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考试论文
军事理论是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先导性因素。军事理论集中反映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其发展水平或制约或推进着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军事理论考试论文,供大家参考。
军事理论考试论文范文一:南海问题军事理论课论文
摘 要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南海问题反映出海洋政治社会对海权、海洋资源的关注,海防、海洋军力和海洋安全问题,海洋政治社会中的大国博弈等等。
关键词 南海问题;海权;海洋政治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有人说我国的国土象一只雄鸡,但如果把我国的海洋算进去,我国的领土更像一把火炬。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
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1]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法律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南沙群岛地处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位于北纬4度到11度30分和东经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间,有230多个岛屿、礁滩和沙洲,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此外,南沙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估计,南沙西南直到沙捞越的广大地区,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中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
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美国亨特号探测船在美国海洋研究所指挥下,曾于1969年6月至8月间,五度在中国南海地区进行探测。根据其探测报告显示,此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海坪周围的地层封闭,有储积大量油气的可能性。虽然此次探测所用的仅为普通性质的闪电反射法震测,必须做出更详细的地球物理勘测才可确定,但是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各国对能源――石油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抗不见。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防的命脉,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石油的来源和运输问题视而不见。南海周边国家
军事理论课论文 南海问题军事理论课论文
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主要是因为南海被相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世界大国美国和地区大国日本、印度等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则主要是因为担心并认为承认中国一直强调的南海地区的主权,中国就会完全控制南海,就会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同时也使得他们遏制中国的战略彻底失败。因此,这些大国总是变着法的支持南海周边国家和中国对抗。
我国需要南海地区和平,并南海各国签订《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规定,在南海问题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不过《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只是一份政治宣言,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倒是各方领导人一言九鼎的承诺,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军事专家分析指出,按照这个宣言,有关国家今后将不允许再占据南沙群礁并在上面建碉堡、飞机跑道等军事设施。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避免冲突的爆发创造客观条件。南海问题在现阶段,只能依靠外交斡旋和外交技巧进行巧妙周旋,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国家的利益。[4]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我国在海洋上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国防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海上。当今的世界以苏东事变为转折,处于重新洗牌的维妙关口,后冷战时期的国际舞台上演的依然是大国博弈。面对多事之秋的南海,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中国是政治舞台上的大国,但还不是强国。而且大国政治中的中国总是遇到警惕的目光。还有,在东盟10+3中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小心有人希望南海地区成为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持消极沉默和无动于衷的态度。国际法中的“领土变更方式”涉及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征服以及民族自决、公民投票、收复失地、交换领土等。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先占”、“时效”和“收复失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一种友好的表现,“不以武力相威胁”也同样,但事实上的占有和占领即使是非法的,也有一个时效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成了一种沉默的默认,为避免“默认”和“时效”,要有积极和及时的应对,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坐失“先手”。
海洋军事力量是大国海洋政治博弈的重要筹码。马汉说得明白:“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法律的合理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其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5]海上力量是海洋权利自我实现的工具,特别是自人类进入主权国家时代后,情形更是如此。当然基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爱好和平的传统,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推行和平外交的大背景下,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思维取向一定是冷静的和平的友好的。而不是锋芒毕露、穷兵黩武的。现今中国需要的南海,是和平的南海而不是战争的南海。
参考文献
1、应用灰色评价理论选择最优军事运输方式研究常刚;刘宝新;宋凯;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02-05
2、自组织理论在军事系统中的应用张金春,李彪,刘景权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05-20
军事理论考试论文范文二:信息战让战争变文明
摘要:信息战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提出的军事概念,旨在强调信息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信息战的概念、影响,结合已有的战争实例,来论证“信息战能否让战争变文明”这个问题,并给出信息战背景下我国国防的新策略。
关键词:
信息战、文明、国防、新策略
Abstract:Information warfare is a brand-new military concept coming up in 1990s,which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t role that information will play in the future war.This essay
demonstrates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warfare can civilize future war or not by means of elaborating the concept and influences of information warfare and citing war cases.In the end of this essay,the writer gives out several new strategies of national defense.
