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01 13:04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着眼于人们的精神生活、政治思想的一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丰富多彩,其研究领域、基础理论和实践方式也不断拓展与深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范文一:试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多元化价值观竞相争鸣。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弘扬,是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继承。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掌握在新的形势下学生的全新思想状况,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与权利,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与实践、生活中享有必要的知情权、参与权与选择权、追求权。

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加强,我国开始逐步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来说,“以人为本”的内涵与意义都应当在围绕教育观念上的人性化、个性化等方面内容来实现,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学生们的思想教育,以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还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人文事业的不断发展,帮助我国改革道路的扩大与完善。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的涵义

“以人为本”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尽可能的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主体地位,凡事以人为基础。我们要正确的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它是一种针对于人们在社会中的发展主体与支配作用而言的文明社会的产物。它是一种价值取向,时刻的强调着人的重要性与意义,它以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差异和人的平等、创造性和权利,尊重人性发展的需求而为基础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确理解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承担起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感。

二、“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的提出

1.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长久以来,人们认识与思想的不断进步与教育的逐步加强,人们开始着重的发展思想教育。在思想教育模式上,我们将思想教育的主体归结到灌输与完善、加强“以人为本”的概念。我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曾一度发展受限,人们对其极度反感,使得在推广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上受到十分巨大的冲击,由于对青年人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抓的不够,力度不到位,所以,我们就此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全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通过不断的努力帮助现代大学生、青年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管理,为祖国未来的发展也提供着一份基础保障。

2.“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指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最终的目的,以人为主的整个过程。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今天,人的权利与地位在不断的提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关于每个人的身心、能力、现实关系和观念发展的全面性的理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才能”。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的最高价值理想。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构建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辨证统一。当代的学生队伍建设要不断的加强他们的品行、作风、知识与人格的建立和完善,才能在现实的社会中实现其自我价值。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3.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导入。在现代管理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十分重要,作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就是在组织整个管理过程中将“人”的思想与决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着调动、协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展开。以实现最大化的人性管理活动为特点,在价值活动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载体又是承受者,在管理过程中,人的全面性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现代的学生们既是学校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所以我们将学生列入管理时必须是在“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理念上进行操作的,使学生们真正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受益,从而不断满足学生各方面的正当需求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的方法和手段要以人为本

1.思想观念要以人为本。现代学生,具有独立与个性的观念与人格、地位,他们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个性等特点,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受拘束、受限制的“那一代人”。今天我们通过尊重、理解、爱护、信任等特点对他们进行“以人为本”的对待与相处。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理想与愿望,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发展自我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与培养现在学生的坚强意志、鲜明个性、判断果敢等能力。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真正地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2.要以学生为本。曾经,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在硬灌输其规范性,严格的制度与规范条文,十分不人性化,让人的实施性彻底降低。用这种方法无法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高尚的道德品质、政治的高觉悟性。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为我国政治工作的人性化提出方案,其强调政治工作手段方法的人道化、行为方式的人性化。要尽可能的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真正用朋友的友情、家长的热情来与他们相处、相交、相知,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学生的真情实感,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要以人为本。在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上,我们要不断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还要不断的深入发掘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家庭、社会、学校等全部有效资源利用上,形成全局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我们要在教育途径渠道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的情境中去,在实践中、问题的解决中、事物的感知中,来明确方向、感悟人生、体现生命、发展个性。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4.组织建设上要以人为本。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员建设上如果没有良好的建立体系,就很难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各种组织建设,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也就是要始终围绕着“人”这一中心来加强建设。

四、加强“以人为本”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建立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树立学生的德育意识,我们在“责”、“权”、“利”平衡协调发展的原则上,进一步建立学生现代教育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学校要通过明确责任与利益的平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重把握教育规律,加强宏观管理。“以人为本”要求坚决杜绝推卸责任的态度和作法,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建立反映迅速的信息反馈系统,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以达到学院良好的育人目的。

2.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加强对个体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引导。我们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学生的有效管理模式,加强学生个体的良好及耐心的生活、学习、思想政治的指导与引导。建立起适合新形势需要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我们通过在各个学科的建设上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全部教研、教学的过程结合起来,让整个教育的过程都能够有效的围绕着“以人为本”的宗旨,进行为学生的教育服务。

3.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能够贯彻全员并让其长期的保持良好的素养是需要师生们经过漫长的努力来完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确切的目标与计划方案,在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特别注意加强学生们的素质养成。利用人性化的规则,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让他们能够在一个愉悦、良好、舒适的环境中受教、受益。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在现代高校的建设队伍中,我们不仅选拔有专业知识的资历教师,还会聘用素质与创新思想及创新举措上都有深一步造诣的教师,力求他们能够为学院带来不一样的新鲜风气。在整个教师团队的建设上,我们要不断地加强执教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更重要的是看他们能否从自身、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完善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学生们的思想建设。

总之,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在这基础上逐步完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着力处理好培养与发展学生们质与量的协调性,从而帮助高校建立良好的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贯彻和落实。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人本为中心,加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个性、自身需要和价值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上出发,科学理解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内涵要求,以大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大学生的发展完善为目的,转变思想观念,将服务主体与教育主体有机统一起来,建立个性化培养制度,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范文二:试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难点研究

论文摘要:研究生是高校比较特殊的群体,在他们身上具有独立意识强、自主学习时间多、心理压力大等特点。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难点,提出研究生思政工作改进策略:健全思政教育管理体制;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拓宽教育渠道,加强自我教育。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据教育部统计,2000年全国高校在校研究生为30.12万人,2006年总数为1056283人,2007年总数达到1143637人。到2009年达到140万。从人才培养层次来看,研究生处于“象牙塔”的“塔尖”层次,较本科生而言,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注定在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采取与本科生相同的教育方式,应该根据研究生的特点,这样更有针对性,也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研究生群体特征

