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旅游管理系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7-05-26 20:02

旅游业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产业,在 中国 是与改革开放伴生的。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本科旅游管理系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本科旅游管理系毕业论文篇1

论民航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与民航业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完善旅游业内部产业环节、以航空运输为核心拓展旅游业链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民航业带给旅游业的不仅是便捷的交通条件,还是一个高端、外向、集约、多元、自由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民航业 旅游业 发展趋势

前言

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2012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局党组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勾画了未来20年中国民航由世界民航大国向世界民航强国迈进的路线图。市场机遇、政策机遇都表明我们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民航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一、航空业的发展的契机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随着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各地更需谋划发展的“大手笔”。

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商务和度假旅客在交通方式上改变观念,选择飞机出行势必带动民航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航空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大客机、大型运输机和专用飞机的不断问世,人们对出行和货物运输越来越多地选择航空运输的方式。尤其是按照时空快捷和舒适的要求,航空成为人们的首选交通而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追捧。无论是长线还是短线的支线飞行,航空运输都独占鳌头,久盛不衰。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生命”成为航空业光荣的天然使命……

民航以其方便、快捷、舒适和时空跨度大等特点成为社会经济和旅游发展的助推器,无论是人流、物资流、资金流均可通过民航客机、货机和专用飞机等多机种进行24小时全天候的运输飞行,是人类目前普遍选用的最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

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一种具有文化性质的经济产业,并有其综合性、社会性、服务性、开放性、涉外性、关联带动性,以及脆弱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它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旺盛,前景诱人。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业先后迎来了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2009年建国60周年、2010年世博会和亚运会等盛世,以及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都为中国的旅游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人们从最初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为主,逐步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呈多样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商贸旅游、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旅游购物、休闲美食和商务洽谈比比皆是,形成购、娱、吃、玩一条龙。在20世纪90年代前的中国,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这一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对于农业旅游而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农业旅游内涵极为丰富,如山村水乡自然景观,田园生活景观,民风民俗景观如农家乐,以及乡村居民聚落景观和农业生产景观相融合,形成了旅游业一道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因为如此,21世纪中国旅游将出现以下几个新趋势:1.世界遗产热。2.森林公园热。3.农业公园热。4.民俗乡情热。以上这些热点,使农业旅游达到了“观农园寻田园风光,乐民俗享乡村风情”的效果。

三、民航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旅游产业属于民航关联产业,民航与旅游紧密合作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民航业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旅游对于民航增加客源又有着积极的拉动作用,许多热门航线都是旅游热点地区航线或由旅游包机执飞,民航以其方便、快捷、舒适和时空跨度大等特点成为旅游发展的助推器;我们可以说,民航与旅游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之间是一种紧密合作、互利共赢的正相关关系。

第一,民航业和旅游业的关系,得益于机场的具备全球易达性和人流集散中心等特征,互动发展极为密切。一般区域旅游产业主要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成为旅游目的地,服务对象多样性、产业结构较为松散;但是航空发达区域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该产业价值链高端,市场细分明确,产品服务主要定位于为高端商务及旅游休闲旅客提供旅游服务,能够充当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资源配置中心,位于整个旅游产业链最高端。

第二,民航业和旅游业的关系,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现代国际民航网络的建立和城市间的快速通达性,催生了全球旅游热的兴起。

一是国际旅游日趋旺盛。随着航线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完善,以各国主要城市为起点的世界航线网遍及五洲,现代旅游开始真正崛起。以飞机为代表的空中交通工具在安全性、飞行速度及舒适度等方面具有了很大的改进,旅游业冲破了地域和行政区划的限制,新、马、泰游成为热门航线,跨洲际的国际旅游日趋旺盛。由此,人类进入全球性大规模旅游时代。

二是特色旅游方兴未艾。在民航业的作用之下,旅游业更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从而满足高端旅客的个性化需求。如国内的高端旅游者夏天到哈尔滨、长春、承德等北方大都市或旅游景点避暑和度假;冬天到海南岛避寒度假;有的进行跨洲际的避暑、避寒休闲度假。