Key words:Information warfare civilization national defense new strategies
一、引言
18世纪是陆战的时代,19世纪是海战的时代,20世纪是空战的年代,21世纪将是信息战的时代。事实证明,信息与火力、机动等战斗力要素并驾齐驱,从保障手段上升为驾驭高技术战争全局的战略要素,成为继陆海空战场之后的“第四维战场”。信息战的出现,可能将完全颠覆传统战争观念,甚至使得战争变“文明。” 1
二、信息战的概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1985年)提出信息战概念的国家,并把1991年的海湾战争看成是首个信息战争。美国防部给信息战的下的定义是:“在军事冲突中,通过影响敌方信息、基于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网络,同时防御己方信息、基于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网络,以获取信息优势而才去的各种行动。”
我国专家对信息战的理解一般为:“对立双方为争夺对手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而展开的斗争”,“信息战是在现代高技术战场环境中敌对双方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装备、系统实施的作战行动,通过信息武器系统和其他武器系统的综合运用,争夺信息优势并形成未来战略的优势,以达到战争目的的一种新的独特的战争样式。”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战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克敌与护己。在一般形式的战争中,克敌被放到了相对重要的地位,护己则相对忽视。但在信息战中,护己已经被提升到了与克敌同等的地位。可以说,在信息战中,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战争的天平将很快倾斜。另外,信息战突出强调了高科技装备对战争的作用力,指出信息在现代战争中的核心作用。关于这点,海湾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人员比为1/2.4,火炮数量比为1/2.4,坦克数量比为1/1.44,但通过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飞机和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对选定目标实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极大削弱了伊军的C3I(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使得在短短的40多天里,伊拉克便束手就擒。海湾战争说明,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各种军事高技术应用导致的对信息的大量获取,也使与之对阵的敌人在战术运用方面困难重重。 这就是信息和高科技在现代战场扮演的关键角色。 32
三、信息战能否使战争变文明?(信息对战争的影响)
1.信息战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让战争变文明
千百年来,战争一直被冠以“血腥、暴力、伤亡、无情”等特点,似乎这些词语就是专为战争而生。1
2 引自,耿海军、王辉、耿建忠编:《未来战争——神话与现实》,世界知识出版社,第50页。 引自,司锡才、司伟建编:《信息化战争导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版30页。
3 参见,蔡仁超编,《信息化战争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35页。
然而,从人类数千年的战争史来看,这种思维定式也不无道理。从奴隶社会的部落兼并战,到封建社会的领地保卫战,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资源掠夺战,人类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人类对战争的恐惧感也越来越强烈。于是,人类在思考:能否通过某种方式让战争变得更“文明”?
事实上,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人类改变战争形态的能力在日渐提高,核武器、信息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主导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凭借其海、空、信息技术优势,用很小的伤亡,迅速战胜伊拉克。由此,信息战的说法被世界舆论炒得沸沸扬扬。有人提出:信息战能让战争变得更加“文明”。
如果说农业时代的战争是“摔跤”,工业时代的战争是“赛车”,那么信息时代的战争就是“下棋”。既然是“下棋”,就不再像“摔跤”、“赛车”那样热火朝天,而是采用一种以静制动的方式克敌制胜。从这个层面来看,信息战确实使得战争“文明化”了。表一比较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下战争的主要特征,从这个表格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信息社会中,战争的规模和伤亡情况相比之前时期都有了很大的缩小,战争的争夺也从最原始的城池、战场转变为对信息的控制,战争朝着文明开化的方向发展,论证着“信息战让现代战争变文明”这一论点。
表一:不同社会形态时的战争特征
54另外,在当前的信息社会,通过采用非接触作战的战争新理念,掌控信息权的一方可以使用高技术远程火力对敌方军队的间接打击,在脱离和避免与敌军直接短兵相接的情况下杀伤敌方有生力量,从而做到制敌于千里之外。在海湾战争当中,美军利用空中战机和“战斧”巡航导弹的远距离超视距打击,以及大量进行电子战,可以在作战中在杀伤敌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的兵力伤亡与损失。
4
5 参见,沈伟光主编:《21世纪战争趋势》,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81页 引用,侯丹丹,《信息战的现状、发展动向及我们的对策》,《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0年第一期
最后,信息时代带来的一种新的斗争方式:计算机空间战。它是指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来影响对方信息与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己方信息与信息基础设施,以达到国家目的。在科索沃战争中,处于战争劣势的南联盟黑客们联合行动,纷纷袭击北约的计算机系统,致使北约主要成员国计算机网络遭到多重破坏。美国白宫网站遭攻击无法工作,“爸爸”、“梅丽莎”等邮件病毒使巴尔干战争中盟军通信陷入瘫痪......这些网络空间的战争没有任何的人员伤亡,但所带来的战争影响却是深远的,甚至左右着战争的走向。
综合上述论证,我们似乎看到了未来战争文明化的一条康庄大道,即采用信息战代替传统战争。姑且不考虑这条道路的未来走向,单纯从理论上来看,信息战对于实现人类千百年对战争文明化的期盼还是有很大的潜力的。因此,我们有理由接受“信息战让战争变文明”这一观点。
2.信息战是披着羊皮的狼,让战争更加冷酷
信息化战争的崛起,使战争样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战场上不再仅仅依靠有生力量来取得胜利。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火力战还不会消失,未来战争依然会保留血腥的一面。并且,这种火力战,不同于传统的火力战,而是广泛采用了信息化武器的火力战,精确制导、电磁干扰、战斗机轰炸等等信息化武器将越来越频繁出现。对于强者一方来说,高技术密集的武器装备,使战场空间扩大了,火力的范围拉长了,并且避免了面对面的接触,从而极大地减小了伤亡。然而,对弱者一方来说,感受到的却是更大的压力。
