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名人故事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善于另辟蹊径,如果只会踩着前人的足迹前进,是无法找到世外桃源的,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成长名人故事。
成长名人故事1:把兴趣变成习惯
理査徳.罗伯茨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核酸生物转换过程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奖,人们称他为生物化学上的猛士。
理査徳.罗伯茨小时候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大家都很喜欢他。可是小孩子总有一点儿贪玩调皮,小罗伯茨也是这样。
一天开会时,老师们说起自己的担心:要是小理査德养成贪玩的习惯,以后聪明不用在正道上,那一棵好苗子就给毁了。 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
这时候,校长讲话了:“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放学后,小理査德正在收拾书包,校长突然走过来,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 神秘地冲他笑笑离开了。
小理查德很奇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他展开纸条一看,原来是一道智力题,似乎涉及课堂上没学到的内容。校长想考考我呢。他想。
小理査德觉得很有意思,边走边琢磨,回家也顾不上玩,査了不少资料, 想了很久,直到做出来才去睡觉。
第二天,小理査德找到校长,一脸自豪地把答案递给他。校长看着答案点点头,又掏出一张小纸条递给小理查德。小理査德笑笑:“我一定会做出來的。”
此后,校长常常悄悄递给小理査德一些题目,要是小理査德做出来了,他会表扬几句,然后拿出一道难一些的题目,要是做不出来,他就会放学后把小理查德叫到办公室讲解。
小理查德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不肯服输的劲儿上来了,总是绞尽脑汁不被校长的题目考倒,平时有空也自觉地多看书学习,为下一道题做准备。到后来,每天学习看书已经成了习惯,反而觉得嬉戏玩闹没意思。
许多年后功成名就的理查德回忆起这一切,非常感谢校长,是他的纸条让自己养成了受益一生的习惯。
成长名人故事2:一分钟,一辈子
他5岁的时候,全家从美国搬到了香港,他就在当地的一所小学读书。可他实在太调皮了,上学第一天,他就把同桌女生的辫子给剪掉了。院长对此极为恼火,罚他打扫卫生一周,他却利用这个时间到后山偷桃子吃。他的父亲不得不亲自到书院道歉,并替他支付罚款。
然而类似的恶作剧却屡屡发生,父亲每周都会接到好几个投诉,当然也免不了来回奔波,但即使如此,父亲每次来学校时,脸上的表情总是不卑不亢,他从没有因为有一个调皮的孩子而羞愧。
13岁的时候,他迷恋上了武术,开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来学习。16岁时,他为了替班上的女同学讨回公道,对一帮混混大打出手,伤了两个人,他也因此被勒令退学。这事情之后,他决定到美国求学。父亲指着他房间里的一个大沙包说:“你什么时候能在1分钟内把它打破,你就能走。”他惊讶得睁大了眼睛。
“是的,1分钟。”父亲微笑着说,“对别人来说也许要用一辈子,但你只能用1分钟。因为你与众不同。”
父亲的话他牢牢地记在心里。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开始疯狂地训练,因为他知道,他的命运,将在1分钟内决定。
3个月后,父亲给他换了一个新沙包,并在一边按下了秒表。一拳,又一拳,他几乎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最后一记重拳,沙子“砰”的一声向外倾泻。
他成功了,18岁那年,他如愿以偿地来到了西雅图,攻读哲学及心理学,并且开设了截拳道武馆。
30岁时,虽然他卓绝的武艺赢得了很多人的一致好评,但在电影界,他还只是个新人,虽然他进了好莱坞,但发展得并不好。
次年3月,好友将他引荐给大导演罗维,罗维早就听说了他在美国的种种事迹,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很是欣赏,有心让他担任自己新电影里的男一号。
但是罗维导演的决定,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毕竟这是一部凝聚了大家数年心血的新作,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担任主演,大家都接受不了。
为了说服大家,罗维只好通知他来公司。他来公司后,罗维把剧本扔给他,问他:“你需要多少时间来参透剧本?”他以少有的严肃而认真的口吻说:“1分钟。”他的回答令所有人感到惊讶。他接着说:“是这样的,这事儿对别人来说或许需要几周的时间,但对我来说只有1分钟的时间,我的父亲曾教导我:要想有出息,就必须把别人的1分钟当成自己的一辈子来慎重对待。”
接着,他拿出一个秒表,开始计时。1分钟后,他来了一段即兴表演,虽说表演内容和剧本有出入,但他却把郑潮安这个人物的性格演绎得活灵活现。
他就是李小龙,这也是他由美返港拍摄的首部影片——《唐山大兄》,影片上映两周就创下了200万港币的票房纪录,这在香港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
态度认真,言谈谦虚而自信,这就是李小龙的处世哲学。平心而论,1分钟和一辈子的差距何止千万倍,但只要把每1分钟都当作能改变自己一辈子的事情来慎重对待,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完成,还有什么抱负不能实现呢?