同时,民航旅游业正在日益广泛地利用电子数字化技术手段,电子商务和现代化信息系统代表着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电子交易与传统旅游业务的进一步结合,对民航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民航旅游业的经营、服务、消费、管理和教育科研活动都直接受到信息新技术、网络经济的深刻影响。在我国加入WTO,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新经济初露端倪的历史时刻,实现民航旅游业务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综上所述,民航业和旅游业是两个密切相关的产业。航空业的发展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又促进航空旅行的人数、旅游机场、旅游航线的不断增加;航空企业与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网站等也有了更多的关联。

民用航空的兴起,为旅游点之间的通达提供了便利,也创造出新的航空旅游产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已成为全球旅游界的共识。中国民航业和旅游业应该抓住这一黄金机遇,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实现飞跃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强国和旅游强国。

参考文献:

刘鹏飞《航空业的发展影响着旅游业的繁荣》【J】2010-2-10

项新伟《民航旅游业务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探究》【J】2009-2

菲菲《国际旅游的大趋势》【J】2012-11

大学本科旅游管理系毕业论文篇2

试析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

论文关键词:产业融合 网络游戏业 旅游 业 虚拟现实技术

论文摘要: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 经济 发展 中的重要现象。在产业融合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游戏及其特征,并对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性进行解构,最后探讨了两个产业互动融合的几种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游戏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给国家及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以中国为例:据Research艾瑞咨询最新推出的《2007—2008中国网络游戏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 市场 规模为128亿元,同比增长66.7。预计在未来的4至 5年问 ,网络游戏还将继续保持 2O以上的增幅,在 2011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 401亿元。中国的网络游戏起步于1999年,经过 9年的飞速发展,已成为与影视、 音乐 并驾齐驱的三大娱乐产业之一。那么,作为一个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 电子 技术、 计算机 软硬件技术和网络 通信 技术的新兴 文化 产业,能否将其网络技术应用到具有相同体验本质的旅游业中?本文将做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一、产业融合的研究评述

在以传统 工业 化为基础的产业经济中,以固定化产业边界为特征的产业分立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产业经济的运行基础。然而,20世纪 70年代末,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首先在信息产业领域,出现了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原有产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的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即“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学术界对 它的研究源于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变革。对于产业融合 ,学术界 因研究角度的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提法。美 国学 者 GreenstEin和 Khanna(1997)从 产业变动角度指出,产业融合作 为一种经济现象,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日本学者植草益(2001)对信息通讯业产生的融合进行研究后,从动 因角度将其定义为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 问的壁 垒,加强各行业企业问的竞争合作 关系;并认为产业融合不仅出现在信息通讯业, 金融 业 、能源业 、 运输 业的产业融合也在加速进行之中建立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指出,产业融合是指 由技术变革引发的产业边界重新界定ll4]。在我国,大多 数学 者从产业之 间影 响关 系 的角度主张,产业融合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 用于传统产业 ,使得两种产业或多种产业融为一体 。

通过对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特征进行研究 ,笔者认为这两个产业 之间 的融合是 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导致两个产业 的市场相互交叉 和渗透 ,产业 管制放松。发生在 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 了原有产业产 品的特征和市 场需求 ,从而使产业边界模糊化 ,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融合产业 。

二、网络游戏及其特征

国际数据公司(IDC)认为网络游 戏是利用TCP/IP协议,以 Internet为依托,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项目。也就是说,网络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一种游戏形式,是传统游戏的一种新形态和发展趋势。它的特征如下:

1.虚拟性

网络游戏所构建的不是一个真正的现实 社会 ,而是一个由虚拟现实构成的虚拟社会。虚拟现实性应该是一切游戏的共 同特征。关于游戏的虚拟特征 ,一些著名的学者进行过论述 ,如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人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

2.文化性

网络游戏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人们从事网络游戏的动机仅仅在 于游戏本身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是无所谓功利性的。网络游戏者获得的是真正的精神享受 。

3.休闲性

荷兰学者胡伊青加给游戏的定义是: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 ,这种活动或消遣是 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 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 以 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网络游戏也一样 ,它是发生在闲暇时间的一种休闲活动。