从攻击目标上看,由于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打击目标的数量,从而减少伤亡。但事实上,战争中打击目标的选择是围绕战争目的进行的,一旦达不到战争目标,打击的范围势必扩大,这样一个滚雪球的过程将最终导致大规模的炮火轰击和人员伤亡。在科索沃战争中,随着北约政治目标的升级,军事打击目标也逐步升级,最后在面积只有10.2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一千多万的南联盟内,竟然选定了496个重要军事和民用目标,以及520个战术目标,,进行了多波次,多轮次的空中打击,造成了很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76
6
7 引用,于巧华、周碧松编著:《鏖战电子空间——网络信息战》,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17页。 参考,沈伟光主编:《21世纪战争趋势》,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112页。
浙江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论文24_军事理论课论文
另外,从战争进程上看,信息化下的战争节奏迅速,往往造成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释放巨大的能量,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仅从投弹为例,朝鲜战争中,美军共投弹68万吨,月平均投弹量1.9万吨;越南战争中,美军共投弹750万吨,月平均投弹50万吨;而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共投弹50万吨,月平均投弹量高达35.7万吨。在如此短暂的时间范围内,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战争的杀伤性没有降低,反而增大。
最后,从人员伤亡上看,虽然信息化战争与之前战争相比,总的伤亡人数确有下降,但平民的伤亡比例却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1000余万人,其中军人占95%,平民5%;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5000余万人,其中军人52%,平民48%;而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伤亡2000余人,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军人只占到了1.8%。从这一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平民伤亡比例在持续上升,本来属于军队、军人的战争,却剥夺了数以万计的无辜平民的生命,这是文明的表现吗?!
综合这些论证,我们进一步认清了信息战这个战争魔头的真面目,所谓的“文明化”只是强国对战争的鼓吹罢了,他们需要一些美化战争的说头来吸引国内外舆论注意,从而为他们的战争做好舆论准备。而对于弱者来说,信息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将是更加深远、持续、大规模的战争梦靥,在信息化下,他们无地可遁。所谓“文明”的战争,除了能使进攻一方节省一些弹药外,并无任何“仁慈”可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科技只是战争的手段,在霸权政治下,科技服从政治,服务政治,道德、人性、伦理都只有被搁置的份。 98
四、我国国防新战略
1.深化信息战对策的研究
战争是维护国家尊严,捍卫国家利益的最终手段和最强有力手段,而在战争前做好战争策略的研究将为战争的进展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我国要做到未雨绸缪,集中国家的力量,大力促进信息战背景下的军事战略、国内政策的制定,为将来可能出现的信息战做好前期的物质、人才准备。
2.加强防御性作战的能力
高度信息化大大增强了作战效能,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易损性。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研究计算机病毒战达到加强防御性信息战的能力。另外,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逐步研制出本国的军用计算机,实现武器装备系统的国产化。只有这样,当信息战爆发的那天来临时,我们才有十足的信心去应对。
3.加强信息战的人才培养,成立信息战研究机构
信息战是全新的作战模式,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如果仅仅通过军事院校培养信息战人才肯定是 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军可以和国内知名大学合作,依托大学强大的科研能力和优秀的生源,培养出更多更好的8
9 引用,李成刚编著:《第一场高技术战争——海湾战争》,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145页。 引用,朱金平编著:《科索沃战争风云》,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版67页;
信心战人才。所谓人才强军,这句话在信息战背景下尤为深刻。我国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有志于投身军队的建设,我军如果能为他们提供更宽松的培养环境,让他们在非军事院校里接受优质教育,毕业后再利用自己所学投身国防建设,相信会有很多的有志青年积极参与的。
参考文献:
[1] 沈伟光:《21世纪战争趋势》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 于巧华、周碧松:《鏖战电子信息空间——网络信息战》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3] 王凯:《数字化部队》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4] 张绍忠:《网络战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5] 朱金平编著:《科索沃战争风云》,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版;
[6] 李成刚编著:《第一场高技术战争——海湾战争》,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 耿海军、王辉、耿建忠编:《未来战争——神话与现实》,世界知识出版社;
[8] 司锡才、司伟建编:《信息化战争导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版;
[9] 蔡仁超编,《信息化战争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版;
军事理论考试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论文
2.2016大一军事理论论文
3.2016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4.2016军事理论论文题目
5.2016军事理论课论文
6.2016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7.2016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
军事理论考试论文的评论条评论