茗器盛薪海”以徽茶历史以不同年代、不同材质、不同造型的茶器皿等为主要展示;“追忆似水流年”以徽茶历史的文献资料及现代电子影像为主要展示。接待大厅有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艺传习、茶艺、产品等2个大厅和永庆堂、听雨轩、富溪堂、同丰堂4个品茗接待大厅,全面展示了徽茶几千年的茶文化和发展历史。

徽茶文化博物馆的介绍:老谢家茶--徽茶文化博物馆

黄山徽茶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老谢家茶”传习基地园区内,博物馆展厅面积约700平方米,基本陈列为《家有仙茗在高山》,分为:“千载话茶香”、“尘寰有神品”、“行止寄胸怀”、“茗器盛薪海”、“追忆似水流年”五个部分进行展示。展厅里陈列约有3000件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充分体现了黄山徽茶及老谢家茶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姿多彩,是广大市民和旅游者生动体验、全面了解徽茶文化和旅游休闲的重要文化场所。该馆作为黄山市民营企业文化特色博物馆,彰显了黄山茶和老谢家茶文化的重点和亮点,将黄山老谢家茶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最突出、最有影响、最有地域特色的内容呈现给观众,对传承徽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宋代以前,古徽州地区制茶都是制作成团茶和饼茶,就是把茶叶采摘后,先放在阳光下摊晒或放在锅中煮,然后捣碎用手工做成团状或饼状,再晾晒或用火烤干后贮存销售。由于团茶、饼茶制作繁杂,且水份不易烘干,很难保存,于是在北宋嘉祐元年,谢氏—世祖彦俊公在富溪首创了“炒、揉、烘”的制茶工艺。该工艺是用柴火烧五桶锅炒茶,而后手工在青石揉床或竹篾揉床上揉成条状,再用竹篾编成的烘笼和焙烘以木炭烘烤制成干茶,这种制茶法,当时人称“谢氏炒焙法”。谢氏炒焙法的发明,淘汰了团茶、饼茶的制茶法,缔造了黄山毛峰“炒、揉、烘”原始的制作工艺,后来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传统制茶技艺。

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至1982年,由于计划经济年代茶叶属于统购统销物资,老谢家族人在生产队生产的茶叶统一出售给洽舍茶叶收购站,由洽舍茶叶收购站运到歙县茶叶公司交付歙县茶厂精制加工,进行内

销、外销。1983年改革开放,实行联产承包,茶园分配到户,由茶农各家自产自销。

谢四十,谢氏嫡传49代,从幼年起就受祖辈制作黄山毛峰技艺的熏陶。1973年高中毕业即成为一名茶农,接受老一辈茶农的悉心教导,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了茶树的栽培、茶园的管理、黄山毛峰的制作技艺。1987年在徽州区首家创办黄山光明茶厂,在继承黄山毛峰传统技艺的同时,将传统技艺制成的黄山毛峰毛茶,经过圆筛、抖筛、风选、机拣等工艺加工成精制黄山毛峰茶,并推向市场销售。1993年注册了“千秋泉”商标,“千秋泉”牌黄山毛峰先后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1994年在黄山市首家打破传统的采摘规律,开始在清明节前发动茶农大量采摘鲜芽叶,并引进名优茶设备,综合黄山毛峰传统技艺成功开发机械化加工黄山毛峰新工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大大提高了黄山毛峰的色、香、味、形。2005年为了传承祖辈黄山毛峰谢家制法,注册了“老谢家茶”商标,2006年新建了黄山毛峰加工清洁标准化厂房,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又实现了黄山毛峰自动化、清洁化、环保化新工艺生产。为打造黄山毛峰精品,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黄山毛峰茶叶提香机”,2008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机在传统竹笼炭火慢烘的基础上,以木、竹原生态材质和热风原理将初烘后的黄山毛峰复烘提香,不但进一步提高了黄山毛峰的色香味形,且保持了黄山毛峰茶的传统风味。黄山毛峰绿茶的创新工艺,2010年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谢四十现为制茶工程师,副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唯一传承人。

徽茶文化博物馆的介绍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