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三峡文物园导游词3篇
三峡文物园位于云阳新县城磨盘寨,总投资约2000万元,占地面积24亩;是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示范工程。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云阳三峡文物园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云阳三峡文物园导游词范文1:
十一处文物古迹分别是:南薰门、长滩石碑亭、夏黄氏节孝牌坊、帝主宫、龙脊石枯水题刻、牛尾石岩画、六岗石题刻、维心学堂、文昌宫、东岳庙、陕西牮楼。
原位于云阳县云安镇,海拔高程150米。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民国时改为“府城中学”。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现存建筑为两个四合院,除大厅外,其它建筑为2层。该建筑群长期由云安中学使用,建筑构架基本保持原状。该建筑群规模大,平面布局有一定代表性,各建筑之间仍基本保持原有格局,有一定的文物价值。2002年8月由湖北殷祖园林古建筑公司对正殿进行拆除,2004年7月由湖北殷祖园林古建筑公司对偏殿进行拆除,2004年2月由沈阳故宫古建筑公司承建,主体并于2004年10月完工。
原位于云阳县双江镇,,海拔高程156米,建于清光绪九年,现存建筑面积125平方米,占地500平方米,属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2002年由沈阳故宫古建筑公司拆除,2003年4月1日由湖北殷祖园林古建筑公司承建,并于2003年5月30日完工。
原位于云阳县双江镇,海拔高程160米,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建筑面积413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庙宇是院落式布局,大殿居中,两侧有配殿、前有山门,建筑为木结构,原有建筑基本保持完整,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2002年由沈阳故宫古建筑公司拆除,2003年7月由山东曲埠园林古建筑公司承建,并于2003年9月30日月完工。
原位于云安镇,海拔高程165米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客居云阳的陕西帮会建造,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基本保持完整,箭楼呈长方形,五层通高,顶层的钟亭悬有一钟,曾做报时之用。
原位于云阳县云安镇。海拔高程160米,始建于清朝晚期,是维新变法毁除科举,兴办学堂时创立的。整座学堂由数厅堂和四合院组成。解放后厅堂部份归云安盐厂使用,四合院变成了居民住宅。现存建筑面积720平方米,占地3000平方米。现厅堂仅存一座,但保存情况较好,未见大的改动。四合院因居民使用,破坏改动较大。
原位于云阳老县城,始建于明代,清朝及民国皆有增改,现存建筑面积约5200平方米,城墙保持完好,2002年10月16日由山东曲阜古建筑拆迁,2002年12月30日修复完工。
原位于云阳县高阳镇牌坊村内,为石结构,海拔高程168米,建于清嘉庆十五年,牌坊正面中央开间的上下花板上有”节孝”和”坤维正气”的刻字,中央横坊上正面刻有”处士夏承才之妻黄氏之坊”。背面刻有”表处士夏承才之妻黄氏之坊”,故此而得名。
云阳三峡文物园导游词范文2:
云阳三峡文物园位于双江镇寨坝村,占地面积24.15亩,总投资1600万元。三峡文物园内的十一处文物景点复建前均位于海拔175米水位之下,因其重要历史价值,所以被国家三建委和国家文物局统一规划确定为异地搬迁和复制的保护项目。
迁建工程从2000年12月开始,到2008年底所有迁建工程全部竣工。2009年逐步完善绿化工程和专题布展项目,200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文物园迁建工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文物工作者通过8年时间的辛勤劳作,将十一处文物古迹保持其原有风貌集中展示给我们,可以说是献给云阳人民的一份厚礼。
夏黄氏节孝牌坊是典型的表鄣建筑,表彰了这种古代封建社会传统礼制与道德,因此它具有历史文化的可贵价值。该工程2002年8月12日由沈阳故宫古建公司坼迁,于2002年9月30日复建完工。
原位于云阳县故陵高坪乡桥亭村,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建筑面积约9平方米,占地30平方米,建筑及环境皆保存完好。该工程2005年6月22日(由沈阳故宫古建公司)坼迁,于2006年5月5日复建完工。
原位于云阳县盘石镇马岭村西北约800米长江南岸石壁上,石刻现存2.25平方米。图略呈正方形,边长1.5米,单线阴刻,全图造形质朴粗犷,可能为聚居部落记事性图画,该石刻长年居于水中,冬春水涸季节现出水面,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该工程2002年3月6日由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承担,2002年4月30日切割完工,并存放十一处搬迁施工现场。于2006年5月5日复建完工。
原位于云阳县沿南长江之中,为一长形砂岩石,有如龙潜江心故名,当于冬春水涸时节现出水面,长约346米,宽约8—16米,上分布自元佑三年以来历代题刻共134幅,多为占卜、纪游、题名、咏景、抒怀等诗文,正草棣篆各体俱备,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植,现由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正在进行本体保护施工。复制工程由山东曲阜古建筑公司承建,于2002年9月16式动工。题刻复制计划在2003年5月完工。
原位于云阳县凤鸣乡马岭村西北约800米长江南岸石壁上,石刻现存2.25平方米,图约呈正方形,边长1.5米。牵线阴刻,形有篱笆、高竿、房屋及鸟类动物图案;两高竿梢端分别穿有一鱼、虾类动物,竿根部设有竿座,座面有饰文,房间共5间,内有人物活动,图形左上方刻有文字图形四个。全图形质朴粗犷,可能为聚居部落记事性图画。该石刻现长年居于水下,唯冬春水枯季节现出水面,保存较好,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1987年10月10日,云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暂未划定保护范围。该工程2002年3月6日由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承担,2002年4月30日切割完工,并存放十一处搬迁施工现场。于2006年5月5日复建完工。
云阳三峡文物园导游词范文3:
三峡文物园位于重庆云阳新县城磨盘寨,是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示范工程。复制迁建工作2001年11月启动,按照异地搬迁、原样复建的原则,将云阳三峡工程淹没区内原文昌宫、帝主宫、东岳庙、陕西箭楼、维新学堂、云阳南城门、夏黄氏节孝牌坊、长滩石碑亭、六岗石题刻、牛尾石岩画、龙脊石题刻等十一处文物集中搬迁到园内。同时,在园内还保存着1000余件地下考古发掘出的各级地下文物,这些文物展现了长江三峡文明发展脉络。三峡文物园内的十一处文物景点复建前均位于海拔175米水位之下,因其重要历史价值,所以被国家三建委和国家文物局统一规划确定为异地搬迁和复制的保护项目。
迁建工程从2000年12月开始,到2008年底所有迁建工程全部竣工。2009年逐步完善绿化工程和专题布展项目,200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文物园迁建工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文物工作者通过8年时间的辛勤劳作,将十一处文物古迹保持其原有风貌集中展示给广大游客。
云阳三峡文物园导游词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