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格式范文
对于文学的本质,不同的时代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阐释。尽管难以形成共识,人们对于文学是什么的追问却从未淡出思考的视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论文范文一: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随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深入,身处其中的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中文专业基础课比较文学为例,分析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并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改革建议:根据理论与实例教学并进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讲授与讨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比较文学专业特点,做好跨界融合。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
中文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由于其厚重的专业基础、广泛的就业面以及相对固定的社会需求量,成为地方性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然而,随着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放弃传统的精英大学发展目标,选择了多学科性、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亟待进行改革,以使中文教育为社会服务,为实践服务,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当今的转型发展之路,如何在教学中将必可不少的理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就成为中文专业教师普遍面临的困境和迫切解决的任务。
一、比较文学本科课程教学现状与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较文学正式作为一门课程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课堂。纵观现今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正如陈惇所言:“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各校开设的课程也与以往不同。除了讲比较文学原理的课程之外,还有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文学类型的比较研究、文学思潮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史、跨学科研究等,确实比以前丰富多了。”[1]造成比较文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多样化发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各学校在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等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这种多样化又是沿着三个方向在演变:一个方向是继续讲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二个方向是比较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的拓展和深化,如中外文学关系史、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等,它们本来属于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现在把它们单独分离出来,自成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个方向是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或者说是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去研究另一种学科的某个专题。[1]而对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界有多种看法。有学者认为“高校中文系或外文系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最好形态,是将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的内容,与现有的比较文学相关理论探讨与方法讲解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为主的种种现象方面的内容来充实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与课堂,让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综合化、‘文学史化’”。[2]还有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本科课程要轻概论,而重在讲具体案例”[3]。持后一种看法的不只一位学者。有学者因为在本科阶段进行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学完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后,仍然不清楚什么是比较文学,学习本学科有什么用,比较文学的论文应该怎么写”,所以主张比较文学“课堂教学的内容重点就不再是对纯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学习,包括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领域,以及每一种研究方法应该怎样去操作等”[4]。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方向课程安排各有特点与优势,但都有不足。全面讲授学科原理的课程易失于枯燥晦涩,专题研究的如中外文化史、比较诗学等课程虽长于专精,但有失广博与系统,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课程如“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鲁迅与中外文化”“俄国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西戏剧比较”等课程针对性强,但也因为专精,容易失却比较文学的学科特色。
二、比较文学教学建议
(一)坚持理论与实例教学并进
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之下,既要讲授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有研究方法、研究实例的介绍。学科的基本理论介绍既是必要的又是重要的。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作为初学者,学生能掌握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历史、学科特征、学科研究范畴等具有完整性和体系性的知识。另一方面,从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来看,如果将学贯中西从事高级研究的人才培养作为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并不现实,因通过大学四年级一个学期几十个课时的教学就能让学生一跃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专家未免不切实际,而几十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对比较文学有大致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比较文学研究意识和较为开阔的比较视野则是有可能实现的。有学者主张“比较文学课的主要内容则大致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比较文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二是比较文学的历史,包括中外比较文学的发展史和目前的研究动态;三是比较文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这三块内容中,第一块和第二块是较固定的内容,更多的属学理知识,同时也因比较文学历史较短而容量较小。第三块既是学理性的,又具有操作实践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内容的选择往往受到教师科研方向和成果以及课时长短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5]。笔者对此分类非常赞同。实际上,这三块内容较好地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了一起,一并考虑了本科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与高校教师授课的个性化特点,既有相关的概念原理、学科发展历史的介绍,又有研究方法与研究实例的诠释,精专与文博兼而有之。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课时有限,内容安排过多并不合适,以上三块内容还是应该择其重点,合理分配比例。简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设计与选择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将其与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区分,本科阶段主要是为了普及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知识,自然应当侧重前两块内容,而研究生阶段则重在提高学术水平,可以进行一些专题性的介绍。
(二)坚持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要想真正有效地完成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因为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由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决定。比较文学本科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中需同时采用讲授与讨论两种方法。对于那些理论性强的名词术语、概念、学派观点应由教师进行细致分析与解释,但是也不能任由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应适时地举些例证或者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尝试着进行分析,以期养成研究的习惯与思维方式。为了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最好由教师提前布置好题目让学生准备,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效。比如在比较文学中关于“形象学研究”讲授时,笔者发现同学们往往对“他者形象”特别是隐藏在“他者形象”背后的“自我形象”等概念理解有难度,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在老师对相关概念进行讲授之后,以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们亲自阅读具有“他者形象”的代表性作品,并在课堂中分析讨论“作者是如何塑造异国异族形象”“塑造异国异族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们在讨论中体会和理解“形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理论中培养实践能力。
(三)充分体现比较文学专业特点,做好跨界融合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6]。因此,比较文学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本科课程教学时必须坚持其“跨”的特点,要跨越单一的文化背景和学科背景,达到真正的跨界融合。所谓跨界融合的第一层意思是跨对象之界的融合,即既要做好文学内容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又要做好文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当然,文学作为学科的出发点,其内容所占比例应相对高于文化现象的讲授比例。在文学类关于中西方诗歌异同的研究与讲授中,除了要对诗歌这一文体在中西方的差异进行分析外,更重要的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导致中西方诗歌差异的原因。跨界融合的第二层意思是跨学科之界的融合。即既要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区别,又要及时吸收这些学科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成果。一般来说,高校的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晚于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课程,此时的学生已有了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史知识和外国文学史知识,这样在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时教师既不是炒冷饭,重复介绍,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跨界融合的第三层意思是跨地域之界的融合。即做好中国与外国的比较。中国的比较文学无论在研究还是教学方面都应该立足于本民族,从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出发进行中外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中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也只有在对别国文学、文化的观照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国的文学与文化。这一点正如学者严绍璗所说:“一旦把这种跨文化的立场变成自己的学术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发觉自己对从前拥有的关于中国文学和东亚文学的各种知识产生了不少躁动不安的情绪,即时常怀疑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的真实性价值。”[7]
[参考文献]
[1]陈惇.势在必行———中文系怎样开设比较文学课程[J].中国比较文学,2000(1):89-90.