三、网络游戏与 旅游 产业相融合的机制与层面

(一)网络游戏与旅游产业融合性解构

网络游戏是通过互联网 传播 和实现 的互动娱乐形式,是一种网络与 文化 结合的产业。网络游戏是一种典 型的体验产品,它以 计算机 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为网络游戏者提供一个个人的、唯一的、值得回忆的表演“舞台”。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 社会 、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愉悦是旅游的内涵,旅游是一种经历,旅游者在旅游的时间里主要是获得一种身心体验的感觉。因此,网络游戏与旅游的本质是相同的。

网络游戏与旅游之间有着相同的内在本质和特征。网络游戏的虚拟性 ,让人们能够脱离现实世界到虚幻 的空间中充当角色、实现 自我 ,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旅游对人们来说,也是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把网络技术应用到旅游业中,可以实现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网络游戏与旅游产生相融合的机制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 ,是谨慎 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对于其产生 的动 因,学术界有不 同的说法。马健(2002)认为:①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② 经济 管制 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在原 因。吴颖等(2004)认为推动产业 融合的主要 因素是 :① 市场 需求的推动力 ;②产业 间竞争合作 的压力 ;③技术创新 和扩散 的拉力 ;④ 规 制放松 的支撑力。陈柳钦(2007)则认为 :产业 间的关联性 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 的内在动力。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实践看,推动产业融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 动力;竞争合作的压力和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因; 跨国公司 的发展成 为产业融合的巨大推动力;放松管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经济管制 。技术创新是内在驱动力,市场需求和经济管制是外在推动力。

(三)网络游戏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层面

1.技术上的融合

不同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导致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现象产生,各个产业之间的传统边界将 趋于模糊甚至 消失,在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基础上产生了产业融合现象。

可见,技术融合为产业融合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虚拟现实技术特别是网络的融合为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创造了统一的虚拟世界平台。

2.市场上的融合

据了解 ,网络游戏最主要的用户是 4O岁以下的年轻人 ,而这些年轻人恰好是 当前 中国最具消费能力并引领消费时尚的人群 ,是构成 “驴友族”和驾车旅游的主力。网络游戏业市场和旅游业市场出现了交叉和渗透,并且交叉与渗透的广度和深度还在持续不断地加深 。可以说 ,网络游戏和旅游市场的融合为虚拟旅游产业的出现提供 了巨大的推动力 。

3.管制上的融合

产业管制是指政府对产业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在价格、市场进入与退出、产品产量与质量等方面进行的限制、监督与 管理 。在产业分立期,不同产业所处的管制 环境 是不同的。但是 随着信息化 、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的发展,许多信息传播业务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产业 管制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管制融合在许多国家 已经是 比较普遍的现象 。

网络游戏作为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和软件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因此受到很多国家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但是出于对用户利益保护的考虑,政府会加强对游戏 内容 的管 制。旅游业和网络游戏业管制的放松能够使得一方的业务加入到另一方的竞争中,促进彼此的发展。

四、网络游戏与 旅游 产业的互动融合

(一)产业融合的技术支持——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在 计算机 软硬件及各种传感器的支持下,生成一个逼真 的、三维 的、具有一定视听触嗅等感 知能力 的 环境 ,使用户在这些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 ,能以简捷、自然的方法与这一由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 。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使用者完全进入虚拟环境中,观看并操纵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世界,听到逼真的声音,在虚拟环境 中交互操作,有真实感,可以讲话 ,并且 能够嗅到气味。它有三个最基本 的特征 ,即它们是 Immersion(沉浸)、Interaction(交互)和 Imagination(构想)。虚拟现实技术系统 ,正是通过才能真正实现虚拟世界对真实世界的替代,从而达到一种境界的虚拟。

从上可以看出,虚拟现实技术涉及到计算机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和微 电子 技术等相关技术,为网络游戏与旅游业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网络游戏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的形式

1.虚拟旅游

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多媒体网游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把旅游景区移入到网络游戏 中,是一种现实和虚拟的互动。将现实 的旅游景区设计为网络游戏 的背景,实现旅游业与 网络游戏业 的融合,在虚拟的世界里打造真实的景点,从而使原属于本产业边界的活动互相渗透到对方 的产业领域内,形成互相渗透 的产业融合状态 。此时,旅游者和网络游戏者不再有界限,每个人都变成 了一个虚拟 社会 实体化下的一个角色,尽情享受“游游碰撞”带来 的激情玩乐。这种虚拟 的旅游形态开辟了新的旅游形势——虚拟旅游。

