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教研论文
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入案例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生物教研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一生物教研论文范文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演示实验设计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演示实验在学科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演示实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二是通过实验演示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经验,谈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设计。
一、突出演示实验的目的性
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因此,我们设计演示实验时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突显教学任务。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明确演示实验对解决教学重难点的重要作用,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的设计。例如,在讲解《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学目的的不同会导致演示实验的差别。如果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影响氧气形成的因素,我们就要控制实验时所用的金鱼藻叶子的大小、太阳的光照等,我们要观察的则是气泡产生的大小;而如果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气体的种类时,则需要着重进行气体的验证,通过蜡烛的燃烧情况判断产生气体的种类。因此,在设计演示实验时应突出实验的目的性。
二、注重演示实验的严谨性
初中生物是一门极具严谨性的学科。因此,我们在设计演示实验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验的严谨性。通常情况下,严谨性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最基本元素。例如,我们在教学生使用显微镜时,就要对显微镜各部分的组成进行精准教学,严格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并将显微镜的使用注意点告诉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对显微镜有一个准确的认知。
三、注重实验操作的简洁性
设计演示实验的目的是将枯燥、抽象的教材知识变成直观、容易理解的实验展示在学生的面前。由此可见,我们所设计的演示实验的操作要具有一定的简洁性,降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难度。不仅如此,简洁的演示实验还能够节省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降低教师的备课难度。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与生物圈》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相较于复杂的生态系统环境的创造,我们可以采用简洁的生物瓶进行替换。如在教材内容的讲解之前,我们可以准备一个玻璃瓶,里面放上一定的水草、田螺以及金鱼等,然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个简易的生态瓶中的生态平衡,让学生直观感知生态系统,提高整个教学效果。
四、提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要加强自身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增强整个实验的趣味性。提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不仅仅是迎合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必然手段。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在设计演示实验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性。例如,在讲解《人体的物质与能量来源于食物》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与自制饮料相关的演示实验。我们所需准备的材料有红糖、柠檬汁、白糖、新鲜水果、蜂蜜等,然后在学生面前进行饮料的制作。在制作完成之后,再邀请学生模仿饮料的调制。这种富有趣味性的演示实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食物的重视,还能够活跃整个课堂氛围,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
五、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究性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在当前的演示实验中,教师过于重视实验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实验的探究过程,进而未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我们设计演示实验要重视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收获生物知识、在探究中提高对生物的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将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交由小组合作完成,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演示实验的探究性要求我们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在能够完成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的拓展。与传统的生物理论教学相比,演示实验的操作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完全了解这一实验的情况下把握课堂演示实验的时间、演示实验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紧密程度,进而将演示实验完美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演示实验设计提出了五点建议:突出演示实验的目的性、注重演示实验的严谨性、注重实验操作的简洁性、提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以及探究性。希望这些建议能够给广大的初中生物教师一点启发,进而推动初中生物的可持续发展。
初一生物教研论文范文二: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形式去完成教学的任务,最终以小组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这种学习形式,力求分组的时候,在成绩、能力、背景、性格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互补和合作。合作学习,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普及,尤其是是对于初中生这群活泼、好奇、爱新鲜的群体,在应用上有一定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一)降低学习的难度,树立学习信心
合作学习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以往的个人学习,是需要自己独立去思考,独自面对困难,独自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这样是具有较大的难度。在过去独自学习的方式中,很多学生面对着一些难题的时候,容易丧失信心,时间久了甚至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合作学习,是将任务进行分解,分工合作,这样很有效地降低了个人学习的难度。例如,教师布置实验题“观察叶的下表皮”,这个实验的步骤比较多,不仅要进行组装和调试显微镜,还要制作下表皮装片的,同时要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看等,最后还要整理仪器。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独自完成这个实验具有很大困难。如果通过合作学习,两个人一组去完成,将会大大降低实验的难度。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1世纪,是竞争十分激烈的年代,要在残酷竞争中取胜,就要学会沟通,学会与他人合作。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合作学习,就为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教师安排两个学生一起做“观察唾液淀粉的消化作用”,两位学生可以分工完成,一位学生负责收集唾液,一位学生负责准备试管。这样在执行各自的分工职责时候,遇到问题,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协助。再如,学生分组去完成“显微镜观察茎的结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在批判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感情,营造浓厚的讨论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干涉小组的工作任务
合作学习的核心是要以小组独立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和合作的意识。但是,在现在生物课堂上,依然出现教师直接干涉小组学习的现象,尤其是在分组做实验的时候。例如,小组在做“用显微镜管擦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时候,学生在制作临时装片总是出现问题,这时候教师就直接帮他们去制作。这种直接干扰的行为,不利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不利于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其实就是剥夺了学生之间思考与讨论的权利。
(二)课堂纪律过于松散
合作学习,难免会有比较多的互动和讨论环节。尤其是比较有趣的生物课堂上,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出发点是为了发挥他们合作学习,但是教师由于对课堂纪律缺乏严格管理,导致整个合作学习的课堂开始变质,出现学生大吵大闹现象。有些学生甚至因为与组员因为讨论问题开始吵架,课堂的纪律逐渐变差。
四、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互助合作小组”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就要建立科学的“互助合作小组”。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该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去划分,以最佳的组合方式为学生提供互助学习的机会,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在组合的时候,要认真考虑学生的性格、成绩、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分组的时候,应该尽量让每个合作小组的力量保持均衡。
(二)制定合作任务
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要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解,例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生的行为习惯等问题。接着,要结合教学大纲和计划,制定合作任务。教师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要适中,难度太小,让学生感觉到没有挑战性;难度过大,会让学生感到没有信心去完成。
(三)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合作学习的课堂,会比较多讨论的声音。但是毕竟是正常教学,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必须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纪律,不能在借讨论的机会说闲话,也不能趁机玩闹。教师,在不直接干涉学生任务的前提下,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和制止,保证课堂的正常进行。
(四)引导学生分享合作的成果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就要将学习之后的成果进行分享和评价。合作成果的分享,能够进一步增加课堂的交流机会,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各小组在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后,可以让每个同学上讲台分享下刚刚在合作实验中的感想。这样分享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总结,同时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结束语
总的来说,合作学习在现在的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激发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应用合作学习方式,应该克服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互助合作小组,制定合作任务,加强课堂的管理,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合作的成果等。
初一生物教研论文相关文章:
1.初二生物论文范文
2.初二生物教学论文范文
3.初二生物小论文范文
4.初二生物教学论文
5.初中微教育实验论文
6.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论文
初一生物教研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