成长名人故事3:斯蒂芬逊发明蒸汽车机
1781年,斯蒂芬逊出生于英格兰北部一个叫华勒姆的村庄。父亲是煤矿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两人都不识字。
斯蒂芬逊和他的父母一样,从未上过学,八岁时就去给人家放牛,十岁时在煤矿上做些零活,十四岁就跟随父亲到煤矿上工。由于家境贫困、出身低微,斯蒂芬逊的童年是在嘲讽中度过的,可他从不把嘲弄当回事。
在煤矿,斯蒂芬逊经历了最艰苦的劳动,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发明一种能够不用人力运煤的机器。1801年,英国人特勒维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这部机车在试车时不是在铁轨上,而是在马路上。很多人嘲笑特勒维说:“你的火车还不如我的马车跑得好呢。”特勒维一生气,便不再去研制火车了。
斯蒂芬逊却来了兴趣,于是他找到特勒维,要跟他学习研制火车。特勒维说:“你如果不怕被人嘲笑,就一个人去研制火车好了,我是再也不会干这样的傻事了。”斯蒂芬逊想,煤矿上的蒸汽机能把深井里的水抽上来,特勒维制造的机车能拉动十几吨重的东西,这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仔细观察,反复思考,悟出了其中的奥妙:火车拉得多、跑得快,全靠“大力士”蒸汽机。
为了掌握蒸汽机的原理,斯蒂芬逊不怕吃苦,长途跋涉,步行1000多公里,来到瓦特的故乡苏格兰,在那里学习研究了一年。斯蒂芬逊在总结和掌握了前人制造蒸汽机车的经验教训以后,终于在1814年制造出了他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布鲁海尔”号。
同年七月,斯蒂芬逊进行了第一次试车。这辆火车头运行在平滑的轨道上,载重30吨,牵引着8节车厢,行驶时不会脱轨,但行驶的速度很慢。由于没有装配弹簧,车开起来,震动得很厉害。
有人讥笑斯蒂芬逊:“你的车怎么还不如马车跑得快呀?”有的人说:“你那玩艺儿拉东西不中用,可声音比打雷还响,把牛马都给吓跑啦!”一些原来赞成试验蒸汽机车的官员现在也开始反对了,断言用蒸汽机车做交通工具是不可能的。
斯蒂芬逊并没有因为试车的不理想而气馁,他又对火车头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逊制造的“旅行1号”机车,在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上试车。许多人都替斯蒂芬逊担忧,怕他这次的试车再遭失败,但更多的人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只见斯蒂芬逊操纵着机车,蒸汽引擎吸入大量气体,又放出部分蒸汽,呼呼作响,人们纷纷避闪,老人、妇女和儿童惊恐万分,都认为机车即将爆炸。观察了一会儿,见没有什么动静,才又走近观看。紧跟随这辆火车之后的是四节由马匹牵引的车厢,上面也坐满了工人,使众人清楚地看到了两者力量的优劣。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公用铁路,而奔驰在它上面的火车,也就是当时轰动了英国和欧美的“怪兽”。这次试车的成功,使铁路运输登上了历史舞台。
然而依然有人惊恐万状。当时,就有美国一家报社发表文章反对火车的使用,但依然无法阻止火车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的车轮飞速前进。
成长名人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