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管理专业自考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教育管理专业自考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教育管理专业自考论文篇一
《 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我国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便显得有些落后,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高标准要求。因此,在高校扩招和体制不断改革中,大学教育管理中对管理模式的创新便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成为了社会上所关注的重点。下面本文就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创新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规划。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1引言
随着我国对学生教育的不断的重视,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其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便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现在提倡实行精英教育,现有的管理模式无法观察到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习惯,所以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进而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确定自己的正确的人生目标,成为企业、国家需要的“四有”人才。
2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第一,管理模式不灵活,过于僵硬。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教育模式仍然沿袭老师为主体,学生为被管理者的模式。使得学生仍然没有脱离原来的被老师管教,无法独立做事、独自思考的生活学习模式。正因如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以一种应付的心态来完成考试,完成学业考核,无法深入研究学习内容,同时也就无法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大学四年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没有提高。
第二,教育效果无法测试。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会为了保证合格率而降低考试要求,出的题基本是一些基础题,并且在考试前,会给出考试重点和试题类型,进而考试内容无法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对于部分同学来说,他们并没有掌握一些知识。
第三,学生态度散漫。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束缚,被一些新鲜事物吸引,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不再积极努力,健康向上。对待一些事情,不再诚实守信,无法正确的处理好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问题的出现,发现了大学教育管理的弊端,进一步要求我们不断改革和创新大学教学管理模式。
3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形成一个体系。因此,需要学校不断的进行改革,进行摸索和探究,从而找到一个适合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思想文化的加强,促进学生思想文化的提高与完善,进一步促进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完善。
第一,深入开展大学的实践活动,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传统的讲与听的过程,教师要注意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进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要多增加一些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融入课堂,体会到大学课堂与高中课堂的不同,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帮助大学生健全各方面的品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在面对选择时做出正确判断。唯有此时,大学教育才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
第二,增加专业课考试,提高考试难度。在专业课考试中,要严格考察出勤程度,同时考前不再进行考试范围的划分,而是在讲课过程中点出哪里属于考试重点,不能给部分学生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好好复习,平时不听课也能过。另外,要进行专业答辩,对于本书所学内容,每位同学通过查阅其他书籍写出一份研究报告,并通过检查查阅笔记判断是否是抄袭网上的论文,严格要求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向上,同时帮助他们积累专业知识,培养专业素养。
第三,建立科学系统的思想教育体制。首先,相关部门的领导要积极动员全社会人员参与到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中,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其次,我们需要不断的扩大思想教育的影响力,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影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最后,通过学校不断进行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改变大学生原有的消极思想,从而实现大学生健康的思想教育。
第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的选拔和培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营造一个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通过一些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通过一些小游戏培养学生帮助弱小,诚实守信的美德等等。
第五,加大对教师队伍的选拔。师德高尚的专业教师会对学生起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选拔,要通过职前的层层选拔,入职前的认真培训,入值后的仔细培养,工作后的年度考核等方式,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挑选出品德更好的教师,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榜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因此,现有的大学教育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对人才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不断的摸索,从而创造出一套更加完善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改变其价值观,人生观,从而培养新时期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研究.李文刚苏媛媛郝磊哲.2015
[2]浅议班主任在大学管理教育中的意义.杨筱.2014
[3]班主任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何孟良.2013
有关教育管理专业自考论文篇二
