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03-19 10:16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却长满了许许多多荆棘,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挫折,成了我的朋友,让我学会了挑战,品尝到了成功后别样的快乐。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欢迎阅读!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一

毕业一年多来,郭高林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大学毕业生,到大胆创办自己的蔬菜连锁超市,再到现在拥有了4家连锁店的成功创业者,每天获得1万多元的营业额是他当时想都不敢想的,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念。

让郭高林欣慰的是,他的创业,不仅给自己的女朋友和妹妹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也帮助同学王彦峰、肖冰、武亮亮等人就业并使他们有了用武之地。如今,4家连锁店共有员工20多人。

大学毕业,凑钱开店卖菜

“80后”的郭高林,是河南省教育学院2007级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郭高林说,他的创业之路是从大三练摊卖衣服开始的。在郑州牧专外面的那条路上,流动人口多,一到晚上就热闹非凡,路两边都是卖小吃、卖衣服、卖杂货的地摊。郭高林和女朋友姜茵也在那里摆地摊卖起了衣服。姜茵做老板和销售,郭高林的任务是进货。

“练摊”虽然只是小打小闹,但在这个过程中,郭高林学会了基本的经营技巧。

郭高林爱琢磨。有一次,他发现自己身边卖菜的虽说生意不错,但因为零星分散,又没有品牌,蔬菜的质量、价格、信誉总不能让一些顾客满意。“我就琢磨,肉类可以有品牌店,蔬菜为什么不能打响自己的品牌?”他萌生了开蔬菜超市的想法,“以品牌蔬菜为主,兼营五谷杂粮、冷鲜肉等,附带一些副食。”

在面临毕业的那段日子里,在众多同学焦头烂额地忙于找工作的时候,郭高林并没有慌乱,因为他已决定创办自己的蔬菜超市。2007年6月底,郭高林回学校领取毕业证时,将想法告诉给了好友,结果顿时在年级里炸开了锅。大学毕业生卖菜?很多人认为他根本吃不了这个苦。

郭高林并没有放弃。“谁说我是3分钟热度?一个有梦的人永远不会放弃!”最终,郭高林用坚定的决心说服了几位好友,同学王彦峰、武亮亮、郭妍妍等人和他一起,凑了5万多元钱作为启动资金。

2007年8月22日,以郭高林的名义注册的“咱地里”蔬菜自助店在郑州市马李庄正式开张。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

开办四家连锁店

有了自己的店铺,郭高林和好友们开始忙碌起来。但在现实面前,他们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郑州毛庄、刘庄、陈砦蔬菜批发市场,是他们考察好的几个蔬菜批发市场。刘庄最大,是蔬菜的主要分批地,所以第一次进蔬菜时,他们就直奔刘庄。

到了之后才发现,这里批发的蔬菜动辄就是几千斤,不散批。他们磨破嘴皮子,最后才批了200斤大葱、几包大蒜和几百斤土豆,结果大葱烂了一屋子,损失了几十斤,剩下的半个月才卖完。

“我们一看情况不对,赶紧掉头到陈砦蔬菜批发市场。到了陈砦蔬菜批发市场才发现,这里的蔬菜种类多,价格也不贵,适合我们的采购需求。直到现在,我们的蔬菜一直都是在那里采购的。”郭高林说。

那时每天早上5点,郭高林和王彦峰就要爬出热被窝,蹬三轮车到蔬菜批发市场进菜。“每一片菜叶都要精挑细选,每一毛钱都要和人家讨价还价。”王彦峰说。

开业第一天,他们甚至都不会用收款机,还收过假币,丢过东西。蔬菜生意对时间的要求很特殊,别人吃饭的时候他们最忙,过了高峰期才能轮流吃饭。进入冬季,屋里既没暖气又没空调,因为要净菜、剁肉,还未入冬,几个人的手都不同程度地被冻伤了。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做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坚持是有难度,但万事开头难,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做事。”郭高林说。

郭高林和大伙儿一起起早贪黑,不怕吃苦受累,认真做市场调查,虚心向同行和前辈“取经”。

在几个年轻人的不懈努力下,“咱地里”的生意越来越好。走进“咱地里”蔬菜超市,货架上的蔬菜码得整整齐齐,品种齐全,黑板上的价格标得清清楚楚,价格低廉。除了蔬菜,店里还有副食品、杂货和冷鲜肉,吸引了不少顾客。大学生热情的态度,使很多顾客成了回头客。

就这样,“咱地里”蔬菜自助超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还是有优势的:跟小商贩比,我们的优势是菜价便宜、种类多、干净、不缺斤短两;与大超市比,我们的优势是价位低、离家近。”蔬菜超市在几个大学生的精心操持下逐渐走上正轨,并加盟了双汇集团,经营双汇冷鲜肉。