例如:飞石岭虚拟世界——全球首个 网络景点 。2006年 ,浙江凯恩旅游集团与杭州天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飞石岭虚拟景区是网络游戏与旅游结合的有效尝试,产生 了全球首个 网络景点。天畅科技利用公司掌握的互联 网技术、三维多媒体 网游技术与现实景区进行结合,为飞石岭专门开发了一个全三维立体的飞石岭虚拟世界 ,把整个飞石岭景点逼真地植入天 畅科技 自主研发的 民族 网络游戏巨作《大唐风云》之 中,让“游客”通过互联网获得一种身 临其境般 的网络旅游感受。凯恩集团向天畅科技提供飞石岭景区 3万亩山林景区 70年旅游开发 49 的股权作为回报。据了解 ,这是 目前为止,全球首个用虚拟景点换 回真实景点的案例。飞石岭虚拟景 区是一款结合 了游山玩水而进行的新颖的互动式游戏。游客可以选择各 自所需 的方式和进程 ,通过一 系列虚拟境界中的漫游,获得各种意想不到的遭遇和感受。

2.游戏主题公园

该方式主要是网络游戏产业通过其产业优势来优先获得 市场 ,然后再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融合,将其产业活动不断扩散到旅游业,进而开发出具有游戏主题 的旅游景点,使原来两个产业的边界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实现网络游戏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

如:2004年五一期间,宋城集团联手上海盛大网络推出“游戏嘉年华”活动—— 中国内地 “网络游戏”与“旅游”两大产业 的首次对接。拉开 了网络游戏与旅游相结合的序幕 。宋城的主体按照盛大自主研发产 品《传奇世界》内的中州皇城进行 改造 ,并将游戏 中的铁 匠铺 、 药 店 、杂货铺等真实再现,甚至不惜动用 50多位蒙古骑士表演《传奇世界》中经典的行会“沙城 ”攻城战。五一期 间,盛 大游戏嘉年华在宋城景区和杭州乐园同时开幕。宋城景区和杭州乐园的游 客量达 到 了 30多万。这次合作对两个产业来说 ,都是一种 突破 。一个现实世界里的旅 游与一个虚拟世界中的游戏 ,找到了一个很好 的契合点 ,碰撞出了巨大的火花。

五、结 语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具有相 同愉悦体验本质的网络游戏业与 旅游 业实现产业融合是可行的。两个产 业 的融合将 会 给两 者 的 市场 营销 、产品设计和开发等带来重大 的影响,新的旅游形式——虚拟旅游将为市场带来一股新 的冲击力。由于现实旅游 中,除了愉悦体验的核心价值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所以虚拟旅游不可能完全取代现实旅游。目前为止,网络游戏与旅游业的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要 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虚 拟旅游,实现与 环境 的真实体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雷鸣 ,黄婕.网络游戏的体验营销 [J].江苏商论,2O08(])

[2] 刘立华,白丽.浅析我国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J].商场现代化,2007(12):351.

[3]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 工业 经济 200l,18(2):24—27.

[4] LIND J.Ubiquitous convergence: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 dustry life cycle[R~.New York:Paper for the DruidAcademy W inter Conference,2005.

[5] 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 科学版,2008,10(1).

[6] 马立新.论网络游戏的本体特征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4).

[7] 王璐.赛博空间技术及其在虚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 地理 与地理信息科 学,2004(1):104—108.

[8] 吴颖.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 ,2004(4):64—70.

[9]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 [J].西南 金融 ,2007(4).

[1O] 于刃刚.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J].生产力研究,2003(6):175.

[11] 赵勇,杨彦林.公用事业产业管制的政策取向[N].光明日报 ,2008—05—07.

[12] 汪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帮手:虚拟现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1—92.

[13] 汪成为,高文,王行仁.灵境技术的理论、实现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14] 朱晓华,肖彬.地理科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105-109.

大学本科旅游管理系毕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