[2]邹建军.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化”[J].世界文学评论,2007(1):235.
[3]梅启波.中国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语文知识,2010(3):62.
[4]袁盛财.关于普通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22-23.
[5]韦建国,吴孝成.试论比较文学教学中的具有实践功能的可操作性———关于21世纪高校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之四)[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2):51-52.
[6]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7]严绍璗.确立关于“东亚文学”历史的更加真实的观念———我的关于“比较文学研究”课题的思考和追求[J].中国比较文学,2006(2):3.
文学论文范文二:民办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思索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在高校相关专业中面临困境,在民办高校尤为明显。文章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在民办高校中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就其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中文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秘书学、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长期以来承担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学传统的神圣使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民办高校的中文及相关专业中,中国古代文学也是必设课程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与社会、市场的全面“接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其危机远甚于公办综合性高校,令人深思和忧虑。分析这种影响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1)专业和课程的调整。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学历+职业技能”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坚持的是市场导向和学生需求为本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被换以面目,甚至被取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一再被压缩。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为128课时,非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仅为96课时,与传统课时数相去甚远。古代文学的学科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课时的大量缩减,必然会影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延续性,许多知识点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2)文学边缘化的大形势。这是目前高校文学课程面临的共同难题。文学不再是青年学生心目中神圣的梦想,他们唯“技能”是图,以好工作为大学学习的终极目标。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成为古代文学和其它文学课堂上教师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重技能训练轻人文审美、重实用课程轻文学课程成为高校诸多专业的不争事实,文学课程的社会价值遭到无情的怀疑,这里面不仅仅是学习者的原因,更有教学决策者和教学实施者的原因。
(3)民办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弱。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作为专科或三本类的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强,自信心不足,怨天尤人,眼高手低,往往成为他们的通病。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他们缺乏最基本的文史常识,不少同学仅仅满足于上课不迟到、不睡觉、不捣乱,课后阅读和思考成为教师对他们的奢望。尽管在民办高校中,也不乏优秀学生,他们努力学习,并最终考上研究生,但总体上差强人意。
(4)教学评估压力下的教学评价体系。高校的教学评估决定了高校的发展和生存,在民办高校显得更为突出,但由此衍生的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评价体系却往往成为课程教学的制约因素。教案、讲义、讲稿等诸多检查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显得繁冗和多余,流于形式的大量的书写往往成为教师的负担。在民办高校中,学生的中心地位显而易见,他们对教师的评价成为教师考评的一个重要因素。民办高校外聘和兼职教师较多,精力投入相对有限,责任感不强,加之学生的评价,导致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过于迁就,最终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
以上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如何直面现实,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才是我们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者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古代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民办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增强文学意识,打造人文氛围。钱穆先生在其代表作《国史大纲》的扉页中指出,知识在水平线以上的国民,对本国的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并必附随一种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1]。其实,对于中国文学来说,“知识在水平线以上”的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文史类专业学生也该有这种“温情与敬意”;对于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和教育决策者,也该有这种“温情与敬意”。古代文学课程是学生汲取文学、语言营养的基础课程,更是学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功利性的一面,即以社会和市场为导向、学生的就业为指归的应用性教育,但其毕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也应该有非功利性的一面。提高文化育视野素养、陶冶审美情操、培养爱国情感,这些都是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该达到的目标,而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增强文学意识,需要民办高校自上到下的重视,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改革等多环节入手,才有可能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真正具有大学气息,才有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对于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学好古代文学是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对于非中文专业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部分古代文学的课程则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才有可能做一个“不器”之“君子”②。