那段时间,超市每天的营业额是1000元左右,但除去成本和开支,他们的赢利非常有限。“创业初期,我们没打算赚钱,首先是学习和积累经验,培养客户群,赚钱是以后的事。”郭高林说。

随着生意逐渐走上正轨,郭高林决定扩大规模。2007年12月,郭高林在郑东新区成立了第一家分店。这家店面附近,是一个有1000户人口的住宅小区,一间只有80平方米的毛坯房成了郭高林事业的又一个起点。

规模扩大了,对新环境的适应、员工素质、管理模式、产品质量等问题也接踵而来。“新店开业后,销售状况并不理想,新店的寂静,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毕竟我们都是年轻人。但是,真诚的倾诉和相互安慰、鼓励,让我们的心贴得更紧,我们咬着牙走过来了。”郭高林说。

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他们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包括收银制度、招聘培训制度、采购制度、仓管制度。这些正好是他们在大学所学的知识,这些知识,成为“咱地里”发展的基础。

现在,4家店都已实现赢利,每个月的销售收入已超过30万元。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二

在中国乃至其他许多国家,苹果早已经成为了时尚尊贵的代言。苹果旗下的iphone手机更是凭借良好的用户体验、和app store提供的丰富软件,成为现在最时尚、最流行,同时也是用户增长率最快的手机。而app store提供的丰富软件也为iphone手机的功成名就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抓住苹果树“根”攀上成功如今,在app store商城有一款“水族箱”的免费软件,上线6个月,就已经被全球80个国家的用户下载超过120万次。其收费版也以每天下载数百次的数量激增,而每次下载都会带来2。99美元的收入。近日在苹果的官方网站首页第二个视频4分34秒位置有一段ipad关于“水族箱”的视频,更是火爆得很。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是谁开发了这款软件,他就是朱连兴和他的139。me团队。现在他和他的团队被称为中国最“牛”的iphone开发者团队之一。这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够做到的,要知道,中国的iphone开发者队伍有数十万之众。

大学毕业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成了班上为数不多选择创业的人。创业梦想虽然可贵,可是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他做过ip电话卡和贩卖电脑硬件,还做过当时流行的电子产品。后来到北京做voip软件的开发,不过由于政策的限制,他的北京之路并未给他带来收获。一年后,他重返河北,找来了几个同校的同学,也是计算机编程高手,组建了一个团队,专门为德州扑克游戏平台提供中文服务,当时在香港设置服务器,其模式是对玩家免费,通过出租游戏房间和出售游戏币来收费。不过经营几年后,发现利润太低,不得不再次放弃了这个业务。

3年前的一天,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命运的转机。那天在邮箱里密密麻麻的垃圾资讯中,偶然发现一条“苹果公司开放苹果软件商城”的消息。当时苹果招募手机软件开发者。开发者每年只要支付99美元,就可在苹果的平台上展示产品并销售,能拿到销售收入的70%。他知道当时全球i?鄄phone手机用户有1500万,而应用软件只有区区1500款,1款软件的平均用户有1万人。如果每人只买1款软件,这款软件可能卖出1万份。而且不需要大笔资金和厂房,不需要做产品的推广,只要有创意,只要写的软件够“炫”、够“酷”、够“吸引眼球”,就可以和苹果公司分钱。

于是他们几个人决定转型改向苹果开发出售游戏软件。他们开发出来的一款“水族箱”软件,就是一个多彩的大鱼缸放在你手机里,想养哪些鱼、放哪些水草都由你说了算。只要用手指轻轻一点,它们就出现在鱼缸里,轻轻摇动手机,还能听到水缸里“汩汩”冒泡的声音。为了使画面达到逼真的效果,他的团队成员几乎天天都蹲在水族箱商店,以至于店主误认作是大客户,每次都相当热情。在那些日子里,他连做梦时都能梦到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6月10日这款软件在苹果游戏商城正式上线,当天便传来了捷报:全球有22个国家的用户下了订单,销售额接近300美元。目前,多彩水族箱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20万次,下载用户遍布80多个国家。仅靠这款游戏,139。me每天的收入就超过1000美元。139。me这个仅十人的团队,单靠这一款游戏一年就能创造200万元的收入。

在中国,iphone游戏开发团队有数十万人之多,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他一样。他是目前唯一一位抓住苹果树“根”攀上成功的人。毕竟还有多少苹果程序员还只停留在生存的境地。文化差异也让开发者绞尽脑汁,要脱颖而出何其难也。谈及自己的成功,他说道:“苹果树下,遍地是黄金,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拿到。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