1.自主独立意识较强,但社会趋同性明显

应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入学年龄一般在23~24岁,其心理与生理已基本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有基本的判断事非的能力,具有独立处理学习、生活及同学间人际交往能力。也正因如此,一些研究生社会性较强,易受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个别研究生党员甚至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疑问。

2.自主学习时间较多,但个体间交流较少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在校三年时间,第一学年主要是选修相关课程学分,由于专业方向不同,每人选修课程不尽相同;第二三学年时间,基本是由研究生自主支配,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实验、写作、答辩等环节。很多研究生在此期间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特别在工科院校,尤为突出。绝大部分研究生都是跟随导师完成相关课题,接受自己导师的指导,而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很少。这不仅表现在不同学科之间,就是相同学科之间,不同导师指导的学生之间也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墙,缺乏团结协作的氛围。

3.心理压力普遍较大

据韩勇在南京几个高校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92名研究生中,感到压力极大的占28.5%,压力很大的占36.5%,有些压力的占30.6%,压力不大的占4.4%,没有压力的占0%。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令一般人羡慕、代表着高知识群体的研究生其实承受着很大压力。这些压力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业上的压力,与本科生不同的是,研究生的学业压力不在于课程学习能不能过关及取得高分上,而在于能否在科研上取得突破,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这是研究生培养阶段一个重要共识。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上的相对滑波,每个研究生要想在科研上有所建树,在学位论文上有所创新,难度确实很大。其次是就业上的压力,有很多研究生当初读研的初衷就是因为本科毕业时没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将研究生作为跳板,期待三年后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这部分学生往往对自身期望过高,压力也大。再次就是经济方面的压力。很多研究生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家里同时在供两个或三个孩子读书,除了种田以外父母又没有其他额外收入,经济相对窘迫。这部分学生往往要通过自己勤工助学或其他兼职来支付自己学费和生活费,压力较大。

二、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难点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指特定主体(包括辅导员、德育教师、导师、校外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门人员等)对于研究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重本科生轻研究生的现象,一些领导者认为,研究生已经成人,不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人员配备、财力的投入上不够重视。部分高校学工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本科生上,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二级学院学工办只负责本院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研究生相关教育不闻不问。

2.教育渠道不多,延续性不够

当前研究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渠道。一是以课程的形式。以工科类研究生为例,一般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第二学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二是以讲座形式。部分高校要求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参加一次形势与政策讲座。相对于研究生三年学习时间,仅通过课程与讲座这两种方式实现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而第二、第三学年基本是放任自流,不作任何要求,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教育的连续性不够。

3.教育主体相对单一

很多高校提出“导师负责制”的口号,这种口号产生的结果就是研究生从一进校就隶属于自己的导师,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交流机会最多,无论是在课程学习指导还是参加科研项目,及至指导最后的学位论文,导师不仅在学术上,在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也肩负了很大的责任。众所周知,导师队伍结构复杂,如果有的导师本身科研任务较重,且又不擅长与学生沟通交流,没有管理经验,这样的“导师负责制”也仅仅是指学术上的负责制,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个空白。如果个别导师思想比较偏激,这样的言传身教还往往容易对研究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一些高校尽管配备了研究生班主任,由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或研究生导师兼任,但经常是形式上的,这些老师也未能尽到班主任职责,平时缺乏与学生的沟通。

三、改进策略

1.健全思政教育管理体制

随着高校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处职能偏重于研究生日常教学运行及管理,属于业务部门,如果依靠这一个部门来做好研究生各方面的工作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研究生工作部门,负责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两条线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构建立体的研究生教育网络。在综合性大学二级学院管理模式下,可将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一归口到学院学工办,与本科生一道,纳入统一管理范畴。在学院学工办设研究生辅导员岗位,明确职责。这样可以很好地杜绝部分高校由学院研究生秘书额外承担辅导员工作,却职责不明,因此造成学院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人过问的情况。

2.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

首先,不能片面地理解“导师负责制”,即不要完全依靠研究生导师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导师主要还是在学术上给予学生引领。其次,要选聘责任心强、有一定学生工作经验的老师担任研究生班主任或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研究生班主任对班级日常管理的作用,而不是徒有虚名。充分发挥研究生班级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借开展民主生活会、支部大会、支部学习等组织活动的契机,与全体研究生党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偏颇的苗头及时予以引导。再次,充分调动和发挥研究生辅导员作用,辅导员与研究生交流更多,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应在研究生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惑时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家庭贫困的研究生,由于经济压力比较大,考虑的问题比较多,情绪波动较普通同学要大,心理相对自卑,不合群,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作为辅导员要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并设法帮助解决、排解。

3.拓宽教育渠道,加强自我教育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再是一种压抑和强制受教育者的过程,而成为一种激发受教育者主体性,使受教育者不断产生提升自己思想道德品质的内在需要的过程。因此,除了在第一学年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的形式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在第二、三学年通过不定期地组织研究生参加形势报告会形式对研究生进行教育。那种研究生只要参加学术报告,形势教育的报告就无需参加的想法一定要摒弃。在教育的方法上,把“应是”和“实事”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育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通。其次要发挥研究生会的作用。研究生会是研究生自治组织,同时也是研究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很好平台。高校要充分调动和保护校院两级研究生会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开展一些活动,如学术论坛、各类文体比赛,加强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丰富研究生业余生活。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论文的选题问题论文

2.浅谈“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3.浅谈思想教育相关论文

4.浅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途径论文

5.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论文

6.对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

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