(2)提高教师素质,探索评价体系。在古代文学课程渐被边缘化的大形势下,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教师不仅是文学课程的讲授者,更应该是一个文史哲方面的通才,从一名教材、讲义的简单叙述者向知识丰富的“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是一名成功古代文学教师的必由之路。古代文学教师不仅要努力打通文史哲,也要贯通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并且应具备传统文献学的基本素养和开放的当代视角,真正做到古今、中文的结合和多学科的融合。外聘兼职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也是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在聘请兼职教师过程中,应坚持高标准,把一些高水平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和知名学者引入进来,这对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增强课程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等都不无裨益。高校教学评估尤其是本科教学评估,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呈现一种“异化”的趋势。教师往往疲于形式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内容的空洞撰写,而没有时间真正思考教学方法和效果的问题;学生测评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水平,但绝不是全部,但民办高校对教师的考评中学生测评占据过高比重,学生也往往因为自己的“上帝”的角色意识而以教师的“消费者”和评判者自居。因此,学生的学习不从自身出发,教师的教学一味无原则地迁就,往往成为一种教学常态。如其他学科一样,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如何确定一个较合理的评价体系,需要不断地摸索和探讨。比如通过教研室内部的同事之间的相互听课的方式,既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又可以得出较公正的教学水平的评价。
(3)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民办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需要教师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不再是培养精深的专业人才,而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作为基本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师生观,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同时赋予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首先,坚持专业基础不能丢。2006年在上海大学举行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古代文学课程要以培养“通才”为目标,但也强调了“回归原典”的重要性,同时明确指出不能忽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③。古代文学经典是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所在,历代为人习诵,在今天对我们仍然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所以,加强诸如《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的悟读以及对经典诗歌、小说的鉴赏,是古代文学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把古人为文的精髓挖掘出来,指导当代的写作。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既是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学生就业的立足之本。是任何教学改革都不可废弃的基本点。其次,以实用性和创新性为导向。有人认为古代文学都是阳春白雪,是空中楼阁,与今天的经济发展格格不入,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古代文学家一般都能学以致用,成为济世之才。目前的“国学热”,古代文化深入人心即是明证。目前的古代文学教材往往注重研究性,而忽略了实用性,因此在民办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可根据需要编订使用更加注重实用性的教材。在教学中,要以文学作品为核心,同时需要更多地走向课外,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构建更丰富的、更全面的知识体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则是指在教学过程可就某一知识点或者专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开展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吐故纳新,不断提高。再次,着力联系地方文化和文学。古代文学教学需要纳入文化视野,避免文学的单一性,同时,更应该纳入地域视野,这是许多学者的共识④。尤其是地方性的民办高校,将古代文学教学与地方文化、文学结合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意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显得尤为必要。就安徽地域来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和文学。从先秦的老庄、魏晋的建安诗歌、唐宋的杜荀鹤、梅尧臣,元明的方回、程敏政,清代的桐城派、施闰章等等,都是在文学史上留下重要影响的大家,《明代徽州文学研究》[2]仅述及有明一代徽州一地之文学,就洋洋四十万言。徽商也曾经在明清时期创造了繁荣和辉煌,为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然而由于当代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安徽地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和关注度远远不够。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可较多联系安徽的地域和文化特点,这既是古代文学中地域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感。
(4)改进教学手段,拓展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的结合,有利于古代文学课程丰富知识的传达,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 高整体教学质量。同时,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许多有用的知识和信息,教师可积极引导,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中,也可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如传统的文献检索方法,要占用大量的纸质资源,费时费力,而利用现代检索技术,则可事半功倍,大大提高效率。现代检索技术在教学中的引入,不仅仅培养学生对古代文献的检索和感知能力,也能增强他们查阅和利用现代文献的能力,能更好地去适应现代化的工作方式。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使得其只能在中文及相关文科专业中开设,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因此,古代文学课程完全可以进行拓展,从而进入非中文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选修课堂,这在许多学校已经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民办高校还是应该抛弃功利性的教育观念,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古代文学课程的拓展课程有很多,如《古代诗歌鉴赏》、《中国文学概览》、《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古典小说名著选读》、《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化》等等,这些课程完全可以通过专题或者讲座的形式展开,教师积极开展新的教学模式探索,不需要太多的课时,但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古代文明某一领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抵御大学生日益明显的精神庸俗化的倾向。
总之,民办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古代文学教师应该积极面对各种新形势,用于革新,而不是被动应付。“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通过各种教学改革和创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定会增强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底气.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韩结根.明代徽州文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文学论文格式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