《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思路 》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择业观念不断改变,导致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涌现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诸多问题导致广大毕业生流动党员成为了现实中的“口袋党员”“隐身党员”,使其在入党后的教育和培养出现了断层现象,为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探索,充分运用高校党建等资源,建立并完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新平台,把党建管理工作作为特殊时期的重心,建立从机械管理到整合管理过渡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途径
长期以来,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一直沿用传统模式,然而随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传统模式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传统模式中的静态教育管理观念与目前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分散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不相符;教育内容也早已脱离了当代青年的生活实际,一直停留在过去阶段,与他们的思想观念相背离。除此之外,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压力也使得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由此可见,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以高校党校的教育模式创新为基石,引导毕业生流动党员培养主体意识
为解决毕业生流动党员离校后分布范围广、联系困难大以及受教育停滞的问题,高校应以主动积极的姿态进行教育改革,从而调动毕业生流动党员积极性,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为党组织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充分利用党员在校期间,提早为流动党员的发展做好充足准备。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引导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对即将毕业的流动党员,定期进行党课培训,并着眼于强化培养他们的权利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观念,普及离校后与党组织保持联系的方式方法及参与组织活动的途径。除此之外,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时效性,开辟流动党员活动论坛,并及时公布网址,可及时传达党组织的活动通知,也便于各地的流动党员相互交流学习。
二、以高校党组织的机构体制建设为手段,健全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科学管理体制
高校应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建立一批以流动党员为主体的临时党组织。首先,在高校内成立流动党员专职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流动党员的统一安排管理、档案备份存档、定期培训考核以及各种困难解疑。其次,在毕业生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流动地,例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成立流动党组织。在成立初期,由高校党委委任一批优秀的青年党员为兼职党务干部,发展成熟之后,在组织内部定期组织投票选举,由流动党员选出自己的党务干部,创建“有流动党员之处,必有流动党组织”的新局面,让流动党员真正感受到“有组织可依”。与此同时,应加大改革党组织教育管理模式的力度,虚心聆听各方意见,努力探索、尝试、改变、进步,改进传统体制的突出问题。
三、以完善规范高校制度为前提,建立切实可行的毕业生流动党员运行机制
一是要建立和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高校党组织应组织人员做好制证制度的前期通知和流程安排工作,并运用芯片植入、远程定位等技术,定期统计在本校管辖范围内的流动党员人数及其相关党员信息,及时为他们发放个人专属的党员活动证,简化他们定期参加党组织安排的出行和培训等活动的流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二是要加强监督和管理,规范组织生活制度。高校应依据当代青年生活范围广以及与网络紧密结合的特点,采取“属地+虚拟”的组织生活方式。属地组织生活是指由基层组织定期召开的活动或会议。其中全体党员会议每月不得少于一次,举办时间以节假日期间为宜,具体时间可灵活安排。虚拟组织生活是指将“三会一课”、党员定期培训等活动通过网上论坛、远程教育等虚拟化平台举办,在消除党员的实际距离带来的困难的同时,也可为他们提供学习讨论和思想交流的平台。
四、以丰富完善高校党课的教育内容为主体,改进毕业生流动党员培训教育的方式方法
高校对党员的教育应采用将在校期间和离校之后两个时间段的教育连成整体的全程教育模式,保证党员教育的全程性、平常性、长效性。在校期间,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学习和考核,树立责任观念;离校之后,实施动态跟踪教育模式,及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不断引领其树立合作观念、把眼光放长远。同时,要以党的重要节日为契机,普及党内基本理论,对党史、国情、方针政策等开展培训考核工作;深入了解每个毕业生党员的特质,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流动党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知识、地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等基础知识培训。同时,改善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建立行而有效的教育机制,结合互联网时效性强,弱化距离感等特点,以“在小团队交流,取得大进步”的模式改善毕业生流动党员传统教育形式。
五、以调动高校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为方法,融教育与管理于服务之中
高校党组织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明确定位服务主体,寓教育于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实现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各院系党组织要完善好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并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积极引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及时提供就业、创业的相关信息;要设立流动党员服务平台,开通咨询服务电话和线上交流平台,实时跟踪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与活动,及时提供服务,从而建立双向互动的良性机制,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火利.高等学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6,30(6).
[2]张雪梅.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有关有关教育管理专业自考论文推荐:
1.教育管理自考论文范文
2.学前教育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3.法律教育自考本科论文范文
4.自考建筑工程管理论文
5.学前教育自考毕业论文
6.学前教育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有关教育管理专业自考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